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中国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促进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中医药学的来源
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斗争中,医药学有了最初的萌芽。原始人类由于没有经验,不能辨别植物是否有毒,往往会误食一些有毒的植物,引起腹泻、呕吐、昏迷,甚至导致死亡。经过长期的实践,人类逐渐掌握了一些植物的形态和性能,初步形成了植物有毒无毒的概念,并在观察动物疗伤及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渐渐积累了某种植物对特定疾病治疗作用的经验。古代史书中有关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记载,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认识植物药的实践过程的反映。
随着狩猎、渔业及采矿业的发展,原始人逐步了解到了某些动物的脂肪、血液、内脏、骨骼、甲壳及某些矿物等的食用价值和治疗作用,从而积累了一些动物及矿物药的知识。中国民间流传的“药食同源”的说法,正是对植物药、动物药起源的真实写照。
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动物习性的观察及自身对疾病的体验,还发现了某些植物的叶、茎对伤口的特殊治疗作用,从而发现了一些外用药,积累了药物外敷的经验;并在无意识用手抚摸、压迫受伤部位,可以起到散瘀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或用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刺激身体的某些疼痛部位或刺破身体的病变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现象;用热或冷的物体对身体局部进行冷、热刺激,会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的基础之上,对某些可以反复多次出现的情形进行总结,发现了外治、针刺及灸法。
2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
在奴隶社会里,人们由原始社会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变为对神的尊崇。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的巨变,人们对天命及鬼神的信念有所动摇。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因素,这就是阴阳八卦和五行的思想。
随着经济思想及科学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医药卫生也有了很大变化,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人们积累了较多的医药卫生知识。同时,由于原始宗教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医学被宗教思想束缚,医学发展受到了阻碍。到了奴隶社会后期,在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下,逐渐摆脱了宗教对医学的禁锢,使医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为医学理论的形成作了准备。
中国奴隶社会早期,人们对疾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在甲骨文中已有所记载。在认识疾病的基础上,人们逐渐积累了一些诊断疾病的经验。《礼记·曲礼》中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记载,即人们患病要向有经验的医生求医问药,反映了当时已有治疗经验丰富的医生了。《周礼·天官》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这可以说是后世中医诊断学的雏形。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还逐渐认识到居住环境、饮食卫生与某些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时期秦国医生医和提出了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的观点,认为“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明淫心疾”,把“四时不正、六气太过”看作是致病的重要原因,这是后世形成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源”说的基础。同时,医和还强调了情欲不节是致病的内在因素。
一些重要的医学名词术语也已散见于当时的各种文献当中,如《管子》、《论语》、《国语》中,分别有关于精、气、神与气血的论述。认为一切有形的物质,都是由无形的气变化而来的,人也是由气生成的。人的生成是由于“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人的形成是男女精气相互结合而成为水样流体,经10个月长成出生。精是气的精萃,气和精是构成万物的精微物质。人的四肢九窍及内脏活动,都是以精气为渊源,有了这种精微之气,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认为世上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神作用的结果。神作用于人体,表现在外的是易观察到的韵、色、形、态,同时包括人的思维活动。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的机体是由气血来决定少、壮、衰老的。这些医学概念为后世医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医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日益丰富,一些重要的医学典籍相继问世。其中《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则表明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面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并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它对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养生预防等各方面,作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同时,所讲述的内容还包括对习医、行医的医德要求、心理学、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等。这些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问世,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一部医学著作。它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了东汉以前众多医家和作者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我国临证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3中医药学的特点
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依照中医学的观点,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目、前后阴等五官九窍,通过经络都可以互相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各脏腑、组织和器官是互相联系的,共同完成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而在机体发生病变的时候,则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又会互相影响。因此,中医在诊断疾病时,能够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表现来了解体内的脏腑病变。中医学还体现了机体与情志的整体观,指出机体对情志的决定作用。“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另一方面,情志对机体也有调节作用。“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因此,中医学十分注重通过调节情志来消除病理变化,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同样,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由此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著名论断。并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总结了机体活动与外环境统一的关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天暑出汗、少尿;天寒少汗、多尿的生理表现,而当机体活动不能与外界变化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疾病。同时认为四季气候不同,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情况也各异,并对四季多发病、常见病作了具体描述。中医学还对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体质状况、疾病流行情况以及对寿命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论述。因为医家除研究医道之外,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在商代以前,人们是用单昧药服药,所用剂量较大,因而副作用较大,甚至有一定的危险性,效果也不理想。到了商代,药物品种不断增多,人们的用药经验也逐渐丰富,开始根据不同的病情而选用多种药物混合煎煮,这也就是方剂的开始。
中药学的整体观首先体现在治病不是仅用单方,而是靠多味药的共同或协同作用上。中药学认为,治病应注重药物经过配伍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上,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在中药学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方剂学是中药学整体观的具体体现。如《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立方严谨,用药精确恰当,化裁灵活,体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著名的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剂,用药仅四味。却君药、臣药、佐药、使药齐全,组方严谨,用药十分恰当。
辩证论治原则中医学中辨证论治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两个方面。
中药学的辨证论治:一是根据中医的“证”选择合适方剂;二是在已选方剂基础上,根据病情和兼证的不同,方剂可以化裁加减,如麻黄汤即可派生出麻黄加术汤、麻杏苡仁汤、大青龙汤等方剂;三是注重药物剂量的变化对疾病治疗作用的影响。有些方剂尽管药味组成相同,但由于主药剂量各异,其治疗作用就不相同,桂枝汤和桂枝加桂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也有些方剂,虽然药味组成相同,但因药物剂量不同,导致方剂的君、臣、佐、使的组合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如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厚朴三物汤三方的组成便是一例;四是根据病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炮制方法。生姜、干姜、炮姜的不同药物作用说明了中药炮制对治法的影响。
摘自:中医药学刊文/裘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89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美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下一篇: 巫祯来先生论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