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论中医药学理论真髓

医案日记 2023-05-16 19:42:21

论中医药学理论真髓

邢汝霖

张维耀

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大讨论,自下而上,暗战犹酣,这本来是件好事,真理越辩越明。但是,不论何方,基本上都浮在表面,对不上茬口,所以对中医药学的发展难得有益,结果是不了了之。

关于中医药学真理性,笔者在《中医的现在与未来》中已作详尽论述,本文仅就其几点基本问题论述中医药学科学理论的先进性。因为科学理论是一门学科存在的生命力,而理论的先进性是这门学科适应时代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医药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

一.重述几点定论

许多讨论内容应该说在学术界已有定论,大家再争来争去,实在不利于真理

的求索。

1.中医药学的临床疗效毋庸置疑。中医药学历经了二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学。就是西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也不能否定中医药学的临床价值。中医药学的临床有效性不能作为正方、反方争论的事实依据。

2.党的中医政策和中医药学发展的关系呈正相关。但是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不能以政策倾斜作为说理的依据,也不能借此压人,更不能躺在政策上睡大觉。

3.社会上商业投机和中医药学理论的真理性无关。任何一门新技术、新理论、新发明都可能成为投机喙头的“蜜源”。投机者雇用的对象就是伪科学者。而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错误假说不能说是伪科学,如天文学史上的托勒密的地心说。

4.近半个世纪的中医药学的研究忽视了对经典中医药学中糟粕的剥离是一个很大的失误,极大地阻碍了对其精华的挖掘。

二.中医药学重视无形质的运动

对无形质运动的重视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西医学主要区别之一。古希腊哲学的宇宙论就认为:万物流动,无物永存。(德国.文得尔班)。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复归无物(《老子》十四章)。时过三千年,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George Gamow)于二十世纪中叶在宇宙爆炸学说中提出了“恒星是可消失的,当恒星消失后可转化为无限大能量的奇点”的理论证明了物质是可消失的,但其无形质的运动却是依然存在的真理。这些论点都可以作为中医药学重视无形质运动的理论基础,而不能认为是伪科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追逐中医理论物质形态的研究就是一种错误导向,如经络的物质形态研究,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等等。在几十年中浪费了可观的人力物力,如今又以此作为否定中医药学理论真理性的依据。这种观点实在缺乏说服力。

中医药学重视无形态的运动规律是具有超前性的认识论。中医学的真气学说是其理论的精髓。认识气的运动规律可以捕捉生命的序参量,通过对序参量的影响可以决定生命的走向(《中医的现在与未来》第五章)。军事家认为信息可以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负。信息就是非物质的运动。所以说现代科学哲学的最新理论是中医药学理论科学性的支撑点。

三.运动是系统的综合性存在

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完成于二十世纪,是和西医认识认识方法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它重视预防和疾病的传变,“上工治未病”及“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等观点便是其精华的重要体现。而其调节方法又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中医认识的运动规律是人体复杂巨系统诸多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与西医的单一靶因子观念绝然不同。

由于中西医认识角度不同,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西医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取向拮抗、摘除、替换等方法,如果不反思,将会走向绝境,因为它违反了人体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忽视人体反馈机能自主调节的运动规律。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顺应人体自控系统原理的基本方法,是有待深入开发的巨大“矿源”。

总之,存在就是真理,没有认识到不等于不存在。如果说过去一段年代厚古薄今,那么,今天走向另一个极端,全盘否定也是不对。所以说,用科学学的观点评估中医药学不能处在19世纪的水平,必须立足于在21世纪发展水平的最前沿。

对西药中药化的思考

鉴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认知方法,使临床合理使用并发挥治疗作用的西药具有中医理论内涵是可行的,此即「西药中药化」。通过该工作的开展,有益于西药的更合理使用,有益于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有益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应该通过中医的思维和认知方法去逐步开展「西药中药化」工作。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存在着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医学体系。鉴于这两个医学体系的理论构建存在着许多差别,因此治疗疾病的药物就有了中药和西药的区别。自从近代的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医家张锡纯创制「阿司匹林石膏汤」后,近百年来「西药中药化」这个话题一直被中医药界的部分学者所关注。
所谓「西药中药化」是指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按照中药药性理论给西药赋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等性能,将其纳入中医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现理、法、方、药下的辨证用药。面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需要,笔者对「西药中药化」进行了一些思考,不妥之处请同道商榷。
「西药中药化」具有可行性
「西药中药化」就是使西药变为中药。对于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并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因此,临床用于治疗疾病的具体药物,其中,西药属性划分是由指导其应用的理论体系所决定的。中医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指导,着眼于对宏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吸收著同时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外来医药知识,与具体的医疗实践相结合,逐步积累著临床经验,促进了自身独特理论体系的发展。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则是在「临床有效-中医归纳-临床验证-理论确认」这一认知模式的指导下,随着历史的前进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不断在进行着积累。
在中药学发展史中,外来药品西洋参、番泻叶、藏红花、犀角等成为了中药,药物品种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到《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的数量变化,张锡纯提出的「阿司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等,均说明了这种情况。因此,面对目前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有效治疗作用的诸多西药,只要通过中医的临床实践进行逐一认识和归纳,并经过临床验证而获得相应的中医理论确认,就会成为中药,也就是实现了「西药中药化」。
「西药中药化」的作用和意义
1.有益于西药的更合理使用 西医学以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等现象,着眼于纠正解剖局部和微观的病灶。在该理论指导下形成和使用的西药多注重于对局部微观病变和理化指标的改善。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局部与全身之间发生著密切的联系,某一理化指标通过体液循环对周身都会有所影响。因此,应用某一具体的西药在治疗疾病时,在对局部微观病变发生作用的同时会影响整个机体,在对某一理化指标发生作用的同时会使全身发生一些变化。同时,西医药理论基于理化等自然科学的可检验指标对群体的探索较深入,而对于还具有人文科学色彩的患病个体则认识有所不足。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整体观念的指导,更多关注于对患病机体的整体认识,而且还通过辨证论治的手段注重于个体特征的把握。因此,通过「西药中药化」,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西药对整体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发挥群体治疗作用的西药针对个体所具有的差异性。从而避免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西药的临床使用更加合理化。
2. 有益于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应该是在继承中进行创新。但继承和创新的前提是立足于该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指导思想。近百年来,中医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虽然与西医药主动或被动传入后占据医疗市场直接冲击作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中医药学缺乏理论上、方法学等方面知识的更新,缺乏用中医药学观点去认识客观存在的广泛与医药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问题,没能把这些先进的知识吸收到中医药中去,使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要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没有了整体思维的指导,缺失了辨证论治的观念,不但不能很好地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更谈不上在新时代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目前,虽然西医药理论体系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主流医学,但是如果我们立足于中医药这一开放性的理论系统,变换一下研究思路,用中医的眼光去看西医药理论,将中医药优秀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西药中药化」的研究,会丰富和发展中药理论,符合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号召实现的目标。
3.有益于医学理论的发展 面对目前存在的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体系,都需要去进一步的发展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和整体与局部的统一。让上述两种医学理论体系按照自身原有的模式去探索和发展,往往需要在摸索中艰难的缓慢前进。通过「西药中药化」的逐步开展,原有的中医理论体系中宏观、整体的认识会逐步和已有的西医理论体系相联系,为西药赋予了中医药理论后会使其在西医理论体系下出现一些理化指标的内涵,让中医的病机(证型)具有了西医的病理生理状态,从而使中医相关理论客观化和微观化;同时,通过「西药中药化」的认识,原有的西医理化指标和局部病变会对应出现一些中医的病机(证型)认识,使原来视觉中难以相互联系的指标与系统之间出现一些相关性,从而实现西医相关理论的有机宏观化和整体化。如此的两种途径会逐步实现中、西医学的相互发展和融合,促进医学理论体系向前发展。
「西药中药化」的实现途径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指导下,通过诸多医家对具体疾病的临床实践体悟而不断产生、发展和丰富的。作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治疗疾病的药物——中药,其理论内涵是在「神农尝百草」式的探索和有效治疗药物筛选后,根据疾病状态下中医理论所认识的机体在具体药物应用后的变化而逐步归纳认识的。目前,广泛使用的诸多西药在临床正确选择使用下治疗疾病的有效性是毋容置疑的,这就为开展「西药中药化」工作提供了条件。开展具体的「西药中药化」,应该是在合理使用西药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密切观察其使用后相关中医特征所发生的变化(既要认识到该药物发挥的治疗作用,也要认识到该药物所产生的副反应),进行逐一的归纳,并再次进行临床验证以进行理论确认。当然,在开展上述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关注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现象,借鉴已有的文献资料,并选择合理有效的统计学方法开展临床对比研究。从而使西药具备:1中药特殊 性能表述,如性味、归经等;2具中医药学术语的功效表述如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等;3配合使用的各药能按中医药学理论组成一个功效整体,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同一物质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属性,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它。面对治疗疾病的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体系认识的就是中药,按照西医理论体系认识的就是西药。目前,我们面临着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面临着提高西医药临床疗效的要求,更面临着融汇中、西医理论体系发展现代医学的要求。通过「西药中药化」工作的开展,这些任务会慢慢得到实现。

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构成所发挥的作用及指导意义

1、促进中药理论的发展:该著作以药物的特性和功效为基础,按症状分类,对每种药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强调了中药配伍的重要性,推动了中药理论的发展。
2、丰富中医药学的内容:《新修本草证类本草》通过对药物的分类和描述,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这本书对于中药的起源、药性的辨识和配伍方法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

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来自哪里?真的能治病吗?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救,有毒者当避。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 ,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药食同源理论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 社会 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

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的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知道了中药和饮食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的说法了。

如何正确看待药食同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 食品 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可供食用的普通食品,另一方面则是“药食两用物品”。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药品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那么,药食同源该如何看待呢?

食物主要是提供营养且无毒,药物主要是用于治病,食物性质平和,药物则性味相对厚重猛烈,因而 食物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食养”和“食疗”两个方面, 这些既是药物又是食品的物品常具有补益作用,尤其用于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面。

食养 是依据个人体质,科学严谨的搭配食材,从而起到 养生 保健的作用。在疾病初起和渐消期时,可合理运用食养理论,扶正以驱邪。

食疗 则是以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基础,将食物作为药物,运用方剂学原理施治。

“药食同源”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药食两用”是今后的趋势。

药理研究中怎样突出中医药特色?

药理研究中怎样突出中医药特色?
中医并不是你们说的,有时候也需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谓急治标,缓治本,或标本兼治中医的特色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天人相应学说 二、生成整体论 三、辨证论治 四、个体化诊疗模式 五、扶正祛邪 六、维持阴阳平衡七、对人不对病 八、人性化互动诊疗服务 九、仁心仁术 十、尊重生命及其完整性 十一、开放包容 内容丰富 十二、重视医者的自我修炼 十三、师传授受 十四、追求 “平衡”与“和谐”十五、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十六、强调预防和养生中医的八大优点 1、★综合性★中医学的综合性体现在看待问题的多维性视角,知识构成上的多学科渗透和维护健康的综合性措施等多方面。2、★实用性★中医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从数以万计民众的养生、保健、治病及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发展而来,又经数千年得力市洗涤,不断被后人重复检验,比较筛选,优而精者留,劣而粗者汰,经历史大浪淘沙而成,体现出了既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且简、便、廉、安全、持久等明显优势。3、★疗效性★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中医药学能够流传至今的关键在于它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疗效。4、★安全性★中药方剂治病是中医治疗学的主体,中药绝大多数来自自然,大多药性平和,副作用小,不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有的并有适应原样的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经过数千年实践验证发展起 来的方剂配伍理论,用以指导用药,可以产生各个单味中药所没有的,同时也不是各单味药物供销简单叠加所能产生的整体功效。中药方剂的安全有效,不仅使得健康知识日益丰富、保健意识日趋强烈得闲带社会群体对其青睐有佳,而且,提示她有着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以贡献于明天医药事业的巨大潜能。5、★注重自身内因★,重在调整状态 注重内因,注重调整机体状态,是中医学在治疗方面的一大优势。中医学始终把调整人体内在机能状态放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核心地位。中医学的绝大多数治病方 法,都是通过调整个体自身机能,改善机体内在环境后起效的,且常能针对病本加以根治。6、★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生理活动之间,以及人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独特整体观念。这一观念始终贯穿在中医学对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中。7、★恒动观念★,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8、★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它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既不是对症施治,根据病人的主诉,或者抓住一两个症状进行治疗;也不是某病用某药的 辨病施治。辨证包含着如何作出具体深入的分析,并找出病症的主要矛盾;论治指的是如何采取针对 性措施,来解决主要矛盾。 中医的缺点在于没有标准化,跟西医相比,西医具有着明确化,标准化傻瓜化的特点,所谓的傻瓜化的意思是说只要诊断正确了,国家是有规定一个治病的标准,你按照那个标准去开药方就行。中医还有个缺点就是,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中医, 对医生本身的能力实在要求在高了! 甚至还要有看着人家西医大把大把捞钱而不眼红的高尚品格, 如果德才兼备的人上哪去找呀? 如果做到了, 甚至留芳千古都有可能, 可是现代人能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5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