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脉诊心得一二

医案日记 2023-05-16 18:03:07

脉诊心得一二

一、脉诊总纲是阴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这可是张仲景《伤寒论》正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脉诊的总纲。《内经》作者和张仲景都己明确地作了结论。所谓“脉诊虚实为纲”,舍其本而竞逐其末,虽景岳亦是千虑之失。

总纲之下,方是浮沉迟数虚实,可以称为提纲。概念清楚,法度缜密。以上几乎是常识性的内容,没有什么争议。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若言人之虚实,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言病之虚实,则“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遇疑似不定时,合色脉以万全。察色诊脉以定病位之表里脏腑,病情之寒热虚实,或从证、或从脉,岂是偏取沉按一法耳?

虚劳病可说是“虚”,《金匮要略》对本病尤详于脉,“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脉象大,或者极虚,都可能是劳病的脉象;“……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此为劳之使然。”脉浮或者脉虚沉弦,也都是劳病的脉象;它如:脉浮大和浮弱而涩、极虚芤迟和诸芤动微紧、虚弱细微、脉大等等。都是要我们临证必须脉证合参。

脉有真假,凡阳证见阳脉者多实,阴证见阴脉者多虚,这些皆为脉证相符,所谓真也;假指脉证不符,实证见虚脉,虚证见实脉。例如今之临床教学,同学们感受最深莫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脉象,本病辨证属虚,属于《金匮要略》的“虚劳、亡血失精”一类,当无异议。其脉数而弦大,随其病情加重而剧,倘通过治疗,症情好转,脉亦逐渐减弱,若脉微细和平,血色素常可达90g/L以上。这正是:脉有真假,识得假时假即真。

再举一个病例:一新加坡来南大读博士的35岁比丘尼于2003年11月求诊,彼邦地近赤道,在南京冬日特别怕冷,手足冻疮,破溃不堪。右脉弦细左脉微,手足清冷,足部脱袜后,足前部及后跟,已有受冻的痕迹。当时,随诊学习的同学,都以为是当归四逆汤证。结果我给出的却是四逆散方加味。众皆不知何故。余谓“诸君,厥者极也,阴阳气不相顺接,极造其偏,手足逆冷。有热厥有寒厥。何以得知?是舌质红绛起红点,少津而口干。左脉微,假象也,当舍脉从舌。”诸君问:这是“假脉”?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仿《金刚经》法解决疑难:“是假脉,非假脉,是名假脉。”

盖肝主疏泄,敷布阳气,倘肝气阻遏,阳气不能布于四末,而肢冷,而冻伤。此脉右弦细左微,正是肝气阻遏,阳气郁于中之脉象。12月复诊,虽气温一降再降,而手足温,两手寸关皆现浮滑带数之脉,阳气畅达无碍矣。

二、脉诊易学而难精

脉诊是中医的一部分,中医是中国文化一部分,中国文化,无论中医、中国画、中国书法、京剧、围棋、气功、太极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易学而难精。

脉诊,浮沉迟数是很容易的,尤其是迟数,老师学生都会有相同的感觉。难在三部九候和微、涩、散、革、结、代、芤、牢、伏等。

由于人的各项生理效应产生变化都极其灵敏,脉诊所得有时无法重复,师生授受时,难以手把手地教。正是“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过去的不可得,现在的留不住,转瞬即逝的感觉,常常在师生间无奈地发生。不过我们在临床带教前,师生都作了充分沟通,尤其是在对老年患者诊脉时,久按或换人再按,多发生变化,老师按寸微,学生按寸关都弦;老师按弦而带涩,学生没有涩的体会,老师再去重按,真的没有涩的感觉了。如此等等。

因为脉象难以重复,所以近代以来的多种脉象仪都以无声无息而告终。科研得奖而不能推广应用的另一原因,是脉诊分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九候。我曾欲与脉象仪研究课题负责人李枝教授合作,验证胸痹“阳微阴弦”与冠心病临床脉图的关系,李枝教授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们的脉象仪只有一个点,力难胜任。”再者,该脉象仪课题进行时,请了几位老中医专家,为健康学生或患者搭脉,同一人之脉象,一个专家一个说法,有时相差甚远。

这种困难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古人对于脉诊的论述特别详尽,使用譬喻、使用描述,语言也特别生动,目的要你心领神会。《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笔者以为,这种慧悟、目明心开、神乎神,是渐进渐悟的过程,必须以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纸上得来,终归是浅。再者,平心静气,专心一意的定力是获得慧悟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脉诊必须三部合参、脉证合参

临床工作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每看一个病人,都有一个独立思考再创造过程,其功力大异其趣。

举寸部脉微为例:一妪寸部脉微,诊为中气下陷,以其关尺微细,其病为胃下垂。另—50余岁男性患者寸口脉微,诊为胸痹,以其关尺脉弦,此类患者病常被怀疑为冠心病,查心电图,有的有部分导联T波、S-T段异常,有的正常。

有病人左寸微,但右寸浮滑甚至浮上鱼际,左关尺弦,诊为心气虚兼有肝阳上亢,肝风或风痰挟相火上旋。其病为冠心病并患有高血压病(有学生问:肝阳何以弦到右寸?师答:木火过旺,金石俱焚。或许可以圆其说也)。

有一右肺癌手术、化疗后患者,右寸芤,余部细数。此患者经补土生金中药为主调治2年,两寸恢复对称。

有病人脉诊得寸尺俱微,关脉细弱多为阴阳俱虚。若关脉弦、沉弦、沉细弦,多为阴损及阳,见于晚期高血压,伴心肾功能损害,或者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心肾功能、关节、神经、视力等损害。

由此可见,即使是寸口脉微,也不全然是阳虚气虚,也有很多阴虚,甚至火旺的。所以脉诊必须三部合参,脉舌合参,脉证合参,与现代理化检查合参,方可“万举万当”。

古代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所属领域是中医和中药。著有作品《扁鹊内经》、《外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湿热条辨》。

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张仲景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

皇甫谧
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魏晋医学家。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另著有《帝王世纪》等。

叶桂
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清医学家。江苏吴县人(1667-1746),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幼时便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

孙思邈
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薛生白
薛生白,别名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晚年自署牧牛老朽,以字行。清代吴县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90岁。与叶天士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故也知薛雪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专刊稿)、《伤科方》、《薛一瓢疟论》(抄本)等。

宋慈
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

李时珍
字东璧,又名李东璧,号濒湖,明朝医学家,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世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葛洪
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东晋思想家、医药学家。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他还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你为什么要自学中医?

我是西医,说说我的自学中医经历吧,我本是个西医外科医生,工作2年后发现 开刀 抗炎 不合我的兴趣,机缘巧合,跟师一位老教授(黄继宗)学治疗风湿病的手术(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术),老师很保守,我算是偷学吧,偷了8年,2013年老师过世了我才有机会主刀 ,当时确实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但经过多年验证,我深深感觉到手术只能取一时之效,对于风湿这种全身性疾病,任何西医的治疗手段都只能取一时之效,单纯的免疫抑制治疗都只有死路一条(我接触的病人多是协和湘雅全国著名医院跑遍了的 ,好药贵药都用过,为治病花费几十上百万的也大有人在,晚期的病人虚羸至极,再用免疫抑制剂这类毒药不是速其死吗?),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似乎才是唯一的希望。

以前我的治疗小组里也有一位70多岁的中医,据说也算是中医世家的,但他看病不重号脉,开方30味药起步,一张方动辄价格上百 ,但效果甚微,患者也是苦不堪言,我怎忍心将患者交付给这样的中医? 无奈之下,我才越俎代庖,走上了自学中医之路,迄今已有六年。

之前走了不少弯路,因为组里的那位中医前辈告诉我,要想学中医,必须要学好中药,因为当前浙江省里几位有名的中医都是大学里教中药学出身的,他也时常跟我讲某某药止咳,某某药护胃(后来才知道这是典型的西医思路开中药),等系统学完中医的基础理论,中药,方剂, 诊断学这些内容,也很用心的看了 《医学衷中参西录》、《脾胃论》、《医学心悟》以及叶天士,王孟英的一些水,临证也是一头雾水,只会开开四物八珍这些不痛不痒的方子,效果可想而知。一度困惑,一度迷惘,直到有一次,网上百度眩暝反应时知道了李可,买了他的几本临证要旨,看其医案真如看武侠小说般惊心动魄,才知道中医原来可以发挥这么大的功效,在李可的指引下,一步步接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最后才回到 伤寒杂病论 这部以前看不懂,也嗤之以鼻的著作上来,历时5年,总算是回归了中医的正道。

学伤寒论的热情几乎是狂热的,王叔和,陈修圆,刘渡舟,胡希恕,郝万山,倪海厦,刘希彦的讲解或精读或囫囵的都看了一遍或数遍,仍是云里雾里,心无定数,后来看了四圣心源,再回头看圆运动,心境似乎有渐渐明晰了些,但总有些将要登堂入室,又有遥不可及的感觉,估计就是传说中的 瓶颈吧。

大致如 雪山飞狐里的阎基学了 胡家刀法的前两页便可大杀四方,我学伤寒论只是学了点皮毛,套用经方也确实见证了中医 一剂知,再剂已,覆杯而愈的神奇功效,说句见笑的话,开刀这么多年,没人送锦旗,开中药这短短数年,诊室里的锦旗墙上都挂不下了。说这些不是显摆我多厉害,而是想告诉大家,伤寒论的神奇,祖宗智慧的神奇,中华文明的神奇!现在网上还有那么多人污蔑中医,妄图消灭中医,这多么令人痛心惋惜!

既然聊开了,就多说一些吧,反正没病人,呵呵!

作为从医16年的西医,因为从事风湿免疫的缘故,这种病人多数合并多种内外科疾病,所以对西医内科外科都算是略知一二的,接触中医以后,才知道西医真的是有意无意的在谋财害命,譬如外科的手术,一切了之,切阑尾,切脾脏,切胆囊,切胃切肠,切肿瘤,完全不顾后果,人类进化了百万年,身上就没有一处是多余的器官!内科的三高,降血压就是扩张血管,降血糖就是胰岛素甚至荒唐的缩胃切肠手术,治肿瘤就是化疗切瘤子,完全不问为什么,人,毕竟不是机器啊!为什么血压高?正如捏扁水管水压会增高,爬坡负重时 汽车 要轰油门一样,有瘀堵,有负荷才会血压高啊?为什么会血糖高,长期厚味膏粱伤了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浊阴不化,才会出现高脂高糖高尿酸这些代谢性疾病啊。为什么长肿瘤,阳化气,阴成形,阳不化阴,才会长出异物,不解决根本问题,只是着眼于切除肿瘤,难道是一个小小的瘤子要了癌症病人的命???

越说越气愤了!种种乱象,已成主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美其名曰专业专科,现在我的科室效益越来越差,只是因为老板知道我的能力才勉强保留,现在老板主要精力都放到老年病上了,病房里住满了8.90岁的老人,接受着“专业”的治疗,睡不着?安眠药!拉肚子?蒙脱石!真阳衰微的病人,每天还在输冰凉的盐水以致漫身水肿,风寒感冒的主任医师起手就是清开灵,这特么到底是在治病还是在害人啊?

至于现在的中医,真的是怒其不争,但不会哀其不幸,从上层讲,学院教育这一层就出了大问题,不重视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这些根本,重点全在英语计算机药理这些末节上面,这样培养出来的中医能有用?从底层看,一是在而今眼目下,中医院中医师如果单凭中医中药,绝对会饿死百分之九十,我接触的病人里,在中医院看病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不开中药治疗了,全是西医的检查用药!二是病人方面,被西医洗脑的也不少,来看病必说要检查,治病必说要输液,拦都拦不住,昨天一个膀胱炎的老太婆就因为我不给她输液还说要投诉我,哎,一声叹息!

中医的根在民间,因为我的病人散布全国各地,从他们反馈回来的情况看,高手确实不少,我有接触的有两位。(异地的病人多,开中药不能号脉验舌确实苦恼,我通常是建议他们回当地寻觅有能力的中医)。其中一位湖南永州的,脉诊一流,我的一个微信上的病人,断断续续吃了我开的半年中药,效果不好,我推荐她去看了这位医生,这个病人也很有意思,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信任我,还真去了,并把看病的过程拍照或是描述给我听了:人山人海,这位医生从凌晨4点开始看到下午三点才轮到她,什么都没问,只是号了脉就开了方,然后就开药了,6付药360(含诊金,每付药里还有10克阿胶!),患者服药后自觉症状改善了不少(至少是比吃我的药有效。后来患者把药方发给我看了,就是温经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四味,以前我也给这位患者开过这个方子,因为患者嫌阿胶贵,所以没有坚持,我也没底,后面又换了治疗思路,按下不表)。后来我加了这位医生的微信,他人很好,很热心,给我讲了他凭脉的心得并推荐给我一些书籍,看过确实获益颇多。说这个题外话,心情又有些宽慰了,我不行,但有人能行,中医的种子还在,就有生根发芽的机会!

啰嗦太多了,不说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只好如此,只好如此!

@天风无秀色,往来必珠玑。我是个医生,正规五年制本科毕业的西医大夫。但我却痴迷中医,缘何如此呢?听我从头道来。工作多年以后,我渐渐发现很多疑难杂症西医束手无策,很多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西医更是只能用药维持。遇到瓶颈的我有一段时间曾经很是困惑很是迷茫。机缘巧合之下我开始自学中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药剂学、方剂学,至今还记得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时的样子:他给一个患多年顽疾的患者开了几小包中药,患者拿着药包,满脸困惑:就这些?对!就这些。结果,7副中药下去,多年顽疾从此治愈!也知道了许多中医大家:张仲景、叶天士、王孟英等等,更知道近代名医倪海厦,治病救人出神入化,一剂知,二剂已。 在自学中医的过程中,我也在临床中有意识的运用中西医的思维进行诊疗,稍有成效。这期间我也多方拜师学艺,乐此不疲。我深知祖国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必须穷尽一生之力去学习、钻研和 探索 。让祖国的精粹造福更多的人。 古人云:世无难治之病,唯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唯有不善代之人。我对此深信不疑。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方得始终!

我也是喜欢学中医,我觉得懂一点总比一窍不通好吧。但是我自己觉得有把握的病才开方下药,没把握的就叫他到医院去。举例一,我有一天回家看到母亲在睡我说你大白天怎么在睡觉呢,她说不舒服浑身无力,我摸了她额头很烫,问她说不咳嗽流涕,有点口干,天气有些热,我看是温热病,属于白虎汤证,于是开了白虎汤加青蒿,到中药铺去煎了药才1元2毛钱,熬好给她喝了小半碗,一会儿她就出汗了,也退烧了就好了,才喝了一次就好了也就不再喝了。举例二,邻居这段时间总是口渴,每天拿个水杯不停的喝,可是还是渴,他在县医院和各家私立医院都看过,吃过很多西药,还是没有效果,来我家串门,我看他很符合张锡纯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里面的消渴证所属方“玉液汤”证,于是给他开了这个方,一剂口渴大减,再剂基本好了,他还是把这副药喝清了才倒掉。他家属说太谢谢你了,他现在完全好了。所以没事的时候看看医书有益无害。(才学的人不要乱开方,你要先学《药性歌括400味》,要熟悉并遵守十八反十九畏所规定的哪些药不能配伍,特别要认准病证所属寒热虚实才不致失误)

自学中医是参加工作后手上有了点钱,经常到书店买一些医学工具书,当时也不是很爱好学加上工作很忙,一直静静地摆放好多年。直到13年得了个一只眼斜视,走路时需要蒙上一只才能走路,那种痛苦折磨我一个多月,后去医院眼科捡查是大脑一根血管压迫到一颗视神经,需要手术,听说第三军医大学脑科做得好,但需要费用四万多,钱不钱都不说头还要挨一刀,当时还是害怕用麻药会给大脑带来不良后果,干脆自己先试着开点中药治治再说,到中医店捡了3付药共78块钱,吃第一付没什么感觉,但吃完第二付时竟能把分散的两条视线重合成一条,敢快煎第三付,谁知忘了看结果烧焦了,实际上只吃了二付药就好了直到今天。

从那时起才想起中医的重要性,而且花费不高又没有痛苦,专和学就开始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就这样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中医是门学科,深奥而神奇,我记得有一次临近春节一朋友头昏,在市医院连续输了7天药(什么老清素)不见好转,医生说一般输上4/5天就好,你的这个好顽固这么多天不见好!她晚上打电话问我有办法解决不?我说问题不大我一会给你捡付药来,晚上9点钟把药送过去就回来了,近12点钟她打了个电话过来说:你的药哪会这么神,我只喝了一碗头就不昏沉了,而且把好久没拖的地拖了还洗了个澡。只有我自己清楚这付药的功效,在她之前吃好了数十人,所以才敢说问题不大。

还有好多案例这里就不多说了,为了自己为了他人,这是一个学医者的仁德,不要只是为了钱而违背自己学中医的初衷,要有医者的仁德之心,相信中医崇尚科学。

自学中医不仅能治好自己的病,还能保护家人及亲朋好友身体 健康 。

买书的钱才一千几百,治好个感冒,咳嗽才二十几元,去医院弄几十元至千元不等。前段时间家人诉说胸背疼痛,不思饮食,按中医胸痹治疗,执中药五元一剂五剂而痊愈。须是无证,治自己的病不违法吧。

不知医既不慈又不孝。人所贵者是生命,所重者亲情,把至亲生命托付于人是不明智的。何况现在庸医太多,西医太狠。二十年前儿子两岁多头垂腰弯脚软如泥,频频高热,伴有癫痫。西医诊为脑瘫,说生无望,即便是生也是一生累赘,多数人也叫我放弃。因为不舍亲情,归家来便找来巜东医宝鉴》研读,按图索骥,对症定方,历时三年,终于于六岁那样站立起来。其间辛酸不经历者不能体悟。当年现在好了,一如常人,只是女孩太少对象难找。我姑母几年前脑中风术后大虚,电话来说见最后一面,当时举家惶恐,病人更是颤抖的手拉着不放,我顺势号了脉,诊得六脉不乱只是虚弱罢了。于是好言宽慰,几大剂镇阴煎使稳定了。当然还有父亲有癌变的肺水肿,上海中山医院利水药太过,一夜小便十数次且量多,胸部虽宽松,但十来天变成皮包骨,弱不禁风。关键是不能停药,我父亲信专家,最后还是信我,果断停药,独参汤和小青龙汤加减当夜人精神便缓过来,此后便在家调理几月而痊愈。

我本农村人,高中毕业后,跟一老中医学了大约一年,他给我拿了一本《药性歌赋》,一本《中医入门》(薄薄的那种),一本《临症述要》,一本《汤头歌诀》。其余时间就是帮他抓药。那时的我,怎懂得中医之妙,之深,之趣,之精微。强记之,死背之,云里雾里,怎识得庐山真面目。幸好,抓了一年左右的药,好多药初步了解了它们的面貌,初识了它们的性味。后来,由于觉得学之无望,便出去打工了。

在打工之余,有时遇到一点小小的病,抱着试试的心态,开一些方子,有些竟然有效果了,于是,出于一探究竟的想法,便买了一些书,有空余时间,便慢慢琢磨开了,但大都只是零散的,碎片的。

只有近年网络发达了,才开始系统学一些东,比如伤寒论>等,开出的方颇有些验效,才觉得望见了中医真正的山门。虽已有四十好几了,但我觉得我似乎年轻了,前方有方向了,有奔头了。

我心中暗暗发誓,即使为了家人的 健康 ,我也应该多学点东西。

19岁上班时接触到单位已经退休的一位中医,当时和这位中医一块干单位派的一个写大字标语的活,期间可能是感冒初期,胃不舒服有呕吐征兆头晕,老中医发现后在我的双腿足三里穴位上按了按,立即头晕及不舒感消失了。从此爱上中医,向老师请教老师给了我一本《中医入门》秦伯未编写的书,经过这么多年学习,现在终于明白了标本关系,明白了如何正确学习中医,明白了中医必须认真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在后来的学习中了解到许多中医大家像刘渡舟胡希恕蒲辅周施今墨范中林李可倪海厦等等,他们能够一剂知二剂已,甚至有些被西医宣布不治的病人在他们手中也能够药到病除而且病人没有痛苦,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现在虽然没有什么水平,但医易相通的道理,中医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使我处处受益。建议初学中医就从7岁开始背《伤寒论》,一天背一条,一年基本就可以背完。不怕不会用,因为种子种下了,才会有成为树苗成为大树的可能。

我想学中医来着,目前不得其门而入,只能慢慢来。

因为我发现周围太多病人,尤其是亲人常常为病所苦,而西医西药功效不显。

比如孩子长痘没啥好办法,爱人长期胸闷咳嗽也没好办法,父母慢性病痛爱莫能助,年纪稍长的同事各有各的不适,去年还有三个四十几岁的熟人永久离开了。

由于对西药抗生素耐药,我日常吃中药抵御比较严重的放疗后遗症,也采用适合的保健品增强免疫力。我体质敏感,病情复杂,不易平衡,时常反复,而久病成医,估计可以渐渐入门。

我从初中开始就对中医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当时无心学习文化科,只一心想弄懂中医的各种理论。大概是思想未成熟,思维未开窍,太多专业术语根本看不明白,渐渐的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重新坚定自学的信念,是因过敏性鼻炎的日夜折磨。多年来看了不少医生,花了不少钱都只能治标不治本,症状得不到改善。一怒之下,就买了一本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来研究,看看能不能从书中获得改善症状的方法。

在一次随手翻阅时,无意中看到一个药方,觉得此方或许可行。于是,就按方抓了三剂,喝完后的确有所改善了。可是也有副作用,就是引起腹泻,还有上火。接着,我就在网上搜索关于这个药方的加减和用量的经验分享,重新作了调整,终于把副作用都解决了。现在,还在坚持使用此方,不过不是经常,偶尔不适之时服用即可。

还有一次,发烧后喉咙里起了个疙瘩,几乎堵住了食道,吞咽困难。脑海里突然想起初中时看到过一个叫“梅核气”的病症,就是如此,隐隐记得有一个药方效果很好。接着,我在网上搜索“梅核气”,终于找到了药方,即刻按方加减抓药。药买回来后我觉得剂量太小,就两剂一起煎。喝完药睡了个午觉,喉咙里的疙瘩就消了,也不痛了。因为效果太好,自己也不相信,后来就买了几包兰花豆吃到喉咙发炎,再用药方加减煎服,果然奏效,才不得不信服。

原来上面的两个药方,都属于“中医十大名方”,出于好奇,我就把这十大名方抄录了一遍,以增加印象。

还有一次放假回家,母亲说感觉身体疲倦,腿酸无力。我看了看她的舌苔,跟她说没什么,就是受了寒,问她是不是吹过空调。她说是的,还吹了很长时间,之后就一直这样,晚上也睡不好。后来我叫她服用了驱寒中成药,就没事了。

因此,我自学中医的理由,一方面是中医真的有用,另一方面是可当作防身之用。值得一提的是,毕竟是自学,只能自己尝试,绝不能行医。别人要是问我,我都只会建议他们去医院看医生。

历史上姓秦的有哪几位有记载的,凡相告一二.

秦桧(1090-1155) :大奸臣,南宋江宁(今南京)人,字会之。政和进士,北宋末任御史中丞,靖康之变,因反对金人立张邦昌,被俘北去,后为挞懒信用。建炎四年(1130)随金兵攻楚州(今江苏淮安),诈称杀死监守金兵,夺船而归。绍兴间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贬逐张浚、赵鼎,收夺诸大将兵权,杀抗金名将岳飞,与高宗共主和议,向金称臣纳币,订立绍兴和议,为世人不齿。连其后裔到岳坟前也什分惭愧,曾有诗:“人自宋后名无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良玉(1574-1648):四川忠州人(今忠县)明代著名女将,文武皆能,其夫石砫宣抚使马千乘死后,代领土司职,领其兵,治军严峻,所部号"白杆军"颇能征战,天启时以征讨奢崇明,解成都之围,授都督佥事,任总兵,崇祯十三年奉命追击张献忠,所部白杆兵覆没,十七年张献忠再次入蜀,她据守石砫抵抗,后病死,被封为"忠贞侯"。是古代著名巾帼英雄。

秦九韶(1202-1261) :南宋数学家,普州安岳人(今四川),字道古。官建康府通判、沿江制置司参议官、知琼州、司农丞、后贬梅州而死。性机巧,通数术、天文、乐律、营造。淳佑七年(1247)著成《数学九章》,对“大衍求一术”及“正负开方术”颇有发明,在中国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秦邦宪(1907-1946):江苏无锡人,是无锡锡山秦氏后裔。,又名博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共青团中央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主要负责人,犯过严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遵义会议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1936年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驻南京代表、长江局和南方局组织部长、1941年后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是七届中央委员。1946年2月参加重庆谈判,于4月8日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期名人。
秦越人:渤海郡莫阝州(今河北任丘)人,亦为燕人,在当时被誉称为“扁鹊”,创制“四诊法”与简单的医具治疗。
秦开:燕国的一位名将,曾率军打败东胡(匈奴)的一支,使燕国扩展领土数千里。
秦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西汉时任太守,被称为“万石秦氏”。其后几代均在当朝为高官。
秦嘉:陇西(今甘肃临洮东北)人,东汉著名诗人,因去洛阳赴任与妻不能面别,便做诗以赠而传为美名。
秦宓: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北)人,三国时蜀汉大臣,累官至大司农,其文词藻壮美,惜作品多佚。
秦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代名将,他以骁勇善战,志节完整而闻名于世。后被民间奉为“门神”之一。
秦宗权:秦姓在历史上唯一称帝者,唐末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曾任节度使,后战败投降黄巢,黄巢起义失败后称帝。
秦少游:今江苏扬州高邮人,北宋时著名词人,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著作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九韶:今四川人,南宋著名数学家,对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创造。著有《数学九章》。
秦简夫:元代大都(今北京)人,著名戏曲家,所著杂剧现存有《东老堂》、《赵礼让肥》、《翦发待宾》等。
秦良玉:忠州(今四川忠县)人,明代著名女将,率兵在天启年间北上抗后金(清),明朝末年保卫京师而立功受封。
秦蕙田:清代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曾历任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其专著《五礼通考》为研究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参考资料。
秦祖永:清代梁溪(今江苏无锡)人,著名的书画理论家。
秦仪: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书画家,人称“秦杨柳”,名噪一时。
秦日纲: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将领,后被封为燕王。由于参与天京事变,被处死并被革除封号。
秦力山:湖南长沙人,民主主义革命者,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创编《国民报》。
秦叔宝 秦可卿
秦紘(1425-1505),字世缨,明代单县黄堆集人。景泰二年,26岁中进士,授任南京御史,忤权贵,坐谪湖广驿丞。天顺、成化间,历官雄县、府谷、巩昌,迁陕西右参政。成化十三年(1477)擢右金都御史,巡抚山西,寻调宣府,护边有功。弘治初,总督两广军务,打击豪强暴帅,被诬罢归。弦治十四年(1501)军情紧急,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衔,总制三边军务,在军三年。十七年以年老力辞,致仕。
秦 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扬州高邮人。元丰进士,熙宁间以诗赋见赏于苏轼,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元佑初因轼荐为太学博士,累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绍圣元年坐元佑党籍,通判杭州,后编管雷州,徽宗即位,放还。卒于藤州。他的词轻婉秀丽,多写男女恋情和身世感伤之事,历来被推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传世。常州、武进、无锡一些秦姓均是秦观后裔。秦观墓现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二茅峰下,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琼(?-638):字叔宝,唐时名将,齐州历城人(今济南)。大业中 先为隋将来护儿帐内士卒,后降于李密,复归王世充,旋弃之投唐,任马军总管。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胡国公。他以骁勇善战,志节完整而闻名。后被民间奉为"门神"之一。

秦越人:即战国时名医扁鹊。他治病以诊脉为名,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用"针"、"石"、"熨"、等简单的医具治疗,并通内、妇、儿、五官各科。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扁鹊(活动期公元前4世纪初)中国战国时期的医学家。学医于长桑君。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他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国为“带下医”(妇科),至周国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国则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后因医治秦武王病,被秦国太医令李醯妨忌杀害。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战国策.卷四秦二》里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

济南郊区鹊山西麓有扁鹊墓,墓前石碑署“春秋卢医扁鹊墓”,并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整字样。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在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振。

一天,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骇怕,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还有一次,扁鹊来到了齐国,齐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齐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齐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5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齐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又过了5天,扁鹊又见到齐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齐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5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齐桓公,就赶快避开了,齐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果然,5天后,齐桓侯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齐桓公就这样死了。

可见,扁鹊的望诊技术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了。在中医的诊断方法里,望诊在四诊当中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要达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寻常。这三个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医学故事,“起死回生”、“讳疾忌医”的成语也出于此。相传扁鹊名声过大,因为受到秦国太医李谧嫉妒而被其害死了。

中医学的一部经典之作《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作,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黄帝内经》成书以后问世的作品,成书于汉代。其内容深奥,是中医学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之一。因此,古人将该书托名秦越人所著,也表示扁鹊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借其名以示书的重要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怀念。
扁鹊姓秦名越人。勃海郡■(今河北任丘,一说今山东省内)人。约生活于公
元前5世纪。中医学。

扁鹊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
住的旅客长桑君,他俩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长桑君终于对扁鹊
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现在我已年老,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
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扁鹊当即拜长桑君为师,并继承其医术,终于成为
一代名医,先秦时期医家的杰出代表。扁鹊成名后,周游各国,为人治病。由于
其医术高明,又常为君主看病,受到当时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嫉妒,后被李派的刺
客刺杀身亡。

扁鹊具有高明的医术。他的行医事迹及医学成就,可以反映出先秦时期的医
药水平和医药特点。先秦不少著作载有扁鹊的事迹,本文主要取材于《史记·扁
鹊列传》。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
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
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
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齐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
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
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
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
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
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
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
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
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
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
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
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
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
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
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
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
诊理论。

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其中,从治疗虢太子一例,
他所用的方法有■砥石,即针刺法,还有热熨法和服汤药法等。综合疗法为扁鹊
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

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
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
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
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齐桓侯、虢太子等案例,都说
明他是内科方面的能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
当他游历到秦国时(今陕西咸阳一带),就专治小儿疾病;当他云游到邯郸(当时
为赵国都城)时,又主要诊视妇科病证;而当他到雒阳(当时是周国的首都,今为
河南洛阳)时,便主要从事老年人病证的治疗,多医治耳、眼等五官病证。据记
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

扁鹊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不仅表现出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
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蹶证后,虢君十分
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
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
本领。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齐桓侯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
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只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
在初起阶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
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预防。

先秦时期,巫术有一定市场,并且已经成为医学科学发展的绊脚石。扁鹊对
巫术深恶痛绝,认为医术和巫术势不两立。他的这些医疗道德思想,在《史记》
中概括归纳为六条戒律,称为“六不治”。这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医,骄恣不
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病情严重到“形羸不能服药、藏气不定”等。
这是他治病的信条,由此也反映出他高尚的医疗品德。

扁鹊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
有所成就的人。后来在汉代出现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一书,有人认为是根据扁
鹊的医术,尤其是关于脉诊知识而整理成书的,并且署名扁鹊(秦越人)所著。近
代还有人认为他的学说影响深远,形成了扁鹊学派。

秦桧(1090-1155) :大奸臣,南宋江宁(今南京)人,字会之。政和进士,北宋末任御史中丞,靖康之变,因反对金人立张邦昌,被俘北去,后为挞懒信用。建炎四年(1130)随金兵攻楚州(今江苏淮安),诈称杀死监守金兵,夺船而归。绍兴间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贬逐张浚、赵鼎,收夺诸大将兵权,杀抗金名将岳飞,与高宗共主和议,向金称臣纳币,订立绍兴和议,为世人不齿。连其后裔到岳坟前也什分惭愧,曾有诗:“人自宋后名无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良玉(1574-1648):四川忠州人(今忠县)明代著名女将,文武皆能,其夫石砫宣抚使马千乘死后,代领土司职,领其兵,治军严峻,所部号"白杆军"颇能征战,天启时以征讨奢崇明,解成都之围,授都督佥事,任总兵,崇祯十三年奉命追击张献忠,所部白杆兵覆没,十七年张献忠再次入蜀,她据守石砫抵抗,后病死,被封为"忠贞侯"。是古代著名巾帼英雄。

秦九韶(1202-1261) :南宋数学家,普州安岳人(今四川),字道古。官建康府通判、沿江制置司参议官、知琼州、司农丞、后贬梅州而死。性机巧,通数术、天文、乐律、营造。淳佑七年(1247)著成《数学九章》,对“大衍求一术”及“正负开方术”颇有发明,在中国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秦邦宪(1907-1946):江苏无锡人,是无锡锡山秦氏后裔。,又名博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共青团中央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主要负责人,犯过严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遵义会议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1936年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驻南京代表、长江局和南方局组织部长、1941年后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是七届中央委员。1946年2月参加重庆谈判,于4月8日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中国古代有多少位神医?

名医:伏义氏
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伏羲是先民对...
名医:李延
李延(162~1697),原名彦贞,字期叔、我生,号辰山、寒村,上海南汇人。后迁松江,明大理评事李中立之子、名医李中梓之侄。早年习举业,师事同郡举人高孚远,为得意门生。明亡参与复明抗清斗争至桂林投唐王,失败后避居浙江嘉兴,后入平湖祜圣宫,以医自给。治病多奇效,医名大盛。著有《脉诀汇辨》十卷,校正重刊贾所学《...
名医:神农氏
一说神农氏即炎帝。中国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帝王世纪》称:“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古代文献论述神农...
名医:黄帝
传说中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姓姬,一姓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他的发明刨造很多,如:养蚕、舟车、兵器、引箭、文字、衣服、音律、算术等,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创造发明医药之记载。《帝王世纪》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
名医:薛雪
薛雪(1661~175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江苏吴县人,与叶桂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
故也知薛雪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
名医:岐伯
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
名医:伯高
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之为医是以针灸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
名医:徐大椿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祖父除(钅九),康熙十八年(1679)鸿词科翰林,任检讨职,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大椿白幼习儒,旁及百家,聪明过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疵饕┬裕�渲林?..
名医:雷公
传说上古医家,黄帝臣、擅长于教授医学之道,望色诊断与针灸医术等。“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剔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在关于针灸论述上与黄帝讨论了“凡刺之理”,以及望面色而诊断疾病的理论。从《素问》中以及《灵枢》内容来看,可知雷公从黄帝...
名医:赵学敏
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乾隆间(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学敏与弟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学敏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药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钞成帙,积稿数千卷。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
名医:扁鹊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
名医: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说涅阳故城在今南阳市与邓县之间的稂东镇,地属邓县)人。(按《水经注》: “涅阳,汉初置县,属南阳郡,因在涅水(今赵诃)之阳,故名。”张仲景的里籍自来众说纷云,陈邦贤氏定为南阳郡涅阳,范行准氏定为南阳蔡阳,嗣后廖国王、张炎二氏考涅阳故...
名医:华佗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
名医: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举进士,历仕三司使、军器监及司天监等职。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预制订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及发展生产,又参预军制改革,率兵击败西夏进犯。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牵连坐贬。精研科技及医药学,曾编撰《梦溪笔谈》、《修城法式条约》、...
名医: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当地名医,曾封太医院吏目,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兄名果珍。李氏14岁中秀才,三次赴武昌乡试未中,遂专志于医。李氏博学多艺,乡试失利后...
名医:张志聪
张志聪(约1630~1674),字隐庵,浙江杭州人。少年丧父,遂弃懦习医,师事名医张卿子,穷研医理,于《内经》、《伤寒论》颇有心得。构侣山堂于杭州香山,招同道、弟子数十人,讲论医学,为中医医学教育民间授徒形式之一大发展。著《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
名医:傅青主
明末清初人。名山,别字公它。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博涉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提倡“经子不分”,目的在把诸子和六经列于平等地位。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通医学。传有《傅青主女科》和《名医:张景岳
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会(惠)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学医于金英(梦石)。精研《内经》,历时三十年为之整理注释,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等。其医论以“明阴阳、辨六变”为纲,用以分析人体生理活动及病机变化。曾倡“阳非有馀,真阴不足”论,治法注重补益“元阳”及“真阴”,并自订不少医...
还有很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9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