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阅读古医籍要从识字开始

医案日记 2023-05-04 11:03:27

阅读古医籍要从识字开始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中医典籍浩如烟海,要学好中医,必须看懂古医籍。而学好医古文,就是通向医籍宝库的途径。读懂古籍,深明医理,是每一个中医人必备的常识。

汉字是具有形、音、义统一的表意性文字,其音后来发展称为音韵学,其义后来发展成为训诂学,因此文字学是音韵、训诂乃至其他相关学问的基础。正如清代学者戴震在《国朝先正事略》所言:“经所以载道,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学者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宋儒讥训诂之学而轻言语文字,是犹渡江河而忘舟楫也。”

学习文字学不能不首推汉代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以及围绕该书由历代学者阐述研究所形成的说文学。然后再由《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训解,扩展到对古代语言的研究,进而系统探讨古今语言的变迁,这种有层次地扩展,系统地学习,可以提高阅读古医籍的能力,达到古为今用,学古通今之目的。

一般来说,掌握语义无外乎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当孤立讲一个字的字义时,可以只讲它的本义,但解释经典的语义时,就要全面考察,并根据上下文分清它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求一个字的字义主要是“因形求义”和“因声求义”两法。“因形求义”是一种没有脱离汉字形体束缚的释义方法,“六书”中的形象、指事、会意就是认为汉字“寓义于形”,通过字形来识别字义的。至于这个语义是否符合语境,则要通过“词不离句”,即把它放在句子中,上下文连贯起来考虑它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如果字义是引申义或假借义,则需要“因声求义”。“六书”中的形声、转注、假借就是“寓声于形”,即通过汉字的读音来识别字义。什么是“因声求义”以及它的原则和方法呢?试看一例:《素问·气穴论篇》言“帝捧手逡巡而却曰”,意思是黄帝拱手谦逊地退让说。对于上句,郭霭春注,逡巡,《太素》作“遵循”,按“逡巡”与“遵循”,同为叠韵文部。“遵循”是“逡巡”之假借字。《文选·刘琨劝进表》翰注:“逡巡,犹退让也。”

由此可见,在解释“逡巡”一词时,引出《太素》把它写作“遵循”的情况,原来《太素》所写是假借字,而“逡巡”才是本字,本字确定了,其意义也就确定了。对于《太素》中“遵循”一词来讲,“其义即存于声,求于其声则得,求于其义则惑”。这就是“因声求义”。道理弄明白后,还要“学而时习之”,反复辨识,才能掌握。

“因声求义”,即“就古音以求古义”的方法,它把语音对语义的作用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文字学家早就认识到“作字之始,有音而后有字,义不外乎音”的道理。(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三·古异部假借转注说》)既然,“义从音生,字从音造”,(阮元《揅经室集》)所以“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段玉裁《广雅疏证叙》)

至于“因声求义”的方法,则需掌握古音发音之规律及古音通转之方法,“声之相同相近者,义每不甚相远”。因此,“因声求义”的“声”是“古音相近之字”,而不能“执今音以测义”。

音训的方法一般可以有以下三种:

同字为训:例如:《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中的“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

泄,泻也。再如:“逆见”(《三国志·华佗传》)逆,迎也。

同音为训:例如:《后汉书·郭玉传》中“医之为言意也”,医,意也。这里用“意”训“医”,“医”、“意”为同音字。

音近为训:例如:《素问·阴阳别论》中“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满”与“懑”同。见《汉书·石显传》颜注心懑,即心中烦闷。这里的“满”与“懑”取双声,音近为训。

虽然声训是求古义的重要方法,但我们不能排除其它释义的方法,不可千篇一律,见字便要去通转,必须有所佐证。对于形训、义训、逻辑释义、以雅言释方言,以今语释古语等,都是解释字词的不同手段。

古医书告诉您 春天这样来养生

春天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

我们应该怎样顺应季节特点来 养生 ?

跟着中医专家走进《黄帝内经》

读2000年医学巨著

学最实用 养生 方法!

春天的多面性

在您的眼中,

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但是春天也具有多面性。

春风野火

春天的风比较多。《素问·风论》中强调,“风”是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在中医看来,“风邪”除了致病多、变化快以外,还可以与寒邪、热邪、湿邪掺和起来,引领这些邪气致病。

春寒料峭

春天气温变化起伏比较大,有的时候温度已经升上来了,但寒流一来又得降下去。如果我们的适应能力跟不上这样的变化,好多疾病就会随之产生。

春天的季节特点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 ,它由《素问》、《灵枢》两个部分组成。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古人早已提出应该怎样遵循季节特点来 养生 。

这段话说的就是春季应该如何 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四句话讲的是春季的物候特点。“春三月”指阴历的正月、二月、三月,涵盖了六个节气。

“此谓发陈”中,“发”指萌发、生发,“陈”指万物的荣姿、美好的景色在闭藏了一个冬天后都一一陈列出来。“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讲出了春天的主要特点就是“生”,一派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春季 养生 没做好

不仅伤肝还会寒变

“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几句话把违背 养生 规律带来的不好的结果告诉大家。《黄帝内经》将四季的 养生 规律分别归纳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因此,春天 养生 要特别注重“生”,即阳气的生发。如果顺应这个规律,我们的身体就会 健康 。否则,就会伤肝;如果肝养得不好,还会导致接下来的夏季阳气不足,引起腹泻、怕冷、痛经、关节痛等寒变,影响夏季的“长”。

春季 养生 如何做?

夜卧早起

春季相对于冬季而言,天亮得早一些,所以要早起顺应这个变化的节奏;另外,春季相对于冬季而言,天黑得晚一些,所以要睡得晚一些,这也提示我们要顺应季节的变化规律来安排作息,否则就是跟节律不和,会影响阳气的生发。很多人在春天容易出现“春困”。中医认为,春天是肝主令,如果肝气太盛,会克伐脾土,而脾主运化、主四肢,如果脾胃运化不好,就容易产生湿气,所谓“湿性重浊”,因此就容易产生困乏的感觉。

专家推荐燥湿醒神方,自制醒神香囊,帮您告别春困。

广步于庭披发缓形

以使志生

春天到了,景色优美,可以大步地在庭院漫步,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活动肢体。散步的时候要把头发散开、穿宽松的衣服,这样你的形体、心志都能得到放松。

春天更适合舒缓的运动

春天更适合散步、踢毽子、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只要觉得微微汗出、肢体活动开了,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如果出汗太多,会伤津耗气,适得其反。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

这三句话倡导的是“生”、“予”、“赏”。“生”是顺应春天的春生之气;“予”就是要给予,不要耗夺;“赏”就是要奖赏,避免惩罚。如果我们实现了“生”、“予”、“赏”,我们的情志就会非常愉悦。

专家推荐疏肝理气代茶饮,帮您告别坏情绪!

如果肝阳上亢导致头晕脑涨,甚至血压升高,那专家推荐疏肝解郁、健脾益气、调理气血的千古名方——逍遥丸。

君药:柴胡,疏肝理气、解郁;臣药:当归和白芍,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佐药:炒白术、茯苓和生姜,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生姜温中止呕;使药:薄荷、甘草,薄荷清热泻热,甘草与白芍合起来有酸甘化阴、舒缓的作用。专家建议,一次吃6到9克,一天吃一到两次,吃一到两周即可。

逍遥丸与加味逍遥丸如何选择?

如果肝气郁结、情绪不舒、月经失调,甚至乳房疼痛难以触摸,可用逍遥丸;如果是着急上火,可用加味逍遥丸。加味逍遥丸在逍遥丸的配方基础上加了丹皮和栀子,用于清热泻火。

CCTV 健康 之路

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通玄指要赋及其白话解释

一、通玄指要赋
【出处】

选自《针经指南》,元。窦汉卿著。本赋又名《流注指要赋》,重点介绍了根据经络辨证论治的取穴规律。选穴着重于肘膝以下的井、荥、俞、经、合、原66穴。本篇归纳的有效治法,由博返约,深入浅出,指出了其中主要关键。只要深入体会,就不难掌握针灸处方取穴的规律。本篇作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准绳,所以称为通玄指要赋,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歌诀】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

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随而得用。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偏宜。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清除。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通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休迟;筋转而痛,泻承山而在早。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劳官退胃翻心痛亦何疑!

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华佗言斯。固知腕骨祛黄,然骨泻肾,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迎香可引。、肩井除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疼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冷泪,临泣尤准。髋骨将脚痛以祛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以见越入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兮,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欤!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无,跻斯民于寿域;几微已判,彰经古之玄书。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

后者,针中渚而立痊;胁下肋边者,剌阳陵而即止。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腰背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捻指。
 二、通玄指要赋白话解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

治病之法中针灸疗法较其他疗法有独特之处。针灸能治愈疾病,主要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以精巧的针术,运转生理活动上的神机之妙,以平复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擅长于针灸的医者,将古代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继往开来,从实践中发挥它的真正价值。用砭石从体表进行刺激,能蠲除病邪,扶补正气;针道之中有阴阳五行的大道理,针术能使阳厥者阳回,使阴竭者阴复,济世活人。

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法捷而明,日迎随而得用。

经络中的十五络脉,有纲的含义,将不同的支脉分别联系起来,由络脉作为传注的纽带。十二经脉由阴经交于阴经,或数经相交,构成了错综的循行通路,经络上的穴位就像沟池溪谷、山海丘陵一样处在孔隙或凹陷中。经络系统的流注复杂,是难以分辨记忆清楚的,但经络系统又是统一有序的。如果不理解这些复杂的规律,即使运用了补泻手法,也难获得满意的疗效。针灸治疗的方法很多,准确应用迎随针法是一种简明而有捷效的治疗方法。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偏宜。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清除。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通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休迟;筋转而痛,泻承山而在早。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劳宫退胃翻心痛亦何疑!

至于足痛行步困难,可取太冲;脊柱两侧肌肉强痛用人中;心性痴呆用神门;风邪致颈项强痛取风府;头晕目眩取风池;耳聋取听会;眼痛取合谷;胸部热结身黄,取涌泉;脑昏目赤,泻攒竹;两肘拘挛,取曲池;四肢懈惰乏力,取照海;牙痛,取太溪;头项强,取承浆;凡是气上冲胸用太白穴可宣降;阴陵泉穴可以开通水道治水肿病;腹膨胀,取内庭;腿肚转筋取承山,用泻法;脚腕痛,取昆仑;股膝痛,取阴市;癫狂痫,取后溪;疟疾寒热往来,取间使;胸满、血结膨胀满,取期门;翻胃、呕恶、心痛,取劳官。

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华佗言斯。固知腕骨祛黄,然骨泻肾,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迎香可引。肩井除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疼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冷泪,临泣尤准。髋骨将脚痛以祛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

考查了古代医籍的记载,大敦可治七疝之睾丸偏坠,王焘的《外台秘要》中有这样的记载;足三里可治五劳之羸瘦,华佗验案中有记载;腕骨可治黄疽;然骨可泻肾;行间可治膝肿和目疾;尺泽可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取二问;鼻窒不问香臭,取迎香;肩井可治疗两臂疼痛不能负重;丝竹空可治疗头疼;咳嗽寒痰可取列缺;眼屎凝积、冷泪可取头临泣;髋骨部居髎、环跳可治疗脚疼;肾俞可治疗腰疼;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病,使弟子子阳取百会穴,病人随着针刺而苏醒;徐文伯用刺三阴交的方法,使怀孕后胎死腹中的妇女排出死胎。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兮,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欤!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无,跻斯民于寿域;几微已判,彰经古之玄书。

圣人检察病人肢体的麻木和疼痛,分虚证和实证,实证即外感六*之邪中人,从外而人;虚即指内伤虚损气血不足,是自内而出。因此,在补母泻子法中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十二正经和十五络脉,要分别清楚。古代记载针灸能治疗的404种疾病,都要一一验证治愈,这样,就不会有夭折和误伤性命的事发生,老百姓就能尽其天年。以上微妙的针灸理论已经分析明白,我不过是阐发古代医籍所载的深奥理论罢了。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胁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腰背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捻指。

我又听说:心胸病,取掌后大陵;肩背疾患,取肘前手三里。寒湿所侵,致使肾气不足的腰背痹痛,取足阳明胃经合土穴足三里;感受风寒之邪,致使脐腹疼痛,泻足少阴肾经合水穴阴谷。脊间心后痛,取中渚;胁下肋边的疾病,取阳陵泉。头项痛,取后溪;腰脚疼,取委中。针灸医生如果能深入研究本篇所述的针灸理论,心中豁然明了,然后运用于临床,就易如捻指搓针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56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