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孙思邈的《养生铭》

医案日记 2023-05-11 06:21:11

孙思邈的《养生铭》

陕西省耀县孙家源是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故乡。当地药王庙前立有一方石碑,上面刻有孙思邈所著的《养生铭》,全文如下: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是一位道教信奉者,他极看重人的“精、气、神”,视其为人身三宝。所以一开篇他就从人的精神及清志来阐述安定人体的内在环境的重要性。其次,他提出要注意饮食,特别要防止夜间大吃大喝。所谓“节五辛”,则是“不使五味偏伤”。他特别提到“漱玉津”,即为早晨醒来,以含舐上下腭,待生津满口时即咽下。

孙思邈养生有道,年逾百岁,仍身强体健,人称“百龄名医”。中老年人今天重温这篇《养生铭》,对养生亦大有裨益。

孙思邈名号是什么意思?

孙思邈 (唐代医药学家) 编辑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1-8]。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9]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古代有关养生的书籍有什么

文献
延年益寿,人同此心。达官贵胄、方外修真、三教九流,于此莫不关注,故而养生文献不限于医家,诸子百家均有所涉及。中国现存养生类著作约数百种,尚不包括涉及养生内容又非养生专著的书籍。养生书籍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通论类
主要从养生的大旨、理论、指导思想等立论,全面分述各种养生方法,泛而不专,有助于人们了解养生理论,并指导一般的养生,如汉代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梁代[[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唐代[[孙思邈]]著《孙真人养生铭》、宋代陈直著《养老奉亲书》、元代李鹏飞著《三元延寿参赞书》、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及胡文焕著《寿养丛书》、清代曹庭栋著《老老恒言》等。
食养类
主要从饮食物性味、补泄滑涩的效用与人体状态、天时气候、地理方域等的关系论述养生之道,也包括节食、辟谷等内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道藏精华录》收载的《服气长生辟谷法》(著者佚名)、清代简缘老人的《节饮集说》等。
导引类
主要从论述气功、导引练形的理论及具体方法上阐明祛病保身、益寿延年之道,内容包括各种门派、形式的气功,各种导引练形(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著述。如后人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辑出的《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明代尹真人著《性命圭旨》和朱权著《臞仙神隐》、清代马齐著《陆地仙经》,以及南北朝达摩祖师的《易筋经》、明代袁黄的《静坐要诀》、清代娄杰的《八段锦坐立功法图诀》等。
炼丹类
主要是各种炼制丹药法的有关记述,古人曾希望通过对各种矿石药物的复杂烧炼过程制造出令人长生不死、霞举飞升的灵丹,虽说设想荒诞,近于虚幻,但却也得到了一些有疗效的治病丹药,开人类药物化学研究之先河。疗疾者如红升丹、白降丹等,临床已有定论。这类著作主要收藏于道家的汇编类道书《道藏》中,如宋代吴悞著《丹房须知》、金陵子著《龙虎还丹诀》以及著者佚名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记载炼丹术最早、最著名且传世者则是晋代葛洪的《抱朴子》。

药王山座落在哪?有什么故事?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耀县城东1。5公里处,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
长期隐居之处。
药王山之称源于唐朝。药王山原名并不叫药王山,古时称之为
“磬玉山”,到宋时曾改称为“五台山”。为何把此山改称为“药王 山”呢?是因唐初大医学家孙思邈,生前在民间行医受到老百姓的 爱戴,到了晚年,孙思邈隐居此山中,唐太宗封他为“药王”。
人们
在他隐居的地方,修庙立碑纪念这位大医学家。从宋、金以来,统 治者也屡次对其褒崇,赦其词曰“静应庙”,尊崇其人为“妙应真 人”。明建药王庙,山上有洗药池、聚虎坪、龙穿洞等与孙思邈有关
的传说遗迹。因此,民间习惯把此山称之为“药王山”。
药王山之称 即由此而来。
药王山除药王庙外,还有很多名胜古迹,珍贵文物,保存有北
魏至明、清历代碑石,隋、唐时期的摩崖造像,金、元时期的建筑, 元代壁画等。唐太宗李世民赐真人颂碑文,宋徽宗赵佶宣和六年所 写的痩金体碑石,保存的完好。明代刻的《千金要宝》四碑和《海
上方》一碑,前者摘录了孙思邈《千金要方》的重要部分,共900 多方。
后者记录了“枕上记”、“养生铭”和治疗各种病症的秘方、单方。此外,有宋元丰四年(1081年)《耀州华原真人祠记》碑,是
孙思邈诞生五百周年时所刻,详载了孙氏的生平事迹,并刻有画像。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历代名医题铭碑记录我国古代名医198 人的姓名,为研究祖国医学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在药王山
药王大殿东侧设有孙思邈生平事迹陈列室。北洞以东半里有石窟, 雕造佛像40余尊。有题名等碑记七块。在药王山西道院的造像碑石 陈列室,陈列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的造像碑石83座。
药王山是我国名胜古迹之一,其石刻名闻中外,1961年被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69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