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走向国际已经不是煎药那么简单的事情。专家建议,加强我国中药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建设主要应从资金和政策层面上予以重视,包括:加强国家创新研究基地的建设;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中药化学对照品中心、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心、中医药信息网络中心;继续支持旨在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国家中药工程中心的建设;加快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等,来提升中医药研究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丸散膏丹,神仙难辨”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在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国家中药创新体系正初步形成,中药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已在业界达成共识。
一个标志性的契机是,今年7月底,国家公布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中的10家药企中,有多家中药生产企业榜上有名,显示出博大精深的传统医药正日益受到重视。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变迁,一方面是源于国家政策对医药企业的扶持;另一方面,显示出生产技术发展、研发成果推出、检测技术的完善及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等都在不断推进中药的现代化进程。
当然也要看到,中药产业在这条成长之路上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有外来的干扰也有自身的缺点。
新格局显山露水
企业现代化经营意识增强
作为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国家的产业政策明确要大力扶持中药产业发展,并计划争取在5年内培育20个左右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现代中药,争取2~3个中药制剂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到2010年,我国中药在国际中草药市场的份额要从目前的3%提高到15%。
据悉,我国中药企业生产的大多数中成药仍以仿制或单品种的重复为主,生产模式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创新不足,且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发展壮大,不但落后于现代国际天然药物生产技术水平,而且在国际中成药市场上也被韩、日等国远远超越。
然而,随着产业政策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上述局面正逐渐被改写。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发展,中药行业已慢慢开始形成新的格局,明显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不断增高的趋势,现已形成“北有同仁堂,南有广药集团”的两大强手局面,同时,汇仁集团、天津天士力、成都地奥、长沙九芝堂等颇具品牌影响力的中药企业亦在不同的领域和区域各有所长。
同时,在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国家中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相继建立了一批国家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目前,天士力集团所在的天津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天士力集团已拥有880个中药准字号产品,能够生产滴丸、片剂、注射剂等26种中药剂型,有中药保护品种50个,有218个品种在海外注册销售,其中118个作为药品注册。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一涛教授表示,中药新药的审评批准由无到有、由粗放到逐渐完善和规范,使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和审评逐渐形成既能体现中药特点,又能不断吸收国际药品管理规范原则,故较好地起到中药研究开发的导向和逐步科学评价其安全、疗效和质量,对提高中药的研究水平和推动中药质量控制起到积极作用;中药新药在剂型、制备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也推动了中药产业化的进程,企业也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完成相应的技术改造,使中药企业的生产硬件在近10年内有了较大的改善;由于中药新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加上继之可以获得的行政保护措施(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因此,提高了研究者和企业投入新药研究的兴趣,企业更是将中药新药的研制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动力。
创新体系初步建立
标准化仍待明确
随着中药现代化步伐的提速,中药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显着提高。统计显示,中医药产业生产值从1980年占全国医药生产总值的32.5%上升至2007年的41.5%,2003~2007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2.5%,高于医药产业和化学成药行业的平均水平。
有业内专家指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药材从传统农业生产向以GAP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变。中药饮片进入了 GMP认证时代,大生产、机械化生产取代了小生产和手工生产,逐步建立了标准化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同时,我国初步建立了技术较先进、与国际通行规范较为接轨的药物创新体系雏型。国家对于新药筛选中心、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GLP)、国家重点实验室、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平台、新制剂和新剂型研究技术平台等给予了大力支持,逐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然而,中药的创新技术能力建设显得不足,有待加强。数据显示,自1985年至今,经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已经超过1000个,其中以剂型改变获准的新药最多;其次为以新处方为特点的新药;而单味药有效组分、中药注射剂新药和扩大临床新适应症的新药数量均较少,以新药材或单味中药有效成分为特征的新药更是凤毛麟角。可见,我国中药新药的创新性科技含量尚不高,多数新药的创新点只是对药味和剂量稍作变化或者是制备工艺改变不大的剂型改进,在中药的高效和质控方面仍缺少重大创新性突破。
另外,中药新药的开发目标基本定位于国内市场,所以已开发的中药新药几乎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介于我国中药新药研制周期相对较短、开发资金相对较少,而目前的销售方式和医保体制有利于新药盈利,加之新药上市后,质量难于监控保障,所以不少企业情愿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新药的市场开拓与研制,而忽视了新药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
中医药历经漫长的发展历程,已形成高度完善、严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中药在生产与使用中的一些缺陷和弊端日益突出,由于过于倚重传统经验,使得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现代理论创新不足,传统中成药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手工操作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导致产品杂质多,质量不稳定,疗效不确切。特别是尚未深入运用现代植物化学和化学工程理论,仍然靠传统的经验和技艺指导生产。因此,中药生产标准化已成为我国中药生产的紧迫课程。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中药学教授、主任医师 彭康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中医学认为,寒性凝滞,主收引,易伤阳气。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此外,病变的冠状动脉对冷刺激特别敏感,遇冷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
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大雪时节,保护血管,温通经脉尤其显得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补养温通经脉护血管的中药。
川穹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中医认为,其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
川穹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配伍用之。古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寓意其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现代研究本品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酚类物质(如阿魏酸)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等。
推荐用法:
内服:煎汤,每日3-9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血管性头痛者,可用川芎10克、天麻10克,猪脑适量,炖汤服用。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中医认为,其味辛、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补血的圣药。当归常用于煲汤,特别对贫血患者,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常配伍黄芪、人参补气生血,如当归补血汤(黄芪和当归以5 1比分组成)。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多种挥发油、有机酸、糖类等,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推荐用法:
内服:当归煎服,每日5-15克。
当归补血排骨汤:猪排骨500克,当归10克,黄芪50克,料酒100克,清水适量。炖煮2小时。
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20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炖汤服用。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中医认为,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作用。
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本品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具有人参的补益作用,《本草纲目拾遗》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有补虚强壮作用,民间用治虚损劳伤,常用三七与猪肉炖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皂苷、黄酮苷、氨基酸等,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减低心肌耗氧量,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提高体液免疫功能等。
推荐用法:
内服:研末吞服,每次1~1.5克,水煎服,每日3~10克。
外用:研末外掺或调敷。
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三七痛舒胶囊、消栓通络胶囊,人参再造丸等。
通讯员/彭逢美 朱钦文 李凯欣
图/来源网络
编辑/殷鑫
#大雪 养生 ##中医 养生 ##当归##三七##川穹#
猪胰
(《药对》)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胰腺,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①《本草图经》:"寒。"
②《纲目》:"甘,平,微毒。"
【功用主治】益肺,补脾,润燥。治肺损咳嗽、咯血,肺胀喘急,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手足皲裂。
①《药对》:"通乳汁。"
②《本草拾遗》:"主肺痿咳嗽,和枣肉浸酒服之,亦能主痃癖羸瘦。"
③《本草图经》:"主肺气干胀喘急,润五脏,去皴、疱、酐蹭,并肪膏。并杀斑猫、地胆、亭长等毒。"
④《本经逢原》:"同胡黄连等药,治霉疮。"
⑤《随息居饮食谱》:"润燥,涤垢化痰,运食清胎,泽颜止嗽。"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外用:捣涂。
【选方】①治一切肺病,咳嗽脓血不止:猪胰一具,削薄,竹筒盛,于塘火中炮令极熟,食上吃之。(《食医心镜》)
②治肺损嗽血、咯血:猪胰切片,煮熟蘸苡仁末,空心服;如肺痈,米饮调下。(《士材三书》猪胰片)
③治久咳嗽上气十年二十年:猪胰三具,枣百枚,酒三升。渍数日,服三、二合,加至四、五合。(《补缺肘后方》)
④治冷痢久不瘥,此是脾气不足,暴冷入脾,舌上生疮,饮食无味,或食下还吐,小腹雷鸣,时时心闷,干皮细起,膝胫酸痛,羸瘦;及妇人血气不通,逆饭忧烦,四肢无力;丈夫痃癖,两肋虚胀,变为水气:猪胰一具,细切,与青蒿叶相和,以无灰酒一大升,微火温之,药熟,纳胰中,使消尽,又取桂心末一小两,纳酒中,每旦温服一小盏,午夜各再一服。忌面、油腻等食。(《海上集偏方》)
⑤治手足皴裂,出血疼痛:以酒挼猪胰,洗并敷之。(《肘后方》)
⑥治赤白癜风:猪胰一具,酒浸一时,饭上蒸熟食。(《寿域神方》)
⑦治目生翳膜:猪胰子一枚(五钱),蕤仁五分,青盐一钱。共捣千下,令如泥,每点少许,取下膜翳为效。(《孙天仁集效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猪胰绞碎,在摄氏60度下减压干燥,加少量甘油,搅匀,再加淀粉制成丸剂,每丸5克,含鲜猪胰3钱。早晚各服2丸,中午服1丸。10天为一疗程。治疗117例,总有效率为88%。该药不仅对单纯型、喘息型有较好效果,且对合并肺气肿者亦有疗效。
提醒您:猪胰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黑大豆
(《本草图经》)
【异名】乌豆(《肘后方》),黑豆(《日华子本草》),冬豆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
【植物形态】大豆(《本经》),又名:大菽(《管子》)。
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直立或上部蔓性,密生黄色长硬毛。3出复叶;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小叶3片,卵形、广卵形或狭卵形,通常两侧的小叶为斜卵形,长6~13厘米,宽4~8.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中脉常伸出成棘尖,基部圆形、阔楔形或近于截形,全缘,或呈微波状;两面均被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短阔,腋生,有2~10朵花;花白色或紫色;花萼绿色,钟状,先端5齿裂,被黄色长硬毛;花冠蝶形,旗瓣倒卵形,先端圆形,微凹,翼瓣篦形,有细爪,龙骨瓣略呈长方形,基部有爪;雄蕊10,2体;子房线状椭圆形,被黄色长硬毛,基部有不发达的腺体,花柱短,柱头头状。荚果长方披针形,长5~7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有微凸尖,褐色,密被黄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或近于球形,种皮黄色、绿色或黑色。花期8月。果期10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叶(黑大豆叶)、花(黑大豆花)、黄色的种子(黄大豆)、黑色的种皮(黑大豆皮)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含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等;并含下列成分:一异黄酮类:有大豆黄酮甙和染料木甙。前者含量为0.007,水解后得大豆黄酮和葡萄糖;后者含量为0.01~0.15%,水解后得染料木素和葡萄糖。二皂甙:有大豆皂醇A、B、C、D、E5个甙元,与甙元结合的糖有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甙元与糖的比例为1:1。在脱脂的大豆粉中,皂甙的含量约0.60%。此外,尚含胆碱2.06~2.90毫克/克,叶酸2.30微克/克,亚叶酸0.74微克/克,泛酸13毫克/公斤左右,生物素750毫微克/克,维生素B12_0.008微克%,唾液酸0.04%左右。大豆的水解产物中含乙酰丙酸0.971~3.559%。
大豆脂肪油成分参见"豆油"条。大豆皮成分参见"黑大豆皮"条。
【药理作用】大豆中含微量的大豆黄酮及染料木素(水解产物),两者皆有雌激素样作用(口服2.5克/小鼠/天,6天后测子宫重量),其作用强度为染料木素:鹰嘴豆芽素A:大豆黄酮=1.5:1.0:0.4,但也有认为大豆黄酮作用强于另外两者的。大豆黄酮对小鼠皮下注射不吸收,口服或腹腔注射时雌激素样作用相当于二乙基己烯雌酚的0.00001。家畜食入过多含此类异黄酮之饲料,可能对其生理功能发生某种影响。大豆黄酮对离体小鼠小肠有解痉作用,共效力为罂粟碱的37%。
【性味】甘,平。
①《别录》:"甘,平。"
②《医林纂要》:"甘咸苦,寒。"
【归经】入脾、肾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解药毒。
①《本经》:"涂痈肿;煮汁饮,止痛。"
②《别录》:"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炒为屑,主胃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
③崔禹锡《食经》:"煮饮汁,疗温毒水肿,除五淋,通大便,去结积。"
④孟诜:"和饭捣涂一切毒肿;疗男女阴肿,以绵裹纳之;杀诸药毒;和桑柴灰汁煮之,下水鼓腹胀。"
⑤《食疗本草》:"主中风脚弱,产后诸疾;若和甘草煮汤饮之,去一切热毒气,善治风毒脚气;煮食之,主心痛,筋挛,膝痛,胀满;杀乌头、附子毒。"
⑥《本草拾遗》:"炒令黑,烟未断,及热投酒中,主风痹、瘫缓、口噤、产后诸风。"
⑦《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通经脉。"
⑧《纲目》:"治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煮汁,解礜石、砒石、甘遂、天雄、附子、射罔、巴豆,芫青、斑蝥、百药之毒;治下痢脐痛;冲酒治风痉及阴毒腹痛。"
⑨《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肾燥,故止盗汗。"
⑩《四川中药志》:"治黄疸浮肿,肾虚遗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扬,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煮汁涂。
【宜忌】①《本草经集注》:"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
②《纲目》:"服蓖麻子者忌炒豆,犯之胀满;服厚朴者亦忌之,动气也。"
【选方】①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大豆一升。以水五升,煮二升,去豆,纳酒八升,更煮九升,分三、四服,肿瘥后渴,慎不可多饮。(《补缺肘后方》)
②治脚气入腹,心闷者:浓煮大豆汁饮一大升,不止更饮。(张文仲)
③治小儿丹毒:浓煮大豆汁涂之良,瘥,亦无瘢痕。(《千金方》)
④治痘疮湿烂:黑大豆研末敷之。(《纲目》)
⑤治小儿汤火疮:水煮大豆汁涂上,易瘥,无斑。(《子母秘录》)
⑥治消渴:乌豆置牛胆中阴干百日,吞之。(《肘后方》)
⑦治肾虚消渴难治者: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煎)汤下。(《普济方》救活丸)
⑧治小儿胎热;黑豆二钱,甘草一钱,灯芯七寸,淡竹叶一片。水煎服。(《全幼心鉴》)
⑨中礜石毒:以大豆汁解之。(《补缺肘后方》)
⑩中巴豆毒:大豆汁解之。(《补缺肘后方》)
【名家论述】①《本草拾遗》:"大豆炒食极热,煮食之及作豉极冷,黄卷及酱平。"
②汪颖《食物本草》:"陶华以黑豆入盐煮,常时食之,云能补肾。"
③《纲目》:"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所谓同气相求也,又按古方称大豆解百药毒,予每试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④《本草经疏》:"大豆,岐伯云生温熟寒。藏器云生平,炒食极热,煮食极寒。观《本经》及孟诜云,生捣涂肿毒,则生者非温矣。《经》又云,炒为屑,主胃中热,则炒者又非极热矣。应是生平,炒温,煮寒无疑。"
⑤《本草汇言》:"黑大豆,解百毒,下热气之药也。缪氏曰,善解五金、八石、百草诸毒及虫毒,宜水浸,生捣作膏,白汤调服一合。又去风,利水,散热,故风痹瘫痪方中用之,黄痘水肿方中用之,烦渴热结方中用之。又煮熟食之则利肠,炒熟食之则闭气,水浸、生捣食之解毒,敷之肉上散痈肿。但性利而质坚滑,多食令人腹胀而利下矣,故孙真人曰,少食醒脾,多食损脾也。"
提醒您:黑大豆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89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不杀病菌还能治病
下一篇: 中药熊猫:不练功夫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