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发的功能
1、保暖与散热
头发有什么用呢?一是可以保暖,二是可以散热。散热的功能容易被我们忽略了,其实,头一直被看作我们整个身体中最阳的部分,即它的阳气最足,所以需要头发来散热。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来看一张汉代的画像——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这张图非常有趣,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礼仪规范。
为什么伏羲女娲交尾图是“人首蛇身”?我们都知道埃及有“狮身人面像”,底下是狮身,上面也是人首。“人首”实际上代表着人的理性层面,因为人是有理智的,有思维的,有头脑的。思维、理性是人性的一种表现。而蛇身代表本能的层面,代表人还没有脱离动物性的一面。这张图非常生动有趣地表现了人的双面性,人既有人性的一面,也有动物性的一面。
为什么他们的头发看上去很“规矩”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是不可以裸露身体的,这是礼貌性的问题,我们尽量用服饰来遮盖身体,而我们的文明程度要在头发上表现。所以在头发上做足了功夫。
伏羲女娲交尾图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中伏羲和女娲分别拿了什么。左边是伏羲,他手中拿的是“矩”,规矩的“矩”。右边女娲手中拿的是“规”。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件绘图工具,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用来画方形,一个用来画圆形)。男人为什么要拿矩?因为男人要行“方正之道”,男人只要行方正之道,就会不生病。女人要拿规,行“圆融之道”。女人一定要圆融,越圆融越可以自我保护。
顺带看一下中国古代的钱币,从钱币的形状上就告诉了我们什么叫“钱道”。用钱之道在外要圆融,内要方正。人的内心要方正,不可以歪着、斜着,这就是钱道。古代人在制作钱币这么一个小问题上,都要守“外圆内方”之道,可见中国文化在每一个小细节上都注意人性的规范。
1953年,现代科学家发现了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这一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是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而这种双螺旋的结构形式竟然与人类始祖形象——“伏羲女娲交尾图”非常相似。这是个世界之谜。
3、及笄和冠礼
在古代,男子满二十岁要行冠礼,女子满十四岁要行及笄之礼,就是通过发式的改变来标示一个成熟阶段的到来。
古人认为女子到14岁的时候会来月经,从来月经的那一天起就标志着女孩儿成长为女人,这一天为女性生命的真正开始。从这时起女孩儿就不再留刘海,而要把头发盘起来,这就说明成人了,具有生育能力了,媒婆一看就知道可以给这个姑娘定亲了。
女性成人多久可以通过“数齿”来计算,不是数牙齿的意思,而是数头上的簪子数。来月经的第一年是插一根簪子,第二年是插两根簪子,第三年则是插一把小梳子、三根齿,等头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簪子、齿子了,就说明这是老姑娘了,该“开花结果”了。
男子在二十岁的那一年会集体行冠礼,就是把头发梳上去,并插一根簪子,头上还要戴个冠,就是帽子。所以这就是古代文字中丈夫的“夫”字(见左图)。而古人认为,男子二十岁时虽已成年,但还体弱、单薄,不可以过性生活,所以叫“弱冠”。
行冠礼和及笄礼的时候,都是要把头发梳理起来,梳理头发就代表人由感性向理性的迈进,其内涵之意是,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要开始约束自己了,不可以再像小孩子那样任性胡为了。
4、经典励志发型——“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着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刚刚设立的时候,髡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头发。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剃光犯人的头发,就是警戒和提醒犯人,你是一个不行孝道的人,现在头发没了,在牢里好好呆着思过,改正了错误,长出了头发,才能重获自由。
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比较情绪化的人在自我惩罚的时候,都喜欢剃头。越王勾践兵败于吴王夫差后,就采取了剃光头发和纹身等一系列极端的行为来惩罚自己,他通过对肉体的摧残,达到精神能量的提升,激励自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后,他打败了夫差,一雪前耻。很多人说这不是自虐吗?的确就是自虐,但达到目的了。有的女性朋友说,老公很长时间都不看我一眼了,那给你出个好主意,去理发店理个特别古怪的发型,你老公一定立刻就注意到你了。道理很简单,头发是人体最重要的标志,一改变就马上引人注目。要是你郁闷了也一样,可以去理发店去理发,理完发心情就会好很多。
还有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励志发型,就是清朝人的发型,它是把四周的头发都剃光,只留中间一点点,然后梳一根大辫子。这是什么含义呢?其实这就代表着清朝人的一种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就是把四周的敌人全都打败,雄霸中原。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发型来表达志向的方式,所以清朝人的发型堪称经典励志发型。
现代西方曾出现过一批所谓“现代派”的人,专门把两边的头发剃光,中间留一绺,他们觉得这样的发式很酷,招摇过市。其实这样的发型自古中国就有,中国原来“萨满”的发型、大巫师的发型、浪荡子弟的发型都这样,因为这个发型的外在表现最飞扬跋扈、最霸道、最嚣张。孔子有个非常有名的弟子叫子路,子路在拜孔子为师前也是这种发型,生怕人不知道他是地痞。后来孔子一顿拳脚降伏了子路,才使其改邪归正,建立了千古功名。
今天,我们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正月不理发,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才理发,为什么正月里不理发呢,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误传,完全是口耳相传发错了音。“正月里理发会死舅”的原来意思是正月里、二月二之前不剃头是缘于“思旧”,就是在这一段时间不理发是为了怀念过去一年中的种种经历,这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结果传着传着“思旧”慢慢地就变成了“死舅舅”。所以大家都不去理发,都怕家里的舅舅死了。
烦恼可导致多种疾病,头部的尤其多,所以我们要想做头发和头部的养护和保健,就首先要去除烦恼。
自古中国有君子和小人的评判问题。君子讲究向内追求,遇事不会向外攀比;那么小人正相反,重身外之事,就会产生攀比之心,有了攀比心,人就会有烦恼。所以,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人要做君子或淑女,就是教人把心收回来,把心态摆好,这样就会减少烦恼,修身养性。具体到方法,古人讲究从小就去学琴棋书画,这些技能是解决我们心灵之痛的一剂良方,可以让人生的境界得以提升。进,可为天下苍生服务,树立功德;退,可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很好的养护,使人少生烦恼,少得疾病。
现代人太重科技,而轻文化,这就容易产生烦恼。那么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减压,让生活简简单单单一些,使自己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这样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十分强大,疾病就无从入体,自己还可以得到一头乌黑浓密的亮发,何乐而不为呢!
2.做头部按摩
我们日常要多梳头。梳头也有讲究,不能用太密的梳子去梳,选择粗一点的,而且最好是木梳。在没有梳子的情况下,用手梳头也可以。
梳头就是头部的按摩,那么按摩就有按摩的规则,不能乱来。头部按摩法一定要先从前额开始,从阳明胃经走到少阳胆经,然后再走到后边的太阳膀胱经。我们可以采取五指梳的方法,就是用五根手指按上面的规则在头上捋,捋的时候手要稍微重一点,通过指尖来按摩头皮,这对头发的养护非常有好处。
3.春天散发,睡觉散头卧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不要约束头发,比如不去梳马尾辫,一定要把头发散开,这样才能提起头发的生机,让它的生发之机起来。再有,睡觉的时候要注意,要散头卧,就是把头发披散开来,不要把头发再梳紧,这也是对头发的一种很好的养护。
4.不湿卧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不注意的一点是湿卧,洗完头发或洗完澡没有把头发弄干就马上去睡觉。这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说头痛、眩闷、两眼发花,乃至脱发、脸也发黑,甚至会造成齿痛或耳聋等疾病,有时还会头上生白屑。所以,要特别注意湿卧的问题,洗完头以后不要马上睡觉,一定要等头发干了再睡。再有,不要常用吹风机吹干头发,那样会造成头发的干燥,最好让它自然晾干。
胡须,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的古代社会,都被视为男性雄强力量的象征符号。我国古代,崇尚“胡须”的文化心理更是源远流长。胡须的浓密茂盛意味着男性生命力的旺盛,故古人直接以“须眉”代称男子,并由此生出美感,将美“胡须”视为男子壮美形象的突出标志。
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都可以看出古人对胡须、头发、指甲的重视,这一类砍、剪之后能够再生的东西,被古人视为人身上最神妙、最富有生命与精力的东西。而头发、胡须的浓密就代表生命力旺盛, 反之,头发、胡须稀少和脱落就是生命和精力衰竭的表现。因此,古人相信将须、发、指甲入药,可以补充失去的生命力和精力。给予这个结论,有的现代电视剧中就出现过将皇帝的胡须(龙须)和太后的头发(凤发)作为药引入药的情节,其实也不是全然荒诞。
01 先秦:刮胡子是一种伟大的牺牲
胡须、头发对古人的重要性,或许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太平御览》的《帝王世纪》中就有这样一则记载:
汤自伐桀后,大旱七年,洛川竭…殷史卜,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以请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祷,吾请自当。"遂斋戒,剪发断爪,以己为牲,祷于桑林之社。
商汤克夏之后,连着7年都大旱,连洛水都干枯了。当时商人占卜以后,需要用人祭祀来祝祷求雨。商汤站出来说:如果要以人来祭祀,那就我来吧!于是沐浴斋戒,剪下须发指甲,向上天祝祷,祈求甘霖。在我们现在看来,商汤这种做法比东汉末年曹操踩踏粮田以后割下自己的头发的行为还"秀",但是在古人看来,商汤愿意用代表着生命力和精力的须发指甲来为万民祈祷,是一个伟大的牺牲。
02 秦朝:被剃掉胡子是一种奇耻大辱
主动割掉须发是伟大的牺牲,那被迫剃掉胡须则是一种专门的刑法,叫做"耐","而"是象胡须的形,旁边的"寸"象征着法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韩树峰教授认为耐刑是秦国的首创,被剃掉胡须在秦汉时代是一种耻辱,有将其驱逐出正常人行列之外的意味。
秦始皇时期权倾一时的谬毐(嬴政母亲的男宠)就曾被实施以这种刑罚,而在出土的云梦秦简中,亦可见到大量有关耐刑的记载。东西两汉的史料中,也时常能见到这一刑罚。汉光武帝曾经颁布过"耐罪亡命,吏以文除之"的诏令。可见"耐" 作为一种刑罚在秦汉时期被广泛应用,且很受统治者的重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剃掉胡子的这种刑罚才逐渐开始淡出历史舞台。
03 到底什么样的胡子才算好看?
经过秦汉魏晋时期的不断发展,缘于古人生殖崇拜及祖先崇拜而附加在胡须之上的神秘主义色彩逐渐消失,胡须作为文化象征符号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认为"毛发为一身之仪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绝不轻易剃掉胡子,而且讲究堂堂须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伦理观念的体现。在中国古代社会对美男子的品评中,胡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每当写到某某男子容貌出众时,经常会写到"美须眉"、"美须髯",可见胡须在当时的审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美男子几不可缺的外貌特征。比如:
(霍)光为人沈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柳)崇方雅有器量,身长八尺,美须明目,兼有学行。
(何)敬容身长八白暂美须眉。性於庄,衣冠尤事鲜丽,每公庭就列,容止出入。
临川靖惠王宏字宣达,文帝长六子也。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
(杨)炎美须眉,风骨峻峙,文藻雄丽,折、院之间,号为小杨山人。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 不管是汉代, 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五代,"美须髯"都是作为评价男子容貌的一个重要标识而出现的,是他们共同的外貌形象,拥有一副漂亮的胡须一定会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
那么漂亮的标准又在哪里呢?
首先,胡须不能太多,否则不但不美,还会被视为"须多类胡",像胡人一样留络腮胡,那就绝对称不上美男子了。因此文人墨客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往往会在他们的胡须上大做文章,描写正面人物的,大都是"美须明目"、"须眉如画"、" 龙章凤姿"等等;而在刻画反面人物时,则往往是"貌丑多须"、"獐目鼠须"等形容,以达到丑化人物形象的目的。
而胡须美不美,也影响了当时男子在女子们眼中的形象。比如唐朝武则天的时候,有一个叫男的自认为"洁白美须眉",自荐去做武则天的面首。还有南朝宋的山阴公主也看上了胡须修的很美型的褚彦回,但是褚彦回不从,山阴公主很不高兴,就说:"看你胡须长得有个男人的样子,怎么做事这么磨磨唧唧,没点男人样"......
04 胡须还影响升官?
胡须不仅影响审美,还影响选官。毕竟官员的形象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形象,所以汉代选官时要求身材高大、仪容端正、须美音大。在唐代时,虽然有科举考试代替了九品中正制,但是礼部选士,吏部授官。所以通过科举考试只意味着获得了授官的资格,但要获得授官或者升官,则必须通过"身"、"言"、"书"、"判"等四项内容的考核。其中"身" 在首位,即要求" 体貌丰伟"。这显然是受北朝"尚雄豪"的风气影响。而"体貌丰伟"的典型例子,我们则可以从《隋书》中的人物刻画中窥探一二:
(李)浑字金才,穆第十子也。姿貌瑰伟,美须髯。
(窦)荣定,沈深有器局,容貌瑰伟,美须髯,便弓马。
(王)世积:容貌勉岸,腰带十围,风神爽拔,有杰人之表。
(杨)秀有胆气,容貌瑰伟,美须髯,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惮。
(韦)艺容貌瑰伟,每夷狄参谪,必整仪卫,盛服以见之,独坐满一榻。
(杨)素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容貌雄伟,陈人望之惧曰: 清河公即江神也!
从唐代的一些壁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对官员外貌的描绘:武官的胡须时一般是看起来比较蓬松,浓密,满脸的络聪胡须是其中最常见的武将外在形象,大都如惠庄太子墓所见的陪葬陶俑一样。看起来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孔武有力。
而文官在刻画上则更加接近于纯文人的角度,我们看玄宗时期惠庄太子墓的文吏进谒图, 六人中只有一人是络聪胡须, 应该是先天生成,其他人都是上唇八字须,下唇长须飘飘,看上去文质彬彬,举止间透出一副温文尔雅的风神韵致,符合世人心目中儒雅谦恭的士君子形象。
此外,胡须更是历代帝王、名将、名士所不可缺少的必要外貌元素,有帝王气度和忠勇智义信的文化含义。如我们所熟知的关云长,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美髯公"。
随便举出一个帝王的例子,都有胡须(除非画像时年龄太小,还没有胡须)
今天,胡须的各种文化含义已经淡去了,蓄须与否纯属个人选择。但看有许多古装电视剧中很多年长男性角色都面白无须,跟个太监似的,不免觉得有趣。不得不说,我国古装影视剧在历史考证这一方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在古人的字典里,脸上不同位置的毛发有着不同的名称。长在腮帮子上的叫“髯”,长在下巴上的叫“须”,长在嘴唇上面的叫“髭”。而当代人就不那么讲究了,只要长在脸上,都叫胡子,而且,大众常有一个观点:留胡子的人要么是为了耍帅,突出自己的男人的一面,要么就是懒,懒得打理自己,所以,脸上杂草丛生。
不过,就算是特意留的胡子,只怕也没有古人留得讲究。
一般而言,父亲陨殁,儿子要将上唇的胡须保留下来,不再剔除;母亲陨殁,儿子要将下唇(下巴)的蓄须留下来。父母俱没,则嘴唇上下胡须俱蓄,所谓“蓄髪明志”是也。
例如:鲁迅上唇蓄须的照片,可以看出,是其父没之後所照。再例如:民国时期,日寇侵我华夏,总理遂将其胡须留起,示天地俱灭,国破家亡,并发誓,不驱逐日寇,绝不剃须。又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面对日寇侵华,也曾蓄须,以示国破家亡、天地君亲具没。
那么,之后的古人为什么会把脸上长出的毛发叫做胡子呢?这个需要提到少数民族,也就是古人口中的胡人。胡人最常见的装扮就是在脸上蓄起厚厚的胡须,这也是他们被叫胡人的原因。后来,任何面部有浓密须发的,人们都把他称作胡,也叫胡子。这一点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过。
古人在留胡子这件事上十分慎重,关于古人是否必须留胡子,现代两位著名学者曾经为此激烈辩论过,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两位学者就是沈从文和王力,他们的观点到底是对是错,现代人基本无从得知,但是,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胡子对于古人是很重要的存在。
传说中,黄帝升天的时候,有神龙来接,结果,被紧追黄帝的死忠粉们拔下了一些胡须,之后,这些胡须落到地上,就成了弓。这样一来,胡须这种东西就被神化了,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在古人眼中,露八块腹肌不如留一脸好看的胡须。只要你有美丽的胡须,何愁吸引不到女人?甚至,就连男人,也会拜倒在你飘飘的胡须之下。
不过,美髯可不是能够后天练成的,需得有天赋才行。
那么,什么样的胡须才能叫美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长。史书中古人好看的胡子,至少也要三尺往上。换算成现在的长度就是,至少得一米长才行。想象一下,假如你的脸上挂下一把一米长的胡子,想必画风一定会很清奇,你的生活一定也会有诸多不便。但为了美,值!
三国时期的关二爷,有个外号,叫做美髯公。他非常享受别人叫他美髯公时的快感,感觉比被拍马屁还爽。他的那美髯,怕也是有一米多长的。
曹操有个门生,叫崔琰。崔琰的胡子极为好看,而且特、别、长,深为曹操羡慕。曹操羡慕到自备,觉得自己长得不如他貌美,所以,竟然安排他代替自己去接待使臣。那么,崔琰的胡子有多长呢?足足有四尺!
不过,这并不是书中记载的最长的胡子。前赵有个皇帝,胡子有五尺长,南朝著名文学家谢灵运,胡子长得直接能提溜到地上。明代张居正胡子到了肚子那里,他的儿子更为厉害,直接垂到了膝盖。这些记录,不可全信。你想啊,假如一个人的胡子垂到地上,只怕是嘴都合不拢了。但是,从这样夸张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人的审美领域内,长长的胡子确实是非常受推崇的。
不过,也有古人说,胡子太长不太好,因为它代表了时运不利,所以,会危害胡子的主人。而且,胡子太长的话,也不利于个人卫生及健康。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有办法解决的,毕竟,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的办法就是,像编头发一样,将胡须编成小辫儿,这样长长地在下巴底下挂着,看着就让人羡慕。
其实,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古人对于长胡子的追求实在是很奇葩,就像要求女子必须缠足一样,都是陋习。本来胡子的生长是因为激素的作用,仅仅是男性的一个生理特征罢了,但是,却被人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含义,加上了封建迷信的色彩。在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人们只顾着生存去了,哪会在意这些表面功夫?而且,长着一口大胡子,也不利于茹毛饮血对不对?
对胡子的迷信,应该是在封建时代才兴起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好了,开始追求一些特别的享受,再加上胡人的影响,中原人为了标新立异,开始病态地迷恋大胡子,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对大胡子的歌颂… …实在是没必要!
其实,胡人自身对胡子并没有什么要求,随它怎么长,所以,看起来就有一种粗犷的美。而汉人对此的模仿不伦不类。随着时间的流逝,汉人不再追求粗犷,反而追求长度,因此,胡子就多了一种阴柔美。因为行动起来的话,为了不伤到自己美美的胡须,势必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生怕有所损伤,这样男儿的野性就不能得以彰显了。
辛亥革命后中国男性的发式、服饰、社交礼仪风俗有了很大变化,男人理发和剃须成了日 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许多有关留胡子的礼仪还是值得我们去了解,例如,晚辈在长辈面前就不蓄胡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伦理观念的体现。
谁说古人不剃须啊,这句话不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不能剃须,这句话经常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告诉他们,身体是父母给予你的,做什么都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孝,保重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老人经常叮嘱出门的孩子,注意身体,注意安全,不求你闯出什么,但求你身体健康,呵呵。
头发眉毛还有胡须实际都是毛发。毛发本身就是长来保护动物躯体的,但是因为人类大脑的大大进化,科技发达使得人类相对不再需要某些体毛,但是完全褪化还需要继续演化。
头发保护脆弱的头顶,腋毛保护腋下不宜吹风的汗腺,汗毛保护毛孔,毛发都有自己需要保护的部位。
头发的作用:
美容作用:有一头亮丽乌黑的秀发,修理得整洁大方、长短透度,呈现在众人面前时,给人一种潇洒飘逸、美的享受;相反,如果弄得蓬松邋遢,肮脏不堪,就会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党。
保护作用:成千上万根头发包裹着头颅,自然形成头部的第一防线。浓密、健康、清洁的头发,能使头部免受外界机械性和细菌的损害,对健身起着重要作用。
感觉作用:头发的感觉比较灵敏,当外界环境对人体有所影响时,不管风吹雨淋,还是日晒火烤,首先感觉到的是头发,由它发出的信息传送到大脑,从而采取多种防护措施。
调节作用:头发能发挥调节体温的作用。冬天,寒风凛冽,血管收缩,头发能使头部保持一定的热量;夏天,赤日炎炎,血管扩张,头发又能外散发热量。因此,头发具有既能保温又能散热的双重功能。 头发是一种从头皮里生长出来的纤维组织,是由细胞再生而形成的一种硬角质的排列。头发是由发根和发干两部分组成。
眉毛的作用:
眉毛是保护眼睛的屏障,能防止雨水和汗水的浸蚀。眉毛在眼睛上边形成一道屏障,刮风时,它可以阻挡灰尘;下小雨时,它挡住雨水,不让流进眼睛裏。夏天,额头上出很多汗,但是汗珠不会流进眼裏,这也是眉毛的功劳。另外眉毛还可以强化表情,表露心情个性,反应健康情形。
胡须的作用:
人类的胡子是“毛”而不是须。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长有长毛,这些毛大致可以分为普通的体毛和像老鼠、猫等动物脸上的胡须。动物的胡须有丈量、感觉等作用。
动物的每一根胡须都连着肌肉,而人的这部分肌肉基本上与胡须一起消失了,只剩下小部分表情肌,它分布在眼睛、鼻子和嘴巴周围,由于胡须的退化,过去用来活动胡须的肌肉今天已经转变为表情肌。人类虽然失去了“胡须”,但作为补偿,面部表情却越来越丰富。
胡子除了男性个性标志外,还有吸附有害物质的特性。
青春期后的男性一般都会长胡子。这是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生殖机能越旺盛、胡须生长就越快。长胡子部位的血管分布要比头发根部多,养分也容易得到,所以,刚刮去胡子,不几天就又长了。
近来,国外专家研究发现,胡须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特性。人在呼吸时,可排出多种有害的化学气体,而且均可滞留在胡子上;大气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微粒、尤其在繁华的街道,汽车尾气排放出的多环芳烃、铅也会被胡须吸附;吸烟者,烟雾中苯并芘等致癌物质,也会在胡须上停留。此外,长胡须的表皮上油脂分泌较多,平时用清水洗脸时又往往较难洗去。研究表明油脂有黏附灰尘和微生物的特性。
国外专家将刮下来的胡须经气相色谱仪分析,发现有数十种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苯并芘及铅等重金属元素。在显微镜下,还可见到胡须上有大量的微生物。
从胡子形状、呼吸气流可明显看出,胡子的作用是吸附有害物质,防止吸入,对呼出气体阻碍很小。
从历史看,男性运动量一般远大于女性,男性更需有胡子,现在基本也是。女性也有胡子明显的,科学研究表明性别分五等,所以并不奇怪。
同时,胡子是男人的性别标志之一,也是成熟男人的魅力体现。中国有句俗话叫“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科学角度说是证明雄性激素分泌更多,做事更男人。男人的胡子也就被附加了更多的深长的意味。剪掉后这个标志就没了,少了一样度量标准。
欢迎补充、指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31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年轻女性贫血会出现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