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手太阳小肠经

医案日记 2023-05-16 22:50:08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循行】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1),直上循臂骨(2)下廉,出肘内侧两骨(3)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4),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5),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6),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本经穴]少泽(井)、前谷(荥)、后溪(输)、腕骨(原)、阳谷(经)、养老(郄)、支正(络)、小海(合)、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交会穴]大椎(督脉),上脘、中脘(任脉),睛明、大杼、附分(足太阳),和髎(手少阳),瞳子髎(足少阳)。

【注释】

(1)踝——此指手腕后方小指侧的高骨。

(2)臂骨——指尺骨。

(3)两骨——指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

(4)肩解、肩胛——滑伯仁注:“脊两旁为膂,膂上两角为肩解,肩解下成片骨为肩胛。”张介宾注:“肩后骨缝曰肩解。”按:“肩后骨缝”指肩关节缝;两角指左右肩峰与肩胛冈部;成片骨即指肩胛骨体。

(5)目锐眦——《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指目外角。目大角为内眦。

(6)(出页)——音拙。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连及上牙床的部位。

【语译】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附分、大杼、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和髎),进入耳中(听宫)。

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

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痛,颔(1)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2):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臑、肘臂外后廉痛。

【注释】

(1)颔——音汗.指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软处。

(2)主液--小肠受盛胃腑腐热下传的水谷,经进一步消化和沁别清浊,其精华部分由脾转输,营养于全身,糟粕下走大肠,水液归于膀胱,因此水肠可产生水液,故本经主液所生病证。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痛,颔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痛得象牵引,上臂痛得象折断。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

手太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实,则节弛肘废(1);虚,则生肬(2),小者如指痂疥(3)。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节弛肘废--指肩肘部关节松驰痿废不用。

(2)肬——音由。与疣通,赘生在皮肤上的小瘤。

(3)痂疥--此指疣之多生如指痂疥之状。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支正。在腕关节后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上络于肩髃部。

手太阳络脉出现的实证,关节弛缓,肘部痿废不用;虚证,皮肤赘生小疣。可取手太阳络穴治疗。

手太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1),别于肩解(2),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注释】

(1)指地——地在下,自上而下故称指地。杨上善说:“手之六经,唯此一经下行,余并上行向头”。

(2)肩解——即肩关节。

【语译】

手太阳经别,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经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窝部,走向心脏,连系小肠。

手太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1)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2)太阳之筋(3)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额结于角。

其病:手(4)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5),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瞑目良久乃能(6)视。颈筋急,则为筋瘘(7)颈肿。

【注释】

(1)锐骨——此指肘内的高骨,即肱骨内上髁。

(2)足——原作“走”,据《太素》《甲乙》改。

(3)筋——原脱,据《太素》补。

(4)手——原脱,据《太素》补。

(5)臂阴——臂内侧的部位。

(6)能——原作“得”据《太素》《甲乙》改。

(7)筋瘘——鼠瘰之属。张注本作“痿”,《太素》《甲乙》亦作“痿”。但与上文似不连贯。

【语译】

手太阳经筋,起始于小指的上边,结于腕背,上沿前臂内侧,结于肱骨内上髁后,以手弹该骨处,有感传可及于手小指之上,进入后,结于腋下;其分支走肘后侧。向上绕肩胛部,沿着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部;分支进入耳中;直行的出于耳上,向下结于下颔处,上方的连属于眼外眦。

其病症:可见手小指支撑不适,肘内锐骨后缘疼痛,沿臂的内侧,上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等处均痛,绕肩胛牵引颈部作痛,并感到耳中鸣响且痛,疼痛牵引颔部,眼睛闭合一会才能看清物景,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

《手太阳小肠经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

人体十二条主要经脉,各自都有各自所属的“是动病”与“所生病”。具体到手太阳小肠经,其所属之“是动病”与“所生病”,经文对此有着如下记载。

经曰:“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即所谓手太阳小肠经之“是动病”,乃是指其经气发生异常变动,就会出现咽喉疼痛,颔部发肿,颈项难以转动而不能回顾等症。其肩部就像在被人拉拔一样紧张疼痛;而上臂部就像已被折断一样剧痛难忍等症状。至于所谓手太阳小肠经之“所生病”,乃指手太阳小肠经上腧穴主治“液”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多表现为耳聋,眼睛发黄,面颊肿胀,及颈部、颔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等部位的外侧后缘处疼痛等等的不适。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阳经络

  一、手太阳经脉

  (一)循行:《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 臑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二)病候

  《灵枢·经发》: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臑 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臑 、肘臂外后廉痛。

  (三)主要病候

  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症。

  (四)主治概要

  本经 腧 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和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第二节 手太阳 腧 穴

  手太阳小肠经 腧 穴共19穴,左右38穴

  1、少泽 (SI1)井穴

  [定位]俯掌。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甲根角0.1寸。

  [主治](1)肩臂外侧后缘疼痛。

  (2)头痛,目翳,咽喉肿痛, 耳鸣,耳聋。

  (3)乳 痈 ,乳少。

  (4)热病,昏迷。

  [刺灸法]斜刺0.1寸;可灸。

  2、前谷 (SI2)荥穴

  [定位]自然半握拳。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指关接)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 (1)耳鸣,头痛,目痛, 咽喉肿痛。

  (2)癫狂,痫证。

  (3)乳少。

  (4)热病汗不出,疟疾 。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3、后溪 (SI3)输穴 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节后握拳取后溪

  [定位]自然半握拳。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 (1)腰背痛,头项强痛,手指及肘臂挛痛。

  (2)目赤,咽喉肿痛,耳聋。

  (3)癫狂痫。

  (4)热病,疟疾。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4、腕骨 (SI4)

  [定位]俯掌。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主治] (1)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

  (2)热病汗不出,疟疾。

  (3)黄疸,消渴,胁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5、阳谷 (SI5)经穴

  [定位]俯掌。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1)头痛,目 眩 。

  (2)耳鸣,耳聋。

  (3)热病,癫狂痫。

  (4)腕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养老 (SI6) 郄 穴

  [定位]侧腕对掌。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主治]

  (1)急性腰痛。

  (2)肩、背、肘臂酸痛。

  (3)目视不明。

  [刺灸法]掌心向胸时,向肘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7、支正 (SI7)络穴

  [定位]侧腕对掌或掌心对胸。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主治] (1)头痛,目 眩 。

  (2)项强,肘臂挛痛,手指 痛。

  (3)热病,消渴。

  (4)癫狂。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8、小海 (SI8)合穴

  [定位]微屈肘。在肘外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 髁 之间凹陷处。

  [主治](1)肘臂疼痛。

  (2)癫痫。

  (3)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9、肩贞 (SI9)

  [定位]正坐,自然垂臂。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肘后纹头上1寸(指寸)。

  [主治](1)肩胛痛,手臂麻 木,上肢不举,肩 周炎。

  (2)缺盆中痛。

  (3)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4~1寸;可灸。

  10、 臑 俞 (SI10)

  [定位]正坐,自然垂臂。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主治](1)肩臂疼痛。

  (2) 瘰疬 。

  [刺灸法]直刺0.6~1寸;可灸。

  11、天宗 (SI11)

  [定位]正坐,自然垂臂,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主治](1)肩胛疼痛,肩臂外后侧 痛。

  (2)乳 痈 。

  (3)气喘。

  [刺灸法]直刺0.5~0.7寸;可灸。

  12、秉风 (SI12)

  [定位]正坐,自然垂臂。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主治](1)肩臂疼痛,上肢酸 麻、不举。

  (2)咳嗽。

  [刺灸法]直刺0.3寸;可灸。

  13、曲垣 (SI13)

  [定位]正坐,自然垂臂。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 臑 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肩背痛、肩胛部拘挛疼 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14、肩外俞 (SI14)

  [定位]正坐位,或伏俯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肩背酸痛,颈项强急,肘臂冷痛。

  [刺灸法]斜刺0.3~0.6寸;可灸。

  15、肩中俞 (SI15)

  [定位]正坐,或伏俯位,或俯卧位。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主治](1)肩背疼痛。

  (2)落枕。

  (3)咳喘。

  (4)目视不明。

  [刺灸法]斜刺0.3~0.6寸;可灸。

  16、天窗 (SI16)

  [定位]正坐。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平。

  [主治] (1)颈项强痛。

  (2)咽喉肿痛,暴喑。

  (3)耳鸣,耳聋。

  (4)癫狂。

  (5)瘾疹。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17、天容 (SI17)

  [定位]正坐。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主治] (1)咽喉肿痛,颈项肿痛。

  (2)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18、颧 髎(SI18)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1)口眼 喎 斜,眼睑 瞤 动。

  (2)齿痛,唇肿。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19、听宫* (SI19)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 髁 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1)耳鸣,耳聋, 聤 耳。

  (2)齿痛。

  (3)癫狂痫。

  [刺灸法]微张口,直刺0.5~1寸;可灸。

;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在哪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内行主干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肺,斜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末端,经气于少冲穴处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支脉从心系向上,挟着咽喉两旁,连系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以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手上六条经络分别是哪几个手指

我们的手掌有六条经络联通我们全身的五脏六腑,能够体现身体状况。手指末端有很多的神经末梢和穴位,六条经络分别是,太阴经,阳明经,厥阴经,少阳经,少阴经和太阳经。分别连通我们十个指头的不同部位。 

大拇指端,止于少商,遍布太阴经(肺经)。从寸口连通至大鱼际。与支气管等发声器官有紧密的联系;食指端,起于商阳,遍布有阳明经(大肠经)。与我们的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有密切的联系;中指指端,止于中冲, 遍布有厥阴经(心包经), 顺着掌心和中指里侧拓宽至中指尾端的中冲穴。与心脏及呼吸系统密切相关;无名指端,起于关冲,遍布少阳经(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从右手无名指靠小指一侧尾端的关冲穴完善摆脱,与我们的呼吸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小指指端,止于少冲,遍布少阴经(心经),手少阴心经从手掌心顺着小拇指里侧来到手指甲里侧尾端的少冲穴,与心脏及呼吸系统拥有密切联系;小指指端,起于少泽,遍布有太阳经(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拇指两侧的少泽,顺着骨测和骨间的交界线上到手腕,与结肠拥有密切的联系。 

手少阳三焦经,联通全部肾脏,经常按摩,可以促进消化系统。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粪便,在卯时进行大肠的蠕动,使肺得到修养调整。手阳明大肠经疏通可以有效地预防皮肤病。疏通手阙阴心包经可以解决心痛心烦。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抵抗病痛的作用,经常按摩和刮痧手指手掌,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按摩可配合穴位图进行,对手掌六陶静若有足够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对症下药",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53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