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百合基腐病
症状
百合基腐病又称枯萎病。主要为害百合球茎基部和鳞片,发病后球根基盘或鳞片上产生褐色腐烂,沿鳞片向上扩展,染病鳞片常从基盘上脱落,有时在外层鳞片上出现褐色病斑,发病轻的球茎症状不明显,地上部基部叶片黄化,病株矮小。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f.sp.lilii Snyd.et Hans.称尖镰孢菌百合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DA培养基上产生F1、F2、F3三菌株,均具致病力。F1生菌丝白色,菌落繁茂,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具0一1个分隔,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稍弯,具3—5个分隔,厚垣孢子间生或顶生。Fz气生菌丝粉红色,菌落较繁茂,小型分生孢子链生,椭圆形,大小6—10×3—4(μm),大型分生孢子弯月形,具3—5个分隔,大小17.5—21×3.5—4.9(μm);F3气生菌丝污白色,菌落稀疏,平展粘质状。小型分生孢子长卵圆形,0一1个分隔,一端图240百合基腐病菌尖,另一端钝,大小6.3—12.6×2.8—4.9(μm);大型 分生孢子弯月型,2—4个分隔,端尖削,大小17.5—35×2.8—7(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种球内或以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常与百合其他地下根腐、鳞片腐等同时发生,带病的球根和污染的土壤是该病主要侵染源。
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腐熟有机肥,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2)合理轮作。(3)及时拔除病株。(4)贮藏窖保持通风,避免高湿和过热。(5)种球消毒。用43%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3.5小时,防效明显。(6)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
外形:百合花是多年生草本,株高七十到一百五十厘米。它的鳞茎呈球形,颜色为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比较多的肉质肥厚、呈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它的茎直立,呈圆柱形,有紫色斑点点缀在上面,没有毛,表面通常为绿色。
百合花的花多为白色,呈漏斗形,单生于花茎的顶端。用途:百合花主要用来观赏,尤其以荷兰和日本输出的切花品种居多。百合花的球根含有丰富发热淀粉质,部分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蔬菜使用。另外,百合花的球根还可以还可以洗净晒干后用来煮汤。
用途:百合花主要用来观赏,尤其以荷兰和日本输出的切花品种居多。百合花的球根含有丰富发热淀粉质,部分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蔬菜使用。另外,百合花的球根还可以还可以洗净晒干后用来煮汤。百合花可以入药,它性微寒平,有清肺止咳、清火安神的功效,它的植株的多个部分都可以入药。
百合花年年换土养个二三十年应该没问题。
百合属耐寒 植物,喜阴植物很好养。露地和室内都可安全越冬。
百合花喜欢有机质丰富的疏松土壤,平时多积攒茶叶并发酵腐熟。
待百合地上部枯萎时,倒出花盆土,掺进腐熟茶叶或者树叶(松树下腐熟的松针土),按照1:1混合均匀,装盆,水适量。每年这样,百合球茎会越长越大。
买回家的百合几天就枯萎的原因可能是浇水过多过少,养护不当等。
扩展资料;
栽培技术
一、整地、施肥百合适应性较强,以气候温和阳光充足为好。土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粘土次之,涝洼积水的土地不宜种植。种植时选好地块,每亩施圈肥、土杂肥4000公斤及过磷酸钙40公斤作底肥;
翻耕20~30cm,耙细、整平;做畦,畦宽130cm,畦长因地势而定,雨水特多地区要堆畦做垅,垅宽80~100cm,开排水沟,排水沟深为10~15cm,以防积水。
二、栽培技术百合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采挖,采挖后埋于稍潮湿的细沙中保存。
但也可留在地里不挖,随栽随挖,到9月~10月份之间,取出根芽,将根芽分开,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5~30cm,株距5~20cm,将根芽芽头向上栽在沟内,平畦可覆土4~5cm,起坑种植可覆5~7cm,栽种时如果土地过干可少量浇水,亩用根芽130~150公斤。
三、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秋栽百合当年苗不出土,根系发育好,第二年开春苗即可出土。注意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不宜深,百合在生长前期消耗本身养分,中期因有底肥,后期开花。
在花蕾出现时,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百合在整个生长期间基本无病害,如发现病害根腐病,发病时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注根部。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常用低毒杀虫药防治。
四、收获加工秋栽的百合第二年7月份收获,去掉茎秆挖出鳞茎,去净泥土,剥下鳞片,将鳞片放入沸水中烫5分钟左右,然后捞出放到清水中,洗去黏液,立即晒干,未干时不要随便翻动,如遇雨天,可炕干。全干后,即可供药用。每亩可产干品300~350公斤。
参考资料;-百合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48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莴苣白粉病
下一篇: 药用植物小檗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