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战国至东汉时期(2)医药帛书和简牍

医案日记 2023-05-11 03:47:42

战国至东汉时期(2)医药帛书和简牍

医药帛书和简牍 后世出土的医药帛书和简牍是战国至东汉时期中国医药学发展和成就的见证。马王堆医药帛书1973年底,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帛书。据考证,这些帛书都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下葬的,但各书的编撰时间不同,最早的可能成书于春秋时期,而最晚的则是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的作品。就其内容而言,这些书较成书于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典籍更为原始和古朴。这批书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文献,它们的出土,不仅填补了中国医学史上的某些空白,而且对研究西汉以前医药学的发展概况具有极高的价值。《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该书出土时本无书名,因其目录列有52种病名,且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所以整理者据此而给该书命名。全书约15000余字,涉及病名100多个,治疗方剂280余首,药物240多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内科疾病有癫痫、疟疾、食病、癃病、痉病、淋病及寄生虫病等;儿科疾病包括癫痫、瘈疭等;此外还涉及了产科病、眼科病等。书中对某些病症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如书中形象地描述了冥病(麻风病)的症状如螟虫啮穿植物内心,其所发无定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在齿龈,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断。反映出当时对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和症状的认识已较为深刻。又如,书中关于“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伤而颈(痉)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的记载,清楚地描述了痉病(破伤风)的两个主要症状棗角弓反张和牙关紧闭。这些记述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最早的,而且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240余种药物中有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也有兽、禽、鱼、虫等动物药,还有雄黄、水银等矿物药。书中很多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都与后世医药文献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书中还记载了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反映了西汉以前药物学的发展。《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方剂大多是由二味以上药物组成的复方。例如治“疽”病方中,有白敛、黄芪、芍药、桂、姜、椒、茱萸七味药。根据疽病的不同类型,调整主药的剂量,提出“骨疽倍白敛,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体现了早期的辨证论治思想。据对书中283首医方的药物配伍、剂型、方剂用法的分析,认为该书已初具方剂学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有理论指导、有实践意义的方剂学体系在先秦已初步形成。《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方剂虽仅明确提及丸剂,但实际上已根据疾病的情况及病人的体质,分别使用了丸、饼、曲、酒、油膏、药浆、汤、散等多种剂型,并对方剂的煎煮法、服药时间、次数、禁忌等作了一定的记载。《五十二病方》中记述的外治法内容也很丰富,涉及手术、药浴、敷贴、熏蒸、熨、砭、灸、按摩、角法等。书中有关创伤的16种疗法(止血、镇痛、清创、消毒、包扎等)以及烧灼结扎术、结扎摘除术、瘘管清除术等痔疮手术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先进的外科技术。《五十二病方》这部书充分反映了西汉以前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情况。《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较全面记载了人体十一条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疾病的著作。《足臂十一脉灸经》可能成书于春秋时期。书中以“足”表示下肢脉,共有6条;以“臂”表示上肢脉,共有5条。这十一条脉的排列原则是先足后手,循行的基本规律则是从四肢末端到胸腹或头面部。《足臂十一脉灸经》所主疾病有78种,没有对疾病进行分类。《阴阳十一脉灸经》分甲乙两种文体,成书时间较《足臂十一脉灸经》稍晚。该书在《足臂十一脉灸经》的基础上对11条脉的循行及主病作了较大的调整和补充,以先阴脉后阳脉的原则,来确定各脉的排列次序。即全身9条经脉仍由四肢走向躯体中心,而肩脉与足少阴脉则与之相反,由头或少腹部走向四肢末端。《阴阳十一脉灸经》共记载了所主的147种疾病,并将各脉的病候按致病原因的不同,区分为“是动病”和“所产(生)病”。《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记载的治疗方法都仅有灸法。两书中记述的经脉循行路线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反映了当时还没有形成上下纵横联络成网的经络系统的概念。但是可以说,这两部著作为《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导引图》《导引图》是第一部古代医疗体育图谱,是一幅长约53厘米、宽约110厘米的帛画,上面绘有44个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以各种姿势作导引动作。这些运动姿势可大致分为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持械运动三类。图中还记有用导引术防治的某些病候的名称。如烦(心胸烦闷、聋、膝痛、胠积(胸胁胀痛)、温病等。从而说明了导引与治病之间的关系。《导引图》还介绍了一些模仿动物动作的导引术式,这些术式可以起到伸展肢体,宣导气血,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作用。《导引图》生动形象地反映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真实情况,同时也为源远流长的古代导引术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脉法》和《阴阳脉死候》《脉法》是医家传授弟子灸法和砭法的一种民间教材,全书约400字,现仅可辨识其中的180余字,因此还不能了解该书的全貌。从目前能识别的内容来看,书中指出了脉在人体中所具有的生理、病理和治疗价值,并认识到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必须书而熟学之”。书中提出的“取去余而益不足”的治疗原则,是与以后《黄帝内经》中“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相一致的。书中还记述了砭法和灸法治疗疾病的内容。《阴阳脉死候》约有100余字,主要论述了由表知里诊断致死性疾病的方法。指出人体体表部位或器官的异常,可以提示机体内部某一部位的疾病。提出了三阳脉和三阴脉所呈现的死亡证候及其病机。其中属于三阴脉肉、骨、气、血、筋“五死”证候的内容,在以后的《灵枢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养生方》《却谷食气》《养生方》共有32篇,全书以医方为主,其中可辨识的有79方,大多为以滋补强壮、增强体力为主要作用的方剂。此外,还收有一些黑发方、健步方以及治疗偏枯、阴部肿胀等病证的医方。书中还有关于各种制药、用药方法及药名的记载。《却谷食气》是一部气功类著作,论述了一年四季选择不同的环境进行呼吸锻炼的方法,同时还论述了各种环境中的空气名称、性质及对人体的影响。《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均为讨论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的竹简本医书,其中涉及的内容以房中术为最多。《十问》主要是借黄帝及历代帝王与彭祖、天师、歧伯等人的对话来阐述有关养生的道理,书中分析了早衰的原因,提及了劳逸结合、节制饮食、起居有常及调和性情等养生原则,强调养生必须符合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合阴阳方》和《天下至道谈》二书主要讨论了房中术保健的理论和房中导引等具体方法。强调性生活要有一定的节制,如极情纵欲、粗暴急躁、强行交合,则会损害健康,影响长寿。尽管书中掺有不少糟粕,但它集中反映了中国西汉以前关于性科学的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秦简和汉简 秦简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大部分是公元前252年至公元前221年间的秦律、法律问答以及有关治狱的文书程式。这批秦简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法医学的内容,涉及对损伤的司法检验鉴定及对他杀、自缢和穴盗等案例的现场勘验等方面。秦简中还记载了麻风病与法律的关系,不仅提出了麻风病的检验方法,还规定了麻风病人应送往疠迁所进行隔离。并对麻风病的具体症状作了具体描述。这批秦简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秦国的法律与医学,特别是法医学,具有重大价值。汉简1972年,在甘肃武威县旱滩坡出土的东汉早期墓葬中有木质简牍92枚,其中的内容包括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其中的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科、外科、妇科、五官各科疾病的30多个医方,书中有对于症状的大量描述,在治疗上则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给予不同处方。如用由附子、蜀椒等温热散寒药组成的治伤寒逐风汤治疗外感伤寒病,用由肉苁蓉、杜仲、续断、牛膝等补肾药组成的方剂治疗七伤所致的虚劳内伤病等。这批汉简中的医方全是复方,反映了当时药物配伍的普遍应用。其中所载药物近百种,包括植物药63种、动物药11种、矿物药16种以及醇酒、牡麴等药物11种;涉及的药物剂型有汤、丸、膏、散、醴、滴、栓等种类;并提及旦饮、暮吞、先餔饭、宿毋食等服药方法。反映了当时临证医学的发展和进步。1983年底至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脉书》和《引书》两部医书。其中《脉书》的内容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三种帛书相似,并补足了帛书的缺字。《脉书》中有关疾病的记载是按从头到足的顺序排列的,其中不少的病名可以在《五十二病方》中找到。而关于十一脉及其死候的内容,则可以在《灵枢·经脉》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古文献之间的关系。《引书》与马王堆帛画《导引图》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与《导引图》用图谱的形式描绘导引术中的各种动作所不同的是,《引书》是用文字来详细说明导引术的各个单个动作,以及治疗疾病的导引方法。此外,《引书》还分析了人体得病的原因,指出:“人之所以得病者,必于暑湿风寒雨露,腠理启阖,食饮不和,起居不能与寒暑相应,故得病焉。”

简谈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了很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纸,作为书写材料,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相传中国上古曾有过结绳记事的时代。那时,连文字也不曾有,更谈不上书写文字的纸张了。商、周时代文字已经成熟,可还不曾有纸,我们的祖先就想出了各种记录文字的办法。他们起初是把文字镌刻在乌龟的腹甲和牛、羊等动物的胛骨上。刻在这些甲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1898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农民耕地时,无意掘得许多刻有文字的“甲骨”,被收购药材的人买了去。第二年,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这些甲骨上发现了文字。安阳小屯一带原是殷商的废墟,所以学者们认定它是商代的文字。这些甲骨片距今大约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大多是商代奴隶主阶级占卜的纪录,所以又叫“卜辞”。然而,甲骨得来是很费事的,刻字也不方便,所以使用甲骨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在商代,除了甲骨外,人们还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和青铜器上。春秋战国以后,我们的祖先又开始使用新的记载文字的材料──简牍和缣帛。简牍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当时,除使用简牍外,丝帛也开始用来作为书写的材料。缣帛是用蚕丝织成的,往往一部书就写在一卷缣帛上,所以后来有以卷计书的说法。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的材料,与甲骨、青铜比较有明显的优点。简牍的制作材料竹子和木头来源广泛,加工也方便,可以用笔墨书写,写错了还可以用刀削去重写。缣帛柔软、光滑、轻薄,易于运笔、舒卷。1972年4月和1974年初,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从长沙马王堆一号和三号两座西汉墓葬中,发掘出竹简900多根,上面的文字是墨书隶体,还有一幅书写12万多字的帛书和五幅精美的彩绘帛画。这说明,直到西汉,简牍和缣帛还是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尽管简牍和缣帛有其优点。但是它们也有不足的地方。简牍较重,不便于翻阅和携带。有的存放时间长了,还往往会开裂。将简串起来的皮绳一断,竹片散乱,也不容易恢复原样。史书上说,秦始皇当年每天批阅的竹简公文,重达一百多斤。西汉的时候,齐人东方朔上书汉武帝,用了三千根木简,由两个身强力壮的人将它们抬进宫去。汉武帝看完它,足足花了二个月。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游学,随身携带的书就足足装了五车,故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这样多的简册,运输、存放都很麻烦,人们常形容说:“汗马牛”、“充栋宇”。因而形成了“汗牛充栋”的成语。缣帛也同样有许多不便之处。它虽然比简牍轻,但价钱太贵,普通读书人用不起。正因为简牍和缣帛还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所以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找到一种能为大多数人利用的书写材料──纸便慢慢地发明出来了。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呢?东汉的许慎在他编写的我国第一部条理清楚、体系分明的字典《说文解字》里谈到“纸”的字源时说:“纸”从系旁。这说明,早期的纸与丝有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植桑养蚕,缫丝织绢了。商代以前就种桑养蚕,到西汉前期,丝织在社会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一般用较好的蚕茧抽丝织绸,用剩下的较差的茧子做丝绵。做丝绵时,先把茧子煮烂、洗净,然后放到浸没在水中的蔑席上捶打,直到茧衣被捶得稀烂,接着把连成一片的丝绵取出,这就是漂絮。漂絮之后,蔑席上还必然会有一层互相交织的乱丝贴着,漂絮的次数多了,当把蔑席凉干后,它上面就附着一层由残絮形成的薄薄的丝片。人们把它剥下来,发现它同缣帛相近,可用作书写,古人称之为“赫蹄”。“赫蹄”与缣帛不一样,虽然也是由蚕丝构成的,但它不是像缣帛那样由经纬线制成,而由丝絮粘连在一起而成。“赫蹄”在西汉时期的皇宫中已经使用。据古籍记载,公元前12年,汉武帝后宫一个姓曹的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引起了皇后妹妹赵昭仪的嫉妒,将她投入监狱,并派人用“赫蹄”包裹着毒药,上面写着字,迫她自杀。应劭《风俗通》中说:“赫蹄,薄小纸也。”由于赫蹄是做丝绵时的副产品,所以来源有限,价钱也高,不可能大量生产和使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然而赫蹄的制作方法给了人们很大启发,是我国古代造纸术的重要开端。经过不断的摸索、试验,终于成功地发明了植物纤维纸。植物纤维纸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古籍上没有记载,但是在193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罗布淖尔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一片西汉宣帝时期的麻纸。1957年在陕西西安灞桥一座西汉墓葬里,发现了一叠麻纸,经揭剥分成80多片。因出土于灞桥,故称“灞桥纸”。其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当然那时的制作是很粗糙和原始的。那么如何把植物纤维纸从粗糙和原始变得更为精细呢?东汉时的蔡伦精心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的工艺,又选用价格便宜的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等作为造纸原料,这些东西不仅容易得到,而且比之原始植物来也便于加工。加工方法是:先把这些东西搅拌石灰,沤过,再放在石臼中舂,把纤维舂散,然后加水煮烂,掺和胶一类有粘性的物质,使纤维互相溶合成浆状,再用细帘在浆中均匀地捞出这些细碎的纤维,让它干燥。这样就制成了质地轻薄、价廉耐用的纸。公元105年蔡伦把造纸的方法上奏给汉和帝,得到汉和帝赞赏,并把他的造纸方法推广。公元116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人们就把他发明的纸称为“蔡侯纸”。蔡伦在我国造纸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以后,东汉末年又出现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的纸匀结细密,洁白光辉,色泽鲜明。随着纸的广泛应用,造纸原料的范围也扩大了。东晋用稻秆、麦秆造纸,叫“土纸”;又用藤皮造纸,叫“藤纸”或“藤角纸”;北方生长植树,用植树皮造纸,叫“格皮纸”;南方产竹,从宋代开始用竹造纸,叫“竹纸”等等。由于造纸原料范围的扩大,造纸工业自然也就迅速地发展。在魏晋时,已经有人用黄叶汁将纸染成黄色;南北朝时更有青、赤、绿等各种颜色的纸,十分美观。4世纪起,四川、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地先后成为有名的造纸产地。1637年,明朝的科学家宋家应星在他的著作《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古代造纸技术。其中提到的造竹纸的方法是:先把竹子截剖成片,拌入石灰浸在塘里,然后取出煮上几天,再去掉杂质放到土坑上发酵;再用石碾碾碎加水调成纸浆,放在槽内;用绷着竹帘的木框,从纸浆中荡过去,竹帘上便留下一层纤维,把竹帘铺在压榨器上,掀开竹帘,这层湿纸便落下;一层层堆积起来的湿纸经过压榨烘干,就造出一张张纸来。现代的工业造纸是一个机械化连续过程,但它的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与古代造纸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元代以后,我国造纸业处于缓慢发展时期。直到1891年上海兴办“伦章造纸局”,引进外国的机器造纸技术,我国造纸开始由手工制作转入了机器制造的阶段。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在魏晋时首先传到朝鲜,公元610年又从朝鲜传到日本。公元751年唐朝与 *** 人发生战争,一些唐兵被 *** 人俘去,其中有造纸工匠,他们又把造纸技术传给了 *** ,于是 *** 也设立了造纸工厂。以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埃及与摩洛哥,也学到了我国的造纸技术。公元1150年,西班牙有了造纸工场。再后来,德国、英国、荷兰也造起纸来了。16世纪后,造纸技术由欧洲传到北美洲。此后,逐渐传遍了全世界。我国古代的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在我国以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1、书法艺术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

2、商周时期出现的金文或称“钟鼎文”,整齐且笔画粗壮,起笔、收笔及运转比甲骨文圆润,曲直变化丰富。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长,每字的大小匀称,各部分讲究呼应与配合。《毛公鼎》、《散氏盘》是其代表作。从金文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来。

3、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各诸侯国在不同的艺术追求下,朝着各自的审美趋向发展,形成了书法艺术绚烂多彩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开始在书法上广泛应用。毛笔表现力丰富,特别是内蕴的笔法技巧,构成了以后中国书法的重要要素──书者的情性、审美趣味、用笔技巧等。

4、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

5、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同时,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

6、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便产生了。即隶法解体后,写得近于谨严些的就成了真书(楷书),写得近于奔肆些的就成了草书,介乎真、草之间的就是行书。至此,汉字的几种书写形式均已产生,写字也不仅仅在于实用,美感和享受也成为发展的动力,书法艺术进入成熟时期。

7、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发展中,草、楷、行各体已完全成熟,中国书法的技法体系基本形成。书法走向完全自觉的阶段,书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欣赏对象。其三,文人有意识地追求书法之美,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技法功夫、审美风貌上孜孜以求。

8、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博大气象所形成的唐人激越的胸襟和心态,在书法艺术上体现为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

9、宋以后,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宋代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随意挥洒的行书尤为盛行。

10、明初几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爱书法。国家设有中书科,凡能书者,授官中书舍人,在内阁中办理文书。但是,明人书法基本上为元代书法的延续,没有大的突破。

11、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坛渐成“帖学”和“碑学”二水分流的局面,导致了书法流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清初四大家:汪士宏、何焯、陈亦禧、姜宸英,他们专以帖学取胜,在当时的士大夫文人中影响很大,不少还是宫廷书家。

扩展资料:

中国书法的审美:

1、整体形态美

中国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是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人形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结体形态,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书法意趣的表现需要;二是书法表现的形式因素。

2、点画结构美

点画结构美的构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指各种点画按一定的组合方式,直接组合成各种美的独体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过将各种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成各种字形。中国字的部首组合方式无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围式、半包围式等几种。

3、墨色组合美

结体墨色组合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其组合的秩序性。作为艺术的书法,它的各种色彩不能再是杂乱无章的,而应是非常有秩序的。这里也有些共同的美学原则,要求书者予以遵守。如重点原则、渐变原则、均衡原则,等等。

参考资料:-书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67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