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材进行快速检验除了可以利用荧光分析法等现代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纳传统的一些有效手段。而且,这些传统手段一般都比较简便,连水与火这样的常见物质都能够起到鉴别真伪的作用。
一、水试法
1.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2.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橘红色。
3.秦皮: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4.蟾酥: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状。
5.胖大海:热水浸泡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10倍。
6.熊胆:投入清水杯中即可见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
二、火试法
1.青黛: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的烟雾产生。
2.马勃:置火焰上轻轻抖动,即可见细微的火星飞扬,熄灭后,产生大量白色浓烟。
3.海金沙:取少量撒于火上,即发生轻微爆鸣及明亮的火焰。
4.血竭:本品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
上述特殊变化的产生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而伪品则不具备。另外,传统经验中常用的看、摸、尝、闻也有助于我们快速鉴别中药材的真伪。比如:海马的“马头蛇尾瓦楞身”、羚羊角的“通天眼”,何首乌的“云锦样花纹“,长有“蚯蚓头”的防风等;而黄连、苦参、鸦胆子这类药材往往以味定之,且越苦越佳;荆三棱和泡三棱则以质感后者较轻;红花却以“臭”为好等等。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江苏省盐城市响水药监局 陈从根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源地,有记载的中药有1万多种,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光是植物就有一万多种。谁能知道这么多?这听起来很可怕,但好消息是,并非所有的都是常用的。最常见的有600种左右,600种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对于中药材,如果想准确、安全、有效地使用,不仅要知道,还要能识别药材的质量,是否是假药、冒牌药等等。
单说如何鉴别某种中药,可以说得很详细,但要说如何鉴别一般的中药,只能从几个方面说,再根据不同药材的具体特点、特性来理解。当然,这些都是在古代先贤和近、现代专家学者对中药深入探索、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为我们重新认识中药提供了依据。我就以我个人的理解来说吧。中药的性状鉴定通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其中植物药的种类最多,植物药从药用部位到整个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等。无论是植物药、动物药,还是矿物药,要了解它们,首先还是要看品相,也就是说,至少要从外观上看。掌握常用中药的字形和特点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中药在药典中都有记载,药典中对每种中药的字都有重点描述。
其次,药典中没有记载的,在《中药大辞典》、《省级中药标准》等参考书中也可以找到。最严重的是,有些中药有很多原形,如果难以判断,就要到实际产地去查验实物。尽管有先进的检测仪器,但显微镜鉴定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被广泛使用。当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可以用显微镜鉴定。可以鉴定的是,细胞或其中所含的物质有特征。有时,当一些药材的质量、假冒伪劣产品无法从外观上识别时,显微镜鉴定也是一种手段。对于中药来说,它既可以鉴别种类,也可以鉴别质量。
因为每一种药材都含有特定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理化特征,通过理化鉴定可以判断中药是否含有此类成分,以及对此类成分的粗略判断。有时,不同产地或不同产地的中药中有些成分是不同的。众所周知,不同产地、不同基地的一些中药,其质量或疗效是有差异的,关键是价格也是不同的。
1.药材取样法: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①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②100-1000件,按5%取样:
③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④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平均供试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的3倍数,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保存期至少1年。
2.杂质检查:
①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
②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③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3.水分测定法:测定中药中水分的方法有4种:
第一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
第二法(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4.灰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包括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①总灰分包括药材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机盐类(即生理灰分)以及药材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即外来杂质)。总灰分测定法样品应能通过2号筛,炽灼温度至500℃~600℃。
②酸不溶性灰分即总灰分中不能溶于10%盐酸的灰分。它能较准确地表明药材中有无泥砂掺杂及其含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34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