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五味的相属与相禁

医案日记 2023-05-08 07:13:06

中医五味的相属与相禁

五味所入

简称“五入”(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所入”和临床药物治疗有关。

五味所禁

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咸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运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称“决渎之宫”(见《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的决渎功能是联合许多脏器而发挥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肾、脾、肺等关系更为密切,如这些脏的功能障碍,可使三焦不通利、气化失常而产生肿胀和小便不利等症。

中医上:食物分五味:性热、性温、性平、性凉、性寒:

性寒和性凉程度不同:
【四气的含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的。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补充:不一样,程度不一样。没有实火最好不要吃性寒的东西。夏天暑湿重,吃点性凉的可以。注意别吃太多,会得“阴暑证”。

五味与五脏有什么关系?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灵枢·五味论》还说:“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用之适宜,则对人体有益,若因过度偏嗜则可导致疾病,或在五脏有病之时,也应适当调整饮食五味。《灵枢·五味论》中就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油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哎;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免心。”《素问·宣明五气篇》也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若不遵循这些宜忌原则,硬行多食,必由此而生百病。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所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所伤也。”由此可见,食物的五味,与人体的健康长寿有直接的关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24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