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龙别名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国内外市场供应缺口很大,人工栽培穿山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选地与整地
穿山龙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壤土或农田沙壤土栽培,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宜,忌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低洼易涝地种植。秋整地最好,整地前每公顷施入腐熟农家肥60t,深翻25~30cm,整平耙细,按宽1.2m、高15~20cm做畦,长度不限。
2育苗播种
a.种子处理
播种前1月以上,对种子进行沙藏处理。先将种子放入冷水中浸泡48h,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再与3倍于种子量的湿沙混合拌匀。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散开为宜。拌均匀的种子装入透气袋中,在背阴高燥处,将种子摆在地上,用土将种子埋严,覆土10~15cm,播种前10d左右取出种子,准备播种。
b.播种方法
①撒播法: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做好的畦上均匀撒种,为使播种均匀,应将种子处理时拌的沙子与种子一同撒播,播后覆土1~2cm,用木板轻轻镇压,覆盖稻草1~2cm,以利遮阴保湿。②条播法:在畦上开沟,行距15cm左右,沟深2~3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2cm,覆盖稻草1~2cm,以遮阴保湿。以上2种播法,公顷播种量均为37.5kg。
3田间管理
a.间苗与定苗
小苗出土后长至10cm左右,生长出3~4片真叶时,应疏去过密的弱苗、病菌,保留强壮的幼苗,株距5cm。
b.移栽
小苗生长1年后,于秋季地上植株枯萎后进行移栽,或在第2年春季化冻后移栽,按行距40cm、株距20cm开沟摆苗,覆土5cm后压实。
c.中耕除草
对育苗田应做到见草就除,保持苗床无杂草。移栽田中的杂草要及时铲除,也可用乙草胺封闭灭草,避免草荒。
d.搭架
移栽后植株伸蔓时应搭架、领蔓,以免植株互相缠绕,造成通风不良,使病害产生,也影响了植株的光合作用。
e.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穿山龙苗高达到15cm时,便缠绕在架条上生长;苗高达到1m左右时,因雨量大、空气湿度高,易发生叶腐病,叶片呈烫状,使植株逐渐枯萎,应提早预防。小苗在生长期,每隔10~15d,叶面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②虫害:小苗在生长期,主要危害幼苗的害虫有蝗虫、红毛虫,可用2.5%功夫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4采收加工
穿山龙移栽后3年即可采收,将地下根茎全部刨出,经3~5d日晒后即可干燥,用木棒敲掉须毛后待售。(黑龙江省绥滨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绥滨156200作者:隋洋 )
摘自:2005.9期《现代化农业(佳木斯)》2005-11-30
穿地龙 【别名】穿山龙[云南]、龙骨七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蜀葵叶薯蓣Dioscorea althaeoides R. Knuth,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苦,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麻木,跌打损伤,积食饱胀,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0.5~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1、别称不同:生姜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鲜生姜、炙姜,小黄姜又名穿地龙,土名哑边姜,学名盾叶薯蓣。
2、科属不同:生姜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小黄姜是姜科多年生长草质蔓生植物。
3、用途不同:生姜可食用,有去腥功效,常用于厨房调味,小黄姜有化工厂使用价值,历经生产加工可提炼出皂素。
黄姜食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对于阴火虚旺体质者来说,可能会引起上火,食用过量的黄姜,会在体内堆积火气,对人的健康不利。
孕妇、备孕妇女:怀孕期间的妇女建议不要食用黄姜,有活血化瘀、通经走窜之效的姜黄,同时也有抗着床,也就是抵抗受精卵着床的作用。备孕的女人也是不能食用的。而且黄姜会加速宫缩。为避免影响胎儿、母体健康,孕妇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
以上内容参考 -小黄姜、-生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56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土人参的无公害栽培(土人参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