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任脉(任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医案日记 2023-05-16 22:42:41

任脉

【循行】

[1]《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2]《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3]《难经·二十八难》: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4]《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语译】

[1]任脉起始于中极下的会阴部,向上到阴毛处,沿腹里,上出关元穴,向上到咽喉部,再上行到下颌,口旁,沿面部进入目下。

[2]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它的一支循背脊里面上行,为经络气血之海。其浮行在外的,沿腹上行,会于咽喉,另行的从咽唇口周围。

[3]任脉,起于中极穴的下面,向上经过阴毛处,沿着腹壁深处再上行经过关元穴,到达咽喉部。

[4]任脉别络,名尾翳(鸠尾),从鸠尾向下,散布于腹部。实症,见腹皮痛;虚症,见瘙痒。取用其络穴。

【附】《奇经八脉考》

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历石门,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循神阙、水分,会足太阴于下脘,历建里、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上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而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

【功能】

任脉的“任”字,有担任、妊养的含义。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全身阴经脉气有总揽、总任的作用。故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其脉气与手足各阴经相交会。足三阴与任脉中极、关元,阴维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廉泉,又冲脉与任脉交会于阴交。足三阴经脉上交于手三阴经脉,因此任脉联系了所有阴经。

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胎”的功能,它所经过的石门穴,别名称为“丹田”,为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之所,又为“生气之原”。

【症证】

任脉循行胸腹正中,于小腹部与足三阴交会,如脉气失调,可发生前阴诸病,如疝气、白带、月经不调、不育、小便不利、遣尿、遗精、阴中痛等。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列缺通任脉,其主治证有痔疾、便泄、痢疾、疟疾、咳嗽、吐血、溺血、牙痛、咽肿、小便不利、胸脘腹部疼痛、噎嗝、产后中风,腰痛,死胎不下,脐腹寒冷,膈中寒,乳痛、血疾等。

任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问题一: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女子胞,又名胞宫、胞脏、子宫、子脏等。为奇恒之腑之一,主月事和孕育胎儿。从现代生理学来看,它应包括妇女整个内生殖器官。女子胞与肾脏及冲脉,任脉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人的生殖发育机能由肾的精气所主,而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当肾中精气旺盛,冲任二脉气血充盈时,则月经守信按月来潮,便具有生殖和养育胞胎的能力。《素间・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若肾中精气不充,冲任二脉气血不足,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经闭或不孕等症。此外,女子胞与心、脾、肝三脏关系也很密切,因月经来潮,以及胎儿的充养均依赖营血。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统血又是生血之源,所以当心、肝、脾三脏上述功能失调时,亦往往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如常见的心脾两虚证,因化血无源,或思虑太过,心血暗耗,而至月经量少、衍期或经闭;若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月经淋漓不止;若脾气虚而中气下陷,还可导致胞宫脱垂;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致血瘀不行,则经闭,或血瘀胞中等。“女子胞”,为奇恒之腑之一,主月事和孕育胎儿。如此来说,男子的奇恒之府也应是“六个”,有人认为应包括“精室”,或睾丸、副睾、精囊、前列腺等,也有生殖繁衍后代的作用,也能与肾的精气,和冲、任二脉密切相关。《医经精义》说:“前阴有精窍,与溺窍相附,溺窍内通膀胧,精窍则内通胞室,女子受胎,男子藏精之所,尤为肾之所司”。即指此而言。

问题二:奇经八脉中的冲脉、督脉和任脉的生理作用是 什么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的人体经络当中有奇经八脉之说,任、督、冲、带脉皆为奇经。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任脉为一身“阴脉之海”,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任脉对阴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任一身之阴经”另外,又有调节月经、妊育胎儿的功能。一般在治疗妇科疾病时无论是行针还是拔罐等各种中医的技术实施大多是在任脉进行。督脉起于中极之下,督脉为一身阳脉之会,手足三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督一身之阳经”。足太阳膀胱经就在督脉上,所有五脏六腑功能的调理均需在督脉上进行。冲脉起于少腹以下,在女子相当于胞中,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冲脉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主妇女月事。妇科疾病的必经治疗之路。带脉起于勒季,环腰部一圈,犹如束带。有约束与调节上下纵行的各条经脉作用。 以上的内容应该说是中医非常专业的知识了,在我们从医的行业者看来是很容易使人理解的,但从大众看来在理解上会有一些困难的,我相信,只要朋友们用心去看、去分析我写的文章内容,朋友们会产生悟性的,中医学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它是一口永远见不到底的井,我们要学到老用到老,99岁还学巧呀。呵呵

问题三:经络有哪些生理功能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 *** 、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 *** 时,这个 *** 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问题四:奇经八脉考的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2.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 *** ,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3.生理功能(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3)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1.循行部位: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 *** ,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2.分支:由胞中贯脊,向上循行于背部。3.生理功能(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2)调节月经,妊养胎儿: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1.循行部位:起于胞宫,下出于会阴,并在此分为二支。上行支:其前行者(冲脉循行的主干部分)沿腹前壁挟脐(脐旁五分)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其后行者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下行支:出会阴下行,沿股内侧下行到大趾间。2.生理功能(1)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2)主生殖功能:冲脉起于胞宫,又称“血室”、“血海”。冲脉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冲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女性“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这里所说的“太冲脉”,即指冲脉而言。另外,男子或先天冲脉未充,或后天冲脉受伤,均可导致生殖功能衰退。(3)调节气机升降:冲脉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冲脉有调节某些脏腑(主要是肝、肾和胃)气机升降的功能。 1.循行部位: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2.生理功能: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司妇女的带下。 1.循行部位: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 *** ,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人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矫脉会合而上行。2.生理功能: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 1.循行部位: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

问题五:经络有哪些生理功能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 *** 、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 *** 时,这个 *** 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问题六: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哪些内脏有关?试作具体说明女子胞,又名胞宫、胞脏、子宫、子脏等。为奇恒之腑之一,主月事和孕育胎儿。从现代生理学来看,它应包括妇女整个内生殖器官。 女子胞与肾脏及冲脉,任脉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人的生殖发育机能由肾的精气所主,而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当肾中精气旺盛,冲任二脉气血充盈时,则月经守信按月来潮,便具有生殖和养育胞胎的能力。《素间・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若肾中精气不充,冲任二脉气血不足,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经闭或不孕等症。 此外,女子胞与心、脾、肝三脏关系也很密切,因月经来潮,以及胎儿的充养均依赖营血。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统血又是生血之源,所以当心、肝、脾三脏上述功能失调时,亦往往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如常见的心脾两虚证,因化血无源,或思虑太过,心血暗耗,而至月经量少、衍期或经闭;若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月经淋漓不止;若脾气虚而中气下陷,还可导致胞宫脱垂;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致血瘀不行,则经闭,或血瘀胞中等。

问题七:奇经八脉考的奇经八脉的共同生理功能为1.进一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联系总任一身之阴经;带脉约束纵行诸脉。二跷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二维脉维络一身表里的阴阳。即奇经八脉进一步加强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有余时,则蓄藏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由奇经“溢出”及时给予补充。3.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问题八:pc版的忍者神龟2能多人玩吗?需要一对手柄喔
如果你只有键盘 哪怕有四个键盘也没有用
呵呵 亲身经历

问题九:十四经脉的脏腑功能手足阴经,皆分别和脏相连属;手足阳经,皆分别和腑相连属。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功能,属阴,其为病多虚证;腑具有传送和消化饮食物、排泄糟粕的功能,属阳,其为病多实证。中医对脏腑的认识,除了和古代的人体解剖知识有关外,主要是从人体内脏的功能角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本书受篇幅所限,仅简要的将12经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它们和体窍情感的关系作一介绍,如欲进一步学习,请阅读中医的专门书籍。(1)肺 肺属五脏之一,在胸腔,手太阴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金,和大肠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以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肺上通喉咙,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可详见第三章第九节五行归类配属表;下同)。(2)心 心属五脏之一,在胸腔,膈膜之上,手少阴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火,和小肠相表里,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它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3)心包 心包也叫心包络,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首先由心包受病,手厥阴经和它相连属,没有五行配属和表里配合的说法。(4)脾 脾属五脏之一,在中焦膈下,足太阴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土,和胃相表里,脾胃同属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是气血化生之源,人体“后天之本”。”已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稍微和水液,主升清,主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志为思。(5)肝 肝为五脏之一,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足厥阴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木,和胆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其主疏泄的功能,对全身气机的畅达、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情志的调畅皆有重大影响。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体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6)肾 肾为五脏之一,在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足少阴肾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水,和膀胱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代谢。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根本,生命之源,故称其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和惊。(7)胆 胆为六腑之一,与肝相连,足少阳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木,和肝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进入小肠,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胆又有主决断的功能。(8)胃 胃为六腑之一,在上腹部,足阳明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土,和脾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容纳并腐熟饮食物,其气以降为和,主通降。和脾共称后天之本。(9)小肠 小肠为六腑之一,上接胃,下通大肠,为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手太阳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火,和心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盛容饮食物和消化饮食物,这叫主受盛和化物。还可以分别出水谷精微、水液和食物残渣,这叫泌别清浊。(10)大肠 大肠为六腑之一,上接小肠、下通 *** ,手阳明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金,和肺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也就是将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余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多余水分,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11)膀胱 膀胱为六腑之一,在小腹中央,足太阳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水,和肾相表里并直接和肾相通。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l2)三焦 三焦为六腑之一,手少阳经和它相连属,但没有五行配属和相表里的脏器。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其功能之一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三焦还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在中医学里还有上焦、中焦、下焦的划分。横膈以上,心肺头面为上焦,主气的升发和宣散。膈下脐上......>>

任脉经有哪些穴位?

(一)主治病症

任脉经共有24个腧穴(图8-99),主要治疗疝气、带下、腹中痞块等病症。

(二)腧穴歌诀

任脉廿四起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针,石门气海阴交穴,神阙一寸上水分,下脘建里中上脘,巨阙鸠尾步中庭,膻中玉堂连紫宫,华盖璇玑天突逢,廉泉承浆任脉终。

图8-99任脉腧穴

(三)腧穴

1.会阴

[取法]截石位,在肛门与阴囊根部(女性为大阴唇后联合)连线中点(图8-99)。

[主治]小便不利、痔疾、遗精、月经不调;癫狂、昏迷。

[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妇慎用。可灸。

2.曲骨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耻骨联合上缘的凹陷处取之(图8-100)。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阴囊湿疹。

[刺灸法]直刺0.5~1寸,应在排尿后针刺,以免损伤膀胱;孕妇慎用。可灸。

3.中极(膀胱募穴)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遗尿、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关元(小肠募穴)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阳痿、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痨羸瘦。

[刺灸法]直刺1~2寸,孕妇慎用,可灸。

5.石门(三焦募穴)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2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痿、经闭、带下、崩漏。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孕妇慎用。

6.气海(育之原穴)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经闭;中风脱证、虚痨羸瘦。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孕妇慎用。

7.阴交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1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腹痛、水肿、泄泻;疝气、月经不调、带下。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孕妇慎用。

8.神阙

[取法]仰卧,于脐窝中点取之(图8-100)。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

[刺灸法]禁刺,可灸。

9.水分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上1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痛、泄泻、反胃呕吐。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10.下脘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上2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11.建里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上3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水肿。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12.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咳喘多痰;癫痫。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3.上脘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上5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癫痫。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4.巨阙(心募穴)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上6寸处取之(图8-100)。

[主治]胸痛、心悸;呕吐、吞酸;癫狂痫症。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15.鸠尾(络穴;膏之原穴)

[取法]仰卧,在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上7寸,剑突下处取之(图8-100)。

[主治]胸痛、腹胀;癫狂痫症。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图8-100

16.中庭

[取法]仰卧,在胸骨正中线上,当膻中穴下1.6寸,胸骨体下缘处取之(图8-101)。

[主治]胸胁胀满、心痛;呕吐、小儿吐乳。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7.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取法]仰卧,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即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凹陷处取之(图8-101)。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嗝。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8.玉堂

[取法]仰卧,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三肋间隙处取之(图8-101)。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9.紫宫

[取法]仰卧,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二肋间隙处取之(图8-101)。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0.华盖

[取法]仰卧,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一肋间隙处取之(图8-101)。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咽喉肿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1.璇玑

[取法]仰卧,在胸骨正中线上,当胸骨柄中点处取之(图8-101)。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图8-101

22.天突

[取法]在胸骨上窝正中,当璇玑上1寸,正坐仰头取之(图8-102)。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暗;瘿气、梅核气、噎嗝。

[刺灸法]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可灸。

23.廉泉

[取法]正坐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下缘的凹陷处取之(图8-102)。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暴暗、吞咽困难。

[刺灸法]向舌根斜刺0.5~0.8寸,不留针;可灸。

24.承浆

[取法]正坐仰靠,于颏唇沟正中的凹陷处取之(图8-102)。

[主治]口、齿龈肿痛、流涎、暴暗、癫狂。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图8-102

任督二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什么是任督二脉?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打通任督二脉的作用:

至于「打通任督二脉」,可从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中医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

《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何须打通任督二脉? 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

中医理论认为,对于“体虚”人来说,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尤其重要,从中选取穴位用热敷、针刺、艾灸等最能激发人体正气。此外,足阳明胃经、心包经上的若干穴位也有显著的保健和缓解疼痛之效。

打通任督二脉可防病

武侠小说常将打通任督二脉当成功力提升的一大要件,用中医理论来分析,这两条重要经脉对保健养生确有功效。

任脉行走在人体腹部正中,总调全身阴气和气血。

督脉穴位有28个,行走在人体背后的正中,督领全身的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

由此可见,任督二脉对于统摄全身的气血阴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日常保健养生常用的穴位

任脉上的常用保健穴位有关元、气海,常被人提及的养生穴位“足三里”则在足阳明胃经上。日常采取揉按、热敷这些养生穴位,次数越多越好,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强体防病、保健养生的功效。

办公室一族最适合叩打足三里穴。该养生穴位自古便负盛名,常按摩对身体大有好处。

另外,古人习惯以艾灸此穴来防胃病、呕吐、腹泻、痢疾、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癫狂等神志病。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约在外膝眼下三寸,小腿骨外一横指,按压起来有酸胀感,但不会发麻。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相互关联,互为网络!经为路径之意,络为网络之称!

互为阴阳,调息气血,平衡六气。督脉,任脉,冲脉,带脉与胞宫紧密联系!

任督二脉相交于会阴穴,冲脉有三条经脉,其中一条于任督二脉会于会阴。督脉,任脉,冲脉同起于胞中,胞中即为精气蓄积之地,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精气生发!

而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与肾经并行,与阳明脉相通,调节十二脉气血,冲脉又为“血之海”,与三阴经交会,又是“阴脉之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53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