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药用植物薄荷白绢病

医案日记 2023-05-09 18:33:56

药用植物薄荷白绢病

药用植物薄荷白绢病

症状

发病初期病株地上部叶片褪色,茎基及地际处生有大量白色菌丝体和棕色油菜籽状小菌核,病情扩展后致植株生长势减弱、萎凋或全株枯死。(图右)

病原

Sclerotium rolfsii 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茵亚门真菌。有性态为Athelia rolf-sii(Curzi)Tu.&Kimbrough.称罗耳阿太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体白色,茂盛,呈辐射状扩展;菌丝粗2—8μm,分枝不成直角,具隔膜;菌核初为乳白色,后变浅黄色至茶褐色或棕褐色,球形至卵圆形,大小1—2mm,表面光滑有光泽。菌核表层由3层细胞组成,外层棕褐色,表皮层下为假薄壁组织,中间为疏丝组织。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 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索产生菌丝进行初侵染,病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洼或高温多湿的年份或季节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重病地避免连作。(2)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3)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淋灌5%井冈霉素水剂1000一1600倍液、50%田安水剂500—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穴)淋灌0.4—0.5L。或用40%拌种灵加细沙配成1:200倍药土混入病土,每穴100—1508,隔10一15天1次。(4)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0.4—0.45kg,加50kg细土,混匀后撤覆在病株基部,能有效地控制该病扩展。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中药材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农药有哪些?

中药材生产提倡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但目前生产上主要为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严格遵守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原则。以下对它们的种类、使用方法和防治对象做简单介绍。

(1)目前中药材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杀虫剂

① 辛硫磷 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作用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易分解,对光线敏感,极易分解失效。该药残效期短,可以用来防治药材害虫。用50%乳油闷种(薏苡、红花种子等)、做成毒土、颗粒剂或浇灌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效果显著。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使用时注意避光,一般宜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可提高防治效果。作物收获前5天内禁止使用。

② 速灭威 对害虫具有内吸、触杀、熏蒸作用。见效快,残效较短,对人、畜毒性较低,无残毒,对天敌影响小,对鱼类安全。在一般使用浓度下,对作物无药害。遇碱及受热后有少量分解。剂型为25%可湿性粉剂,每667米用100~150克加水喷雾,防治药用植物的蚜虫、叶蝉、飞虱等害虫。注意不宜与碱性农药、化肥混用。

③ 敌敌畏 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熏蒸和渗透作用的广谱性杀虫剂。同时又有较高的挥发作用,易水解,可消灭室内卫生害虫和仓库害虫。有50%、80%乳油两种剂型。用80%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蚜虫、茴香螟等药材害虫效果较好。安全期为4~5天,葫芦科药材如栝楼、绞股蓝对其较敏感,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④ 敌百虫 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具有强的胃毒、触杀作用,并有渗透性,对人、畜毒性低。对药材多种害虫均有效。使用90%晶体1000倍液可防治多种药材上的咀嚼式口器的害虫。药材收获前10~15天内停止用药。或与麸皮做成毒饵防治地下害虫。

⑤ 杀螟松 又称杀螟硫磷,是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杀虫作用,遇碱、高温及铁、铜等金属易分解失效。它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对刺吸和咀嚼式口器害虫都有效。用50%乳油1500~2000倍液可防治药用植物鳞翅目幼虫、蚜虫、红蜘蛛、叶蝉等害虫。注意事项:对板蓝根等十字花科药用植物易产生药害;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不耐贮藏,应随购随用。

⑥ 溴氰菊酯 又叫敌杀死,具有高效、广谱、长效、低残留等特点,对作物安全。以触杀为主,兼有胃毒和拒食作用,无内吸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药用植物害虫。每667米用2.5%乳油20毫升,加水喷雾防治菜青虫、蚜虫、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叶蝉等。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对眼睛、皮肤有刺激过敏反应,施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护;如果要兼治红蜘蛛,必须与杀螨剂混用。

⑦ 乐果 是一种有机磷神经毒剂对昆虫和螨类有强烈的触杀、胃毒作用,可防治多种药材的害虫、害螨。可用40%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多种蚜虫及红蜘蛛,也可做闷种、灌根及撒毒土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地蛆、根蚜等。注意事项: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久置,随买随用,以免分解失效,降低防治效果。

⑧ 杀灭菊酯 又叫速灭杀丁,对热、光和酸性液都较稳定,遇碱则分解。以触杀为主,兼有胃毒、杀卵和拒食作用。残效期一般10~15天,对人畜毒性较低,对草蛉和寄生性天敌毒性较低。每667米用20%乳油30~50毫升加水喷雾,防治药用植物上发生的棉铃虫、玉米螟、蚜虫、卷叶蛾、小菜蛾、叶蝉、蚧壳虫等害虫。注意事项:使用时要掌握好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施药要均匀周到、触到虫体;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

⑨ 毒死蜱 又叫乐斯苯,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用48%乳油1000倍喷雾可防治为害西洋参、黄芪的斜纹夜蛾,为害板蓝根的菜青虫、潜叶蝇,为害防风、白芷、北沙参的茴香凤蝶及为害甘草的红蜘蛛等;2000倍液每公顷7500千克灌根可防治小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能在药用植物花期用药;避免药液流入池塘为害鱼虾。

⑩ 三唑磷 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杀虫谱广,有杀卵作用,在植物体上渗透性强。20%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害药用植物的多种蚜虫。20%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害板蓝根的菜青虫、小菜蛾,还可防治为害多种药用植物的棉铃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注意事项:不能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不要接触皮肤;避开鱼类、蜜蜂等敏感生物。

马拉硫磷 又叫马拉松,有强烈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兼有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对人、畜低毒。50%乳油1500倍喷雾防治为害红花、牛蒡的蚜虫,50%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害枸杞、芦荟的褐软蚧,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药材田的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注意事项:储运过程中要注意防火;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对蜜蜂毒性高。

西维因 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对人、畜、鱼类低毒。5%西维因粉剂按1∶5~7混细土,早春撒在枸杞园内土面防治枸杞负泥虫越冬代成虫。为害黄芪、太子参、桔梗、薏苡等多种药材幼苗的大灰象甲,可在药材地周围撒5%西维因粉剂,防止其向药材地迁移。薏苡心叶期用50%西维因粉剂0.5千克,加细土15千克配成毒土撒施防治玉米螟。25%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害药材的蚜虫。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葫芦科药材易产生药害。

杀螟丹又 叫巴丹,具有胃毒、触杀、内吸、拒食和杀卵作用,击倒速度快,持效时间长。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害栝楼、黄芪的马铃薯瓢虫及茄二十八星瓢虫、为害菊花的菊天牛、为害黄芪的中华豆芫菁;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害多种药材的蚜虫、红蜘蛛。98%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板蓝根小菜蛾;1500~2000倍液防治为害红花、菊花、沙苑子等药材的潜叶蝇。

氯氰菊酯 为广谱、速效杀虫剂,具触杀、胃毒作用,可用于药用植物多种害虫的防治。每公顷10%乳油600毫升兑水450千克喷雾防治为害大黄、北沙参、板蓝根等药材的多种蚜虫及黄芪的豆荚螟;10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害枸杞、丹参、黄芩的棉铃虫幼虫;8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害北沙参、白芷、防风的茴香凤蝶幼虫及为害花椒、芸香、佛手等药材的柑橘凤蝶幼虫。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勿在池塘周围使用。

抗蚜威 具有触杀、熏蒸和叶面渗透作用。选择性强,对蚜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而对天敌安全。50%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20克兑水450千克喷雾防治为害北沙参、金银花的胡萝卜微管蚜;2000倍液喷雾防治枸杞负泥虫;每公顷用50%可湿性粉剂270克兑水450千克喷雾可防治各种药用植物的蚜虫。必须使用金属容器盛装本剂。

(2)中药材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杀菌剂

① 多菌灵 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杂环类杀菌剂,对人畜低毒。常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可防治多种药材霜霉病、疫病、菌核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也可用于拌种、浸种、蘸根、灌根及沟施等。注意事项:药材收获前20天停用;药剂保存注意防潮;不得与铜制剂混用。

② 甲基托布津 为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性苯类杀菌剂,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可杀死侵入植株体内的病菌。对多种药材的褐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斑枯病等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植物安全。每667米用50%或70%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成1000~1200倍液喷雾。本品杀菌谱、作用机理同多菌灵。收获前两周内停止使用。

③ 瑞毒霉 又叫甲霜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苯类杀菌剂,能上下传导,持效期长,药效高。对多种药材霜霉病、疫病等有保护作用,对白粉病、根腐病有治疗作用。每667米用25%可湿性粉剂40~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效果明显。也可用做土壤处理及拌种。注意事项:安全间隔期21天;开花期禁用;不要连续使用,以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可与多种杀虫剂、杀菌剂混用,但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

④ 速克灵 为防治菌核病、灰霉病的杀菌剂,保护效果好、治疗作用强,能阻止早期病斑形成,持效期长、稳定,有内吸性,耐雨水冲刷。用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可防治多种药材的菌核病和灰霉病。在发病前或发病期间喷雾,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注意事项:药剂配好后尽快使用,不得久置;不要与有机磷农药、碱性农药混用;喷药为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安全间隔期为15天。

⑤ 乙磷铝 又叫霜疫灵,为内吸、低毒杀菌剂,对植物无药害,可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多种药材霜霉病、疫病有特效,可兼治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等,常用4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注意事项: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宜与其它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⑥ 粉锈宁 为一种高效、内吸性强的杂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熏蒸、铲除等作用。对药材锈病、黑穗病、白粉病有特效,持效期长达40天,对作物安全。用25%可湿性粉剂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5%,或每667米用50~100克对水50~75千克喷雾。注意事项:安全间隔期15~20天;拌种要均匀,以免发生药害;虽为低毒药剂,但尚无解毒药;切勿与粮食、饲料、食品一起存放;本品易燃,应远离火源。

⑦ 波尔多液 为杀菌力强、适用范围广、作用持久的常用无机杀菌剂,其残效期达15天左右,是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喷雾防治药材霜霉病及各种叶斑类病害。幼嫩组织对铜离子敏感,可配成低浓度石灰倍量式或过量式溶液,而对石灰敏感的植物可用石灰半量式或少量式的各种稀释倍数。药液应随配随用,不可久置及与酸性农药混用,不能用金属容器配制。

⑧ 代森锰锌 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人、畜低毒,对植物安全,可防治药材的多种叶部病害,如黑斑病、霜霉病、菌核病等。常用80%和5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注意事项:该药剂为保护性杀菌剂,应在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均匀喷洒;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置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

⑨ 敌锈钠 为含有97%对氨基苯磺酸钠的片状结晶,对人、畜毒性低,是一种高效内吸杀菌剂,对锈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与粉锈宁轮换使用。用25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每100千克药液中加100克洗衣粉,可提高湿润和黏着力,增加药效。注意事项:不宜与石灰、硫酸铜混用,以免降低药效;贮存时严防雨淋日晒,不能与种子、饲料混放。

⑩ 百菌清 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在碱性及酸性溶液中具有化学稳定性。可防治多种药用植物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疫病、黑斑病、叶霉病等。常用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注意事项:应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隔7~10天再次喷药,病情严重时缩短喷药间距,连喷2~3次;对皮肤、黏膜和眼睛有刺激,施药时要戴口罩,完毕后要用肥皂清洗手脸及皮肤裸露部位。

代森铵 可作为叶面喷雾,也可用于种子、土壤处理。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用于多种真菌病害的防治。三七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施50%水剂300倍液进行防治。45%水剂900倍液喷雾防治山药、西洋参、枸杞炭疽病以及板蓝根霜霉病等。用45%水剂500倍液灌根防治人参根腐病、姜青枯病;45%水剂200~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可防治多种药材黑斑病、叶斑病等。注意事项:高温时易产生药害,药液不能低于1000倍;不能与碱性药剂或铜制剂混用。

恶霜锰锌 也叫杀毒矾,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杀菌谱广。剂型为64%可湿性粉剂。用600倍液喷雾防治板蓝根霜霉病和黑斑病、人参疫病、牡丹立枯病、姜叶枯病、石刁柏茎枯病和茎腐病;枸杞炭疽病和灰斑病、百合疫病、三七疫病等。用500倍液每平方米3000毫升灌根防治人参软腐病、根腐病,隔10天1次,灌2~3次。用500倍液浸种1小时防治姜软腐病、西洋参根腐病等。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敌克松 具有很强的内吸渗透性,兼有保护、治疗作用,剂型为70%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用4克混合20倍的细土撒施苗床上防治人参、西洋参猝倒病。1000倍液喷雾防治百合疫病,每7~10天1次,连续喷施3次;用500~700倍液喷雾防治红花炭疽病、枸杞炭疽病、板蓝根霜霉病等;1000倍液灌根防治黄芪根腐病、白芷根腐病;600倍液灌根防治姜腐烂病、青枯病以及薄荷、菊花白绢病等。

菌毒清 具有一定内吸和渗透杀菌作用,对多种真菌病害及病毒病有防效。剂型为5%水剂。用200~300倍液喷雾防治地黄病毒病,每7天1次,连喷3~5次。500倍液喷雾防治百合、石刁柏等药材病毒病。5%水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毛花洋地黄和白术花叶病、菊花病毒病。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防治牛蒡花叶病、姜花叶病毒病。

恶霉灵 也叫立枯灵、土菌清。为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和灌根处理。用15%水剂450倍液,发病初期淋喷防治人参、白术的根腐病和立枯病。70%可湿性粉剂稀释300~400倍灌根防治胡芦巴、红花的枯萎病。15%水剂450倍液淋喷苗床防治人参、西洋参猝倒病,每平方米2000毫升药液淋喷1~2次。15%水剂50~60倍液混适量细土在苗床撒施,防治药材苗期病害。

异菌脲 也叫扑海因。广谱杀菌剂,对灰霉病、菌核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剂型为50%可湿性粉剂。用800倍液喷雾防治菊花斑枯病、细辛叶枯病黄连白绢病。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茴香菌核病、人参菌核病、小核盘菌软腐病。用1500倍液喷雾防治石刁柏茎枯病、百合灰霉病、菊花叶斑病、西洋参黑斑病等。用种子重量0.3%拌种防治黄芪根腐病。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恶醚唑 也叫世高,内吸性杀菌剂,该药剂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好。剂型为10%水分散粒剂。用1000~1500倍液喷雾可防治芍药、黄芪的白粉病;800~1200倍液喷雾防治红花、枸杞、山茱萸等多种药材炭疽病。每公顷用600~900克稀释1500倍液喷雾防治人参黑斑病、决明灰斑病。每公顷用750~1200克稀释1000倍液喷雾防治石刁柏茎枯病、荆芥茎枯病等。不能与铜制剂混用。

什么是姜病害?

ginger diseases

王就光

世界已报道30多种,至1991年中国已知近20种。为害叶或叶与茎的有斑点病,白星病,叶枯病(Mycosphaerella zingibe-ri),瘟病(Pyricularia yingiberi),炭疽病,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细菌叶枯病等。为害根颈或块根的有白绢病(Athelia rolfsii kimb.),根腐病,干腐病(Fusarium spp.),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腐败病(Xanthomonas zingibe-ri),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jawanica)。为害维管束使植物萎凋死亡的有青枯病。最重要的是青枯病、细菌叶枯病、根腐病和叶斑类病害。

青枯病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初病株叶片失水,向叶背卷曲,病健界限不清晰,病叶由基部向上发展,最后整株青枯而死,不倒伏。茎基部和地下根茎部受害处稍变软,淡褐色,水渍状,病株维管束变褐色,用手挤压有污白色粘液自维管束断面溢出。发病后期,块根亦变褐腐烂,但通常皮层较完整。病原物是青枯病假单胞菌,植物细菌。还为害许多蔬菜、药用植物(见番茄青枯病)。品种抗病性有差异,但极少高抗,浙江义乌“药姜”,临平“小型姜”、新昌小型“竹边姜”和浙江“铁杆青”等较抗病。前茬有青枯病的地块病重。病菌在种姜内或随同病残体在土内越冬。带菌种姜不仅是下一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也是病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通常自植株的茎基部或子姜的自然裂口和机械伤口侵入,不能在茎叶的机械伤口或自然伤口入侵。靠土壤、灌溉水、雨水及昆虫传播,再侵染较多。日平均温度25℃以上时,潜育期6~8天,15~20℃时41天,15℃以下,很少发病,温度高降水多易造成局部流行。病害控制:从无病田选留种姜,或种姜播前用福尔马林消毒;发病重的地块选种抗病品种;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水旱轮作一年。

细菌叶枯病

分布较广,种姜地区发生普遍。只为害叶片,病斑多从叶尖向下发展,沿叶缘扩展更为明显。病部初淡褐色,透明,水浸状,后变为深褐色透明条斑,边缘清晰,病健界限分明。病原物为油菜黄单胞菌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zing-ibericola)。植物细菌。寄主范围窄,仅为害姜与薄荷。病菌在病残体内越冬,风雨传播,暴风雨后病害明显加剧,一般在6月至10月发生。病害控制:选用抗病品种和高畦栽培。

根腐病

主要报道于广东、台湾,常与青枯病共同发生。完全由腐霉引起的姜烂根表现黄腐症状,植株下部叶片的尖端和叶缘褪绿变黄,后扩展至整个叶片,且不断向上部叶片发展,整株黄化并倒伏,根茎腐烂,味臭。病原物为一些腐霉菌。致病力最强的是群结腐霉,其他有瓜果腐霉,禾生腐霉及简囊腐霉,属卵菌,霜霉目。前期较干,地块无蔽阴,中央期遭暴雨时发病较多。病菌都是土壤习居菌,姜种植期间,温湿度适宜,根或根茎有伤,即可侵入为害。病害控制:避免连作或与豆科植物套种;减少曝晒,降低土壤湿度;种植前用敌克松土壤消毒,用链霉素和杀毒矾处理姜种。

叶斑类病害

较常见的是白星病、斑点病和炭疽病。白星病在叶上病斑近梭形,淡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上下延伸成长条斑,上生许多小黑粒,严重时病斑可纵裂,叶片枯死。病原物为姜壳针孢(Septoria zingiberis),属半知菌,球壳孢目。斑点病在叶上病斑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白色,边缘褐色,上亦生小黑点。病原物为姜叶点霉(Phyllosticta zingiberi),属半知菌,球壳孢目。除姜外,在云南还严重为害姜科植物白豆蔻。炭疽病在叶上为近圆形至不规则形褪绿斑,边缘黄褐色,扩大后中央灰白色,常互相融合使叶片枯死,如叶鞘先感病,严重时使叶片下垂,但仍为绿色。病原物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属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黑盘孢目。还有辣椒炭疽菌。病菌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由于这两种病菌寄主植物很多,在华南或台湾,分生孢子终年存在,遇到合适寄主便可为害。目前一般不进行防治,必要时可喷施苯290247咪唑类和代森类药剂控制病害。此外还有瘟病分布于台湾,但只在蘘荷(Zingiber mioga)上有报道。

豇豆病害

cowpea diseases

王就光

全世界已知近40种,至1991年中国报道20多种。其中较重要的是锈病、疫病、枯萎病和叶斑类病害。

锈病

发生普遍。长江流域以南较重,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花梗和茎荚。症状同菜豆锈病。病原物主要是豇豆属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还有豇豆单胞锈菌(U.vignaesinensis)。均属担子菌,锈菌目。单主寄生,寄主限于豇豆属。日平均气温24℃左右,多雨潮湿时病重。病菌主要以冬孢子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产生担孢子引起初侵染。广东南部有的年份无冬孢子。再侵染靠夏孢子不断扩大危害。气流传播。病害控制:应注意田间清洁,发病期间喷施粉锈宁、灭病威胶体硫等杀菌剂。

疫病

长江流域以南发生较多。叶、茎、荚均被害,叶上形成大型暗绿色水浸状斑,茎部色暗,缢缩变细,还可造成枝枯和果腐。病原物为豇豆疫霉(Phyto-phthora vignae)。属卵菌,霜霉菌目。寄主范围窄,只侵染长豇豆品种。多雨潮湿或雨后转晴,温度较高时,有利疫病发生,病菌主要以潜伏在病组织内的卵孢子越冬,产生孢子囊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灌溉水及风雨传播。病害控制:应防止菜地积水,清除烧毁病残体,发病前喷施瑞毒霉、杀毒矾、乙磷铝等杀菌剂,并注意抗病品种的利用。

枯萎病

各地均有发生。通常豇豆初花期在田间出现,先是距地面较近处叶片变黄,逐渐向上扩展,全株黄化,最终枯死,根系一般正常,横剖茎基,维管束变褐。病原物是尖孢镰孢嗜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属半知菌,瘤座孢目。病菌主要以厚壁孢子在土内越冬,通常自根部侵入,种子带菌,再侵染的作用不重要。病害控制:应选用抗病品种,用DT杀菌剂药土或多菌灵,甲基硫菌磷等药液灌根。

叶斑类病害

种类较多,为害较大的是斑枯病,尾孢类叶斑病和轮斑病。在叶片上形成赤色、褐色或灰褐色病斑,近圆形、不规则形或多角形,中央有或无轮纹,边缘有或无黄色晕圈,病斑正面、背面或二面生灰色、褐色或黑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或产生许多小黑粒(病菌分生孢子器)。病原物:斑枯病为菜豆壳针孢(Septoria phaseoli),属半知菌,球壳孢目。尾孢类叶斑病为变灰尾孢,菜豆假尾孢,扁豆假尾孢;轮斑病为山扁豆生棒孢。均属半知菌,丝孢目。其中变灰尾孢与菜豆假尾孢可侵害菜豆、绿豆、赤豆、扁豆等多种豆类作物,山扁豆生棒孢的寄主范围也较广。叶斑类病菌通常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气孔侵入或直接侵入,借风雨、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在华南,周年有豇豆、长豇豆种植,病菌可周年为害。病害控制:应清除病叶、烧毁或深埋;适当密植,改善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开始喷施苯291248咪唑类农药。

Glomerellacingulata炭疽病Pythiumaphaniderma-fum绵腐病荚Verticilliumnigrescens黄萎病侵染维管束Tylenchorhynchushash-mirensis根线虫病Meloidogynespp.根结线虫病Fusariumsolani镰刀菌根腐病根Pythiumultimum猝倒病茎基或根Thanatephoruscucume-ris基腐病Macrophominaphaseoli炭腐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核病Atheliarolfsii白绢病Colietotriehumfninea-turn,C.capsici炭疽病茎或茎基Stemphyliumsolani黑斑病Phyllostictaphaseolina斑点病Ahemariabrassicaevar.phaseoliAscochytaphascn-lorum轮纹病Oidiumspp.白粉病叶病原物病害名称为害部位

豇豆的其他常见病害

此外病毒和类菌体引起的病害有黑眼豇豆花叶病(Blackeye cowpea mosaic virus,BICMY)、蚜传花叶病(Cowpea ophid-borne mosaic virus,Co AMV)、菜豆普通花叶病(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坏死花叶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斑驳坏死病(Tobacco mosaic virus,TMV)、蔓顶坏死病(Broad bean yellow wilt virus,BBYWV)及丛枝病(MLO)。

豇豆的其他常见病害见左表。

胶膜菌目

Tulasnellales

张素轩

担子果平伏呈一薄层、担孢子可重复产生的一类无隔担子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该目真菌的担子果蜡质或胶质,蛛丝状,白色或灰褐色;子实层不连续,很少呈明显栅栏状;担子近球形至棍棒形,无隔膜,顶端4个小梗呈粗指状或明显膨大,易脱落或不脱落;担孢子单细胞,壁薄,表面光滑,能萌发产生次生担孢子。已知9属,约50种。寄生、腐生或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无性孢子不详,有些种具丝核菌属的无性态。以往把这类真菌归入有隔担子菌亚纲、银耳目的一个科。贝西(Ernst Athearn Bessey)1950年根据担子的特点,将它归入无隔担子菌亚纲,独立成为胶膜菌目,分为2个科:①胶膜菌科。担子具有明显膨大的小梗,小梗与担子之间有一横隔膜,成熟时小梗可脱落(图1)。②角担菌科。担子具有粗指状不脱落的小梗,小梗与担子之间无横隔膜。胶膜菌目常见属如下。

图1 堇色胶膜菌

1.生在菌丝上的数丛担子;2.成熟的担子;3.担孢子;4.担孢子萌发产生次生担孢子(1~2仿Brefeld,3~4仿Martin)

亡革菌属

Thanatephorus Donk

担子比支撑菌丝稍宽,近圆筒形至桶形或倒卵形;担孢子椭圆形,一侧扁,无色至淡色(图2)。无性态为丝核菌属(Rhi-zoctonia)。瓜亡革菌[T.cucume-ris(Frank)D o.nk]是立枯丝核菌(R.solaniKühn)的有性态,可形成松软的菌核。寄主范围很广,能引起很多种树苗和农作物的立枯病。该菌在各种出版物中出现的异名有瓜纹枯菌、茄伏革菌、丝核薄膜革菌(Hypochnus cucumeris,Corticium solani,Pellicularia filamentosa)等。

图2 瓜亡革菌

1.菌丝细胞;2.担子和担孢子(仿Arx)

角担菌属

Ceratobasidium

担子半球形或倒梨形,比支撑菌丝宽2~3倍,无胶囊体或囊状体,菌核有或无。已知5种,其中包括热带作物的寄生菌和与兰科植物共生的菌根菌。喙角担菌(C.cornigerum)可与匍匐天鹅绒兰(Goodyerae repentis)共生形成内生菌根,其无性态为匍匐天鹅绒兰丝核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47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