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医案日记 2023-05-09 00:48:14

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精细整地。选择背西或稍荫蔽的砂质土或壤土、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播种前15天左右,先进行深翻19.8~26.4厘米,临播种时充分耙碎、整平,东西向起畦,畦宽132~165厘米,高19.8~23.1厘米,畦沟宽约30厘米,四周要开通排水沟。

二、选种消毒。可选择双排姜、肉姜等高产品种,且粗壮饱满的姜块作种,严格剔除表皮脱落、姜肉变色的病残姜块,后晒种3~5整天,晒至姜皮稍皱,再用1:1:150的波尔多液浸种消毒10分钟。捞起晾干。按姜芽的位置切好姜体,每块保持1~2个粗壮芽,一般在50克以上。姜体愈大,姜苗愈壮,产量高。

三、适时排种,合理密植。较暖地区在“春分”至清明下种为宜。种植规格,坡地行株50×26.4厘米,植穴深13.2~16.5厘米。下种时芽头向上,芽向统一朝南,以便以后挖取母姜。播后每亩用100公斤草木灰拌细土盖约2厘米厚,再铺放一层稻草保湿,并抑制杂草生长。

四、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每亩用40~50担腐熟猪牛栏粪,15~17.5公斤过磷酸钙作基肥,拌匀施于种植穴底部,再覆土下种。及时追肥,姜芽出土6.6~10厘米时每亩施淋稀粪水20~30担,这时不宜施用化肥,否则会发生烂芽烂种。6月份是发芽长苗期,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或硫酸铵15~17.5公斤,或粪水30~35担。7月份是块茎长大期,每亩施碳铵15~2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并结合除草培土,以利姜块肥大和防止露出地面。

五、搞好水分管理。播后3~4天浇水一次,苗高10厘米左右时,用腐熟粪水冲水淋施,既可促苗又可防旱。生长期内要保持土壤湿润,以表土不发白为原则,遇干旱要浇水或灌跑马水,8~9月份是生姜枝叶与姜块生长旺盛期,必须经常浇灌,以黄昏或早上8时前浇灌为好,如遇大雨要及时排除渍水,否则会引起闷烂姜。

六、及时防治病虫害。生姜易得姜瘟病和受钻心虫危害。预防姜瘟的方法:要严格剔除病姜,实行轮作,防渍水,防暴肥,及时拔除病株,病穴内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或石灰3公斤、退菌特0.5公斤、水100公斤,搅匀淋洒,每隔2~3天一次,连用2~3次。防治钻心虫,每亩可用2.5%敌百虫1~2公斤,加细泥粉30~40公斤拌成毒土,在露水未干时撒施。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播种: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施肥、选优良品种,切成小块栽种,栽种施足底肥、浇透水,整地下种后,再喷洒新高脂膜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发芽率。
2、施肥、浇水,除草:生姜需肥量大,应及时追肥。为促进嫩姜根茎伸长,提高品质,培土结合浇水进行,保持湿润即可,中耕除草(主要靠人工拔除杂草),喷施新高脂膜大大养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肥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3、成长期:生姜要达到产量高、品质好,在叶面喷施地果壮蒂灵,促使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壮,达到高产,提高品质。
4、防病虫害:虫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败病即姜瘟,主要为害叶及根茎部,以高温期发病最重,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换茬,选用无病种姜,增施钾肥,保持合理墒情,在发病期前及时喷洒针对性药物预防灭杀,并加施洒新高脂膜巩固灭杀效果。

生姜的栽培技术正确方法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详解

1、植物学特征。生姜根系不发达,入士浅,主要分布在3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茎为肉质根状茎,腋芽不断分生可发生根茎,丛生密集成块状, 一般苗数愈多,姜块愈大, 产量愈高。地上茎是叶鞘抱合成的假茎,高70~100厘米,直立不分姜枝。叶披针形。具叶鞘,绿色,叶互生,排列两行。姜在热带能开花,花黄绿色或红色,很少结果,以根茎繁殖。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C以 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25°C ,茎叶生长适温25~28*C, 15°C以下停上生长。而泥槽、庄科、阿那黑等村委会终年气温基本在15°C以上,最低热河谷区域,对生姜的生长非常适宜,产量也相对较高。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农谚有“生姜晒了剑(新叶)等于要了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姜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受早则茎叶枯萋,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对三要素的要求,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3、类型及品种。姜根茎节多而密,姜块数多,双层或多层排列,代表品种有广东密轮细肉姜,我省的玉溪黄姜,西畴细姜。此外,还根据姜的外皮色分为白姜、紫姜、绿姜(又名水姜)、黄姜等。长势中等,分枝多,龙庆黄姜则属密苗型黄姜。

种植大姜的管理与技术

生姜种植管理技术
播种前的准备
种姜的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姜块作为种姜。挑选姜块饱满肥厚、形状扁平、皮色光亮、节间短、不干缩、无损伤、无虫眼病斑,大小50 g左右的新鲜生姜做种。
栽培地的选择
生姜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大棚栽培。露天栽培时应选择地势高、干燥、无污染、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物丰富的微酸性土壤,尤其在土壤pH值为5~7 时生长最好。
大棚栽培时应选择地势稍高易排灌的地块,同时要求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无姜瘟病、地下害虫少。搭建大棚时间至少在定植前1个月,为了提高低温、降低土壤含水量应在扣好大棚膜后翻耕土壤,耕翻深度为17~20cm,并且做好排水沟以防积水。
种姜的处理
(1)晒姜、困姜。3月上旬选1个晴天,上午在阳光充足的场地晾晒选好的姜种,傍晚时收到屋里,晒个 2~3d。
(2)炕姜催芽。将晒好后的姜种用1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浸泡 48 h,捞起晾干后上炕催芽,催芽温度为22~25℃,20~25 d 后待姜芽长至0.8~1.5 cm、粗1指宽时播种。如果在室外采用池室催芽,可在院落中选择避风向阳处,垒1个池子,高 80 cm,长宽因地制宜,池子底部铺10cm厚的麦秆,将姜种平铺其中,然后覆盖5~6cm的麦秆,最后在表面盖上1层透明塑料薄膜,催芽温度控制在22~25℃,20~25d后即刻出芽。
(3)掰姜种。当芽长至1.0~1.5 cm时,即可掰块播种,抹掉长势比较弱的芽,每个姜球留1个左右壮芽,对姜芽过小的姜球,继续进行催芽。
播种
生姜适期排种十分重要,过早容易烂根;过迟则耽误农时,影响产量。在种姜上方处蘸草木灰后下种排种,以保证苗齐苗壮,然后在姜种上面覆盖1层4cm左右厚的细土,再覆盖农家肥,最好与复合肥混合后施用。浇水应浇透。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对生姜的产量、质量有很大影响,单位面积内的株数、每株分枝数和单枝姜重是影响生姜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密植,可使提高生姜的块头、高产、优化商品性。适当增加行株距,减少每平方米种植的生姜株数,在促进个体发育的同时,又保证了群体产量。露地栽培生姜以行距55~65 cm,株距20~30 cm,每亩栽种5000~6000株为宜。
2.2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
生姜是一种需肥量很大的蔬菜,在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施足基肥,还要多次追肥以满足生长需要。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在开沟整地后每亩施用70~80kg的有机肥。在苗高15 cm左右有1~2分支时施第1次肥,并浇水,每亩地施用尿素7~9 kg即可。第2次追肥在立秋前后,此时是生姜生长进入旺期,结合除草、中耕、培土追2次肥,有利于发棵和促进根茎膨大。一般每亩地施用细饼肥70~80 kg,另加复合肥30~40kg或磷酸二铵20kg。在收获前1个月追施第3次肥,此时生姜具有6~8个分支,每亩施用复合肥130~150 kg,施肥后要覆土壅根,浇透水,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但土壤肥力高,植株生长茂盛的姜田可少施或不施肥,以免造成茎叶徒长影响养分积累。
合理浇水
生姜性喜湿润、忌积水、怕干旱,整个生产期应保持畦面湿润。生姜出苗后,适当干燥的土壤可提高地温,可促进出苗及生长。在生姜生长中期至收获前,湿润的土壤有利于生姜的分枝及块茎的膨大,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晴天时要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当浇水,为避免植株徒长以及病虫害发生,不可漫灌以防过分潮湿和渍水。
田间防晒
生姜喜阴湿、怕强光、不耐高温。除了大棚栽培外,露地栽培可以用稻秆或麦秆在下种后平铺在阳畦面上,以保持土壤湿润;待生姜出苗时,再把秸秆顺姜行插成排用以遮阳,至气温降低后拔掉秸秆,以利于光合用。
除草
生姜出苗后用化学除草剂会致植株受到药害,一般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因此生产上在生姜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播种前2 d,用喷雾法均匀地喷施 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播种后20 d再均匀地喷施 10%的除草通或者扑草净。待生姜出苗后,就不能施用除草剂,主要靠人工除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35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