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伏天身体寒不是怪病

医案日记 2023-05-05 18:28:59

伏天身体寒不是怪病

本报记者 胥晓琦

据《南昌晚报》日前报道,江西省南昌市的刘女士在人人都感到酷热难耐的三伏天,不但因怕冷身着秋装,手里还拿着棉衣,以备在有空调的公共场所穿!她说,今年春天,自己突然感到背部发凉,好像有个大冰块敷在背部,这股寒气还会在体内移动如到腹部。有的医生说她是“血气不旺,血不养经,而且长时间受这股寒气侵扰,心理有阴影”。

为什么刘女士的病情如此“怪异”?医生的说法对吗?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治疗?昨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北京垂杨柳医院中医科主任赵兰才。

神经受压感觉寒凉

“其实,刘女士得的病并非是什么少见的怪病。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类似病人。刘女士的年龄应该是中年以上,这一年龄段的人多有肾虚和气虚,都属于阳虚范畴;她在三伏天感觉寒冷的症状就是阳虚证的典型表现。而血虚主要是阴虚,因此阴虚证的表现不是这样。所以,刘女士至少主证不是血虚,而是肾阳虚、气虚。”赵兰才告诉记者。

他解释说,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刘女士的主要症状显示了其躯体感觉神经异常,无明显外伤诱因发生的这种情况,在中年人来说应考虑是否有颈椎或腰椎的骨质增生,压迫了脊髓的感觉神经,造成其感觉异常。她应该做核磁共振检查颈椎和腰椎情况。如果有椎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解除神经根压迫;如果不愿意做手术,可以服中药治疗,中医的治则是温补肾阳、补气、通络。

“最近,我就看过一位类似刘女士的病人。大热天,别人都出汗、穿短裤,他总感觉下肢发凉、怕风,总是穿着秋天穿的棉毛裤。其实,他的皮肤温度与别人一样,并不凉。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这位病人确诊为腰椎骨质增生,且压迫了脊髓神经根,最终做手术治愈了。”赵兰才说。

他还讲解说,对于一些神经压迫较轻的病人,中医手术也能解决问题。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原所长邓良月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中心微创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枢就曾介绍,应用从传统“九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刃”的针灸针治疗了两例类似刘女士的病人。一位病人总是感觉前臂疼痛,而且非常怕冷,夏天也要戴着棉袖套,医生检查发现其皮下神经的一个穿出孔狭窄,用这种针灸针把那个穿出孔稍微扩大了一下,病人就痊愈了;另一位病人,十年来都是穿着皮背心睡觉,因为哪怕是有轻微的温度变化如风吹、夜间气温下降,他就感觉到腰背寒冷、疼痛,其病因是脊椎间的一个神经穿出孔狭窄将腰神经的后支卡住了,医生也是应用那种针灸针为病人治愈了疾病。

“冬病”多为阳虚证

“中医认为,怕冷、感觉寒凉一般都是阳虚证或以阳虚证为主的病证。而引起阳虚证的疾病很多,除了上述疾病外,还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这些疾病被统称为‘冬病’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病痛易在寒冷的冬季发作或加重;另一方面,是指得这些病的人因阳气不足而过于怕凉,即使在盛夏往往也像在冷天一样穿较多衣服,睡觉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赵兰才说。

据他介绍,眼下时兴的冬病夏治最适合治疗这些以阳虚证为主的疾病。在夏季,中医采用适当的调治方法,以改变病人的体质、去除其诱因,就能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具体举例说,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因此最常见的“冬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上述夏季有异常寒凉感的病人,以及有寒性胃痛、腹泻、心绞痛的病人都属于有“冬病”。他们可以选用温散风寒的中药细辛、桂枝、白芥子等敷贴即“三伏贴”,能提高人体冬天的抗病能力,有预防疾病在冬季发作或加重的功效。有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病症和关节痛者除了用“三伏贴”外,还可以相应地辅助服用一些温阳祛寒、健脾温胃、养心温通的中成药。

但他提醒大家注意:冬病夏治有禁忌证,如果求治者还患有属禁忌证的疾病就不适宜冬病夏治。例如,患皮肤溃疡、全身皮疹、感冒发烧、严重感染、支气管扩张咯血、活动性肺结核,以及患中医所说的燥热性糖尿病、阳亢性高血压者及孕妇都不适宜冬病夏治,尤其不宜贴膏药、艾灸。在临床上,已发生过有禁忌证者在冬病夏治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如贴敷膏药后出现了咯血、烦热等不适症状。

冬病夏治不仅贴膏药

“很多人认为冬病夏治就是贴膏药,其实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疾病情况选用。”赵兰才说。他向记者介绍了如下三种冬病夏治方法。

“三伏补”病人可以请中医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一些补益汤药。例如,遇冷打喷嚏、易反复感冒者,可用玉屏风散补肺益气;冬季易咳喘者,可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六君子汤温阳健脾;遇凉腹痛、便稀者可服用附子理中汤。

“三伏灸”患有慢性关节疼痛、背痛、肩痛、四肢痛者,可请针灸医师辨证选取大椎、肺俞、膏肓等穴位进行灸疗。

“三伏泡”有些人几乎每年冬天都长冻疮,在炎热的暑天,可以请中医师开一些中药,用水煎后的药液浸泡手脚,以预防冬天冻疮复发。

体寒怎么调理 万病不离寒,十病九寒!(冬病夏治6大袪寒法)

1 万病之源起于寒“寒症”就是“身体畏寒、手脚冰凉。不止这些,寒症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比如,总是对事物有不安感、视物昏花、记忆力衰退、没有干劲儿等,大部分都是“寒症”导致的。

很多人总是觉得身体不对劲,到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疑难杂症。这些人里面,9成以上都是因为有潜在的“寒症”。

不要轻蔑地认为这只是“有点寒症”。寒症是万病之源,是能够动摇人体健康根基的严重疾病。“寒症”不仅是身体的一些症状,更是会危害到心理状态的非常严重的疾病。

女人体寒会怎样

女人最怕的就是“冷”。体寒会导致身体血气运行不畅,从而导致脸长斑点。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皮肤就没有生气,粗糙干燥。

最糟糕的是,我们的生殖系统是最怕冷的,体寒会引起宫寒,从而造成不孕不育或影响胎儿发育;宫寒还会引起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严重还会得子宫癌。

人长期处于寒性体质,还会导致肠胃炎、腹泻、便秘等情况,还会有头痛、腰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等各种疼痛症状。

2 体寒的症状

(一)轻度体寒症状

1、怕冷,手脚冰凉。

2、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复期长。

3、生理期经痛严重,腹部有垂坠感。

4、面色暗淡,无血色。

5、易疲劳,关节部位易酸痛。

6、睡眠质量差,睡眠浅。

符合以上3项即可视为轻度体寒。

(二)中度体寒症状

1、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2、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涨。

3、生理期紊乱,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

4、皮肤干燥易干裂。

5、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6、爱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3项或以上,为中度体寒。

(三)重度体寒症状

1、下半身水肿严重。

2、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3、睡一夜手脚仍冰冷。

4、起床时手脚发麻。

5、经常感到疲倦,四肢发酸,没有精神。

6、经常感到胃胀气。

7、月经总迟到,常有血块,易痛经。

符合3项或以上,为重度体寒患者。

3 引起体寒的原因

1.熬出内寒

在中医养生看来,子时睡觉至关重要,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因为子时这个时候阴气盛到极点,而阳气初生,是阴阳交接的时间,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此时不睡觉,即把阳气之苗一棒子打死了。长此以往,阴盛则阳虚,阳虚则寒。

2.穿出内寒

短裙、露脐装、露背装……够性感吧,也够冻人。而且露的这几个部位,偏偏是最怕受寒的。

肩关节、膝关节就不用说了,这都是人体薄弱之地,最受不得沾风寒受凉。

更要命的是颈背和腰腹,小腹为元气的中心,身之重地,腰为肾之府,颈背属于一身阳经之总管——督脉的位置,这些地方露着,不受寒才怪呢。

3.吃出内寒

一到夏天,雪糕、冰棍、冷饮,是多少人的最爱?更有甚者早上起来也是一大杯冰水,水果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就这样,长期吃着吃着,内寒就吃出来了。

4.虚生内寒

内脏一虚,功能与活力下降,内寒就会丛生。加之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对身体正能量变本加厉地消耗。如果您还不注意养生,就会导致耗的远远大于养的,内脏功能虚弱,内脏运转慢就滋生出内寒了。

5.懒生内寒

动为阳,静为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常运动,气血才能不淤不堵。而现代人最缺的就是这个,在家歇着,出门坐车,上班一坐坐一天。总不动,气血运行就弱,体力就会下降,内脏功能减弱,则寒从内生。

6.外寒伤身

这个外寒就是指外环境的寒,比方说秋冬气温下降,天气寒冷,您穿衣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风寒,但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其实更多是在夏天受的寒。

4 改善体寒怎么做

1.艾灸驱寒

艾是纯阳的植物,通过艾灸来改善体质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只要坚持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艾灸带来的效果。可以灸疗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神阙等穴位,驱寒效果很不错。

2.泡澡驱寒

中医理论中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是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艾灸,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3.喝红糖姜茶

生姜绝对是个驱寒的好东西,能温通生发脾胃之气。但它有生、干之分,生姜辛散善于清理经络脏腑中的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另外,红糖也是一个驱寒补血的好手。

红糖姜茶,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女性体寒而设计的饮品。

4.进食最好不要过量

如果进食太多的食物,就需要肠胃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血液也会集中在肠胃部。这样的情况就容易导致手脚冰凉,所以吃饭吃七分饱就好了。

5.适当运动

运动是提升阳气的好办法,是主动健康的最好的方式,很多被动调理,都比不上坚持合适的运动更有养生效果。

6.推揉腹部

身体的寒以小腹为中心,只要想办法保持小腹温暖,寒气就无藏身之地了。

腰带那一圈的位置正好是带脉的所在,在古代,它被称为“玉带环腰”。带脉是比较特殊的经络,属于奇经八脉。

有很多女性别的地方都不胖,唯独腰上堆积了不少的脂肪,远远望去好像腰上别了一个游泳圈。其实这是因为带脉之气不足,收束不住其他经络了。

要多去推揉这条经络,一直推到热透为止,以帮助通畅十二经,消除经络内的寒毒。建议可请专人来操作!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

夏至节气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三伏天就要来了,大家知道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最快吗?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三伏天排寒湿的有效方法,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三伏天排寒湿的有效方法

1、食疗

一、吃伏叫鸡

农村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的说法,在三伏天要吃伏叫鸡,也就是公鸡,古人认为刚刚会打鸣的小公鸡阳气最盛,有去湿去寒的作用,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通过吃伏叫鸡可以把体内的寒气、湿气都逼出来。

伏叫鸡的做法

食材:嫩公鸡1000克姜400克,紫苏50克,盐、白酒、油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好食材,鸡肉清洗干净,内脏保留(一般都讲究吃全鸡,内脏也不能少),紫苏和姜清洗干净。

2.鸡肉切块(不要太小因为后面还要炖)。

3.姜洗干净不用去皮,直接切片。

4.紫苏洗干净稍微晾一下。

5.将紫苏放入砂锅,砂锅内加三分之一的水,开小火煎15分钟。

6.锅内放少量油,加入切好的鸡肉块翻炒(内脏晚一会儿再加,要不然会炒烂)。

7.炒至鸡肉微微发白,加入姜片继续翻炒,淋入白酒(正宗的做法是喷,娘娘没那个本事,淋进去也一样的),放入内脏轻微翻炒至内脏脱生。

8.将炒制好的鸡肉放入砂锅中。

9.大火转小火煨40分钟,出锅前10分钟撒入适量盐翻动一下,基本锅内剩一点点汤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二、喝姜茶

生姜性温,味辛,有发汗、驱寒、除湿、活血的功效,在三伏天喝姜茶,有很好的排湿气、寒气的效果。

食材:红糖30克,生姜15克,红枣50克。

做法步骤;

1.生姜切片,放入壶中,加入红枣,加入1000毫升,小火煮开5分钟后关火。

2.加入红糖,盖上盖子焖5-10分钟即可。

2、泡脚

脚底穴位非常之丰富,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流通、舒缓压力、帮助体内排出体内湿寒,在三伏天泡脚效果尤佳。

一、艾叶泡脚

材料:艾叶100克,水2000毫升。

做法:

1.将艾叶放入锅中,加水煮5-10分钟。

2.将艾叶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放置温热略烫的程度,即可开始泡脚。

3.泡脚20-30分钟即可。

二、花椒泡脚

材料:花椒100克,水2000毫升。

做法:

1.将花椒放入锅中,加水煮5-10分钟。

2.将花椒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放置温热略烫的程度,即可开始泡脚。

3.泡脚20-30分钟即可。

3、三伏贴

三伏天时身体阳气大盛,毛孔打开,此时使用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鼓舞阳气功效的三伏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冬病夏治、驱除寒湿的功效。

注意:

三伏贴的使用需要根据年龄、皮肤状态等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因此建议到到中医院贴,避免皮肤灼伤的风险。

4、嗮背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我们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和膀胱经,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湿气都可以排掉。

做法

第一次晒背,应该选择早上8~9点的太阳光,或者下午3点以后的阳光,不必太长,20分钟左右即可,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的耐受性,如果觉得舒服还能接受,可以循序增加时间,一般体质推荐晒30~60分钟为佳。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千万不要贪图功效,把皮肤晒伤、晒痛。

注意

1.适合虚寒体质、寒湿内盛的人,经常便溏腹泻、四肢寒凉怕冷的人群。

2.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能过于饥饿。

3.紫外线过敏者不能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不可以晒;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的人禁晒;年龄大的慎晒,需家人陪同;孕妇不可以晒;喝完酒不能晒。

   三伏天如何养生

1、想法子养阳

夏季的气温虽然说很高,阳气非常旺盛,但是人们还是要注意养阳气的。因为阳气可是人的动力,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夏季的时候阳气虽然旺盛但是多半是浮跃在外面的,这样子反而很容易被外邪伤到。

所以说,在炎热的夏季,可是要想法子养阳气的。尤其是在最为炎热的三伏天期间,更是要注意。比如说为了避免阳气损耗太多,锻炼要适当,别选择剧烈运动,选择散步、打太极等轻缓又能够锻炼身体运动比较好。同时要记得运动之后,务必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因为运动了会流汗,汗液会带走不少的水分和营养。

2、选择合适的瓜果食用

三伏天快到了,正值夏季,此季节有大量的瓜果上市,人们可有口福了。适当吃水果,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和水分,但是因为水果的种类很多,而且性味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水果进食,才能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比如说内火大,痰湿重的人,要少吃荔枝、桂圆等性热的水果。比如说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吃太多的雪梨、西瓜等性寒性凉的水果,不然会刺激肠胃,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症状。比如说容易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吃菠萝、芒果,以免过敏影响身体健康。

3、健脾祛湿

脾脏可是很重要的,它可是恶湿喜燥的器官,夏季虽然说很炎热,但是雨水天气也多,再加上现代人多在办公室内吹空调上班,所以接触到的湿气非常多。所以,身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袭的。所以,这个阶段很容易患上脾胃病,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拉肚子等问题。

所以说,在这炎热的夏季,在三伏天到来之前,要保健脾脏。建议多喝早晚的时候,多喝一些粥,比如话说莲子粥、山药粥、薏米粥。这些粥营养又健脾祛湿,很适合炎热的夏季食用。

炎热夏季如何祛湿

1、少盐

吃太多盐分的话,会更容易口渴,就会喝很多的水。虽然说人体需要水分,但是太多了也不好,很容易造成水肿的。所以说,夏季天热只要不是出汗太多的话,就要坚持低盐饮食。

2、按摩

洗完澡之后,身体会微微出汗,再做个按摩,有助排出身体内的湿气,同时还能够放松身体,更有助保健身体。

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的时候洗澡要用温水,不要用冷水。因为夏季人体的体表温度比较好,直接用冷水冲皮肤的话,很容易刺激皮肤,反而造成寒气侵入身体,不利身体健康。天热皮肤毛孔是扩张的,皮肤接触到冷水之后,部分寒气通过舒张的毛孔侵入体内,再因为受了冷刺激毛孔闭合,这样子寒气就会死死地所在皮肤毛孔里了。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相关文章:

★三伏天如何去寒气攻略

★三伏天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三伏天怎么祛寒除湿

★关于三伏天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三伏天去寒气的方法(2)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

★2019三伏天吃什么去湿气,三伏天去湿气方法

★三伏天去寒气的方法

★三伏天吃什么去湿气的效果最好(2)

★三伏天为什么要驱寒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 为什么三伏天排寒湿最好

1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在不同的年份,会有不同的日期,具体的以实际年份为准。

三伏天的计算方式是从夏至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计算,三伏天和三九天相对,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的统称,三伏天属于二十四节气之外的一个杂节气,同时,三伏天的确立也是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节日为确立标准,三伏天的确立日期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日子的,而是以当年的夏至日为参考确立的。

因此,三伏天的日期是比较的灵活的,每年的三伏天日期都不一样,要以实际的日期为准。

今年是2022年,2022三伏天从7月16日入伏,到8月25号出伏,一共有40天。

2 为什么三伏天排寒湿最好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养生,排出体内的湿寒之气。

不过,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此时大自然的阳气处于一年中最旺盛的时刻,身体的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三伏天的时候应用温阳祛湿的药物作用于身体可以治疗一些寒湿类疾病;另一方面,三伏天的时候可以借助外界旺盛的阳气排出体内的湿寒之气。

三伏天排寒湿的方法比较多,如温水泡脚、拔罐、食用姜、穴位贴敷、艾灸等。

3 三伏天怎么晒太阳去寒气好三伏天的时候可以在上午太阳刚出来和下午太阳要下山的时候去晒背。

身体中湿气、寒气重的人群常常会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以及湿疹等情况,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低温和雨水进入到人体之后,就会出现湿气和寒气,所以,为了身体健康,在三伏天期间一定要做好排湿寒的工作,做好了的话能够让我们的经络与血液比较充足,让我们的毛孔收缩,避免湿气寒气的影响。

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太太阳底下只能存活数半个小时或数小时,通过日光的调节,也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

4 三伏天为什么不能做酒做好温度控制的话,也可以做酒。

三伏天的时候温度比较高,细菌繁殖很快,因此,三伏天的时候,食物保存需要非常注意,做酒的过程需要进行发酵,如果是常温环境下进行做酒的话,制作材料极易变质,因此,如果是三伏天常温环境下,是不建议做酒的,不过,如果控制好了温度的话,做酒也无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83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