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莴苣白粉病

医案日记 2023-05-09 21:27:02

莴苣白粉病

莴苣白粉病

莴苣

学名

Lactuce indica L.属菊科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分布全国各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两面生白色粉状霉斑,扩展后形成浅灰白色粉状霉层平铺在叶面上,条件适宜时,彼此连成一片,致整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似铺上一层薄薄的白粉。该病多从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后赂上部叶片蔓延,整个叶片呈现白偻,致叶片黄化或枯萎。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病原

Sphaerotheca fusca(Fr.)Blum.称棕丝单囊壳,异名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称单囊壳,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Sphaerotheca fusca 子囊果生在叶柄、茎、花萼上时为稀聚生,褐色至暗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0-95μm,具3-7根附属丝,着生在子囊果下面,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8—3倍,具隔膜0一6个,内含1个子囊;子囊椭圆形或卵形,少数具短柄,大小50一95×50一70(μm),内含8个或6—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小15—20×12.5—15(μm)。此外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也可侵染莴苣。越冬。翌春5—6月,以闭囊壳越冬的放射出子囊孢子;以菌丝在被害株上越冬的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落到叶面上的分生孢子遇有适宜条件,孢子发芽产生侵染丝从表皮侵入,在表皮内长出吸胞吸取营养。叶面上葡匐着的菌丝体在寄主外表皮上不断扩展,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分生孢子在10一30℃均可萌发,20一25℃最适。生产上遇有16—24℃,相对湿度高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氮肥偏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0%施宝灵胶悬剂10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或水溶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隔10一20天1次,防治l一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48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