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足太阴牌经病证

医案日记 2023-05-10 13:30:30

足太阴牌经病证

本证是足大阴脾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脾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舌本强痛,食则呕,胃院痛,腹胀善噫,身重乏力,活动不利,股膝内肿胀厥冷,足大趾麻木,活动欠佳,食不下,烦心,大便溏薄,或泄泻,水肿,黄疸。

病机分析:脾经之脉连干舌本,病则舌本强痛;

脾病及胃,胃气上道则呕;气机阻滞,则胃脘痛;健运失职,升降失司洲腹胀善噫;湿困脾土则身重乏力,活动不利;脾脉起于足(足母)趾上行膝股内廉,经气不利,则股膝内肿胀厥冷,足大趾麻木,活动欠佳;脾与胃相表里,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测食不下,烦心;脾虚水湿内停,传化失司,则大便溏薄或泄泻;水湿泛滥则水肿;脾虚水湿影响肝胆,肝失疏泄,胆汁横溢,则黄疸。

《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之足经病证治法》

首先,本篇题目包含了四个概念,分别是“寸口脉”、“人迎脉”、“足经病证”以及“治疗方法”;其次,题目阐述了此四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即当临床出现“寸口脉”大于“人迎脉”的脉象时,其所对应人体六条足经经脉的临床病证与治则治法。

针对此方面的内容,经文曰:“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踪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踪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踪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首先必须在此特别地说明,本段各条末尾都有“踪取之上,气和乃止”之句,历代注家对此句的标点以及“踪”字的解释都不尽相同。比如唐《黄帝内经太素》中作“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解;张介宾的《类经》中作“踪取之,上气和乃止”。现在我们多根据《黄帝内经太素》中的解释来对其进行标点和注释的,并将“踪”字改作“躁”字,且解释为脉象躁动不安之意;而这里的“上”字则解释为经脉之气所出之处,也就是脉气之上源的意思。由此,我们就把“躁取之上”翻译成:“倘若此时切按到了躁动不安的脉象,那就要取用经脉之气所出部位的穴位来进行针刺了”。但如此标点与翻译是否恰当,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如果翻译过来,上段经文大意是说,临证“寸口脉”如果大于“人迎脉”一倍,则预示着部位在足厥阴肝经,对应治疗则当泻足厥阴肝经;因肝与胆相表里,肝实则胆虚,故泻肝同时当同补足少阳胆经。具体临证施针时,首先取两个补法的穴位,然后再取一个泻法的穴位(即,以补穴的数目倍于泻穴的数目作为取穴的标准)来进行治疗,每天针刺一次。此外,在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的脉象以测验病势的进退与疗效的有无。倘若此时切按到了躁动不安的脉象,那则就要取用肝经与胆经经脉之气所出部位的穴位来进行针刺了;此法直到脉气调和之后,针刺才能停止。第二,临证如见“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两倍的情形,则表示病位在足少阴肾经;治疗当泻足少阴肾经。因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实则膀胱虚,故泻肾同时当同补足太阳膀胱经。具体临证施针时,首先取两个补法的穴位,然后再取一个泻法的穴位(即以补穴的数目倍于泻穴的数目作为取穴的标准)来进行治疗,每两天针刺一次。此外,在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之脉象以测验病势的进退与疗效的有无。倘若此时切按到了躁动不安的脉象,就要取肾经和膀胱经之脉气所出部位的穴位来进行针刺了;此法直到脉气调和之后,针刺才才能停止。第三,临证脉诊如果见“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三倍的情况时,则表示病位在足太阴脾经,治则当泻足太阴脾经;因脾与胃相表里,脾实则胃虚,故泻脾的同时当同补足阳明胃经。具体临证施针治疗之时,首先取两个补法的穴位,然后再取一个泻法的穴位(即以补穴的数目倍于泻穴的数目作为取穴的标准)来予以治疗,并且每天针刺两次。此外,在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之脉象以测验病势的进退与疗效的有无。倘若此时切按到了躁动不安的脉象,则就要取脾经和胃经之脉气所出部位的穴位来进行针刺了;而且只有等到脉气调和之后,针刺方才能停止。之所以每天需做够两次针刺治疗,主要是因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脉气都来源于位居中焦且主水谷之消化与吸收的胃,其所受纳的水谷精微之气最为丰富,而其脉气也最为充盛的缘故;因此在脾胃二经上每天可以进行两次针刺治疗。

中医说太阴病是什么?

在外感病过程中,由于脾阳虚弱,寒湿不运,出现了以腹胀而吐,食不下,泻利腹疼,苔白,脉缓弱为主要临床表现,称为太阴病,类似现代医学的胃肠型感冒。
《伤寒论》所论述的太阴病,主要论述足太阴脾虚,中阳不足寒湿不运的病症

六经辨证的太阴病证治

《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经脉二十(2足阳明胃足太阴脾)黄元御灵枢悬解诗解

经脉二十(2足阳明胃足太阴脾)黄元御灵枢悬解诗解

题文诗:

胃足阳明,起鼻山根,下循鼻外,入上齿中,

挟口环唇,下交承浆,颐后下廉,大迎颊车,

过客主人,发际额颅;其支从者,大迎人迎,

循喉缺盆,下膈属胃,连络脾脏;直者缺盆,

乳内挟脐,入气冲街;另支胃口,下循腹里,

下至气冲,以下髀关,伏兔膝膑,胫外足跗,

中指 厉兑; 再其支者,下廉三寸,中指外间,

别支跗上,入大指间,交足太阴.脾足太阴,

起大指端,内白肉际,过核骨后,内踝前廉,

踹内胫后,膝股内前,属脾络胃,上膈挟咽,

连散舌下;支者从胃,上膈注心,交手少阴.

情生阴阳,脾胃有情,胃降脾升,降浊升清,

清升生情,情真不病,脾降胃升,情假所致.

     注 : 颐,腮前下方

正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下循鼻外,入上齿中,出挟环唇,下交承浆,腮后下廉,大迎颊车,过客主人,发际额颅。支者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頞,鼻茎,即山根。旁纳太阳之脉,足太阳脉起目内眦,足阳明脉由此下行。下循鼻外,足阳明之承泣也。穴在目下。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任脉穴名。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阳明穴名。循挟车,阳明穴名。上耳前,过客主人,足少阳穴名。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阳明穴名,喉旁动脉。循喉咙,入缺盆,阳明穴名。下膈,属胃,络脾,阳明与太阴为表里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阳明穴名,毛际两旁动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穴名。抵伏兔,穴名。下膝膑中,膝盖曰膑,下循胫外廉,(骨行)骨曰胫。足三阳行于骽外,阳明在前。下足跗,足背。入中指内间,大指之次指。足阳明之厉兑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而交于足太阴经。恶人与火,闻木音惕然而惊,独闭户塞牖而处,上高而歌,弃衣而走,义详《素问》脉解、阳明脉解。骭,胫骨也,足阳明自膝膑而下胫外,故病骭厥。中指不用,即大指之次指也。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踹,音篆。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足太阴之隐白也。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大指后踹骨。上内踝前廉,足三阴行于骽内,太阴在前。上踹内,骽肚。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足太阴厥阴同起大指,其于踹下,厥阴在太阴之前,厥阴自中都上行,方出太阴之后,太阴自漏谷上行,方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太阴

与阳明为表里也。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阴经。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义见《素问·脉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59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