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藏族文化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而表现藏医学内容的唐卡,藏语称为曼唐。曼唐是藏医先知为后世描绘的“多媒体教具”,是一本本形象的教科书。西藏发行量最大的图书,是天文历算研究所每年编制的《天文气象历书》。天文历算的中心是宇宙大环境,藏医药围绕着人体小环境,二者紧密结合。
马骏 本报记者
天下名山,自成风流。登过五岳之首的泰山,吟诵过“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再仰望珠穆朗玛,会有别样的感受。
当带着中西医为中心的惯常思维,来到青藏高原深处,看到藏医药是怎样在漫长岁月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斑斓多彩的藏医药文化之中徜徉,惊叹其疗效神奇、理论深邃的同时,更有别样的触动和震撼,进而心生敬畏。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正因为文化的多元,文明的多样,世界才更有意义。不必比较谁更优秀,相信所有的民族医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本民族的选择和心爱。我们要做的,唯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曼 唐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而表现藏医学内容的唐卡,藏语称为曼唐,它是医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西藏藏医学院图书馆,我见到闻名已久的全套80幅曼唐。馆长介绍,这里每幅曼唐都需要3名工匠一起描画1个月。曼唐是大有讲究的,用纱或亚麻织物涂上胶水或白土,放在石灰水中反复浸泡,随后用贝壳或其他器具摩擦,直至光滑。用于作画的颜料大多很贵重,如黄金、朱砂和银粉等。正是这些上等颜料的使用,保证了曼唐永不褪色。
经常有老师带着学生来这里观察和学习,曼唐是藏医先知为后世描绘的“多媒体教具”,是一本本形象的教科书。每幅曼唐由几个或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图案组成,合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藏医学的起源、理论及实践,甚至医生的修养品德等内容。据说,曼唐的收藏遍及世界各地,如印度的藏医学中心、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英国的威尔康医史博物馆等,许多藏学家都以拥有一幅古老的曼唐而感到荣幸。
如今在西藏,眼见这种完美的艺术形式宏大而集中地反映整个藏医药学,而且代代传承,我不禁艳羡这些藏医药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福分。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幅反映藏医药胚胎学的曼唐。它形象地展示了人体受孕、妊娠反应和胎儿发育过程中的“鱼期、龟期、猪期”顺序,与脊椎动物、鱼纲、爬行纲、哺乳纲和人类的进化顺序一致。藏医药学者占堆评价:“这些观点比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还要早1000多年。”
此外,图书馆特藏部存放着近5000卷用黄绸布包裹的长条形古装藏文书,大多用的是韧性极强、印色不褪的藏纸,所以时隔百年而字迹清晰。但有人推测,就是这种用高原上特有的狼毒草做成的剧毒藏纸,可能导致长期接触藏医经典的人中毒。
天文历算
西藏发行量最大的图书,是天文历算研究所每年编制的《天文气象历书》,发行量达30多万份,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每家每户都要购买,有的甚至把它供奉起来。
在去年11月出版的历书中,已推算出今年7月22日日食精确时间为9时到11时,并用4幅图画勾画了日食过程。历书内容涉及气象预报、地震预报、各地农耕牧作时间、各种藏药的采集时间等,对生活生产有很大指导意义。天文历算研究所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西藏气象局等有长期合作关系。
藏医药和历算之间联系紧密,历史上学识修炼极高的藏医或僧侣,大多通晓天文历算。但天文历算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难于深入理解和运用。一名研究员笑着说,“钻研了30年,但只掌握了天文历算学的1/10。”8月5日,在藏医院研究所,67岁的贡嘎仁增研究员亲自为我演示沙盘推算,可惜外行的我看不出什么门道。
贡嘎仁增说,天文历算的中心是宇宙大环境,藏医药围绕着人体小环境,二者紧密结合。正常人体的生理变化、脉搏心率等,都和天文历算有关。治疗病人,藏医要根据时令和季节对症下药,采挖和炮制药品,也有严格的时间讲究。
中医药学有河图洛书、五运六气,藏医药有天文历算,二者在基本理念、预测天象和疾病、指导治疗等方面有相通之处。随着中藏医学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不知是否有更多合作的可能与空间?
我听了这一句话,仿佛感觉我们身体里充满了热量,仿佛在我们要摔下山崖那一刻,有人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将我扶起,又像是在我生命垂危时,一位医生治好了我的病.使我顿时感到十分幸福……
而那是一次下着雨的早晨,好友敲响了我家的门,他告诉我他的父母因为闹别扭而吵架的事,他被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他与我坐在椅子上说话,这次,我没能插上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倾听他的心声,他最后是含着泪水走的,但是后来,他的父母又和好了,他也变得快乐了,但是他却来感谢我,感谢我在那飘雨的早晨的倾听,因为我的倾听,使他欲破碎的心情舒畅了许多.这不正是幸福的感觉吗?
原来,在我眼里,幸福就在倾听和诉说中体会.
幸福
去西藏旅游不容错过的景点:
走进拉萨——圣殿布达拉宫
在大昭寺虔诚转经,观看一场辩经仪式
徜徉西藏神圣湖泊——纳木措
观赏山峰峡谷奇观:山南、日喀则、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感受林芝江南风情
仰望神山——冈仁波齐
西藏旅游线路——游玩以上精华景点,有没有比较合理的旅游线路?
西藏幅员辽阔,景点众多,要想细细游玩,估计需要一年半载吧!不过游玩西藏的精华景点,安排7-9天就可以了!
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全比较经典的旅游线路:
原文通道:去西藏旅游必看!不容错过的西藏旅游景点推荐dfhk!
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纳木措(经典大环线)
西藏旅游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西藏一年四季都很美,无论什么时候去西藏旅游都不会让你失望!夏季是西藏旅游的高峰期,这时候景点门票、酒店住宿比较紧张!
一定要在网上提前预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错峰出行,春秋季节去西藏旅游!
不建议冬季去西藏旅游,冬季由于大雪封山,阿里、纳木措等地不适合旅游!虽然冬季西藏山川最为壮观,能见度最高,但安全起见,不建议出行哦!
西藏旅游攻略——去西藏旅游酒店怎么样?餐饮费用贵吗?
西藏旅游酒店住宿须知:
西藏的酒店和客栈主要分布于拉萨市区内、火车站周边,豪华酒店一般500-1000元/间,经济酒店一般200-300元/间,普通青年旅舍一般在100元/床位!
西藏其他地区的住宿费用比拉萨要低一些。大家不管选择什么样的酒店,最好先提前在网上定好,来了后直接入住,可以省一大笔时间的。
如果不想花费大量时间选择酒店,也可以直接交给专业旅行社预定,不仅省心,而且十分价格十分实惠,毕竟他们有低价渠道。
西藏旅游餐饮须知:
西藏餐饮花费弹性较大,大约30-100元/天。甜茶通常按杯算,只要7角钱一杯,酥油茶一般10元/壶,一份糌粑大约7元,而一些价格较贵的特色菜如林芝石锅鸡,价格则接近100元/份。
所以去西藏旅游餐饮费用,主要由自己的预算决定!
西藏旅游攻略——西藏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
1、去西藏旅游,会面临高原反应,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病人群、严重感冒患者、孕妇、贫血、低血糖女性、年龄低于8岁的小孩、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等体质差的人不适合去西藏旅游!
2、必带物品:一份详细的线路图、各类电子产品、身份证、边防证等重要证件!
3、衣物:西藏在春、秋季节都比较寒冷,抓绒冲锋衣、加厚保暖内衣、厚羽绒服是必要的,帽子、围巾、手套这些小件也必不可少。
西藏夏季舒适清爽,但早晚温差大,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晚会降到10℃。白天最好穿长裤长袖,晚上加一件外套即可。一些海拔极高的地带,如纳木措、珠峰大本营、阿里地区,即使夏季也要穿冲锋衣或羽绒服。
4、如果在西藏休闲游,穿轻便的运动鞋即可;如果是户外登山游,最佳选择是硬底高帮的登山鞋。
5、到了西藏以后少运动、多补充水喝维生素、备一些常用药!
为缓解高原反应,红景天,建议提前十天左右开始服用;高原安,可以临时解决轻微高反症状;诺迪康胶囊,西洋参,可以缓解极度疲劳症状;百服宁,可以缓解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
6、西藏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做好防晒准备:带上太阳镜、遮阳帽、防晒霜、保湿霜、润唇膏等!
7、风俗禁忌。不乱碰当地寺庙,人文古迹的东西,不乱说话就行。
8、西藏许多住宿的地方不提供洗漱用品,最好自备牙膏、牙刷、毛巾、洗发露、沐浴露、拖鞋等。
9、随身携带保温杯,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能驱赶寒气。高原地区天气变化快,尤其夏天和午后多雨,随身携带雨伞或雨衣是十分必要的!
珠穆朗玛峰
【简介】
珠穆朗玛峰(Jo-mo 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藏 和 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由结晶岩系构成,终年积雪。海拔8844.43米(1975至2005年公认为8848.13米),并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中意思:高山柳和母象),意为“女神第三”。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宫室。 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为了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有趣的是,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这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第四版人民币十元的背面图案就是珠穆朗玛峰。清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皇舆全览图》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5年 印度测量局在英国人主持下,将该局局长S.G.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此峰。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玛塔。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登峰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也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的重要科学资料。1989年3月,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宣告成立。保护区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区内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极为丰富,其中有8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长尾灰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金钱豹等。峰顶共有600多条冰川,面积1600平方千米,最长的26千米,每当旭日东升,巨大的山峰在红光照耀下,绚丽多彩。此外,还常出现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位置】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2005年10月9日发布数据),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北纬27.9°。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长高。珠穆朗玛峰地处中尼边界东段,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的定曰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藏语称 “珠穆朗玛”(清康熙帝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作“朱母朗马阿林”),意为“神女第三”。
【地理地形】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 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 ,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 ,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 ,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冰川】
在这些山脊 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
珠穆朗玛峰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最大的绒布冰川长达26千米,平均厚度达120米,最厚处超过300米以上。这些冰川类型齐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其中最大、最为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冰舌平均宽14千米,面积达86.89平方千米。
冰川上 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 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气候】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 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C,平均气温在-40°C至 50°C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 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路线】
攀登示意图
早在19世纪初叶,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然而直到 1953年,才由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到1998年底, 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这些路线是:
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可惜功亏一篑,第2年才由英 国队沿此线登顶成功。
东北山脊路线:196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队开创并成功地登顶。
西北脊转北壁路线:1963年由美国队开创并取得了成功。
西南壁路线:1975年由英国博宁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西北脊路线: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并由此登上顶极。
北壁直上路线:1980年由曰本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南面柱状山脊路线:1980年波兰队开辟并登上顶峰。
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1980年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并取得成功。
西南壁转西北脊路线:1982年由前苏联队开创,并沿此线登上顶峰。
东壁转东南山脊路线:1983年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并取得成功。
东壁路线:1988年由美国一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并由此登顶。
同年,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并会师顶峰的壮举。人类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迹正不断涌现
【交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山的路线是: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至协格尔, 总计670公里,行程两天,然后再经帕卓区沿简易公路南下,行车110公里后就 到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绒布冰川末端---绒布寺。
【环境保护】
1989年,珠穆朗玛峰附近被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保护区面积3.5万平方千米,包括聂拉木、定结、定日和吉隆四个县。
旅游者进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时,都要办理一张“通行证”。在这张“通行证”的背面注明有这样的“游客须知”:“当在荒野区徒步旅行时,不要践踏娇嫩的植物或采摘任何植物,请在可行的路上行走。任何种类的垃圾请包装好带出或放入指定的垃圾箱内。”
对于来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者来说,这些是必须知道的。在旅游途中游客如果有废弃物,可以生物降解的就挖个坑埋在土里,能烧掉的用火烧掉,不能降解的就用袋子装在车上带走。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沿路的每一住宿地都有垃圾箱,甚至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也设有2个黑色的大垃圾箱。
【高程测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13米。1999年,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珠峰的海拔高度为8850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珠穆朗玛峰最近的一次测量是在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在2005年10月公布,为8844.43米(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
【登峰相关简史】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是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马洛里的遗体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处被发现,而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故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岁来自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en: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 en:Tenzing Norgay 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是纪录上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准确记录以来)
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是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首次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是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其中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赖因霍尔德·梅斯纳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穆朗玛峰成功。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8年——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残疾人。
2000年——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 2001年——美国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攀登珠峰并测量珠峰高度数据。
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度为8844.43米。
新闻
1300万年前珠峰高度可能超过12000米
发布时间:2005-04-16来源:工人日报作者:赵亚辉
加尔户外运动网 (Jial.com)
--------------------------------------------------------------------------------
第四次珠峰综合科考正在紧张地进行。地质学家们在珠峰地区采集到了拉伸变形的岩石样品,经过分析测算发现,在1300万年以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能比现在的8848米要高出很多,曾经超过12000米。
此次珠峰综合科考地质组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院丁林研究员说:“在此次科考中,在珠峰地区的不少地方发现了拉伸变形的岩层,就证明在喜玛拉雅山脉北坡确实存在断裂带,而珠峰就在这个断裂带上。在国际上,这个断裂带也被称为藏南断裂带,长达数千公里,是喜玛拉雅山脉发生地质变化的重要证据。”
据丁林研究员介绍,珠穆朗玛峰在岩石结构上分为三层:接近珠峰峰顶的一层是珠峰层,厚度不到200米,是坚硬的奥陶纪灰岩;第二层是黄带层,也是不易变形的黄色的坚硬岩层,大约500米厚;第三层是北坳层,大约300米以下的部分都属于北坳层。由于岩体坚硬,历史上,前两层基本上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从现在的发现看,北坳层曾经发生过巨大的岩石变形和地质变化。
“根据我们的观测和计算,珠峰北坳层岩石的拉伸率为15%左右,发生拉伸变形的年代大约在1300万年前。”丁林研究员说:“这意味着珠峰的高度在那时可能比现在要高很多。”他举例说: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果长度拉伸为1.5,就意味着高度的边会减少为原来的0.67。如果按照这个规律计算,现在珠峰北坳层所在8000米的高度,那时应该是11900米,再加上大约700米-800米变化不大的珠峰层和黄带层,珠峰的高度在1300万年前应该超过12000米。”
据丁林研究员介绍,现有的发现证实,历史上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曾经相互独立,中间隔着新特提斯海(即古地中海)。而珠峰地区,就曾经是新特提斯海的一部分,现在的欧洲的里海、黑海、地中海也都是新特提斯海的一部分。大约从6500万年前开始,由于印度板块开始向亚洲板块挤压,喜玛拉雅山的主体、青藏高原开始形成。到了1300万年前左右,高度到达顶峰的珠峰由于自身重量太大等多种原因,开始发生断裂,在地壳运动之后逐渐平衡,最终形成现在的高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80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挑战帕金森病的年轻中医
下一篇: 医学史对我们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