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乱世郎中》以闻名中外的云南白药为主线,给观众塑造了一个济世为民、刚正不阿的医生形象,确有感人的力量。然而,大概不少观众会对影片中的“蛇衔草”、“鹿衔草”的情节,觉得甚是玄虚吧。
其实,动物发现良药,并非无稽之谈,古今中外,皆有所闻。据说,前苏联乌兹别克有一猎人,在打猎时曾发现受伤的野兽总是往同一个山头上跑,并且都在悬崖峭壁的岩石上摩擦伤口。很久以后,迷惑不解的猎人终于发现峭壁的岩石上流下一种象蜂蜜似的黑色粘稠液体,那受伤的野兽都是在伤口上涂满了这种液体,猎人把这种液体弄了一些回去,试用后,发现居然有治疗跌打损伤的奇效。
当地居民不解其因,皆以为是什么“天意”,便尊称这种液体为“山泪”。前苏联有关研究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并通过化学实验,终于揭开了“山泪”的秘密。原来“山泪”是从埋在岩壁间的木乃伊里滴出来的防腐液,经过空气的作用,使这种液体可以舒筋消肿,具有使创口断骨迅速愈合的作用。(赵永春)
概述
第一章解表药
学习目标:
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各药的药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
3.熟悉: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升麻、蔓荆子。各药的药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
4.了解:淡豆豉药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
5.掌握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桑叶与菊花,柴胡与升麻各组药物药性与功效的异同点。
6.熟悉麻黄与香薷,紫苏与生姜功效相似药物的相同和不同点。
7.掌握麻黄配桂枝,麻黄配杏仁,麻黄配石膏,桂枝配白芍,柴胡配黄芩,生葛根配黄芩、黄连各组药物的配伍意义。
概 论
念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性能功效: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的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症者。部分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念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性能功效: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的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症者。部分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分类 性味 功效 主治病证 兼治病证辛温解表药 辛温 发散风寒,发汗力强 外感风寒表证 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证辛凉解表药 辛凉 疏散风热,发汗力弱,长于透热解表 外感风热表 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配伍方法:
使用注意:
1、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发汗以微汗为度,中病即止,不可过汗。
2、对于多汗及热病后津液亏耗者忌用。
3、对于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慎用。
4、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各论
1、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略)
2、配伍应用
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
麻黄配杏仁: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佳。
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
桂枝配白芍:治风寒表虚有汗。
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既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湿热泻痢初起。
柴胡配黄芩: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
3、相似药物的比较
1、麻黄、桂枝:均性温而能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
不同1:麻黄发汗力强,惟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咸宜。
不同2:麻黄善宣肺平喘,治肺气不宣之喘咳;还能利水退肿,治水肿兼表。桂枝又善温通血脉、温阳化气、温中散寒,治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胸痹冷痛,阳虚水肿,痰饮眩悸及虚寒腹痛等。
2、荆芥、防风:均能发汗解表而治风寒感冒。
不同1:荆芥微温平和,生用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又治风热感冒无汗或汗少者;防风微温而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之品,发汗力虽较弱而长于胜湿,凡外感表证无论寒热或夹湿与否均可投用。
不同2:荆芥生用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
3、桑叶、菊花: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
不同1: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菊花性微寒,作用偏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
不同2:桑叶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菊花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4、柴胡、升麻:均为解表升阳之品,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
不同1:虽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甘性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
不同2:升麻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
不同3: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医 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5、香薷、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香薷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头痛、形寒、发热无汗及腹痛吐泻;
麻黄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此外,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
6、紫苏、生姜:均能发汗解表而治风寒感冒。其中,紫苏性温,发汗力强,又兼理气,风寒感冒无汗或兼脾胃气滞者多用;生姜性温,发汗力弱,风寒感冒轻症多用;
紫苏又能理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治脾胃气滞、胸闷不舒、气滞胎动及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生姜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及半夏、南星之毒,治胃寒呕吐,风寒咳嗽,食鱼蟹、生半夏、生南星引发的中毒。
第二章清热药
学习目标
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2. 掌握: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蒿、地骨皮。
3. 熟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苦参、紫草、水牛角、青黛。蚤休、穿心莲、白鲜皮、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觅、红藤、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熊胆、白薇、胡黄连。
4. 了解:紫花地丁、鸦胆子、垂盆草、秦皮、马勃、银柴胡。
5.掌握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牡丹皮与赤芍,金银花与连翘各组药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点。
6.熟悉芦根与天花粉的相同和不同点。
7.掌握知母配黄柏,知母配川贝母,桅子配茵陈,黄连配吴茉英,黄连配木香,黄柏配苍术,白薇配玉竹各组药物的配伍意义。
8.了解知母、栀子、黄芩、黄连、生地黄、金银花、大青叶、牛黄、鱼腥草、青蒿各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概论
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本类药药性大多寒凉,少数平而偏凉,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
性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表邪已解、内无积滞的里热证,如外感热病高热、阴伤内热、湿热泻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阴虚潮热等。
按其性能及临床应用之别,习惯将本章药物分为五类。
清热药的分类及其特点
分 类 性 味 功 效 主 治
清热泻火药 甘寒或苦寒 清泄实热郁火 外感热病气分高热证,以及肺热、胃火、肝火、心火等脏腑火热证等。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兼以清热泻火 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诸证,如湿温、暑湿、湿热中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淋痛、疮疹,以及诸脏腑火热证。
清热凉血药 苦甘寒或咸寒 清热凉血,兼以滋润、活血 外感热病热入营血之高热神昏谵语,以及火热内生之血热妄行诸证清热解毒药 苦寒或辛寒甘寒 清解热毒 主治外感或内生实热火毒诸证,如痈疮肿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肺痈、肠痈、热毒泻痢、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等清虚热药 苦咸甘寒
多入肝肾经 退虚热、除疳热,
兼凉血 阴伤发热、久病伤阴之骨蒸潮热,以及小儿疳热
1、里热兼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
2、气分热兼血分热者,宜气血两清;
3、里热兼阴伤津亏者,要注意祛邪而不忘扶正,辅以养阴生津药;
4、里热积滞者,宜适当配合泻下药;
5、里热兼脾胃虚弱者,宜适当辅以健胃药。
1、 本类药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2、 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易化燥伤阴津,故阴虚津伤者亦当慎用;
3、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尤须明辨,不可妄投;
4、 要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比较药物的异同点:
1、石膏、知母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石膏降火力强,并兼解肌,重在清解
知母味苦甘质润兼归肾经,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肠,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等。
2、芦根、天花粉:同归肺胃经,均善清热生津止渴,治热病津伤烦渴。
相 异的是:芦根甘寒质轻,作用较缓,善清肺胃之热而兼透散,治外感热病初期兼表证、中期高热烦渴、后期热退阴伤烦渴成宜;又能清胃止呕、清肺利尿,且兼祛痰 排脓,治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等。天花粉苦微甘,性微寒,生津之力较强,又兼能清肺润燥,治肺热燥咳、痰热咳嗽带血;还能消肿排脓,治 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疮肿未脓可消,已脓可溃,脓多促排,脓尽不用。此外,将其制成结晶天花粉蛋白注射液,用于抗早孕及中期妊娠引产有效。
3、黄芩、黄连、黄柏:均味苦而功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相须为用治湿热、火毒诸证。如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湿热疮疹、热毒痈肿、目赤肿痛、血热吐衄及其它脏腑火热证。
相 异的是:黄芩入肺与大肠,兼入胃与胆等经,作用偏于上焦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且止血力强,又善治温病热入气营血分证、肺热咳喘、湿温、暑湿、湿热中 阻、湿热淋痛及痔漏便血;还能安胎,治胎热胎动不安;此外,与柴胡相伍能治少阳寒热往来。黄连大苦大寒,药力,主入心胃,兼入肝与大肠等经,作用偏于 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又善治温病热人营血之神昏谵语、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肝火犯胃呕吐吞酸、湿热痞满,以及胃火炽盛消谷善 饥。黄柏药力弱于黄连,主入肾兼入膀胱,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肾)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又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以及下焦湿热之尿闭、淋浊、带下、 阴痒、足膝肿痛及脚气等。
3、牡丹皮、赤芍药:同源于毛茛科植物,均味苦性微寒而归肝经,均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热入营血之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zhengjia肿毒及跌打瘀肿等证。
然牡丹皮兼辛味,并入肾经,又善透阴分伏热而退虚热,治热病后期之阴虚发热、久病阴伤之无汗骨蒸;赤芍药苦泄而专入肝经,又善清泄肝火与止疼痛,治肝郁化火胸胁痛及肝火目赤肿痛。
4、金银花、连翘:均归心肺,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风热表证及温病发热。对疮肿,无论初起兼表或热毒炽盛均可;对外感热病,无论邪在卫、气,还是营、血均宜。
然金银花甘寒香散,清透解毒力强,疮肿热毒重者尤宜,又治肠痈、肺痈及热毒血痢。连翘苦泄微寒,长于散血结气聚而消痈散结,素有"疮家圣药"之誉,疮痈有肿核者尤宜,又治瘰疬痰核;还兼利尿,治热淋涩痛。
常用配伍及意义
石膏配知母:既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知母配黄柏:治阴虚火旺效佳。
知母配川贝母: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栀子配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
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黄连配吴茱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黄柏配苍术:特别是下焦湿热证有效。
白薇配玉竹:治阴虚外感。
第三章泻下药
学习目标
1.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2.掌握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熟悉芦荟、郁李仁、京大戟、红大戟、牵牛子、芫花。
3.掌握下列大黄与芒硝,京大戟与红大戟各组药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点。熟悉火麻仁与郁李仁的相同和不同点。
4.掌握大黄配巴豆、干姜的配伍意义。
概述
1.定义: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2.功效:排出积滞、清热泻火、逐水退肿
3.分类及适应证:
①攻下药: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多苦寒,即可通便又能泻火。
多用于实热积滞、燥屎坚结,便秘者,还可用于实热证。
如:大黄、芒硝
②润下药:含油脂能润肠通便有缓泻作用。
多用于老年津枯、产后血亏、病后津液未复及失血病人肠燥便秘。[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 理]
如:火麻仁、郁李仁、蜂蜜。
③峻下逐水药:作用猛烈,能引起剧烈腹泻或兼能利尿的药物,称为峻下逐水药。孕妇忌用。
多用于水肿、膨胀、痰饮积聚、喘满证。
如:甘遂、芫花、大戟、牵牛子、巴豆。
4.注意事项:
①有兼证时,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同解;或攻补兼施。
②本类药作用峻者,易伤正气。久病体弱,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慎用。
③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相似药物比较:
1、大黄、芒硝:均味苦性寒,一则均善攻下通便泻热,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常相须为用;二则均清热泻火,治目赤肿痛、口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肠痈及痔疮等。
相 异的是:大黄大苦大寒,泻热攻积力强,又善治湿热积滞泻痢初起见里急后重者;芒硝则兼咸味,长于润软坚硬燥屎,尤宜燥屎坚结难下或热结旁流者。此外,大黄 兼解毒,善清血分之热而止血,治血热妄行之吐、衄、咯、便血及水火烫伤;清利湿热,治湿热黄疸、淋证涩痛;活血逐瘀,治瘀血磐闭、产后瘀阻腹痛及趺引损 伤。芒硝外用可回乳。
2、火麻仁、郁李仁:均为植物种仁而善润肠通便,凡年老、体虚、久病及产妇因津血不足所致肠燥便秘即可选用。相异的是:火麻仁甘平油润,又兼补虚。郁李仁则苦降散润,又兼行气、利水消肿,以肠燥兼气滞者用之为宜,还治水肿、脚气,兼便秘者尤佳。
3、京大戟、红大戟:均性寒有毒,既善泻水逐饮,治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又善消肿散结,治痈肿未溃及瘰疬痰核等。然京大戟源于大戟科,毒大而泻下逐水力强;红大戟则源于茜草科,毒小而散结消肿力佳。此外,醋制均可减其毒。
常用配伍:
大黄配巴豆、干姜:故善治寒积便秘。
第四章祛风湿药
学习目标1.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其性能特点。
2.掌握: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徐长卿、木瓜、桑寄生、五加皮、蕲蛇。
熟悉:稀签草、络石藤、桑枝、海风藤、川乌、雷公藤、香加皮、千年健。
了解:臭梧桐、青风藤、丝瓜络、伸筋草、鹿衔草、乌梢蛇。
3.掌握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与功效的异同:羌活与独活,汉防己与木防己,五加皮与香加皮,
熟悉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与功效的异同:海风藤与青风藤4.掌握下列各组药物的配伍意义:独活配桑寄生概述含义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性能功效 本类药多辛散苦燥,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湿作用,有的还分别兼有散寒或清热、舒筋、通络、止痛、解表,以及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适应范围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麻木不仁、腰膝酸痛、下肢痿弱,或热痹关节红肿,兼治痹证兼肝肾不足、外感表证夹湿、头风头痛等。
配伍方法 病邪在表,或疼痛偏于上部者,配祛风解表药;病邪入络,血凝气滞者,配活血通络药;寒湿偏盛者,配温经药;郁久化热者,配清热药;病久气血不足者,配益气养血药;肝肾亏损,腰痛脚弱者,配补养肝肾药。
使用注意 痹证多属慢性疾患,需较长时间治疗,为服用方便,本类药可制成酒剂或丸散剂常服;本类药中的部分药物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故阴亏血虚者应慎用。
配伍应用独活配桑寄生:既祛风寒湿,又能强腰膝,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者可投。
相似药物比较独活、羌活,同源于伞形科,而辛散苦燥温通,均善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发表,主治风寒湿痹、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及头风头痛等证。但独活药力较缓,主 散在里之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头痛;羌活则作用强烈,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太阳经 (后脑)头痛及项背痛。
木防己、广防己、汉防己,均苦辛性寒而能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治风湿热痹、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及小便不利。然木防己与广防己以祛风止痛为长,多用治风湿热痹关节肿痛;汉防己以利水消肿为长,多用治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及小便不利等。
香加皮、五加皮,性温归肝肾经,既均能祛风湿、强筋骨,治风湿痹痛、关节拘挛、筋骨痿弱、小儿行迟;又均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相异的是:香加皮源于萝蘑科而有毒,长于利水消肿;五加皮源于五加科而无毒,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海风藤、青风藤:均能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等症,不同点在于海风藤性温,兼活血,青风藤性平,兼利小便。
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学习目标
1. 掌握芳香化湿药的含义、性能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 各药的药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掌握:苍术、厚朴、藿香、砂仁。
熟悉:白豆蔻、佩兰。
了解:草豆蔻。
3. 掌握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与功效的异同。
藿香与佩兰
4. 掌握类药的性能特点,主治病证,以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砂仁与白豆蔻,
5. 掌握苍术配厚朴、陈皮的意义。
概述
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功能化湿醒脾或燥湿运脾,兼解暑发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职而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泻、食少倦怠、舌苔白腻,或湿热困脾之口甘多涎,以及湿温等。兼治阴寒闭暑等。
寒湿困脾者,配温里药;
湿热阻中者,配清热燥湿药;
湿阻气滞较甚者,配行气药;
脾虚生湿者,配补气健脾药。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
又因其气芳香,大多含挥发油,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配伍应用
苍术配厚朴、陈皮:苍术性温,功能燥湿健脾;厚朴性温,功能燥湿、行气、消积;陈皮性温,功能燥湿化痰、行气调中。三药相合,既善燥湿行气,又能消积健脾,凡寒湿中阻或夹食积者即可投用。若为湿热者,当再配苦寒之品。
相似药物比较
藿香、佩兰:均芳香入脾胃经,善化湿解暑,治湿阻中焦、湿温及暑湿等证常相须为用,其中,藿香微温,化湿力较强,且兼发表,又善治夏月感寒饮冷之阴寒闭暑证。还能止呕:治寒湿等所致的恶心呕吐。佩兰性平偏凉,药力平和,又为治脾经湿热之口甜或口苦多涎之要药。
砂仁、白豆蔻:同源于姜科植物的果实,均芳香辛温,功善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及胃寒呕吐等。但砂仁惟入中焦脾胃而力稍强,兼止泻、安胎,善治湿滞或虚寒泄泻,以及妊娠气滞恶阻与胎动不安;白豆蔻则既入中焦脾胃,又入上焦肺,力较缓,兼治湿温初起。
鹿衔草
别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 鹿安茶、鹿含草
为鹿蹄草科植物普通鹿蹄草、鹿蹄草、日本鹿蹄草、红花鹿蹄草的全草。
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
主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味甘苦;性温。
内服:煎汤,15-30g;研末,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撒;或煎水洗。
/s/12Z9KeLyGin8zDWhZAo8Q_w?pwd=k2fa
一段穿越50年时空的真情。两个女人的苦难与爱恨,让人心碎却也心醉。现代女性阿慧(李绮虹饰)从美国学习建筑业归来,在香港与大陆间经营事业,是个新时代的女强人。其男友(赵文煊饰)也是其下属,二人感情渐淡,男友移情别恋。阿慧伤心却也无奈。阿慧父亲委托阿慧陪其幼年时的奶妈欢姑(归亚蕾饰)回乡探旧友,两人一见面就针锋相对,相处不太愉快。随着旅程的进行,二人矛盾不断,却也渐渐磨合。欢姑在开导感情脆弱的阿慧时,道出了一段隐藏在心底的往事。 40年代的广东顺德,女子还生活在男权制的枷锁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6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蜈蚣和接骨草
下一篇: 网瘾影响中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