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脉象及其相关的藏象都不实指体内的实体脏器(三焦详细资料大全)

医案日记 2023-05-16 21:42:16

脉象及其相关的藏象都不实指体内的实体脏器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可以和脉象联系起来的藏象,而不是具体的肝肺实体——肝肺实体,怎么可以有脉象?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应于春、秋的藏象,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而不是并存于体内的脏体——诊得肝脉,就是对肺脉的否定,藏象中的肝肺,怎可以并存?

帝曰: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

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 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

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

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

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

——《素问·玉机真藏论》

请想想,冬天,能和夏天并存吗?谁都知道,是冬天,就不是夏天;在春天,就否定了秋天:四时,不可以同时而语。

同理,是南方,就否定了北方;在中央,就不是在四方中的任何一方。肝脉,就是对肺脉的否定,是弦脉,就不是毛脉;而胃脉,就否定了四方脉:正常脉,就否定了肝心肺肾四病脉,所谓“脾脉善者,不可得见”——五藏脉,唯脾脉“不可得见”欤?唯胃脉常在而为不病欤?——有一分肝脉,就损了一分的胃脉……,有一分肝脉,就不再叫做脾脉……

五藏藏象,不可以同日而语;五脏实体,却可以和平共处。

五藏藏象,是这个,就否定了那个;五脏实体,体内有肝脏,仍然有脾脏、肺脏。

所以说:中医理论中的脉象及其相关的藏象,都不实指体内的实体脏器。

三焦详细资料大全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基本介绍中文名 :三焦 属性 :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 位置 :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 分类 :上、中、下三焦 类型 :概念 拼音 :San Jiao 解剖形态,脏腑划分,功能,区别特点,不同认识,特点,形质,辩证,经,保养,疾病,解剖形态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总观三焦,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与肺、头面部;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脏腑划分所谓“部位三焦”说,认为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根据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别,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如何划分人体三个区域及其所辖内脏器官,也存有不同观点。 将胸腹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原文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以膈作为上、中两焦的分界处,以胃下口作为中、下两焦的分界处。对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已较明确:膈上胸中为上焦,膈下脐上腹部为中焦,脐下腹部为下焦。 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东医宝鉴·内景篇·三焦腑》提出:“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一些期刊文献及中医教材也沿用此观点。但根据《灵枢·胀论》所说的“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的论述,以及临床对三焦部位概念的具体运用而言,拟不将头面、四肢归属于三焦部位为妥。 对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的认识,除肝的分属不统一外,其余均较一致。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中焦上腹部,从解剖部位来说,应包括脾、胃、肝、胆;下焦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 自《内经》以来就有肝属中焦与肝属下焦两种说法。肝属中焦说的如:《灵枢·胀论》指出“肝大”、“肝偏倾”、“胁下痛”,肝居胁里,当位于中焦。《内经》的脉法和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均以肝应左关,而属于中焦。《素问·金匮真言论》王冰注明确指出:“肝为阳脏,位于中焦,以阳居阴,故为阴中之阳也。”从部位划分而言,肝归属于中焦。肝属下焦说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三焦虚实》中说:“下焦……主肝肾病候也”,对其治疗,“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王冰在注释《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时又说:“下,谓下焦肝肾之气也。”至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将温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肝的病症,归于下焦的病变范围后,则肝属下焦又成为辨证概念,在临床辨证中,仍多从之。因此,肝属下焦之说,主要是辨证上的概念,不是说肝位于脐下。 三焦功能①通行元气 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文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 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对三焦通行元气的生理作用作了更为具体地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某此部位的气虚现象。 ②运行水谷 《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三焦为六腑之一,《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难经》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③运行水液 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这在《内经》中有多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三焦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区别特点

(2)三焦的各别功能,是说三焦除了运行元气、水谷与水液的功能外,上、中、下三焦还有各自的功能特点。 ①上焦如雾根据三焦部位划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脏。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于全身。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将水谷精气布散于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输布水谷精微(气血)。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又概括为“上焦如雾”。所谓“如雾”,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此外,《难经》认为上焦有受纳水谷的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 ②中焦如沤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并概括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沤,是浸泡的意思。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难经》亦持此说,如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③下焦如渎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及大小肠。《难经·三十一难》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是说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糟粕的排泄,一是从大肠排出大便,一是从膀胱排出小便。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就是说下焦有排泄二便的作用。

不同认识

一是就肾与膀胱的功能而言,水液在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下,有用的水液(清者),固摄于体内,无用的水液(浊者),成为小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指有用水液与无用水液。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是形容下焦肾与膀胱排泄水液作用,犹如疏通沟渠,使水浊不断外流的状态。即是肾与膀胱的生成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二是就大小肠的功能而言,水谷通过小肠的化物、泌别与大肠的传导、变化,将精微物质(包括水液)吸收,糟粕形成大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是指精微与糟粕。 三是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下焦使水谷“成糟粕”,“下于大肠”,“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以及《难经·三十一难》所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认为清与浊相对而言,清指小便,浊指大便,皆为糟粕。特点1.三焦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 自《难经·二十五难》提出:“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的论点之后,引起后世不少医家之争论,归纳起来,即为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之争。 三焦(1)关于三焦有名有形说《灵枢》最早认为三焦“有名有形”,如《灵枢·论勇》说:“勇士者,……三焦理横,怯士者,……其焦理纵。”《灵枢·本脏》说:“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在《内经》论述三焦的基础上,后世一些医家认为三焦应与其他诸腑一样,有表里关系,一定是有名有形的,从而进行探讨三焦的形质所指。主要有腔子、脂膜、油膜、网油等说法。如明·虞抟在《医学正传·医学或问》中说:“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包涵乎肠胃之总司也。胸中肓膜之上曰上焦,肓膜之下脐之上曰中焦,脐之下曰下焦,总名曰三焦。”章璜在《图书编·三焦有形考》中说:“盖三焦有形如膀胱,故可以藏,可以系。若其无形,尚可以藏系哉?……见右肾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脊而上贯脑,意此即导引家所谓夹脊双关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为三焦也。”张介宾认为三焦是躯体之内,包罗诸脏的一腔之大腑。他在《类经·藏象类》中说:“然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腑也。……盖即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清·唐宗海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 近代持三焦有名有形观点的学者,对三焦形质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认为三焦是淋巴系统、网油、胰腺、神经系统等。如陆渊雷、章太炎、祝味菊等人,受西方解剖医学的影响,根据“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认为三焦是人体胸腹腔的淋巴乾和淋巴导管,可以沟通全身津液,由此进而发展到全身淋巴系统。张锡纯认为三焦是网油。赵隶华等依据古人解剖中无“胰腺”一词,从《难经·四十二难》的“脾有散膏半斤”和陈无择的“在脐下有脂膜如掌大”之论说,根据胰腺的现代解剖位置及其形恰如散膏,约如手掌大,结合其生理、生化、病理,认为三焦可能就是胰腺。亦有人根据“三焦与命门相为表里”之说,力倡三焦就是“脊神经”、“交感神经”、“植物神经”,等等。 上述所指的形质,尚不能完全解释三焦运行元气、运行水谷和水液等功能,故难圆其说。 (2)关于三焦有名无形说三焦“有名无形”之论,始于《难经》。《难经·二十五难》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三十八难》亦谓三焦“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自此以后,如《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说:“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其有名而无形者也。”唐·孙思邈亦谓三焦有名无形,如在《千金要方·三焦脉论》中说:“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元·滑寿的《难经本义》说:“盖三焦则外有经而内无形。”明·李梴的《医学入门·卷之一·脏腑条分》说:“三焦,如雾、如沤、如渎,虽有名而无形;主气、主食、主便,虽无形而有用。”近代张山雷在《难经汇注笺正》中亦说三焦“有名无形”。以上诸家论说,皆承《难经》“有名无形”之说。 三焦有形、无形之说,皆有据有理,其对三焦实质的研究有所裨益。然而三焦形名,千年争论,孰是孰非,尚无定论。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各有偏颇之处,难能全面。诚如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辩·辩三焦》中所说:“有形、无形皆是也,但各偏执一见,而不能通贯耳!”唐·刘禹锡说:“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耳。”亦有人认为三焦是“非若五脏之形各自成体,故不得定其象。”清·喻昌在《医门法律·论三焦》中亦说:“所谓形者,非谓脏腑外别生一物,不过指其所而为形耳。”故有人提出:三焦无形,并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没有形质的意思。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以一定的形质为基础的。但此形质并非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脏器组织,而是对一些脏器组织及其功能的概括。即是所谓“无常形”、“不得定其象”、“指其所而为形”、“道是无形实有形”之意。 三焦形质关于三焦形质的探讨 对于三焦的有形与无形之说,已见前述。对三焦形质的探讨,现代有人根据三焦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生理功能,结合对三焦形体的认识,提出不同见解,主要有: (1)三焦与淋巴系统密切相关 认为胸腹腔的淋巴乾和淋巴导管可以沟通全身津液,类似水道出焉,因此是水液运行的通道。 (2)三焦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认为三焦与命门元气的运行相关,“命门为并列于脊柱二侧之交感神经节,三焦为交感神经互相连络之脊神经。”更有人认为三焦为整个“植物神经”。 (3)三焦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和《难经·三十一难》三焦为“水谷之道路”的论述,将六腑合而为一,并以三焦代替之,认为三焦是指消化系统的生理作用。 (4)三焦为整个代谢系统认为三焦气化是物质代谢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在体内进行腐熟、消化并吸收;第二阶段是被吸收的精微物质,化为精、气、血、津液,在体内运输、被利用及相互转化;第三阶段是机体将利用后的浊气、浊液等糟粕排出体外。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分别概括物质代谢三阶段的不同特征。也有人认为三焦是“机体体液平衡调节系统”。还有人认为三焦“包括循环、呼吸、消化、排泄诸器官的功能”。还把三焦的三个部分作了分工,“上焦为血循环,中焦为淋巴系,下焦为排泄系”。 此外,还有人从形体方面来探讨三焦的实质,主要有:脂膜说、组织间隙说、胸腹腔说、胰腺说等。 从形态与功能方面来探讨三焦实质,决不能脱离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推理,因而其基本理论总的来说,主要是抽象概念。中医学术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内容上虽然不断地充实丰富,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免会产生庞杂,或众说纷纭。对于三焦,不能脱离五脏六腑的整体来谈三焦之有形无形,也不能以西医学的生理解剖知识来臆测三焦之实质。如果那样的话,则是毫无意义的,也无助于探索和把握三焦在生理、病理学上的实际意义。 就形而言,五脏六腑是有形还是无形? 以心肾为例,主藏神的心,既不是解剖学中的心脏,又不能笼统地说心就是脑 主生殖的肾,也不是解剖学中的肾脏。古人所说的“有名有形”的脏腑,如果以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的观点来对号,那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医脏腑的实质,也不可能找准每个内脏的形体。因此,脏腑都可以看成是无形的,况且三焦一腑,说它有形还不如说它无形比较确切一些。中医学中的脏腑是在医疗实践基础上推断出来的,包含解剖、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任何一个脏腑都不会恰好是西医学中的某一个脏器,或者是某一个生理解剖系统。三焦也不例外,只是从表面上看它指不出一个现成的同名脏器,而显得特殊,其实应当是中医学整个脏腑学说中的一部分。为此有人认为:若三焦是无形的,那么五脏六腑亦为无形,这是藏象理论特点所决定的;若三焦是有形的,那么五脏六腑亦当有形,其有形是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实体,而不是西医学某一个同名脏器。 古代医家详于脏腑功能的论述,而略于脏腑形态的研究。所以,单纯追求西医的形态学与中医理论的汇通,这在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对中医脏腑理论的研究,应当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以冀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脏象体系。辩证以上焦、中焦、下焦三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规律进行分析和概括,确立治疗原则并藉以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为清代吴鞠通所创立。侧重于对湿热病证的辨证。 ① 上焦病证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通于肺,故温病开始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温邪犯肺以后,有两种传变趋向:一为顺传,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从肺卫传入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见热入心包证)。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 ② 中焦病证 。温病顺传到中焦,则见脾胃之证。胃喜润恶燥,邪入中焦而从燥化,则出现阳明经(胃、大肠)的燥热证候;脾喜燥而恶湿,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见太阴(脾)的湿热证候。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阳明燥热,则面红目赤、发热、呼吸俱粗、便秘腹痛、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黑、脉沉实;太阴湿热,则面色淡黄、头胀身重、胸闷不饥、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细而濡数。中焦病证的治法,阳明燥热,则通腑泄热。方用三承气汤;太阴湿热,则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 ③ 下焦病证 。温邪深入下焦,多为肝肾阴伤之证。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治宜滋阴潜阳,方用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经1.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向上出于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三角肌后缘,上达肩部,交出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缺盆,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上出缺盆,上直项部,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到额角,在屈而下行至面颊,到达目眶下。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侧头、耳、目、咽喉、胸胁部病证和热病。如偏头痛、胁肋痛、耳鸣、耳聋、目痛、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保养首先:饮食 建议大家多吃面食,如果您不爱吃面食,也可以吃大米,它味甘、性平,除了入脾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之外,其余各经也都适用,所以也适合三焦经。这里陈老师多说点,大米可以同绿豆一起同煮可清热解毒,大米也可以姜同煮有去寒的作用可缓解女性痛经缓解感冒。 其次:运动 中国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个气功是我们老祖宗为我们保养三焦特意发明的气功“八段锦”。这个八段锦的具体做法我们在这里就不说了,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到网上搜寻。 十二经脉循行了十二个时辰,三焦经则为最后一站,这时是夜间9点至11点的亥时这个时候大家一定保持心境平静。睡前要做到不生气、不狂喜、不大悲。疾病 "三焦积热型"肥胖这是那种食欲旺盛的肥胖患者的第二阶段,被称为三焦积热肥胖,不但是整个消化器官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身体的代谢功能恶化,只能吸收热量却无法将其排出去,最终导致肥胖,上述症状继续恶化,就会出现尿量减少,便秘,甚至有时还会长痔疮,所说的"实胖"病人常有此类病症。这一阶段的人需要消除胃火、拟制兴奋、并改善代谢功能。需要把聚集体内的多余能量转化为体热排散出去。出现以上症状时,如有高血压、兴奋、焦躁、失眠等,说明不仅是胃、而且胸部也积了很多内火。

我们可能只是藏象的寄生体

 世界各地的神话故事都大同小异,比如,早期人类都遭遇了大洪水袭击;比如,“神”创造了人,还赋予人类灵魂。如此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套生命系统,看得见的是负责吃喝拉撒的肉身,而看不见的则是我们的灵魂。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与‘神’相伴的共生体,‘神’就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我们把‘神’称为‘灵魂’,也许‘灵魂’就是寄居在人体内的一个‘隐身的外星人’?证据呢?就记录在2000年前那本奇书《黄帝内经》里头。

 我们先从人类的灵魂从何而来问起。灵魂,精神,这种只有人类才拥有的东西,也是人区别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根本所在,是人类的身体里自然而然产生的隐形物质吗?许多科学家一生致力于证明人的精神来自我们身体某个特殊部位,比如心脏,比如大脑。然而,截至目前,科学研究尚不能证明人的灵魂、精神到底来自哪里。

 大多数科学家都倾向于认为人的精神产生于大脑。人的大脑重量为1300克左右,不过,人类大脑沟回多多,难道精神从脑沟回里出身?后来,科学家发现,大海里的海豚拥有的脑沟回比人类多了去了,那为什么海豚没有统治地球?还有人表示人类从灵长类动物中进化而来,不过,人类大脑额叶要大很多,也许精神之气来自脑额叶?进一步研究表明,大猩猩额叶占大脑比重31.7%;黑猩猩额叶占比36.1%;人类占36.8%。可是,黑猩猩额叶比大猩猩大5.4%,却不如大猩猩聪明。而黑猩猩额叶与人类额叶相差无几,智商、情商却比人类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至少,现在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证明,人的灵魂来自人体本身。

  那人的灵魂来自哪里?2000年前的中国医学家老前辈们,在《黄帝内经》里阐述了一个惊天秘闻一般的观点:在我们的身体里还潜伏着另外一种生命,这是一种智慧远远高于地球上生物的生命体。无论从哪种角度说来,都十分类似于人类的灵魂。要紧的是,这不是神话传说,而是出自古老的中医学理论,更要命的是,几千年来,我们是不是一直有借助灵魂、精神的力量达到健康目的的案例故事?

宇宙中有什么?有10%看得见的流星、恒星、星云,还有90%看不见的‘暗物质’。《黄帝内经》所阐述的灵魂就属于人体内90%看不见的‘暗物质’。中医上命名其为‘藏象’。 中医所说的五藏六府、七经八络皆源于看不见摸不着的藏象。看过中医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中医号脉,而脉象只可听,不可见。任何先进的扫描仪器都抓不到人体内脉络的影像图,却不得不承认,中医靠诊脉能救死扶伤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藏象是真实存在的,尽管无人能证明其存在!

 既然藏象真的存在,那么,作为寄居在人体内的一种未知生物体,藏象体吃什么过活呢?中医表示,“天食人以五气。”只要五气存在,藏象就可以生存。

  而所谓的‘五气’, 可能并不是地球上的氧气、氮气之类,而是宇宙中的某种物质。从宇宙的角度而言,不同的星系孕育出不同的生命,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是地球上的物质。科学预测表示,藏象体可能超越并不以某星球的特定物质为能量来源,而是以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某种物质为能量来源。比如,宇宙中普遍存在一种x辐射波,随处可见,而藏象体靠吃X辐射波而存活,那么,藏象体便可以自由穿梭于整个宇宙,而不用担心没食物被饿死。

  那么,藏象体到底遭遇了什么?而逃到地球并寄居在人类体内?又是为什么选中人类作为共生体?

  大众普遍都认同的一种猜测是,在宇宙生成早期,以某种宇宙普遍存在的物质为能量来源的宇宙生物诞生,就是后来中医所说的藏象体。一开始,宇宙环境十分适宜藏象体生存,他们可以自由自在旅行于宇宙中各个角落,四海为家。随着宇宙膨胀加剧,在距今6500万年前,宇宙膨胀突破临界点,星际之间距离不断加大,而宇宙环境开始不稳定,藏象体赖以为生的能量供给严重不足,他们衣食无忧的日子到头了,需要搬家了!而作为一种超智慧生物,他们知道以水为生的固态星球是最佳选择,从而开始了在茫茫宇宙中寻找新家园旅途。

  大约在50万年前,一支藏象生命体来到了银河系,并发现了太阳系中的地球,当时的地球,正处于繁衍最鼎盛时期,阳光、空气、海洋、陆地、动植物、微生物,应有尽有,是个十分理想的定居星球。

  然而,当时的地球上并没有适合藏象体直接寄居的生物体存在。综合对比地球上各类生物后,只有灵长目类动物匹配度最高,但是仍有缺陷。于是,藏象体选择用基因改造的方式,借助灵长目类的肉身,创造了一种新物种—人类。继而演化出了人类身上的两套生命系统,其一是从人类食物中提取宇宙精气的系统,并将自己原来的触手演变成经络来获取宇宙精气;二来可通过经络直接从空中吸取宇宙能量。

而正是有了高等智能生物寄居在人体内,并帮助人类进化,才使得人类在短短几十万年内,大脑重量足足增长一倍,而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地球进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堪称奇迹。

  而人类一直对天文学着迷痴迷,并向往地球之外的宇宙世界,或许也承载着一部分藏象体的生命愿景。那就是,重返宇宙,再一次领略星际旅行的神秘之美。只可惜,宇宙的膨胀变化远远快于人类的智慧增长速度,这么多年来,就连超智慧生物——藏象体也找不到重返宇宙的最佳途径,也许,等到人类掌握与寄居在体内的藏象体沟通交流的密码后,二者携手,兴许能早一日实现翱翔宇宙美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52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