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医案日记 2023-05-03 13:07:46

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

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医的地位呢?我们知道,医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与大自然做斗争所必须具备的手段。有人类就会有疾病,有疾病就需要医学。一种医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它必须具备有效、不能被其他医学所取代的特征。它如果无效,那就解决不了人们的疾病、痛苦,那么民众也就不再需要它。或者,假设中医能够被西医完全取代,那它也就不再拥有存在的价值。

不可否认,化学治疗和抗生素的发明,解决了很多疾病包括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治疗问题。例如,1941年青霉素被用于临床,1944年链霉素被发现可以治疗结核病。在疾病预防方面,由于预防性疫苗相继研制成功,许多传染病得到控制。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和人造器官的成功应用,使众多脏器坏损的病人重获生存的希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疾病谱正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曾一度把健康的希望寄托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目前,化学药品所带来的危害正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事实证明,中医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而且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感染性疾病曾经是抗生素大展身手的领域,大多数的抗生素对细菌性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但面对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抗生素可能无功而返,或只能依赖于大剂量的激素,而此时中医药往往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欧洲曾经有几次流感大暴发,死亡人数达数千万人,然而,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欧洲大流感那样,一次造成成千上万人死亡的悲剧。时至今日,外国人听到流感仍然十分紧张,而大部分中国老百姓似乎很少有这种感觉,因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对付流感几服中药大多能够药到病除。这就如同面对疟疾,欧美人很怕到亚洲疟疾高发地区,中国人则处变不惊,因为中医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又如肿瘤。在肿瘤早期,手术切除或放疗、化疗通常有较好的疗效,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一旦进入中晚期,西医就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求治于中医或要求配合中医治疗。现在中国的肿瘤患者,特别是到了中晚期以后,选择中医药疗法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再如肝硬化,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最难治的重病之一。许多患者到了后期因肝功能失代偿出现腹水,大多只能采取消除腹水和护肝的疗法,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往往有明显的疗效。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疾病不断增加,衰老和抗衰老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迄今为止,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保健、延缓衰老方面还是首选中医药。其原因很简单,一是中医具有十分先进的健康理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养生之道”、“道法自然”,强调的是身心合一、天人合一;二是把养生与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整体的健康问题与不同年龄、不同个体的生理特点结合起来。所以,无论是中药调理、精神调摄还是饮食起居、体育锻炼等,都更适合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养护,历代许多名医本身就是高寿之人,就是最好的例证。从我们经常见到的四时养生膏方,到清晨公园里打太极拳、练气功的人们的身上,无不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医药养生保健的魅力。

可见,中医药在构建人类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和疾病的防治方面,都有着西医药无法替代的效果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我们提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时候,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医有什么优势,接下来才是如何发挥优势。如果不明白这两点,仅仅依靠攀比,或在仪器设备、医疗项目等方面与西医院趋同,结果就只能是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将丧失自我。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是什么?

《战国策》的思想比较复杂,今略举大端。其进步思想表现在:
1、反映了民本思想。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十分流行,《战国策》有些文章表现出对平民力量的重视,如“赵威后问齐使”把平民的地位放在君位之上,认为“苟无民,何以有君?”(《齐策四》)这和《孟子》的“民贵君轻”论有相通之处。又如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其中之一就是“焚券”、“市义”,使薛地百姓皆呼“万岁”。虽然是为了收买人心,但也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人心向背对贵族的安危是如何重要。这种思想在书中比比皆是。
《战国策》对那些残害百姓、杀戮忠良、荒淫无耻的统治者予以无情地揭露。如宋康王无道,“骂国老谏者,为无颜之冠以示勇,剖任之背,锲朝涉之胫,而国人大骇。”于是“齐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宋卫策》)齐闵王拒谏饰非,枉杀直臣,弄得百姓不附,宋族离心,国被燕所伐,身卫淖齿所杀。(《齐策五》)作者对这些暴君都持有鲜明的否定态度,表现了一定的正义感。
2、有明显的“贵士”的倾向,把士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颜斶见齐宣王,大胆宣称“士贵耳,王者不贵”“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垅”。燕昭王筑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礼贤下士,“士争凑燕”,终于破齐复国,报了大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思想对于束缚人才的世卿世禄的官吏制度是一个冲击。书中还提出发现人才要不拘一格,不能求全责备,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看大节,而不苛求小疵;要充分信任,而不要随便怀疑等,这些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3、《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行,虽主要是对某些统治者的规劝,但对后世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触龙说赵太后,主张贵族子弟要及早为国立功,长辈不要溺爱,否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是非常危险的。公子牟劝范睢,“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果肉期而果肉至,果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唐且向信陵君建议:“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些话具有格言意义,包含了某种生活哲理。
4、对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战国策》给予充分肯定。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遭到国内保守派的反对,他毫不退缩,同他们反复辩论,坚持到底。他多次宣布“反古未可非,循理未足多”。“便国不必法古”,礼、法、政、教都要从实际出发。并且明确表示,儒家所提倡的那一套不合时宜,不足取法。“仁义道德,不可以束朝”(均见《赵册二》)这些都是当时观念形态变化的真实反映。
5、从思想线索上看。《战国策》艺术上自成一家,就是纵横家。而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学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刘向已指出《战国策》的这种倾向。三国时秦宓曾攻讦:“战国反复,仪秦之术,杀人纫生,亡人纫存,经之所痊”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北宋曾巩指责《战国策》是“邪说害正”,要“放而绝之”。元人吴师道认为“是书善恶无所是非”,“善言之少,不足以胜不善之多”(战国策序)甚至宣扬受贿有功,造谣言说假话有理,露骨的提倡个人功名利禄,宣扬利己主义等,无疑都是糟粕。

唐太宗的治国方针是什么

1、任用人才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

2、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3、从谏如流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主要成就: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7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