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妙用莱菔子
潘东曙
清朝年间,苏州府有位姓杨的富家公子,年已三十多岁,仍然沉溺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
有一次,这个杨公子为了狎妓,偷着花了家里一千两银子,被父亲发觉后挨了一顿责骂。他本来就身体虚弱,精神受了刺激后竟病倒了。一开始像是伤寒,后来渐渐地神志昏迷,卧床不起。其父请来一位医生,诊视之后,认为是纯虚之证,只有大补一法,每日用人参三钱。
谁知愈补痰火愈结,最后竟身强如尸,皮下还大大小小地生了上千个痰核。家里人都以为他不行了,已开始哭哭啼啼地准备后事。
这时,有一位邻居对其父说:“叶天士是当今名医,住处离这儿也不算远,何不请他来看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其父一听,心想也对,反正死马当着活马治,于是立即派人去请。
叶天士诊视之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那些围在四周的亲属都吃了一惊,顿时止住哭声,朝他观望。
叶天士说道:“你们哭哭啼啼地准备后事,都以为病人无救了是不是?你们拿来大板,重打他几十下,他都死不了”。
其父一听叶天士出言不逊,大不以为然,当即对他说:“我这个儿子自得病后,光吃人参就花了一千两银子。你要是能治好他的病,我就再拿出一千两银子作谢酬”。
叶天士摇摇头,说道:“这样一大笔银子,能让别人动心,对我却动不了心。再说,我自从行医以来,还没有收受过这么丰厚的诊金,咱们还是先治病人要紧”。说罢,便开了一张方子,上面都是些清火安神之类的普通药。然后,又留下些自带的药末,叫病人一起服用。
病人服药之后,三天就能讲话了,五天便坐了起来,一个月便行动自如了。
其时,正值杨家花园里的牡丹花盛开,全家人会同亲友饮酒赏花,以庆贺公子病体的康复。叶天士此时刚好出诊路过此处,顺便来看看杨公子病本恢复得如何,大家便邀其入席,少不了一番感谢之辞。
叶天士杯酒下肚后,对其父说道:“令郎服了一千两银子的人参差点儿送了命,吃了我带的那种药末转危为安,少说也得把药的本钱还给我吧!”
其父连忙点头称是,说道:“那天一时疏忽,未能付给药金,这当然是少不了的,还请先生说个数目”。
叶天士回答道:“增病人参,价值千两,去病药末,自当倍之——不多不少,二千两银子!”
其父一听,顿时面露难色。在座的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叶天士突然又放声大笑起来,说道:“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我就以实相告吧——那药末是我花八文钱买来的萝卜籽(中药名莱菔子)研成的”。大家这才知道叶先生方才是故意开的玩笑,便也一齐大笑起来。B05.2
人参是进补的常用之品,老百姓甚至相当部分中医生都认变吃人参不能吃萝卜(又名莱菔)。其实,这是中医中的一个以讹传讹现象。 理由有三:一是中医经典著作如《神农本草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只记载有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没有忌白萝卜的内容。二是近、现代的一些医学名家的临床实践也证明,吃人参不必忌白萝卜。如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说:莱菔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又说:若服参芪等补气之药,佐以莱菔,补气而不郁。现代著名中医药家朱良春教授认为:有人谓人参补气,莱菔(子)破气,故服人参不宜同服莱菔。朱氏批评曰,此乃庸浅之见,不可从。除此之外,尚有当代江苏的张泽生、上海的钱伯文、顾丕荣等中医名家都有以党参、人参与萝卜同服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记载。三是现代药理实验并没发现人参与萝卜不能同用。 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孟景春教授指出:人参与白萝卜并不相冲,吃人参要忌白萝卜完全是一个误传。孟教授说,吃人参要忌白萝卜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却是一误传。而这一误传可能是源于清代的一则医案。清代名医徐灵胎曾以萝卜籽治好了一名垂危的患者,该患者是苏州一姓杨的首富,年三十余,以狎妓私用其父千金,被责怪之后,体虚而兼郁怒,先似伤寒,后渐神昏身重,医生都以为是体虚,给予大补,每日用人参三钱(今约10克),结果造成痰火郁结,遍身皆生痰核,身强如尸,家人以为医治无望,最后被徐灵胎以极平淡之方,佐以末药一包,治好了。徐灵胎用的末药其实就是单用一味萝卜籽碾压而成的。正是因为病患者是苏州的首富,又因徐灵胎当时曾两次被乾隆皇帝宣召进京为其诊治恙疾而名闻朝野,与叶天士、薛生白两大名医被中医界并称为“雍乾三大家”,所以可能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口口相传,误传为吃人参要忌白萝卜。 因此,吃人参不仅不要忌白萝卜,而且两者同服还有好处。(包祖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73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徐郎不是池中物——谈名医气节
下一篇: 杜仲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