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西医结合事业蓬勃发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就业前景如何?好就业吗?)

医案日记 2023-05-16 05:16:49

中西医结合事业蓬勃发展

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宣布:“我国政府从人民群众疾病防治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规律出发,一直对中西医结合事业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正确引导,使这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

佘靖强调,中西医结合能积极引进适合于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促进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发现新现象,找出新规律,努力提高诊疗水平,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为提高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促进全球结合医学和人类健康,强调和谐结合,创新发展。”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到会。李岚清副总理发来贺信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表示祝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专门为大会题词,周光召副委员长、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据悉,近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日益活跃,每年召开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30余次,先后创办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15种专业期刊,陆续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数百种中西医结合医学专著 ;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的成果:如针灸镇痛辅助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病、急腹症、烧伤、骨折等。

中西医结合基础就业前景如何?好就业吗?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就业前景: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如果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中西医结合基础就业前景良好。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中医学类,其中中医学类共6个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中医学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4位。

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7162位中西医结合基础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4389元,其中10年以上工资1000元,6-7年工资3499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749元,8-10年工资4499元,0-2年工资5499元,3-5年工资5658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福州、重庆、深圳、西安。

中西医结合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中西医结合的其他含义 4.1我国医学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4.2在中国新兴的医学学派4.3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方法4.4中西药并用的医疗方法 5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中西医结合 1拼音 zhōng xī yī jié hé

2英文参考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CM 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中西医结合是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1]。中西医结合指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制定中医政策后所实行的一种发展医学事业的措施[2]。早在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人中国后,一部分中医试图用解剖、生理知识印证中医理论,或以中药、西药配合治病,称为中西医汇通派[2]。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是在倡导西医学习中医的基础上,至20世纪60年代初确定下来的[2]。其核心是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研究中医药,主要包括:

1.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临床,对某些疾病进行综合性研究,使中西医学术逐步交流,逐渐产生新的理论;[2]

2.用生理学等现代基础医学研究中医学术,进而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2]

3.在中西医务人员合作诊治病人的过程中,系统地整理中医临床经验,总结其规律,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深入到理论研究,阐明中医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实质;[2]

4.用物理、化学、电学等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对中医的某些学说、观点或方药进行综合性研究,以丰富医学科学的内容,并创造新的学说或新的药物[2]。

中西医结合开展30多年来,在临床、预防和基础医学方面都涌现出成果[2]。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内分泌疾病、免疫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功能失调疾病等多发病和疑难病,已成为必要的思路和常规,并取得优于单独运用中医或西医的疗效[2]。在治疗急腹症、中小面积烧伤、骨折等病患时,改变了西医的传统常规,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新疗法,不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且使部分病人免除手术,减少合并症和副作用[2]。在阐明阴阳、脏腑、气血等理论的实质,探讨各种证候的规范,研究活血化瘀、针刺镇痛等治法的机制,都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传统中医学术与现代科学实验方法的结合[2]。这些成效,一方面激发了气功、推拿、针灸、食物及天然药物治疗的推广应用并走向国际化,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哲学、数学、信息、生物、物理等学科结合于中医药研究,促进了中医病理学、实验针灸学、针刺麻醉学、时间生物学和身心医学等边缘学科的酝酿与开拓[2]。在人类医学发展历程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尚在探索阶段,认识与做法尚未一致,在临床覆盖率和某些病的疗效稳定性方面尚待进一步提高[2]。

4中西医结合的其他含义 在一般意义上,中西医结合的含义还有:

4.1我国医学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

中西医结合指我国医学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 *** 同志早在20年代就提倡“用中西两法治疗”;建国后多次强调将来只有一个医,不是两个医,要团结中西医;1956年明确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从此,我国确定了中西医结合这一指导方针。其基本精神是:团结中西医,用中西两法防治疾病,提倡中医学习西医、西医学习中医,建立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30多年来,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4.2在中国新兴的医学学派

中西医结合指在中国新兴的医学学派。其特征是,对中医和西医进行结合研究以建立统一的新医药学.19世纪后期出现的中西汇通派是这一学派的早期代表。建国以后,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一批西医师在系统学习中医学的基础上,广泛地开展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建立了专门的中西医结合门诊、病房、医院、研究机构,创办了《中西医结合杂志》,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和学术专著,形成了新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内容。1980年国家确定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原则,明确肯定了中西医结合这一学派的学术地位、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

4.3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方法

中西医结合指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在同一研究课题中,同时应用中医和西医的两种理论、两种方法,各扬其长,避其短,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以加深对生理、病理、药理及诊治规律的认识。如把整体观念和局部定位结合起来,把功能研究和形态研究结合起来,把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把组方配伍和特异治疗结合起来等。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克服单纯的中医或单纯的西医的研究方法的某些局限性,有其独到的优势。

4.4中西药并用的医疗方法

求关于中西医结合方面的详细资料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 法与西 医 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发展阶段 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 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 折和治疗急 腹 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方式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在疾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②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③通过对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进行结合。主要集中于对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理攻下、补气养血、扶正固(培)本等治则的研究。方法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摸清用药规律,筛选方药,进而对适用该治则的有关方药进行药理作用、成分、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再将所取得的认识放到临床实践中验证。 ④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与西医学理论完全不同,以往曾开展对阴阳学说、脏象学说 、气血学说及有关“ 证 ”的研究等,主要是从西医角度去探索。其方法是先以临床为据确立研究对象的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中医理论的动物模型或动物疾病模型以寻找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点。 ⑤通过对方剂药物的研究进行结合。包括用西医理论和方法,对传统方剂的作用加以说明。其特点是医药结合,临床与实验结合,单味药物研究与复方研究相结合。 ⑥通过对针灸及经络研究进行结合 。 大致有 5 个方面:一是把针灸应用于西医临 床各科 , 所治疾病已达 300 余种;二是传统针刺技术与西医理论和方法结合,创立头皮针、耳针疗法和电针、激光针疗法、穴位注射方法等;三是用生理学、生理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方法研究针灸对人体各系统的作用机制,为针灸提供现代科学依据;四是通过对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和对针刺镇痛原理研究进行结合;五是在肯定经络现象、总结循经感传规律的基础上,融汇中西医理论,以现代实验方法与科学抽象方法相结合,探索经络机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经络及针灸作用原理的一门新学科——实验针灸学,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成就5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工作,不仅在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广泛开展,而且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临床中,用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已较普遍。大量事实说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有明显的疗效。例如,治疗心脑血管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月经不调、病毒性肺炎、肛肠病、骨折、中小面积烧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红斑狼疮等疗效显著。在治疗某些急腹症时,已经改变传统的治疗原则,成为一种有中国特点的新疗法,不仅提高了治愈率,而且可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手术治疗,减少了合并症及副作用。治疗内科急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休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也有较好的疗效。治疗骨折,形成一种新的复位固定方法,可以缩短骨折固定和功能恢复的时间 ,保 持较 好的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还注重运用非创伤性疗法治疗疾病,把西医的某些诊治手段与中医的气功、针灸、按摩相结合,以其无损伤、简便易行、疗效确实而受到广泛的重视。例如气功治疗高血压病,针灸治疗神经功能性疾病和冠心病,正骨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等,通过临床观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已创立或正在酝酿一些新的学科领域,如中医病理学、实验针灸学和针刺麻醉学等。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除自身的实践外,还依赖于科技水平的进步。8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突破了统一论,把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创新,在中西医各自向前发展的前提下,使中西医结合工作获得新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思想由来已久,但中西医结合这个专业却是一个年轻的专业,还不足二十年的发展历史。 翻看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不难发现,从这个思想诞生的时候起,就充满了争议。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让中国人看到我们的民族医学在某些地方与西方医学是相通的。鉴于当时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落后局面,许多人迫切渴求西学,而西医在当时还不可能取代中医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中西医结合的思想一下子流传开来。 然而,这只是一种社会需要,并不是学术之必须。其实早在张老先生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在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医林改错》,越改越错”的清代学者王清任。王老先生为了他的“中医形态学”,奋斗了一生,可以说是徒劳无功。现在当我们提起他的《医林改错》,莫不付之一笑,他留给我们的还是他在中医学上的成就,也就是他的一组“逐瘀汤”。 建国以后,我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指导下,一批专家再次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并且迅速的发展成为了一门学科。诚然,这个学科在诞生伊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以至于在一段时间成为了医学在中国发展的主流。据说在一次中西医结合大会上,大会发言人说“在将来的中国,既没有中医,也没有西医,只有中西医”,这时候,一位老中医站了起来问到“中医是马,西医是驴,中西医结合是骡子,你现在把驴和马都杀了,将来这骡子从哪里来?”当时台下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也许当时这位老人家只是一个粗浅而形象的比喻,但现在看起来,这个比喻是充满哲理的。中西医结合这个专业出现的时候,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就,但时至今日,它的发展比不了中医,更比不了西医,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想象一下当年那些学者在炮制“中西医结合”的经过吧。是的,中医和西医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学科,他们之间肯定会有一些结合点。这些结合点,作为他们的个人研究成果,肯定是足够了。但要作为一门学科发展下去还是有些不足的.或者是两个医学都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他们要结合成一门科学根本不可能。中医博大,博及宇宙,西医精微,微至粒子。要结合,谈何容易?总之,还没有到中西医结合应该诞生的时候,他便诞生了。他不是一个早产儿,就是一个怪胎! 但这个孩子还是出世了,他出世了,我们就要赋予他基本的人权,对于一个学科而言,我们就得承认它的地位。 接下来,这个孩子开始成长,而且长的出奇得快,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父母们是在瞅准了中医和西医之间那一大堆结合点的基础上孕育它的。这让我想起了中西医结合大会上那位老中医的经典的比喻。 小的时候在农村的时候,农民干活都喜欢用骡子,为什么呢,因为骡子既有马的忠厚和吃苦耐劳,又有驴的倔强和爆发力,可以说在骡子这一代身上,兼有其亲本的所有优点。但是,骡子这么好的东西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不能传代!!! 这就是我们的中西医结合,当年那些前辈们把他作为一门科学留给了我们。当时他们发现的结合点完全够创立这门学科了,但再接着发展,谈何容易?现在,又有人提出了“废中医”,也就是要掐死中西医结合他妈,要是真的让他们得逞了,以后中西医结合就是一个没娘的娃儿,它的成长更是举步维艰。纵然中医在这次风波中,又顽强的屹立了起来,但是中西医结合的双亲感情破裂这个现实你总得面对吧。 中西医结合,他是什么?乐观地讲,他是一个在中医和西医都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生的早产儿,或者他根本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他的父母也许只是“一夜情”,以后再真正的“结合”起来,谈何容易?悲观地讲,中西医结合,就是一个学术上的杂种,他拥有生物学上的“杂种优势”,但是它是不可传代的-这,是他致命的弱点。 以上资料 摘选自BAIDU SOHU YAHOO大叔 这种地方你也能施展大叔级的动作 我F你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36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