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古代香熏的起源与发展

医案日记 2023-05-03 05:29:50

古代香熏的起源与发展

金芷君 丁洁韵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编者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庶,生活质量日渐提高,香熏在许多城市里普及开来,成了新贵的一种象征。其实我国香熏活动起源很早,已有约三千年的历史,和中医药关系密切。最初的香熏主要见于祭祀和公共卫生,逐渐拓展出美化生活的功能,且用香人群也从皇室权贵到文人士大夫,直至普通民众。

本版将从古代香熏的起源与发展、香熏的鼎盛时代、香熏在民间等三方面陆续介绍古代香薰活动,请读者关注。

宋代丁谓所著《天香传》中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说的是用香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用来供奉神明,亦可达到辟秽清洁的目的。

“奉神明”的祭祀香熏

综览《周礼》、《诗经》、《礼记》、《左传》等书,可知周代的祭祀分为祭天神、祀地祇、祭人鬼三部分,其中以天子郊祀祭天仪式为最高典礼。《礼记·郊特牲》和《诗经·大雅·生民》分别有“焫萧合羶芗”和“取萧祭脂”的记载,即在祭天仪式的最后将萧(艾)点燃,使其香气与其他祭品的香气混合,共达于天,供神灵受享,即如《尚书·周书·君陈》所言“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达蠲洁”的医疗香熏

商周时期,先民已经开始重视环境卫生,择地而居、保护水源、注意室内外的洒扫和除虫。据《周礼·秋官》所述,周王朝中设立有“翦氏”、“蝈氏”等专职人员,负责王宫内外的环境卫生工作,“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则死,以其烟被之,则凡水蛊无声”,翦氏、蝈氏用的就是熏香(烟)除虫法。《诗经·豳风·七月》中提到“穹窒熏鼠”,则反映了民间普遍的使用方法,即填堵鼠洞,烟熏灭鼠。

生活、防疫之香熏

其一,香熏衣被。这种方法至迟出现于西汉早期,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陶熏炉和竹熏罩的成套设备,用于香熏衣被。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习俗由南方传入北方,且因西域香料进入中原,汉宫中也开始流行香熏,《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宠妃赵合德最爱“杂熏诸香”,以致“(坐处)余香百日不歇”。从汉明帝马皇后曾以无香熏之饰来显示自己的节俭,以为表率,可知当时熏衣已成风气。

其二,清洁居室。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四联体铜熏炉,炉腹内有炭粒状香料残存,这种炉体由四个互不连通的小盒组成,可以同时燃烧四种不同的香料;广西罗泊湾二号汉墓出土的铜熏炉内盛两块白色椭圆形粉末块状物,据推测可能属龙脑或沉香之类的树脂香料残留物,可见当时焚香净室已经进入了岭南地区的诸侯王或贵族的生活中。

到了东汉,用香熏来净化环境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汉桓帝时诗人秦嘉任黄门郎时,就曾给妻子徐淑寄赠了明镜、宝钗、好香、素琴,并在书信中称“芳香可以馥身去秽,麝香可以辟恶气”(《重报妻书》);汉末三国时曹操告诉家人“房屋不洁,听烧枫胶及蕙草”;宋代洪刍《香谱》中所载“汉建宁宫中香”方,由黄熟香、香附子、丁香皮、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茅香、茴香、甘松、乳香、生结香等十几味香药组成,证实了东汉皇宫中制作合香用于熏燃的史实。

其三,祛除疫病。秦汉时期疫病的流行使得防疫治疫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议题,用香药来应对疫病成为当时的一大特色。据张华《博物志·异产》所述,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献香,“大如鸾卵,三枚,……后长安中大疫,西使……请烧所贡香一枚辟之,宫中病者登日并差,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十余日,香犹不歇”。又《千金要方·伤寒方·辟温》所载“雄黄丸”(含有白芷、芜荑、菖蒲等香药)乃东汉建宁时南阳大疫之方,可内服或熏烧:“汉建宁二年,太岁在酉,疫气流行,死者极众。有书生丁季回从蜀青城山来,东过南阳,从西市门入,见患疫疠者颇多,遂于囊中出药,人各惠之一丸。灵药沾唇,疾无不瘥”、“卒中恶及时疫,吞如梧子一丸,烧一弹丸户内”。

此外,汉代还以香药用于尸体防腐和周围环境消毒,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两手各携一内装香药的香囊,且棺椁内存有大量茅香、高良姜、桂、花椒、辛夷、藁本、杜衡、佩兰等香药。

诸神皆用的祭祀香熏

秦汉三国时期,同样是祭祀用香,其应用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秦汉时期,神仙思想盛行,秦始皇不懈追求神仙和长生不老;而汉武帝则更是以崇仙好道著称,因而在以天地神鬼为对象的各种祭祀招真活动中,焚香的仪规愈演愈烈,如《汉武帝内传》中载汉武帝燔百和之香迎候西王母;以及《洞冥记》所记载的武帝燃烧种种异香:“元封中起方山像,招诸灵异,召东方朔言其秘奥,乃烧天下异香,有沉光香、精祗香、明庭香、金磾香、涂魂香”等等,虽是小说家言,但武帝将香用于各种与神鬼有关的场合显然并非凭空臆想。为了迎合这种神仙思想,汉代十分流行象征海上仙山的博山炉,如陕西茂陵汉武帝墓出土之铜涂金长柄竹节博山炉及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之错金银铜博山炉等。

佛教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在其发源地印度向有烧香的传统,随着佛教徒的到来,这种传统也一并带入。佛教认为,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将香视作修持的法门。在日常的仪式中,用香作为佛、菩萨的供养;诵经时,用香来计时等等。只是此时佛教尚未广泛传播开来,故其影响范围也较小。

古代是怎么调香的

1、寿阳公主梅花香

[药物] :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制备] 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用法] 爇之。

2、宣和贵妃王氏金香

[药物] 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用法] 爇如常法。

3、花蕊夫人衙香

[药物] 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 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 作饼爇之

3、唐开元宫中香

[药物] 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江南李主帐中香

[药物] 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备] 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 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4、汉建宁宫中香

[药物]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用法] 爇之。

5、韩魏公浓梅香

[药物] 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 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 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6、百和

[药物] 沉水香五两,丁子香、鸡骨香、兜娄婆香、甲香各二两,薰陆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两,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渐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两,雀头香、苏合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两。 

[制备] 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

[用法] 冬月开取用,尤佳。

扩展资料:

古法调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该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的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按君、臣、佐、辅进行配伍。

只有君、臣、佐、辅各适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尽展其性。诸如衙香、信香、贡香、帷香以及疗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运六气、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推演而确定君、臣、佐、辅的用料。

例如,对于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运六气之理推算,是年为土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从利于人体身心运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为君,少用燥气较大的檀香;再辅以片脑、大黄、丁香、菖蒲等以调和香料之性,从而达到合与天地而益与人。

一些特殊的香,不仅对用料、炮制、配伍有严格要求, 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须按节气、日期、时辰进行,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如《灵虚香》, 在制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 窖藏时要有寒水石为伴,等等。

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各种香料,对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在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古代中国文人写下了大量的关于香料的佳作。

例如,“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张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秦观),“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陆游),“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等等,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与香料有关的口头用语,例如“红袖添香”、“香车宝马”、“焚香煮茗”、“焚香抚琴”等。这些名句佳作以及口头用语,都折射出了香料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中国文明并不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从海上丝绸之路所输入香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可以看到,中国文明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且从外来文化中汲取养料。

中国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甚至一些被当今的人们视为中国文化代表的事物,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外来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少人曾经高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来拒斥外来文化,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今天,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以宽阔的全球视野,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从而赋予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新的意义与生命。可以相信,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社会生活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于活力。

参考资料:

"海丝"曾引入多种香料 揭秘古人如何化妆美容-人民网

香料_

香炉都有多少种,附上图片加解释。

香炉目录[隐藏]
定义
中国香炉文化
香炉解析
宗教用香炉
[编辑本段]定义
香炉即是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香炉也可指指庐山香炉峰。
[编辑本段]中国香炉文化
我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我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笔者收藏的200余尊古代陶瓷香炉,可以看出祭祀文化发展的轨迹。
“日照香炉生紫烟”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千古流传,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上,初日映照,紫烟氤氲,瀑布高挂,飞流奔腾,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认为香炉最大的功能,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其实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它穿越时光隧道,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发生关系,逐渐改变自己的面貌,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佛道三位一体形成华夏文化主流。魏晋时,人们以老庄解释佛教,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直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响一并如日中天,特别是禅宗初祖达摩东渡来华,中国禅宗由此肇始。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风,作为祭祀礼器的香炉已被普遍使用。
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东汉越窑褐釉香熏,它造型生动,质朴自然,不带托盘。这尊香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可以自由开启,上半部由三层含苞欲放的莲花瓣图案构成,每排莲花有十一瓣,抽象成三角形状,每个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茎,十分清晰。盖顶饰有一精美的小鸟,亭亭玉立,眺望远方,下半部为圆柱形空心支柱。
晋代越窑青釉提炉,已同传统的香炉十分接近,也是三足鼎立,但有一造型优雅的把手,上面还有旋纹工,做工精巧,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南北朝洪州窑香炉,釉色呈青黄色,为五只足,粗壮结实,稳稳地站立托盘上,完整无缺。
说到盛唐,自然会联想到脍炙人口的唐三彩。唐三彩香炉比较少见,露胎为粉红色,黄绿褐彩绘组合,釉自然往下流淌,五爪老虎足,显得沉稳雄健。拿在手里忽发奇想:当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形式去表达、去寄托、去宣泄、去张扬自己高昂甚至亢奋的精神和情绪,唐三彩正是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大唐气魄。
宋代贵族出身的赵氏皇帝文化素养极高,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三足鼎式香炉是北宋复古的产物,由于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的大量出土,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宫廷专职文物保管员吕大临编撰《考古图》,所收铜器210件,玉器13件。从此文物鉴定与学术研究融合一起,这在宋以前是没有的,为后世文物研究开了先河,也为瓷器全面仿制先秦礼器奠定了基础。
香炉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而一些小型香炉则成为文人把玩之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后世所仿制。宋耀州窑香炉,它是受到越窑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炉唇边较宽,釉色青润自然,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南宋龙泉书房梅子青香炉,精巧典雅,三足鼎立,炉身有三条线纹,足底有褐色。
元代香炉不脱宋代风尚,数量与品种繁多,以中小型香炉为主。湖田窑青白釉双耳三足香炉,炉敞口直颈,鼓腹平底丰满,肩两侧贴塑一对长方形立耳,足根部有明显的压印兽面纹,通体施青白釉,胎质坚硬腻白,釉色滋润而不透明。
明代瓷炉大多数香炉以青花瓷为主,明嘉靖青花香炉,也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五彩瓷,明宣德皇帝自己本身是天分很高的艺术家,对色彩十分敏感,五彩、斗彩瓷得到空前发展。
明万历五彩人物三足香炉:万历五彩器制作到了鼎盛期,它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釉面乳白莹润。三幅开光图案装饰效果极佳,老翁身着外套颜色分别为绛红色、淡黄色和草绿色,神情泰然,须眉飘逸,或埋头读书,或低头沉思,或伏案挥毫。颈部有“大明万历年制”款。
清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以“孝”治天下,康熙时期祭祀风气盛行,乾隆时期成为社会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景德镇一代名师巧匠,以其聪明才智,将瓷器制作推向历史的高峰。清乾隆豆青釉双耳三足炉,瓷质精细,釉色肥厚,里外满釉,光润匀净,如脂似玉,双耳自然连结,高雅之中不失秀逸。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釉款。
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我们在先人使用过的香炉中上一炷清香,想到多少先人曾虔诚地在此炉前点香祈福,给人心灵带来慰藉,它的意义自然非同寻常了.
[编辑本段]香炉解析
香炉,对华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它不但是佛寺中的佛门法物,也是华
人家庭中必备的供具。中华民族文化开发得很早,古时候的人,就常以焚香木熏
居室以除臭秽,所以古人读书弹琴,喜欢先焚一炉香,可以净杂念而使精神集
中。重视钦水思源,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美德,所以自古以来,华人都拜天地神
祗,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是祭拜仪式中的一个主要项目,香炉就派上用场
了。印度民族也流行熏香,娑罗门教也有烧香的习惯,佛教传到中国,很快就能
溶入华人社会,中国的香炉,就进入佛教的殿堂了。
香炉的款式很多,有大、小、方、圆、长,短不一;质料也有铜、铁、锡、
石、陶瓷之别,以示身价有异;刻着不同的花纹和文字,表示用途各别不同。家
庭中供有祖先牌位的,都在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放着一个香炉。如果佛教徒在家里
供了佛象,也不忘放一个香炉;道教徒拜神明也用香炉,都作焚香之用,
香炉种类繁多,不同形状的香炉,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烧不同的香。如大雄
宝殿中央或门外丹墀的大香炉,多是铜铁等金属铸造或石雕的,炉身刻有该寺寺
名,供信徒插线香之用。大殿供桌上的香炉,有铜、石或瓷质的,用以焚烧檀
香。佛寺的大殿都有一个长方形的炉盘,放着一个焚烧檀香的精致小香炉,盘子
前垂着刺绣的炉围,很庄严美观,是住持和尚上香专用的;大殿的佛事完毕,如
要到其他配殿礼拜,侍者师就捧着炉盘前行,和尚便随后到配殿上香。卧香炉则
较适合在家信徒家中佛堂用,也有铜、瓷两种,把线香下面的一段竹枝截断,平
放在卧香炉里燃烧,使灰炉不致飞扬而弄脏供桌。小型木质刻着莲花形的香炉,
有着长长的手柄。只能插一枝香,是进行佛事仪式时,让主法和尚及斋主奉在手
中的,叫手炉。还有专焚香末,形状象盒子般的香炉,大多为铜铸,分三层,下
层盛放焚香的模型器具,中层盛放香末,上层才能焚香;模型多是篆体的“寿”
或“喜”字,铸成连续不断的回形冈状图案,厚约0.40公分;把香末放在模
型上,做成美丽的图案;在起点燃着,盖上炉盖让它顺序燃烧,非常典雅;这种
香炉,很少用来供佛或祭祖,多用在书齐焚香。
香炉在华人社会历史久远,本来只供焚香用,后来被爱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了人们玩赏的古董和艺术品了。于是,年代久远、质料名贵、雕工精美的香炉,价值不菲,已失去焚香供养的意义了。
香炉,佛教中称它宝鼎,除了方形的香炉外;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是如法的放置;常以之譬喻佛教中的三宝,缺一不可。佛事仪式开始,都先唱香炉:“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或“炉香乍热,法界蒙熏……”等赞语,唱到“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的时候,寺中的住持或代表,就会绕到正中圣象前跪下来,恭恭敬敬的献上三枝檀香,以此一瓣心香,表示对佛菩萨的敬意。
供养佛菩萨的供品中,可分为:香、花、灯、涂(水)、果、茶、食、宝、珠、衣十种,而香在十供养之首,香炉的身份自然也高起来了。好的香,令人心旷神怡,只一枝就够了。但许多礼佛的人,不懂烧香的意义,把佛菩萨当神拜,常常燃一大把香插在香炉内,熏得人泪水直流,甚至香炉起火燃烧;有些人甚至把香炉灰抓回去当灵丹妙药,真愚痴得可怜。
宣德香炉
明代宣德三年创制铜炉,遂开铜铸香炉之先河。宣德炉配料严格,冶炼尤精,一般须经过六至十二炼。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
明万历青花乳足炉
明代万历年间,是明朝衰落时期,政治黑暗腐败,贵族穷奢极欲,连年天灾兵燹,百姓饥寒交迫,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万历皇帝在位47年,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不惜征用大量人力、物力,为自己建造定陵。明朝这一时期的瓷器质量,也因朝政的无能而每况愈下。
这尊明万历青花乳足炉,出自景德镇窑,是那个时代工艺的典型代表。它直径22厘米,高9厘米,青花鹦鹉牡丹图案,枝繁叶茂,画面构思精巧,线条流畅。
在日常生活中,鹦鹉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吉祥鸟,羽毛艳丽,体态优美,聪明伶俐,经驯养后可模仿人语,在古代的达官贵族和书香门第之家都饲养这种鸟作为宠物,它是地位、财富以及文化素养的象征和表现。画面上的鹦鹉目光炯炯,嘴唇紧闭,展翅欲飞,飞向它所向往的地方。在此,鹦鹉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展翅欲飞的鹦鹉与春风里富贵的牡丹结合在一起,一动一静,两者结合,立体感非常强,整个画面因此而生动自然,清新脱俗,呈现出热情、奔放的人文情怀。
炉上绘有的三朵牡丹花,呈迎风而怒放之态,还有两朵含苞欲放的花蕊羞答答地藏在一边。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之誉,以花大色艳、绚丽多姿名扬天下。中国人有喜好牡丹之传统,在我国,牡丹花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俗语道:“谷雨三朝看牡丹。”中原大地处处盛开着雍容华贵的牡丹。唐代诗人皮日休《牡丹》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最有趣的是,在牡丹花蕊与树叶的空隙之间,还有一只小蜜蜂来补白,画面又增添了几分动感。
无论是鹦鹉,还是牡丹,所有构图,均采用单线绘制,这些线条如钢丝一般挺拔,遒劲有力,让人惊叹不已。炉内胎施的是青白釉,釉肥色正。上下两节,留有接口缝隙,为明代制造的瓶、炉等瓷器常见的工艺特点。而这尊炉的接口处,修胎精致平整,接口完全被釉料所覆盖。只有用手轻轻抚摸时,略微高低不平的接口,才会让你感觉接口之所在。仔细观察,炉内还有一些小黑点,零星地撒在炉底,这便是俗称的窑粘,是烧制瓷器时草木灰飘落留下的。如今,窑粘已成为鉴定瓷器真伪的秘诀之一。足底露胎处可见所用瓷土为典型的乳白色高岭土。炉的三只乳足极其饱满,留有较深的摩擦痕迹,应该是寺庙或大户人家祭祀用的礼器,是传世之精品。
这尊香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青花釉料发色比较纯正。明末从嘉靖年始,从西域运来回青料,再配以江西的石子青,作为青花的色料。回青料的比例如稍高,则青花色便呈鲜艳幽箐;石子青料如果用多了,色便呈灰蓝。由于回青料价格昂贵,到万历末至天启年时,多用石子青描绘纹饰。此炉上的青花色泽明亮清新,应是万历年初中期的器物。
新仿瓷器太亮,一看就“假”。为了仿得“真”一点,制造商经常采用抛光方法,即用马铃薯或兽皮,将其不断摩擦,直到达到亚光的效果。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常会在瓷器表面留下诸多摩擦的痕迹。这尊香炉不同,它烧造时的火候较高,而且均匀,釉光至今悦目可人;又经过大自然几百年岁月的磨砺,更是宝光熠熠,与新仿品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南北朝博山香炉
南北朝博山香炉小巧玲珑,造型新颖,令人爱不释手。我收藏瓷器近20年,还第一次谋面,可见其珍贵。
博山香炉也称博山炉,又名熏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图中的这个南北朝博山香炉高13厘米,直径11厘米,上下两层,可以自然启合。上半部分的做工精细美观,螺纹状雕刻,像燃烧的火把,热情奔放;又像一座峰峦叠嶂的仙山,自下而上,整个山脉错落有致,加上中央的尖顶,正好为13条,这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是个吉祥的数字。博山香炉上有四个小洞,当炉腹内焚烧香料时,烟气便从镂空的“山中”飘逸而出,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它下半部分为盏形托,底为平底,釉面为米黄色釉,不施化妆土,除局部积釉处略厚外,施釉均匀,釉面有不少细小开片。盖、炉吻合,浑然一体。
博山香炉流行于汉、晋时期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六朝《咏博山炉》诗曰:“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迷人意境。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见证,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除了博山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炉。
图上的这尊博山香炉出自江西省洪州窑,风格上明显受到北方瓷窑的影响。我曾到洪州古窑遗址考察,那里土地褐红色,大小水塘遍布。据说池塘的底部,沉淀着厚厚的一层灰白色粘性胶泥,这胶泥便是瓷器烧造的原料。但洪州窑釉料中含有较多的植物灰,且多数产品的胎土原料淘洗不纯,为了弥补胎质、釉面的缺陷,工匠大量施用化妆土。与之不同的是,这尊博山炉没有上化妆土,釉面和胎结合得非常紧密,没有常见的剥釉现象,瓷胎的烧成温度超过1200℃,敲击时声音清亮,是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瓷器。
北宋陶莲花香炉
这尊灰色陶器莲花香炉,高13厘米,直径14厘米,看上去比较大气,造型比较别致,拿在手里分量较轻,十分罕见。我为写《寻访中华名窑》一书,曾遍访各地古窑遗址,但对这尊香炉出处,无法作出判断。据朋友讲他从福建与江西交界处购得。从器物底座造型风格来看应该是北宋中期的东西,但当时中原大地早已流行瓷器生产,“秦砖汉瓦”的陶器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绝大部分地方已不再生产陶器,摆在我们眼前的是实实在在的陶器香炉,让人不得不重新加以思考。
莲花瓣片片向上,自然微微收口,显得十分庄重。莲花瓣炉身竟达五层之多,错落有致,下有连结一体的三层台基,比例得当,沉稳典雅。从灰陶釉色剥落之处可看出来,胎骨为橘红色陶土,烧制温度在850℃左右。从莲花造型的香炉来看,很大程度上同中国佛教文化与祭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自东汉佛教流入中国本土后,莲花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寺庙里通常所见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他身穿通肩大衣,手持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观世音以大慈大悲而名闻天下,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传说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她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世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引导信徒脱离尘世,帮助世人解除灾难,到达荷花盛开的净土。《法华经》详细介绍了观音菩萨的功德,以及解救灾难的种种事迹,她可以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以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人们在翻读佛经典籍时,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甚至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不少是用莲子串成的。
莲花,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我国文人雅士也十分看重莲花,与梅、兰、竹、菊等相比,莲花具有更为丰富、更加复杂的文化内涵。莲花在生殖崇拜、儒家实用功利、佛教佛性与修行、理学人格修养等四个方面内容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古诗十九首》中有诗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南朝乐府民歌》云:“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些诗歌的意境高远,反映了现实生活,令人回味无穷。人们可以看到荷花的芳容,领略到“红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
陶器莲花香炉,可见它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厚,在北宋瓷器的一统天下之中,这尊陶器莲花香炉,可谓独领风骚。
明代漆器大香炉
香炉,是古代一种鼎炉形器物,旧时庙堂里的香炉大多为铜、铁铸成,有些器型较小的香炉是用玉、石、陶、瓷、木、铜等制成,置于几案,实用、观赏两相宜。有盖之香炉,可内置香料,点燃后,香雾烟气自盖孔中袅袅升腾弥漫,时聚时散,给人以无限之遐想。
此件明代大型漆器香炉高157cm,炉身直径60cm,由底足连托泥、腹部炉身和头部龙马炉盖三部分组成。整体造型仿商周青铜鼎,炉身仿三足圆鼎,炉脚则仿四足方鼎,把圆鼎之柔和与方鼎之刚劲融为一体。炉盖上的龙马为龙头马身带飞翼,炉之腹足相连处为神龟,炉足为象鼻。综观整个宝炉,外形简练,制式大气,简约而不简单、古拙而不粗陋、空灵而不空洞。浮雕神龟脸面为泥金工艺,细部刻画精致古朴,瑞兽动态传神,炉盖上那昂首长啸、蓄势待发的龙马,充满力度和动感。灵性之气充溢全炉,尤其是炉身的外表黑漆、朱砂衬底描金,漆面光洁如新,髹漆技艺非常讲究,色彩沉着莹润,包浆厚泽。
炉盖上踏在水波纹之中的龙马背部以点线构成奇特图案和炉腰部的神龟,正是《周易·系辞》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寓意。孔颖达疏引,《尚书中侯·握河记》称“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尚书·洪范》:“天乃赐禹,洪范九畴”——传说三皇之一的伏羲就是依据孟河中跃出的龙马背部的图形画出了八卦,而禹根据龟背上的“文”成就了“九类常道”进而造福于黎民。落地漆器香炉是明代庙宇、宗祠、殿堂置于室内的重要礼器,当重大祭祀活动举行时,它庄重地矗立在显赫位置,缕缕青烟从炉盖上的龙马高昂头部张开的嘴中徐徐吐出,烟气祥雾缭绕空中,神秘而又庄严……物换星移几度秋,沧桑巨变万木春,明代的庙堂各地或许尚存一二,但旧时庙堂里诸如漆器香炉这样的大型礼器已所存无几了。
宋代介休窑香炉
宋代山西介休窑香炉造型别致,施釉均匀,白中泛黄,色泽莹润,釉面带有密密麻麻的细小开片,做工精美,格调高雅,是我国古代香炉发展中比较少见的。过去,有人将此炉视为灯具,但陕西耀州窑博物馆将其作为香炉展出。还有人认为这尊香炉可看到唐五代时期,但我觉得在断代时还需留有余地,毕竟介休窑烧造高峰期在宋代。
这尊香炉高10.5厘米,面上直径11厘米,香炉的口沿为厚唇,自然下垂,形成小坡度,厚唇宽度为3厘米,看上去十分自然和谐。炉心为圆形状,深约6厘米,内里露胎,清晰地留下了当时工匠手工拉坯的痕迹。底座呈喇叭口敞开,不施釉,露出灰白色的胎骨,足底还遗留三只烧制时所用的支钉。整个器物分成三层,由小及大,十分规整。香炉器物虽不大,却符合宋人“小器大做”的原则。看上去大气高贵,古意盎然,拿在手中把玩,赏心悦目。
这尊香炉的外形的确很像新石器时代或先秦时期的陶豆器具,也与商周时代的青铜豆相似,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它与陶豆、青铜器皿有一定的关系。
陶豆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高圈足、浅钵形、喇叭形、镂空形等,这是马家浜文化的特色。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为环太湖流域母系时期的典型文化。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在“礼”字的组成中,“豆”也是主角,这充分说明豆器在先民心中的分量之重了。根据考证,陶豆主要用来盛放“菜”。在古代陶钵才是个人使用的餐具,与现代饭碗器具相似。陶豆的形状浅而小,不同于盛“饭”的钵,它只能盛放少量“副食”,很可能就是瓷盘的前身。主副食有所区别,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古人的聪明才智可见一斑。
我在撰写《寻访中华名窑》一书时,曾到介休窑考察,它位于晋中洪山镇,1957年搞农田水利时被偶然发现。专家认为介休窑的白瓷烧制水平、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略逊于定窑,但它烧造的器物白度较高,经科学测试为78.3℃,胎质细腻,透亮坚硬,敲击声音清脆,烧造温度应在1300℃左右,几乎可与现代白瓷媲美。具有“小家碧玉”的风范。
碗、盘和盏等器物的装烧方法多采用支钉垫烧,在器物的圈足上一般都垫有3个小支钉,支烧时钉尖朝下,依次叠放,烧成出窑后,碗、盘和盏等器物的内侧会留下3个细小的支烧痕迹,这种支烧方法为介休窑所独有,也是我将这尊香炉看为介休窑香炉的原因所在。
[编辑本段]宗教用香炉
焚香之器具。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其材质多为金属、瑜石、磁、陶、紫檀等,形状多样化,大致可分为四类,即(1)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2)持于手上的柄香炉,如莲华形、狮子镇形、鹊尾形等。(3)坐禅时所用的钩香炉。(4)灌顶时,受者跨越而以净身之象炉。
《金光明经》卷二于佛前行祈拜供养之时,手擎香炉;后世之柄香炉,即袭此遗风而来在珠林》中记载:“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
使用手炉,大都是在剃度、礼忏、奉请……等场合。炉头插香,双手执持炉柄;也有兼插鲜花以为供养者。
在新疆地方,所发现之佛教遗迹,其中之壁画,可推定为唐朝佛画,图中亦有手持香炉,长跪礼拜者。而此香炉下部,附有稍高之台座。
又,密教的火舍也是香炉之一种,为密教用具之一。后世并谓为佛前四具足之一。柄香炉,一称手炉,北宋·开宝八年所题记对佛画(敦煌发掘)绘有此香炉。
此外,亦有香盘,放置檀香炉用的盘子。它是用木料做成的,表面涂以咖啡色的油漆。面积长约一尺余,宽约七、八寸,边沿高约一寸许,盘子呈长方形。

想了解精油的起源

我们应该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闻到玫瑰的香气时,会产生幸福的感觉;当闻到柑橘类的香气时,会分泌更多唾液、增加食欲;当闻到薄荷的香气时,鼻子就会通畅无比。这些都是植物香味所带来的效果。即便没有用过精油,我们也体验过并知道香味舒缓身心的效果。


装在蓝色或棕色小瓶子里面的精油,有各式各样的使用方法,最普遍的是精油浴。在浴缸里滴上1~5滴精油,一边享受香味一边泡澡,这种方法能够让精油成分被皮肤吸收。也可以使用香薰机等专用的器具,让精油的香味在房间里扩散开来,或者在纸巾上滴1~2滴精油并放在身边。

精油能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轻松,也更丰富多彩。

精油在国外的发展史:

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已开始以植物香料为防腐剂来制作木乃伊。

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已经注意到花的气味能振奋精神或让人放松。

《圣经》中也有关于芳香植物的记载。《旧约》中,示巴女王赠送给以色列的所罗门王的礼物中,除了黄金和珠宝以外,还有乳香和檀香(白檀香)等。此外,《新约》中记载,东方三贤士在耶稣诞生的马厩,奉献了黄金的同时,也献上了乳香和没药。

20世纪以后,法国化学家加德佛塞在化学实验中遭遇事故被烧伤,治疗中使用了薰衣草精油,实际感受到了精油的神奇效果。这样的经历让身为化学家的加德佛塞开始研究精油,并在1937年编著了《芳香疗法》一书。

大约30年前,「芳香疗法」这个词开始进入日本。在日本,有大量日本特有的、具有绝佳功效的植物,从这些植物中萃取出的精油,通过各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日本特有的精油,包括乌樟精油、柳杉精油、丝柏精油以及冷杉精油等。

精油在中国的发展史:

中国在很远古的时代就有了对植物的利用。早在公元前2700年,就有神农尝百草的记载,是中国对植物精华利用的开端。中国利用植物的特性来治疗疾病,中药可以说就是在利用植物的精华了。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韭菜味酸,有养肝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记载了大葱、韭菜和香椿的味道对健康的积极作用,而这些味道就包含了植物中的精油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中国医药典籍中提到的药用芳香植物属于内生文化,和西方社会的芳疗文化并没有传承和发展关系。

唐宋以来,富裕人家就有着使用花瓣在制作熏香、制作胭脂等传统,还用于日常的护肤保养。同时中国伟大的美食文化中,芳香植物的花瓣、果实参与的美食更是多不胜数。

液体精油在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被广泛应用于女性养生美容的各个领域。


精油从何而来?

日本最大且认知度最高的开发芳香疗法的协会—日本芳香环境协会,将精油定义为「从花朵、叶子、果皮、树皮、植物根部、种子及树脂中萃取出来的芳香物质」。

精油的萃取部位,是由植物分泌芳香物质的腺体所在的位置决定的。


从同一种植物中萃取的精油,也会因为植物的生长地点不同,散发出不同的香味

植物是在自然界中生长的。有些植物虽然归属于同一科属,却可能因生长环境(气候、土壤)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成分,以至于从这些植物中萃取的精油也有所区别。同一种类的精油,其香味也可能会因原材料的产地或采摘年份不同而产生差异。

不同种类的精油之间有很大的价格差异,而同一种类的精油之间也会由于品种、品质、萃取率等不同而产生价格差异。即使有丰富的植物原料,若只能从中萃取少量的精油,那么这种精油的价格就会更加高昂;从不使用农药培育出来的纯天然植物中萃取出来的有机精油也会因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而变得昂贵。



所含有机化合物的差异正是精油的独特个性

精油中,薰衣草的香味令人放松,甜橙的香味令人产生食欲,迷迭香的香味令人头脑清醒。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这些精油作用的差异是因精油所含成分不同而造成的。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会制造出各种有机化合物。精油是数十种乃至数百种有机化合物的集合,精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可根据其构造和功效,分为几个群组。各种精油根据所含有机化合物群组的不同而发挥不同的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70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