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伏邪学说之探讨

医案日记 2023-05-16 17:23:18

伏邪学说之探讨

伏邪学说始自晋·王叔和的《注解伤寒论·伤寒例》而源于《内经》。明清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发展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医家对此说多予肯定,但亦有争议。究竟应如何评价伏邪学说?伏邪当存当废?笔者结合伏邪学说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在临床的应用,探讨如下。l 伏邪学说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1伏邪学说的起源及其初期阶段的涵义 伏邪(又称“伏气”)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注解伤寒论·伤寒例》,用于阐述温病的病因和病机,以与伤寒鉴别。其涵义是:温病因于冬季感受寒邪,寒邪伏藏于体内,至春季而发为温病。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对温病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至晋以前,已认识到温病是一种在脉、证、治方面与伤寒均不相同的病证,但在病因上却认为二者同属感受寒邪。晋·王叔和提出了伏邪学说以解释这种异病同因的发病机理。他在《注解伤寒论·伤寒例》中指出:“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从立春节之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一般可把晋至明以前作为伏邪学说的初期阶段,将其基本内容简称为“伏寒化温”论。伏邪学说提出后,很快便为医家所接受,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王叔和的“伏寒化温”理论便成为温病病机公认的解释。1.2伏邪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伏寒化温”论首先在临床上受到冲击。由于认为温病的病因与伤寒相同,因此,长期以来,治疗上墨守伤寒的框框,由表及里的治疗原则,采用辛温发散和扶阳的方剂,显然不适合治疗温病。明·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并且提出除伏寒化温者外,“且温亦有先见表证,而后传里者”,实开新感温病之先声(《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明·汪石山则正式提出了新感温病,指出:“有不因冬伤于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日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受之温病也。”新感温病的提出对伏气温病形成了挑战。面临这样的挑战,伏邪学说并没有丧失生命力,而是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伏邪病因的扩大;②伏邪病机的探讨;③伏气温病证治的发展;④伏邪学说的广泛运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力倡伏邪的医家和一批伏邪专著,如柳宝诒的《温热逢源》、叶子雨的《伏气解》、刘吉人的《伏邪新书》、雷少逸的《时病论》、蒋问斋的《医略十三篇》等,标志着伏邪学说的深入发展和趋向成熟。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即“伏邪”之“邪”究竟指的什么,不少医家突破传统的“伏寒”旧说,认为六淫皆可感而不即发。如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写道:“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日伏邪。……夫伏邪有伏燥、有伏寒、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把“邪”的概念由“伏寒”扩大为“六淫伏邪”,这种病因上的扩大,使伏邪学说突破了早期阶段病因学上的局限性,出现了质的变化。既然六淫皆可为伏邪,发病季节自然也就不限于春季而可及四时。王肯堂曾指出:“不恶寒而渴之温病四时皆有之,不独春温而已”,病因上的扩大,使伏温不再限于春温一证。总之,明清以来,伏邪学说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病因学上的扩大,使伏邪学说产生了质的变化。这一时期,多数主张新感的医家并未否定伏邪,主伏邪的诸家也都承认新感理论。2用发展的观点看伏寒化温的病机 从伏气温病的发展过程看,伏邪的提出,其最初用意是用以解释临床实践上存在的一类不同于伤寒的外感热病。在原有理论不能解释新的临床现象时,提出新的学说是必然的选择,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伏邪的“伏”的含义是感邪不即发,伏藏体内过时而发。这一推断形成的依据是什么呢?一是受张仲景《伤寒论》影响。当时医疗实践中客观上伤寒学说深入人心和医家主观上重寒轻温,将温病的病因归于寒邪,但用寒邪不能直接解释温病,于是设想是冬季感受寒邪,伏藏体内,过时化热而成温病。二是上溯《内经》找理论根据。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此句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本意并不含有邪伏过时而发的意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体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才能防病健身。如本季节不注意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就会影响下一季节对一些季节性疾病的抗病能力。如冬伤于寒,肾失于固藏,最易损伤精气,致使人体抗病能力减退,至春而易患温病,此乃“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之本意。因此,《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都,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如恽铁樵《温病明理·卷一》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即明明指出,非内部有弱点者,纵有寒亦不伤之意。何以言之?冬者,闭藏之令也,冬不藏精,是逆冬气;逆冬气,则春无以奉生,故至春当病。”清代陈平伯专言新感,不论伏气,谓外感不外六淫,其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者,系指“里虚者表不固,一切时邪皆易感受”。清代刘松峰只承认新感,否认伏邪,如说:“夫冬月寒厉之气,感之即病,那容藏于肌肤半年无恙,至来岁春夏而始发者乎?此必无之理也。”从温病学的发展史来看,明清之前,对《内经》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全面理解《内经》此原文,对当今临床仍然有指导意义。现在临床上,冬伤于寒者至春未必温病,而在治疗春、夏所病之温热时,无需考虑其冬时所伤之寒(假设此寒确实存在)。温病的病因完全可以直接用外感六淫感而即发来说明。3六淫伏邪的提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明清时期,伏气温病病因扩大。据刘吉人、何廉臣等的论述,伏气温病学说突破了“伏寒”这一病因上的旧说,出现了“六淫伏邪”的概念,且认为伏气温病四时皆有。这说明当时医家已经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根据温病临床表现的不同,推断出了不同的病因,可惜仍未跳出“伏邪”发病的思路限制。中医是从证候来推求病因、探讨病机,从而认识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伤。伏气温病的特点是感而不即发,既然不即发,即无症可辨,如何能判断出感受何种邪气?当然更谈不上何时感邪了!其不合理处显而易见。或以为伏气温病邪伏于里,自内达外,发则里热炽盛,与新感温病不同。但新感温病并非起病初均有表证和由表及里传变,亦有直中心包的发病形式。如暑温一起病亦可见里热证。所谓伏气温病也有一起病兼有表证者,并非均现里热证。在正气虚的情况下,也可由里而再里,向里传变。汪石山有新感引动伏邪一说,基于以上相同的理由,既然不能明确判断出何种邪气何时伏藏于人体,那么,新感引动伏邪也就失去了基础。实际上,温病的初起表现是由所感受邪气的性质、外邪致病特点、人的体质特点和人体正气的强弱综合作用的结果,与邪气是否为伏邪无关。所谓伏气温病病情重,初起多见里热证,完全可以通过审症求因,将之归因于“外邪直中”或“内生六淫”为患,不一定是六淫伏邪为患。4从临床表现辨别温病的病因,不应局限于发病季节 每一个季节都有其对应的主气,如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在这些季节中多发之邪分别为风热、暑热、湿热、燥和寒,姑且称之为“主邪”。但由于自然界气候的复杂(如应寒反热、应热反寒,干旱或炎热多雨),地理环境的不同(如岭南四季气温较高),人们生活工作的小环境(如高温、潮湿、空调环境等)不同,在主邪之外,常存在其他类型的邪气,姑且称之为“客邪”,如夏季除暑热、暑湿之邪,尚可出现风寒、寒湿之邪;冬季除寒邪外,也可出现风热、暑热、湿热之邪等。因此,每一种温病,四时皆可有,这也符合温病既有流行,也有散发的发病实际,都可看成是新感温病,打破季节的限制,可极大地推动对温病的认识。无发病季节的限制,外邪也就无所谓“伏”。从气候季节与温病发生的相关性中古人形成了对温病病因的感性认识,但温病的病因一旦上升为概念,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必须与具体的发病季节和气候变化分离开,后者只有参考意义,不具有决定意义。温病病因的最终确定由疾病的临床表现决定,符合何种病邪的致病特点即判断为何种病邪致病。另外,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肝炎、艾滋病、白血病、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癌肿等,常表现为慢性过程,易反复发作或加重,可归属于温病来论治。这些病有些有明确的病原体因素,大部分找不到明确的病原体,其临床症状主要不是由病原微生物直接引起,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导致机体免疫紊乱,内环境失调所致,即与人体的气血、阴阳、气机失调有关,可以用中医的内生六淫、痰、瘀、毒等结合体质学说来很好的解释,不一定以伏邪来解释。总之,在临床实践中,要坚决贯彻“审症求因,辨证论治”的精神。一切以临床表现为基础,从临床表现人手制定诊疗措施,不必纠缠于病邪是否为伏邪。摘自:《新中医》文/杨德福(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广东广州510405)

温病学2.温病学发展分哪几个历史阶段

▪ 萌芽时期
▪ 成长时期
▪ 形成时期
▪ 提高时期
望采纳O(∩_∩)O谢谢

温病学在祖国医学中是一门年青的学科。然而做为一门学科来讲,则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了解其发展概况,可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综观中医的发展史,温病学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以下三个时期:
萌芽时期
(战国—晋唐时期)
据医史考证,温病学起源较早。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水平低下,再加上其他社会原因,诸如战争、饥荒等,使许多温病广泛蔓延,温邪日益猖獗,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祖国医学的温病学说便在与疾病斗争中产生出来。从现存医著分析,从战国到秦汉时代,可以作为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在此时期中,虽然还没有堪称温病学专著的医籍出现,但是人们对温病怎样进行防治的认识已经开始萌芽,有不少科学设想和具体经验散见在有关医书中,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1、秦汉时代对温病学理论的初步认识(主要见于《内经》、《难经》、《伤寒论》)
(1)对温病概念的认识:当时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内经》时未明确提出温病病名,称之为热病)
《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分广狭二类,广者即包括上述五类,狭者即上述五种之一的伤寒。
《伤寒论》认为:温病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2)对温病病因的认识:
《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原始病因是寒邪
伏寒化温
寒邪化热而成温病
(3)对温病证候的认识:热象偏重,突出了温病的温热特性。
《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急,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扼要叙述了温病的症状,对后世论述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热象偏重:虽对温病的证候描述不完全,不准确,但对证候的基本特点已有所了解)
(4)对温病的治疗认识:
《内经》“热者寒之”,“温者清之”,虽不是针对温病而言,但对温病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论》虽未明确指出温病的治疗原则,但论中所述的清热、攻下、养阴等,对温病的治疗有实际意义和启发作用。如白虎汤,可直接用于温病气分胃热证,攻下的调胃承气汤变化为五承气汤(牛黄、导赤、增液、宣白、桃仁等)此外,麻杏石甘汤,茵陈蒿汤,栀子豉汤,葛根芩连汤等,对于温病治疗学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至今仍为临床所用。另外,秦汉时代对温病的预防也有一鳞半爪的记载,此处不一一叙述。
2、晋唐时代对温病病因的探索和防治方剂的创制
秦汉后到了晋唐时代,在整个中医学界,医学的发展是对方药的整理,此时方书较多,在医理上无重大突破,温病学的发展情况也是如此。
(1)病因的认识:
葛洪《肘后备急方》:“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认识到温病的病因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不同于其它病因,这种特殊的物质疠气,致病传染性强。至于鬼毒,葛洪出生于道家,故认为有鬼毒作用。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识到:温病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不同于一般病因的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特殊的致病物质。以上这二种认识,对后世吴又可“疠气学说”有很大指导意义。
(2) 方剂的创制从治疗学方面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记载了许多预防和治疗温病的方剂。例如:
黑膏方——治温毒发斑 萎蕤汤——治风温(滋阴解毒)
大青汤——治温病热盛阴伤太乙流金散——烧烟熏辟温气(空气消毒)
黑膏方:生地黄、豆豉、猪膏(猪肤)
萎蕤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甘草、 木香、石膏
大青汤:大青叶、阿胶(滋阴清热)
太乙流金散:雄雌黄、矾石、鬼箭羽、羚羊角
(以上几个方子,突出了清热解毒,为温病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通过对《内经》、《伤寒论》、《肘后方》、《千金方》等对温病的论述可知,此时虽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理论简单、朴素、零散缺乏系统,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仍属伤寒范畴。
总结概括此时期:
A、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防治有了初步认识
B、概念上温病隶属于伤寒
C、对温病的认识理论简朴缺乏系统
但我们从温病学说发展的过程来看,这个阶段是个良好的开端。温病学说思想一经产生,就为后世继续发展这门学科开辟了正确道路。
唐代是我国经济繁荣时代。唐代以后,南方地区,长江流域一带,逐步得到开发,城市兴建,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海外交通频繁,因此疾病传播类型增多。宋代民族斗争激烈,战争频繁,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外感热病随之增多,流行传染更加残酷,使得医家们有更多实践机会。医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新的治疗经验,认识到《伤寒论》的辨证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温病,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同时因为药物的发现日益增多,所以有条件提出发展和改革的主张,使温病学进入成长发展时期
成长时期
(两宋金元)
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① 宋代朱肱擅长灵活运用经方:
朱肱首先提出运用经方不能墨守成规,{因时因地因人因病}灵活加减随证变化。
② 金元刘河间强调热病治宜寒凉: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活跃。刘河间首先打破《伤寒论》表证必须用麻桂辛温解表的方法,认识到很多外感病滥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提出治疗热病:
A、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
B、立新法——寒凉清热为主,法当表里两解;
C、制新方――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表里双解剂。
突破了发表不离麻桂的常规,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较朱肱前进了一大步,为后世建立以寒凉清热药为中心的温病治疗学打下了基础,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大转折。故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何间”之说。
③罗天益对温病证治作了规律性提示:
《卫生宝鉴》即按热在上焦、中焦、下焦以及在“气分”、“血分”不同部位而分证、制方用药,但未把症状系统归纳,以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皆受之影响。
3、理论上的新进展
(1)宋代郭雍对病因学说的阐发:
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也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实即导源于此。
(2)元代王安道对寒温之异的辨析:
元末王安道《医经溯洄集》对温病的病名、病理,治则有独特的见解,对寒温的辨析很重要。
A、病名: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B、病理:温病与伤寒发病机理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怫郁于表
C、治疗:清里热为主,解表兼之
他的看法,划清了寒温界限,为温病学说脱离伤寒,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故吴鞠通称他“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从以上所述,宋代的朱肱、郭壅及金元时期的刘河间、罗天益、王安道等医家的论述可知,此时对温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在理论和治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后世温病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所以说是成长阶段。
总结此期:
1、理论上的进展: 提出温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从病名、病机和治疗上区分伤寒和温病。
2、治疗学的突破: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 ,提出外感病因按邪在三焦气血制方用药。
两宋金元后,到了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温病学家辈出,温病学专著丛现,对有关温病学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终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
形成时期
(明清)
这一阶段,以吴又可《温疫论》和清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学家及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的理法方药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专门独立学科———温病学。
1、明代温病学的主要成就
(1)明代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容
金元以前,论述温病者大多以《内经》、《伤寒论》为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在成长阶段已谈到宋·郭雍已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亦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但他未直接提出“新感温病”之说。为清代温病学家认识到春夏秋冬皆有感而即发的温病,有较大推动和启发作用。
(2)明末吴又可编著《温疫论》,创立温疫辨证施治理论
吴又可身处崇祯末年,正适温疫流行。他根据实践体会,编写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他在书中创造性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一些独特见解。其学术成就表现在:
Ⅰ、论述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大胆提出“守古法,不合今病”的独特见解。
Ⅱ、首创“疠气”学说,脱却“六淫”致病因素圈子,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学说。他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疫是感触疠气而引起,邪从口鼻而入,伏匿膜厚,迨其溃发则有九种传变。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Ⅲ、在治疗上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提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并创疏利透达之法。如:
a、发病初起,即用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
(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b、中期邪已陷胃,用三承气汤专主下夺,以邪尽方止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c、 后期重在滋养津液,清解余邪。如用柴胡清燥汤、蒌贝养荣汤、清燥养荣汤等扶正祛邪。
(柴胡清燥汤:柴胡、黄芩、陈皮、甘草、花粉、知母)
(蒌贝养荣汤:知母、花粉、贝母、瓜蒌实、桔红、白芍、当归、紫苏子)
这些认识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依据,不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一重大创见,且至现在仍不失其先进的科学思想。清代戴天章《广温疫论》、刘松峰的《松峰说疫》、余师愚《疫疹一得》、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均皆论述温疫,都是受到吴氏思想的影响。
(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瘟疫防治新见解,创立秋燥致病新理论:并倡温疫分三焦论治:
Ⅰ、喻嘉言对温疫的防治有新的认识
喻氏认为“未病前饮芳香正气汤,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即入,则以逐移为第一义:
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
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这对后世运用芳香化浊法和吴鞠通三焦辨证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Ⅱ、撰写《燥气论》,提出秋伤于燥之说(创秋令燥热为病之论)
喻氏认为,《内经》中只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而没有论及燥气,不够全面。于是撰写《燥气论》,补充了秋伤于燥之说,并自订清燥救肺汤治疗燥病的主方,这确是发前人所未发。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清代四大温病学家的杰出成就:
清代温病学的发展已盛行大江南北,温病学在理论证治上形成完整体系。使温病学趋于成熟的,是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确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纲领为主要标志。其中叶天士是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有“温热大师”之称。他们的贡献是:
(1) 叶天士建立了温病因证脉治的独立体系:
叶天士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温病学的独立体系。可以说没有叶天士的贡献,就没有今天的温病学。其代表著《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
叶天士,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清代吴县人,原籍安徽歙县,先世迁吴。叶氏生于世医家庭,少年时,日至学塾读书,晚归则由父授以医学,受家庭熏陶颇深,十四岁时,其父去世,叶氏随其父门人朱某习医,十分好学,凡闻某医善治某证,拜师,学后更以他师,从12—18岁,拜十七师,从而吸收各家之长,加上生性聪颖,又能刻苦钻研,故得以融会贯通,学业猛进而自成一家。
叶氏生平诊务繁忙,无暇著述,现在流传的几种叶氏著作系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另有伪托叶氏之名者,如《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等为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较能真实反映叶天士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温热论》是叶氏学生顾景文据其口授整理而成,是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叶氏建立温病学独立体系具体表现在:
A、阐明了温病的主要类型及其发生发展机理:
如《三时伏气外感篇》按季节划分类型,分新感、伏气
三时:春乃春温风温、夏即暑病、秋则燥病,综合有新感有伏气。
现在我们教材上的四时温病基本上是按叶天士的思想来划分的。
B、创立了“卫气营血”温病辨证理论:
为温病学确立了理论基础,是继《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后,在热性病辨证施治体系方面的一个创造性发展。卫气营血不是叶天士的主观想象,而是客观实际,符合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
C、发展温病的诊断方法:
伤寒、金匮重视脉象,叶天士创辨舌验齿。对辨舌验齿、辨斑疹白陪有独到心得,对舌象论述详细简明。陈泽霖说:真正舌象有研究价值的是叶天士的辨舌。例如:烧伤病人开始表现为黄苔,热毒炽盛,当舌质绛时,热入营血,将要出现败血症。
D、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此外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等也是临床经验的结晶,实用价值较大,为后代医家所推崇。
(2) 吴鞠通充实发展叶氏学说,丰富温病的证治内容:
吴鞠通为清代江苏淮阴人,少习儒学。19岁时,其父患病而死,认为不能医治父病,简直无颜立于天地之间,故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23岁时其侄儿患温病,“请诸医其于温病治法,未之闻也。”至最后身发黄而死。,当时吴氏因初学医,故“未敢妄赞一词”,但此事激发了吴鞠通钻研温病的决心。26岁时,到北京检校《四库全书》,从而得以阅读大量先贤医著。在广泛钻研医学书籍的同时,尤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深入细致,分析研讨,又结合具体病例认真揣摩,附以自己的见解和经验,编著了《温病条辨》一书。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四时温病的专书(共列238法,198首方),此书不仅收取了前贤在温病学方面的成就,犹其使叶氏温病学说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便于学习推广运用,而且在温病的理论、治法、处方、用药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吴氏在温病学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于《温病条辨》中,具体表现于:
A、创立了三焦辨证,完善了温病的辨证体系
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于明确温病不同阶段和层次的辨证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卫气营血尚不能确切的反映出与病变脏腑的关系,因而仅有卫气营血辨证还不能满足温病临床的实际需要。吴鞠通则以三焦来归纳温病错综复杂的辨证表现。凡心肺之病属上焦、脾胃之病属中焦,肝肾之病属下焦。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经纬,共同构成了温病的辨证理论体系
B、阐明温病的病机传变,提示了温病的发展规律
吴氏提出温病“始上焦,终下焦”“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总结了多种温病的病理发展规律。
C、创制了治疗大法,丰富了温病治疗学内容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非轻不举形容药性轻清、非平不安形容药性平和、非重不沉形容药性重坠。
上焦部位最高,而近于表,所以治上焦的病,宜用如羽毛那样轻清升浮之品,否则药过病所;中正平和如秤杆之平衡,中焦处于上、下焦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故中焦有病用药须不偏不倚,即不能用上焦轻清升浮,又不宜用下焦滋腻潜降;下焦部位最低,而偏于里,用药须重浊,犹如秤砣那样沉重之品,才能直达病所。
(3) 薛生白编撰专著,系统论述湿热病的因证脉治
《湿热病篇》专论湿热病证的辨证施治。薛氏为江苏吴县人,与叶天士同
时同地。相传与叶天士互为矛盾,有扫叶山庄,扫叶老人之称。薛氏博学多才,兴趣广泛,能画善诗,与诗词理论家袁枚是莫逆之交,所著诗文甚富,《随园诗话》。性格高雅,淡于功名,朝廷两征鸿博而不就,潜心于歧黄医学之术,以医为毕生之业。他的代表作《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论述,详尽而精辟,药证俱备,无论处常处变,皆有证可辨,有法可循,是温病学发展史上,系统而完整地阐述湿温证治的最早文献。对掌握湿热病的辨证施治,确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各论中湿热病主要取材于《湿热病篇》。
(4) 王孟英汇集渚家之说,集温病学之大成
浙江海盐人,早期行医在杭州,以后旅居上海行医多年,晚年移居家乡海盐。世代行医,十四岁丧父,立志继承先人遗业,谋生之余发奋攻读医书。博览群书,予以融会贯通,如此十年后,学业大成,验之于临床,每起沉疴,医名于是大振。生平著作甚多,大多已毁,流存者尚有十余种,其中较有名的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王氏医案》、《归砚录》等。
王氏之前,温病学家及其著作大量涌现,尤其是吴鞠通《温病条辨》问世,温病学说体系已建立。但其学术内容多取材于叶天士,甚少吸取其它温病学家之论述。因而在内容方面,尚不够完整,还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温病学说的全貌。王氏有鉴于此,编著了《温热经纬》“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渚家之辨为纬”。该书五卷:卷一《内经》;卷二《伤寒论》;卷三卷四收集清代有关温病学名著《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外感温病篇》、《疫病篇》;卷五方论(方剂和药物)。在汇集基础上,广采名家注释,列证文献三十余种,阐其本人见解。此书起到了全面整理温病学说的作用。是温病学集大成之编,对温病学成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王孟英对温病学说的贡献因而能与叶、薛、吴齐名、被称之为温热四大家之一。
他们大胆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在温病的辨证施治上,敢于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新理论,制定新治法,终于在外感热性病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所以说,明清时代为温病学的形成阶段。
总结此期成就有五点:
① 创“新感温病”之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容。
② 提出疠气学说,在病因学上一大进步。
③ 以温病做为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学术上自成体系。
④ 确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温病学理论体系。
⑤ 丰富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随着温病学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新的理论体系的确立,在医学界产生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有关内容放在第二章温病学说中的三大争论中讲解。
提高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
温病学在明清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当时反动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民党采取取缔消灭中医的政策,祖国医学倍受摧残,温病学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制定了新的中医政策,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各地建立了大量的中医院(如安徽就有省、市、县中医院所)。各综合医院也设立了中医科,为中医治疗温病提供了条件。特别是中医对温热病的诊治,从门诊转到病房,观察更为细微,更便于总结。在此同时,很多西医投身于中西医结合工作,在中西医的共同努力下,温病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广阔前景,这一时期是温病学发展提高阶段,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运用,成就卓著:
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运用临床,并取得显著疗效。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经验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不仅扭转了许多人头脑中存在的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不能治疗器质性疾病的错误认识,而且吸引了许多西医界人士的重视和研究中医温病学。四十多年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血液病、百日咳、菌痢、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肺炎,急性胆道感染,败血症等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这些疾病的辨证分型,治疗规律,进行了总结。
2、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温病学理论逐步走向规范。由于历史的原因,温病学理论中有的概念比较混乱,或是模糊不清,或是有多种含义,甚至存在着互相矛盾之处,通过系统的整理研究,这些问题,大体上得到了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温病学的基础理论通过深入的探讨而使其有所提高。如对:
① 温病的病因学说有了新的见解:首先对六淫的实质已从单纯的气候因素认识中摆脱出来,而视为各种致病因素,致病属性和特点的归类方法。其次提出了“毒”在发病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等。
② 对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就如何创立新的、统一的外感热性病纲领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寒温之争”有了较统一的认识,不少人提出“寒温分家”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医外感热性病理论和证治的发展,寒温对立,不适应临床实际的新形势,因而提出应在新的高度上达到“寒温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中医外感热病学。
②在温病的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如关于“截断疗法”的认识和如何掌握运用、如何针对温病中的“毒”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等。
3、结合实验获得成果:
对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及其本质,对舌苔变化的实质等方面,运用现代生理病理,生化等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还制作了卫气营血病证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温病的辨证和治疗规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治疗方药不断丰富:首先对温病学中常用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攻下通里,补气益阴等治法的作用机理及有关方剂,中药药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次,结合辨证论治和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剂。另外,在剂型改革以提高疗效,方便治药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原有的以汤,丸剂的基础上,创制了片剂、冲剂、水剂、针剂等新剂型,中药不仅可做静脉注射,而且有了中药的大型输液。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温病治疗学的内容。
5、文献整理取得成绩:
① 重印和校勘注释出版了明清时代的一些温病学名著,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促进温病学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作出了贡献。
② 编著出版温病学专著和教科书。如《温病纵横》、《温病理论与临床》等。
③ 在新形势下,温病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并通过大量的医学报刊杂志,迅速地交流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底,有关温病学的文献资料仅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就超过了一万多篇。信息的交流对温病学的发展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应看到:温病学的发展步伐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此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A、温病病因学、发病机制等需进一步阐明从本质阐明。
B、对各种温病还需做具体的鉴别。
C、对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有待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充实完善抢救措施,给药方式还应多样化,以求使用方便,而且高效,速效。
D、对于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还应进一步引入温病学研究中。
E、加强临床和实验室科研工作等等。
总之,目的欲使温病学的发展有一个新的突破,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结语:温病学的发展概况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对待这门学科,需认真学习掌握,学习时需注意几点,即为温病学的学习方法。

温病四大家是谁?各有何主贡献

清代对温病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家是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后人称之为温病四大家。

叶桂(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在温病学的基础上,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薛雪(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他不仅继承了张仲景伤寒理论,融贯历代医家学说,而且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对温病学说作出重要贡献。

吴瑭(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吴瑭在温病学上做的贡献使温病学说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王土雄(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拓展资料:

温病包括的病种很多,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

按发病季节分:发生于春季的温病称春温、风温,发生于夏季的温病称暑温、湿温,发生于秋季的温病称秋燥,发生于冬季的温病称冬温等。

按初起发病类型分: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① 新感温病。感邪后立即发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

② 伏邪温病。感邪后不立即发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或由新感引动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证为主。如春温、伏暑。

按传染性和流行性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大流行特征的一类温病称温疫;流行性小或不引起流行的称温病。

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参考资料:-温病四大家

明清温病四大家是那些?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清代对温病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家是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后人称之为温病四大家。

清代温病学家很多,在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有叶桂、吴瑭、王士雄、薛生白。

一、叶桂,字天士,著有《温热论》,他的主要贡献是为温病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基础。他首先提出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观点,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经与转变,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

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在诊断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的方法。

二、吴瑭,字鞠通,著有《温病条辨》。他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温病的证治,并根据叶天士经验,提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更趋于系统和完整。

三、王士雄,字孟英,著有《温病经纬》。他以《内经》《伤寒论》等有关温病的条文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诸家之说为纬。

除引证历代医家见解,阐明温病的病源、症状、诊断及治疗的原则外,他还结合临证经验,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总结。

四、薛生白,字雪,著有《温热条辨》。他的书论火湿合化,客于募原,对湿温病的证治分析甚为详尽,为后学所重视。

扩展资料:

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鼎盛阶段,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瘟疫论》(1642)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当与《伤寒论》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与治疗方法。其共同特点是认为“温热病及瘟疫非伤寒”,故后人称其为“温病学派”,叶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学术上毫无门派之见的吴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素问》、张仲景,下至吴有性、叶天士的相关学说后,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提出将温病分为上焦(肺与心)、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三个阶段,即所谓“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

温病学说是历代人民和医家同传染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保障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

-温病学派

-温病四大家

哪里有中医教学方面的视频或mp3资料?

  国宝级名老中医真传(光盘)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名老中医从医精华抢救计划!

  历时七年,投入巨资,辗转内地及港澳!

  数十位国宝级中医名家面向杏林后起精英谆谆教诲!

  高屋建瓴、医理深妙,真知灼见、开悟心智!

  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宝贵结晶倾囊奉献!

  构筑中医栋梁们向上攀登的阶梯!

  成就同道们为振兴中医而奋斗的夙愿!
  邓铁涛、颜德馨、焦树德、路志正、朱良春、陆广莘、张琪、刘炳凡、周仲瑛、任继学、晁恩祥、金世元、周仲瑛、吉良晨、张学文、王永炎;如果您从事的是中医药事业,那么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也许使您如雷贯耳!您一定很想重回课堂,聆听这些国宝级名老中医将毕生心血结晶和盘托出、倾囊相授!现在这一切已成为现实!凝结着我国数十位名老中医从医精华的光盘业已问世!这套光盘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系列“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基础上精编而成,此项活动被业内人士称为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名老中医从医精华抢救计划!自99年开始启动,历时七年,投入巨资,辗转内地及港澳!四十余位国宝级中医名家面向杏林后起精英谆谆教诲!高屋建瓴、医理深妙,真知灼见、开悟心智!许多临床医生因未能亲临听课,不断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来信来函要求将授课内容整理成光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已将每期授课按不同病症不同方式精心编制成光盘,作为所有中医医疗机构开展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也可供中医医务工作者临床自学,成就同道们为振兴中医而奋斗的夙愿 。

  详情可咨询:
  010-63132102、63132997-22

  QQ:522322289(百拇轩)

  E-mail:yangjun_zxyj@163.com

  全国名老中医光盘目录及VCD张数统计

  第一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光盘数量45张)
  ●强肌健力饮(胶囊)治疗重症无力的理论、临床与药理…………邓铁涛2张
  ●《内经》肝脏功能与临床应用的系统思维师门回忆………………刘炳凡3张
  ●跨世纪中医的任务及展望……………………………………………朱良春3张
  ●从病例淡辩证论治体会………………………………………………焦树德3张
  ●气血辩证治疗疑难病…………………………………………………颜德馨5张
  ●脾胃与肿瘤病的临床研究……………………………………………何 任2张
  ●咳踹论治………………………………………………………………李今庸3张
  ●肾综合症出血症(疫斑热)治法概要………………………………周仲瑛2张
  ●医学的目的与中医学术研究…………………………………………陆广莘3张
  ●怎样学好《难经》、《医学心悟》简介、疑难病症辩治杂………路志正3张
  ●慢性肾功能衰竭整治…………………………………………………张 琪6张
  ●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任继学2张
  ●疑难病辩治思路与方法………………………………………………张学文3张
  ●肺瘘病的研究与辨识、哮喘的证治体会……………………………晁恩祥2张
  ●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临床治疗的思维方法及用药………绵之3张

  第二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光盘数量47张)
  ●高血压病辩证论治的体会
  李东垣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万里云天万里路…………………邓铁涛3张
  ●在辩证治疗中应用解决的三个问题
  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朱良春4张
  ●经方辩治急难重症举隅………………………………………………颜德馨3张
  ●谈中医诊治急难病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探讨…………………焦树德3张
  ●心病系列整治…………………………………………………………张 琪3张
  ●略论《黄帝内经》中血气流行及放学治病…………………………李今庸3张
  ●虚损性肾衰……………………………………………………………任继学3张
  ●谈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金世元3张
  ●阴阳自和、升降出入…………………………………………………陆广莘5张
  ●哮喘杂谈………………………………………………………………周仲瑛2张
  ●脾胃病临床用药………………………………………………………吉良晨3张
  ●叶、吴二家对温病学术的继承与发展
  中风病防治研究………………………………………………………张学文3张
  ●类中风概念与整治研究………………………………………………王永炎3张
  ●再论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晁恩祥3张
  ●闭幕式(专家答疑)1张

  第三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光盘数量35张)
  ●祛瘀法的临床运用……………………………………………………邓铁涛2张
  ●呼吸系病之诊治一得…………………………………………………张灿玾2张
  ●二陈汤之临床运用……………………………………………………李今庸2张
  ●急性肾风、慢性肾风…………………………………………………任继学2张
  ●浅谈肝系病治疗法……………………………………………………张 琪2张
  ●从久治不愈病案中看辩证论治………………………………………何 任2张
  ●调理脾胃法与内科临床的运用
  博与约在内科及他科之间关系………………………………………路志正3张
  ●冠心病与临床常见的若干问题………………………………………史常永2张
  ●暑温与湿温的诊治探讨………………………………………………张镜人2张
  ●简谈中医整治疑难病…………………………………………………焦树德3张
  ●朱氏妇科辩证论治疗析释……………………………………………朱南孙2张
  ●运用平肝熄风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临床经验……………………胡建华2张
  ●简淡辩证与辩证相结合重要性及并列………………………………朱良春3张
  ●探讨三焦的两个系统…………………………………………………凌耀星2张
  ●中医治法研究…………………………………………………………裘沛然2张
  ●诊余琐语………………………………………………………………周仲瑛2张

  第四届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光盘数量30张)
  ●开幕式1张
  ●我们的责任、心主神明论的科学性…………………………………邓铁涛2张
  ●真心痛救治、伏邪探微………………………………………………任继学3张
  ●燥痹的辩证诊治、丹溪生平及提出痛风病名的时代背景的研究…路志正2张
  ●结合经验谈伤寒、温病理论的临床应用……………………………焦树德3张
  ●肝硬化治疗的体会、风湿病的治疗…………………………………朱良春3张
  ●肝炎、肝硬化辩证思路和治疗方法…………………………………黄保中3张
  ●中医急症诊治中的一些问题的体会、中风病治疗的体会…………张学文3张
  ●针灸治疗乳癖病(乳腺增生病)……………………………………郭诚杰4张
  ●中华医道的原理及其应用……………………………………………傅景华3张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临床诊治思考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中医治疗意见………………………………晁恩祥3张

  第五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光盘数量41张)
  ●通利疗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朱良春2张
  ●治痹三要四宜…………………………………………………………谢海州2张
  ●脾胃病症治经验………………………………………………………张 琪3张
  ●《伤寒》《金贵》方之组合与应用…………………………………张灿玾2张
  ●治疗内科急症的临床经验……………………………………………颜德馨2张
  ●伏邪探微、时疫病毒腹泻……………………………………………任继学 2张
  ●石氏伤科理伤续断散论………………………………………………石仰山2张
  ●我的治喉法则…………………………………………………………干祖望2张
  ●诊余琐话………………………………………………………………周仲瑛2张
  ●胃痛与消化性溃疡的辩证论治、为中医药发展架设高速公路……邓铁涛2张
  ●从几则医话和处方谈辩证论治的重要性……………………………张学文2张
  ●从中医学出发思考问题………………………………………………陆广莘2张
  ●中医养生与精气神……………………………………………………吉良晨2张
  ●罗氏正骨手法秘诀临床经验…………………………………………罗金官2张
  ●浅谈活血化淤…………………………………………………………何炎燊2张
  ●临证见解、中医皮肤病辩证纲要……………………………………禤国维2张
  ●弱智四项治疗弱智儿童2530例………………………………………靳瑞2张
  ●胎漏、胎动不安的辩证………………………………………………路志正3张
  ●附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临床研究……………………………林 琳1张
  ●中医药治疗SARS康复期的临证体会…………………………………杨志敏2张

  第六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光盘数量38张)
  ●如何调养精、气、神一人之三宝……………………………………吉良晨3张
  ●新技术革命与中医、吴鞠通病原……………………………………邓铁涛3张
  ●咳嗽型哮喘的中医临床研究…………………………………………晁恩祥3张
  ●调理脾胃法辨治心痹的思维决策基础………………………………路志正3张
  ●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记实……………………………………………张学文3张
  ●痰饮病穷原竟委………………………………………………………颜德馨3张
  ●时行感冒………………………………………………………………任继学2张
  ●男性不育中医治疗、前列腺治疗进展………………………………李曰庆3张
  ●脑血管病与中风单元…………………………………………………韩景献3张
  ●《内经》-伤寒杂病论运用动物药的经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痹证的三大主症………………………………………………………朱健萍3张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金世元3张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探讨………………………………………………孙树椿3张
  ●常用靳三针疗法
  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弱智儿童2891例临床和实验研究…………靳瑞3张

  第七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光盘数量27张)
  ●论中医诊治传染病……………………………………………………邓铁涛3张
  ●从SRAS疫情防治谈中医药的临床、禽流感…………………………晁恩祥2张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李乾构2张
  ●肾心痛辨治、历代名医传……………………………………………路志正2张
  ●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研究……………………………张伯礼2张
  ●中医诊治急难证杂谈…………………………………………………张学文2张
  ●咳嗽辨治十要…………………………………………………………周仲瑛2张
  ●内科急症应用“六神丸”的探讨……………………………………朱良春2张
  ●湿温证治述要…………………………………………………………何任2张
  ●风疹、水痘……………………………………………………………吉良晨2张
  ●时行感冒………………………………………………………………任继学2张
  ●急性热病诊治经验……………………………………………………颜德馨2张
  ●石膏治疗急性热病……………………………………………………张 琪2张

  此外还有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各类专辑光盘:

  咳喘、肺病专辑(光盘数量20张)、肾病专辑(光盘数量11张)、心病专辑(光盘数量11张)、肝病专辑(光盘数量10张)、脾胃病专辑(光盘数量12张)、痹证专辑(光盘数量10张)、妇科专辑(光盘数量9张) 、活血化瘀专辑(光盘数量7张)、温病伤寒专辑(光盘数量25张)、急难杂症专辑(光盘数量32张)、骨伤专辑(光盘数量7张) 、中风专辑(光盘数量12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8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