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学的思想原则——和

医案日记 2023-05-04 11:05:09

中医学的思想原则——和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对于“和”的探讨逐渐增多,诸如《中医“和”论》、《从《黄帝内经》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和合”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伤寒论》“和”思想探析》等文章,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笔者认为,“和”确是中医学界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

“和”是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理念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征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贯穿于万物中,许多古籍中都已有论述,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理念,渗透于我国百姓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处世乃至国家政事等各个方面。其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和谐”;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和睦相处”、“君子和而不同”;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和群济众”;表现在国家的关系上——“协和万邦”等方面。

万物和谐

“和”在古代哲学中可上溯到《周易》和《尚书》。《周易》用“和”来解释自然界的和谐,认为世界和天地万物是有序的;阴阳和谐是万物生成发展的原因,如果阴阳互补、和谐,则万物协调兴旺;反之,则丘峦崩摧、地震海啸会招灾致祸;阴阳和谐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动态过程。

《周易》以其独特的思辨哲学阐明宇宙是一个处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和谐的生命统一体,而“和”就是核心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哲学流派,均将“和”注入自己的思想理念中。老子的《道德经》以“和”为核心内涵,阐述了宇宙的自然哲学。由道产生的万物存在于阴阳二气之中,虽然体、用有异,然阴阳互相融合,处在“和”的统一状态中,即使二气不断运动和转化,这种相对应、相反的性质,也表现为一种“和”的境界。

天人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主张顺从自然,以求天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人之生亦赖于这种天地之“和”。《管子》言:“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意为天精地形和合为人。

汉儒董仲舒亦强调“循天之道”,指出人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而谋求中和。养生者必须循天之道,养生必须“循天地之道”不失中和,以达到天人之和谐。

《春秋繁露》论述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强调“人气调和”,若“乘阴阳之资,以任其所为,故为恶愆人力而功伤,名自过也。”指出民和则德泽万物,民乖则危及生态,这是天人和谐中的重要课题,值得深思。

社会与人际和谐

古人早已认识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为适应和改善生存环境,聚族而居,和谐相处。孔子强调人际相处应“礼之用,和为贵”。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和谐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至关重要。

道家同样主张社会安和,强调人道应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通过公正和知足来建立和谐,从而达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人类理想社会。老子意识到“和”字乃亲情之本:“六亲不和,安有孝慈?”持“和”高过亲情,这个提法是深意内寓。

心身和谐

道家重视人体自我调适和内心和谐,认为修道者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主张清静无为以达到人体心身和谐。和谐,方能以豁达的心胸与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诚则自然,自然则无为,无为则无欲,无欲则身心平和”,强调诚、静、无欲是导致人体心身平和的前提,宋儒参以道家“无为”之治的哲理,然其核心和归宿仍在“和”上。

数千年来“和”的哲理深入人心,并逐渐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甚至浸淫于世俗文化之中,其对国人的思维、行为有着极大的导向作用。

“和”贯穿于中医学思想的始终

孕育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理论,都渗透了“和”的理念。“和”已成为中医学的思想原则之一。《内经》实际是先秦时期医学的精华,其中关于“和”的论述与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更是“和”的思想在医学方面的具体体现。《素问》中“和”出现79次;《灵枢》中“和”出现74次,如“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将和提高到“圣度”的地位。认为凡病皆由“不和”致之,治疗当“和”以所宜,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最终令人体达到和谐、和合、中和,从而确立中医学的思想原则。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和”字约出现81次,不仅概括了张仲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也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核心之一。《金匮要略》提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说明人体正气充盛,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相互协调,就能维持稳定的内环境而处于“安和”状态。

人与天地自然之“和”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其基点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人必须亲和自然规律,不违背,不逆转,从中体现和义。《内经》重视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四时寒来暑往,其气的变化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然。

人必须与天地自然、四时节气相和,并据此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历代医家颇多秉循经旨者,如刘完素用药强调顺时令而调阴阳;李东垣认为必须考虑到四时的生长化收藏;清医家程钟龄则提出:用药而失四时寒热温凉之宜,乃医家之大误等。

人体整体之“和”

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各系统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于此,“和”的内涵是指各不同系统之间、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和谐、协同、协调的关系,而“和合”是协调人体各组织器官达成和谐的目的,以共同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

五脏之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并体现在运动之中。在人体气机运动方式上,医家重视“脾胃中和之气”而强调脾升胃降,故脾胃为气机运动的枢纽,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同为人体气机运动的重要机制。升降相因,在运动中体现着克制。一旦任何一脏一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则会破坏整个机体的和谐状态,累及其他脏腑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人的心身是统一的,身,指形体、躯体,心,指心灵、心理、精神。身心关系,包含着形与神的关系、躯体与心灵(心理)、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亦称精神需要)的关系。总之,“和”乃《内经》的核心理念,它对中医学的产生、发展以及临床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和”是精气神生命观的重要思想内核

古代哲学家认为气和精是物质的,并相互转化,神是精气所表现,也指事物玄妙的变化。万物由气化生,气也充满形体。

精与气的关系密切,精气于人的作用,如王充指出“人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展示了精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同时,古人在论述生命的玄妙变化中还认识到神的重要性,《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并注:“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形诘者也。”其与医学结合后形成医学理论上的生命观,并对人体生理、病理理论,乃至养生、诊断、治疗等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由此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而“和”的思想贯穿这一理论始终。

天地精气的和合孕育生命

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孕育天地间生灵,说明阴阳两精的和谐交融是生命产生的根本。

《内经》传承古代哲学思想,指出自然万物皆有生命,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人类生命也是天地演化的产物。《素问》对于复杂的生命起源解释为:“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其中“天地形气相感”是对生命起源学说的高度概括。认为天地为生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人在天地阴阳的和谐交互下孕育生息。并从医学角度对人类生命起源作了讨论,认为生命来源于父母之精的结合。生命的孕育和产生必须依靠父母先天精气和合及阴阳的调和,侧重在一个“和”字。

《素问》认为,如果“六气五类,有相胜制”,则可导致某些生物“胎孕不育,治之不全”,即运气的变化,影响这些生物的阴阳精气的和合,从而出现不孕不育。

人体生命过程在于精气神的和谐

精气神分别代表着生命的本源和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动力,在生命活动中,精气神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精是其化生的物质基础,而精的化生又赖气化活动;精为神之根,神为精之主,“神”由精气所生,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人的生长壮老也基于精气神和谐,三者缺一不可。

医家常合称“精气”,《内经》所论“精气”具有很广泛的涵义,它包含“天地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脏腑之精气”,《素问》认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分别从先后天角度讨论了“神”的产生。精气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同时也说明人体之气和谐有序,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转,人的精与神方能旺盛,人体才能维持健康。即精气神和谐则人体正常,健康的保证仍然关键在“和”。

《素问》的“血者,神气也。”《灵枢》的“血脉和则精神乃居”、“血气以和”、“血气和调”,都说明精气血气调和,是神产生和保持正常状态的重要基础。气血失其和调畅达,是产生各种疾病的主要机制。

精气神的和谐主宰着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过程,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养生先应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而少病。

精气神和谐是五脏功能正常的保证

精气神与五脏关系同样需要和谐,如《素问》表述,来自水谷之精气的营气,因其精专柔顺,乃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而入于脉,灌溉五脏六腑,濡养全身。另一方面,精、气、神的化生、储藏及运行,又需五脏来主持完成,精气神是维持脏腑、经络、四肢、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气、血、津液、形体、官窍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维持相对协调平和,人体健康;整体统一性遭到破坏,则易产生疾病。

善养生者保持精气神的安宁和谐,如《素问》“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精神安康要遵循阴阳变化的法则,让后天的生活习俗、锻炼形式和合于先天阴阳之道,方能保持形体健旺,精神安和宁静,体内真气亦和顺,疾病就不会发生。

“和”是中医治疗思想的集中体现

“和”不仅指导中医生理观,同时也贯穿于病理和治疗原则中。《内经》根据疾病的基本原因,视调整人体阴阳五行的太过和不及为首务,提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同时还强调须掌握天之五气、人之五脏生克规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将恢复机体的平和状态、勿太过与不及,作为疾病治疗调节之法度。

《灵枢》提出,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达到阴阳平和。失和是人体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扭转失和的状态,将人体恢复到阴阳气血调和,并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健康状态,当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对于阴阳、脏腑、气血的失和,则要求偏倾者求其平,盈亏者求其匀,相争者求其和,逆乱者求其顺,突出了求“和”的主题。

和谐脏腑也是《内经》治疗原则的又一个方面。藏象理论强调各脏腑之间必须保持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资生与制约在于补不足损有余,目的是使各脏腑之间保持和谐。五气、五脏胜复,导致脏气偏颇失和,治疗当抑有余,补不足,协调脏腑,维持平和。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以“和”来描述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如“身和,汗自出,为人腑即愈”,“不和”乃为人体的病理状态。把“和”与“不和”作为审视疾病转归的基本依据;“和则愈,不和则不愈”。仲景的组方法度也体现了“和”,且贯穿于六经辨证的全过程。仲景所论“和”涵义至广,还包括治则、治法,体现于六经辨证论治之理法方药中,然仲景之“和”在于持调和为基点,以和为法度,进行调和机体之阴阳、表里、营卫、气血、津液、寒热、虚实,即以“调和”为总则,为目的,达到扶正祛邪而愈病,使人体机能恢复和谐正常。

《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和”思想,对后世医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上处处贯彻“和”的主导思想,如金代成无己、明代张景岳、清代程钟龄等人均立足于张仲景之“和“法,并将其涵义进一步拓展。

元代朱丹溪认为,阴阳升降,既有阳升阴降,也有阴升阳降,其对阴虚阳盛之证,指出:“补养阴血,阳自相附,阴阳比和,何升之有?”故治疗重视补阴抑阳,采用补阴血使阳降的治法,使阴升阳降,达到“阴阳比和”的目的。

明代张景岳继承了张仲景“和”法,所创“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这里的“和”法虽为“八阵”之一,但其义远远超出狭义所限。“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中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贵也。”可谓以“和”法囊括其他七法。

另如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和”法定为“医门八法”之一,总结:“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和之法变化无穷焉。”此外,寒热并用谓之和;攻补兼施谓之和;调理气血谓之和;协调阴阳谓之和。戴北山在《广温疫论》中从制方用药来揭示“和法”调和之义。在历代医家的不同医疗实践中,“和”法始终是主轴。

“和”的本意是指保持和恢复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使阴阳、营卫、气血、津液、脏腑等系统功能协调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且贯穿于理、法、方、药的全过程。也即不和则病,病则治,治则和,和则寿。

对“平衡观”的反思

如上所述,在传统文化中,“和”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一种高级的理想境界,也是内涵极为广泛,至深奥的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法,先秦诸子藉以认识万物及说明事物矛盾发展的规律,医者从中确立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和”的哲理涵盖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医界逐渐出现了“平衡”的观点。其意者二,其一,指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汉书》:“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引申为几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均等;其二,即“均衡”。指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一般可分为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两者都与运动分不开,属于一种行为手段,这种观点往往习惯于把正常的人体理解为阴阳平衡、气血平衡,实际上这是一种不确切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认识和表述,是对“平衡”的不正确理解,不仅以偏赅全,且易产生误导。

虽然《内经》也多次提到“平”和“衡”,但其涵义却非我们所理解的平衡,其中言“平”,《素问》91次,《灵枢》40次,其所述之“平”涉及治疗法度及制方原则。平的涵义包括和平、平调、正常等,大多皆非平衡。对于“衡”,《素问》只提到5次,《灵枢》1次,而均非“平衡”之义。《素问》:“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明确指出,气血通调,以致和平,这是以通致和,绝非血气“平衡”义。论“五味阴阳之用”说:“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则更加明确地阐明平调其气的治疗目的。

如《素问》“秋三月,此为容平”,王冰注:“万物夏长,华实已成,容状至秋平而定也。”盖言万物夏长至秋,华实而平,由平趋凋,指时令兴衰,自然代谢,略无平衡义可觅矣;“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此处“权”、“衡”两字指诊察手段,根据脉舌等途径来衡量病情部位、癥结所在,决定用何种方法来治疗,王冰称:“平治权衡,谓察脉浮沉也”;“权也者,所以察中外;衡也者,所以定高卑”。俱可为敝见佐证,而绝不能望文生义,因“平治于权衡”五字中有平衡两字,即是阴阳平衡,盖与古义无涉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指阴静守内,阳固护外。又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其意阴主藏精,亟起输外;阳守卫外,而为之固护形躯。唯其阴阳交通合作,互相协调,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旨在通调,殆与平衡意趣相远。可见《内经》多处言平,皆平和,平调,和谐义,非晚近所谓平衡义。

当然,也不能否认平衡义的存在价值,但这种“平衡“不是事物(包括人体)运动的常态,而是运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短暂瞬间。中医理论充分强调宇宙间的物质性,以及物质在绝对运动中所出现的相对的、暂时的静止、稳定和平衡。健康或不健康取决于人体是否处于和谐状态,这又取决于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而非人体某部分是否平衡或失衡。

正如《内经》所言,阴阳气血在同一人体的不同部位、脏腑或经脉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不同脏腑的功能特性也不同,人体结构方面,“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结构也不完全平衡,却能和谐完成各种举止动作,保持正常生活。

阴阳在脏腑的分布也各有偏重,而非平衡。健康人体的和谐状态可存在平衡的瞬间,但不平衡则是常态。所以不能用平衡来衡量人体是否健康,因为人体体质各异,非疾病状态下的体质尽管有阴阳偏颇,但均未超过机体自身可调节适应的范围,是和谐而健康的。但人体一旦罹病,会受到体质偏颇的影响,不同体质对某些病邪具有易感性,故病变机理也与此体质密切相关。治疗除了针对病因和临床症状外,也需考虑改善体质状况,使之达到和谐健康的最佳状态。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体臻达和谐状态,而非平衡,故“衡”字似难以持作中医学的基本、核心思想看待。

“和”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产生了对健康服务的高需求,而当代医学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现象,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某些疑难病的治疗上,长期未能摆脱在某些方面的供不应求,而在另外方面供大于求的矛盾。因此,应对医学目的作根本性的调整,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课题研究,医学模式也应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

传统中医学符合当前医学的目的和医学模式,《内经》所论“上工治未病”,体现了医学模式转变的核心价值。《内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古代哲学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先进的理念,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了解倾向,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治未病”是《内经》的核心理念之一,“未病”是表象,本质是不和而将病、欲病,透过表象审视本质,则仍然体现了“和”的精义,最终目的在于令人不病而保持健康和谐状态。

《内经》整体观所论人体自身的统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人的心身和谐统一,承载了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重要信息和原则,通过调整生活规律及饮食习惯,调节人体情志变化,适时掌握好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探明四时气候及自然环境乃至人文环境、工作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和原理,处理协调好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对防止疾病发生乃至促进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理论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提供了已经经过了数千年人类实践的理论基础,而这一理论基础的核心内涵即是“和”字,它既是预防疾病的手段,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目的。可见和谐思想也贯穿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始终。

综上所述,中医学始终重视“和”,中国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侧重在“和”,表现为生命观——精气神的和谐,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为特征,失和则为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疗的目的在于达到“和”,这些理论,最终发展成完整的体系,为中医学之核心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和”之理念,为现代医学所不能取代,无论其学术理论还是具体治疗方面,必将在未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本文撰写得到了朱伟常、潘华信、陈丽云等提供的帮助)

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

【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指导思想的认识。中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着整体认识的方法,因此说"整体观念"是其指导思想。

中医的科学性思考

中医学包括基础理论、临床诊治、预防养生三大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中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是临床医疗和保健防病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学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活动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平衡失调和破坏,则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学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和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指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等五个运季的气候循环。六气则指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对于运气学说,历代医家都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肯定运气学说提出的规律和推演格局,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包括心包时称六脏)、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五脏属阴,主要功能是藏精气;六腑属阳,以消化、腐熟水谷,传导排泄糟粕为主要功能。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功能活动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藏象概念还包括体内精、神、气、血、津液等,这些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功能正常,这些生命要素也就充足旺盛;若其因病而损伤,则脏腑的功能也会失常。
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与之相连的络脉,分别联系不同脏腑,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还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调整经络气血运行,以治疗脏腑躯体疾病。
病因学说主要研究有关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治病首先要辨明病因,也只有明确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以及体内各脏腑间的功能协调。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上述统一协调关系的失常,也就是正气和邪气交争过程的表现。正气是机体防御致病因素侵袭、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能力,邪气是可以造成疾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等,它们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正邪相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的基本机制。在临床上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由于中医多是通过疾病的证候表现推断病因,故又有“审证求因”之说。
临床诊治 中医学的主要诊治原则是辨证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治疗方针,并进而选择具体的药物或非药物疗法。但辨证之前必须深入了解病情,这就要依靠诊法。
诊法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为达到辨证准确,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察,综合分析。问诊,意在了解症状、掌握病程、探寻病因,是掌握动态情况的主要途径。切诊中的脉诊则最具中医特色,有时对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起决定性作用。
辨证是临床诊治的核心部分。通过四诊取得临床资料后就要认真分析判断,辨别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阶段、邪正盛衰以及发病机制变化。这样得出的综合性结论便是“证”,是进一步决定治疗方针和对策的主要依据。中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已总结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其中有的具有普遍意义,有的主要是针对特定类型的疾病。掌握这些方法进行正确辨证,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取得预期的疗效。
治则治法指治疗原则和在其指导下的具体治疗方法。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许多其他法则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根据对“证”的正确判断,对相同的疾病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疾病可以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这便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法则。而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是最常用的方法,称正治。中医学强调鉴别疾病的本质和现象,分析病证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乃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中医学还重视个体差异以及时令地域对疾病的影响,于是又有“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法则。
在具体治法方面,中医学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是基本治法。八法不仅概括了药物方剂的主要功能,对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药物以天然药(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部分)为主。各种药物中,以草药最多,所以古代药学著作都被称为“本草”。汉代时的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历代药物数量不断增加,据1997年出版的《中华本草》记载,现有中药达12 807种。中药的药物知识来自临床实践,具体应用的效果也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用药实践已总结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药物理论,用以指导临床用药。
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形式是方剂,就是根据君、臣、佐、使等配伍原则,将相关药物综合成方,用以加强药效便于临床应用。
针灸包括针和灸两部分。针主要是针刺人体经络腧穴,灸是以燃烧艾绒熏灼腧穴部位的皮肤或病患部位,目的都是治病保健。其作用主要是疏通经络脏腑气血运行,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消除疾病以达到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针灸治疗也遵循辨证论治法则,根据疾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等不同证候,选取穴位,以不同的补泻方法,或针或灸,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推拿又称按摩,是用特定的手法在人体的体表进行按压推摩,用以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和滑利关节,从而消除疾病,保健强身。推拿的理论,也是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为基础,常用推拿部位即经络腧穴。除医生根据病情操作外,常人也可以自我按摩作为保健养生之法。
预防养生 中医学推崇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内经》早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历代对疾病预防有很多措施和经验,包括锻炼体质、讲求卫生、预防免疫等内容。五禽戏、太极拳、针灸导引按摩以及人痘接种术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养生又称“摄生”,旨在通过自身的调摄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身心健康的目的。中医养生由整体观出发,讲求人体与环境的和谐与宝命全形,重视身心的交互影响,强调对时令地域的顺应,而且特别注意生活调理和体质锻炼,以扶助自身正气。养生的具体方法,大致包括养护精神、调节饮食、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药物调养、针灸调理、气功按摩和医疗体育(如五禽戏、太极拳、武术)等内容。
气功渊于古代“导引术”,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方法,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气功强调身心息并调,精气神并练,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调养元气的作用。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也是中医的源头。翻开所有能流传千古的医书,从《黄帝内经》、《伤寒论》到《千金要方》等等,无不闪烁着易理的光辉。易医治疗也是易经与中医结合的一种独特疗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 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和相互 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 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二是辨证论治。

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还应掌握病与证、治的关系。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是既辨病又辨证,并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由于一种病可以出现几种不同的证,而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所 以临床治疗时,即可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战国以降,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此时,古代医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力图将医学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他们在吸收了诸子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

同时又将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方法论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于此建立起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的哲学基础

现代中医有三个哲学观(相似分形观)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代表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不仅盛行于天文、地理、政治、兵法、农业、历法等多个领域,而且也渗透到医学领域,对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用以阐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及疾病的原因、机理、诊断、防治等,成为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中医学对人体的形态和生命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又是古代哲学思想与方法萌发的土壤。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主要是在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体悟之积累的基础上,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推理而获得的认识相结合,再进一步抽象、纯化而形成。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构建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理性认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古代的哲学思想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其较高层次;观物取象、外揣、类比、演绎等较具体的方法,是其较低层次。较低层次的思维方法一般都由较高层次者所涵括,因而本章将重点介绍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并从中概括出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而将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融入其中来阐述。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它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 同化。由于先秦至两汉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故此时盛行的精气学说必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医学是确有区别的。为了便于正确认识精与气的古代哲学概念与中医学内涵,暂将其分开叙述。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叙。《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因而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
《淮南子》又把精(或气)分为精气与烦气两类,如《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类禀受烦气而成,故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论衡》认为精气是元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地并列而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 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
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如《周易·系辞下》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把本为医学中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之论,进一步推理为雌雄两性之精相结合而生成万物,进而再引申为天地阴阳精气相合而万物化生。如此把具体的生殖之精抽象为无形可见的天地精气。
精气的概念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物质,人体内的精也属有形之物,都与“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的基本假设相违背,故皆难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周易》与《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内经》亦认为精是充塞于太虚(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如此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气一元论”。
中医望诊,主要是对病人从全身或局部的、以及排出物观察,诊断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望神
中医认为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神兼备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它通过目光神态、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气息、反应能力等表现出来。望神要分清得神与失神、假神。
1.得神:病人目光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调均、肌肉润泽、大小便控制自如。说明病人脏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会预后良好。
2. 失神:病人目光迟钝、无光彩、瞳仁呆滞、面色晦暗、呼吸异常、肌肉消损、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说明病人脏腑功能衰败,病情重,预后不良。
3.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转好,颧红、两眼突然有光,但眼球呆滞不灵活,食欲增加。这是垂危病人将要死亡的表现。
望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红润光泽,表现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于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肤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病色”,病色一般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
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小儿惊风和肝病。表明经脉瘀阻、气血不通。
2.红赤:主热证。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的表现。当人体热盛时,血液运行加快,面红赤。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慢性病中出现两颧嫩红,常有低热、自己感觉发热则属虚热证。久病病人,面色苍白时红时消,属真寒假热危重证。
3.黄色:主湿证、虚证。面色淡黄无光泽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面色黄如桔皮,眼白发黄为湿证。面色黄而消瘦者,多见于胃病虚热;黄而色淡者属胃病虚寒。
4.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虚寒证面色白而浮肿。血虚证面白而消瘦。这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养荣机体的表现。面色突然苍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点常见于肠道寄生虫的病人。
5.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瘀血证、水饮证。寒证、痛证、瘀血证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行不畅,故面呈黑色。眼眶周围发黑为痰饮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56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