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海霞
近年来,选择中医、相信中医、学习中医的人逐渐增多,百姓在用中医养生、治病的同时接触中医文化。许多人在走近中医之时,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医文化,学习中医的养生和防病治病方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科普分会主任委员、文化分会秘书长温长路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中医科普宣传,他以中医“以顺为养”的养生观为例解读中医文化。
“中和观”和“以顺为养”
温长路说,中医有许多认知方法,中和观是其中最典型的思维方法,是中医药文化理念的核心思想。中医认识论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的“补偏救敝”等,都是中和观的具体应用。
中医养生上的中和观,可概括为“以顺为养”。这是国人在数千年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养生观,是中医独具特色的养生观。
“以顺为养”,就是要随心、随意、随时、随缘,使自己“四顺”:心情顺、饮食顺、体力顺、保养顺。
心情顺,即要调整心理状态,避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绪的刺激。饮食顺,是指合理饮食,保持科学的饮食结构。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主副搭配、荤素结合和“宜俭”、“宜素”、“宜鲜”,及忌“过量”、“生冷”、“咸酸”的饮食原则。体力顺,强调强健机体,增添健康动力。古代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保养顺,指适度进补,科学用药。中医强调辨证施补,是否需要进补、如何进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温长路说,这种朴素、朴实的养生观,不做作,顺其自然,随其意愿,执中致和。有些人脱离国情、民情和中医药理念,把养生说玄、说杂、说繁,说得脱离实际,说到人们无所适从,这背离了中医“以顺为养”的养生观,当前的养生观亟待回归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中来。
“仁、和、谦、诚”,和为主体
温长路说,总体看来,中医文化包含文化理念、文化实践和文化环境三方面。中医文化理念以仁、和、谦、诚为主体,其中“和”指的是中和观;文化实践以精、慎、严、廉为主导;文化环境则以美、雅、馨、便为主线;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实践体现了中医学的特色优势,文化环境体现了中医学的民族特征,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中和观是中医药文化理念的核心思想。这包括文化理念中以人为本的道德观、以顺为养的养生观、以和为治的治疗观和以述为作的发展观等,包含文化实践中以和为中心的教育、医疗、科研、经营、管理以及评价体系等,文化环境中以和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医疗环境、学术环境等也是中和观的具体体现。如何认识中医学的中和观,关系着对关系着对中医学认识、发展上的定位。
温长路说,中医是属于文化的,文化包含中医。我们对中医学的认识,要从文化起步,从文化立论,这是中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继承、弘扬和宣传中医药文化,从而让百姓接受中医药、相信中医药、学习中医药和使用中医药。
养生先养心数是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记录着无数先辈前贤对养生保健及延年益寿的丰富经验和学术成就。纵观历代中医文献及养生专著的有关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养生理念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天人相应
《老子》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处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与宇宙自然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沿袭这一思想,视天人相应为养生的最高境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篇讨论四季养生调神的具体内容,对起卧、穿戴、饮食、情志、运动等均有明确提示,如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意为:春季推陈出新,万物欣欣向荣,应之人体,适当晚卧早起,晨练散步于庭院,披散头发,松缓形体,令情志得以畅达,其时多思生存而勿想消亡,多思给予而勿想掠夺,多思奖赏而勿想惩罚,惟有如此,才是符合春气生发的养生之道。
动静相宜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动静相宜,阴阳协调,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也是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兴奋与抑制、清醒与睡眠、运动与静止、分化与合成等,均与阴阳动静协调有关。诚如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图翼·医翼》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论述养生动静观之卓有见地者,当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思问录·内篇》)。笔者以为,形需常动,神须恒静,形动神静,分而若一。
形神共养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观念,也可用其对人体生命运动进行高度概括。形,即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神,即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以及生命运动的外部表现。
形神共养,是指养生既要注重养形,亦须强调养神,且养神先于养形,即所谓“养生先养心”。中医学素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强调“神”的健旺畅达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神”的活动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大体而言,养生应动静相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者为健,静者为康,形神合一,尽终天年。
中医传统养生保健的具体内涵
养生范围广阔,内容众多。就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及娱乐养生等内容简述如下。
精神养生
其是指通过主动地修德、调志、节欲等多种途径,保全精神健康,达到形神合一的养生方法。
修德怡神
注重修德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情志怡然安宁,气血和调,脏腑功能平稳,形与神俱,可得天年。大德必得其寿,孔子有“知者乐,仁者寿”之论,民间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之语,均应成为养生箴言。
有学者经研究认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对稳定,体内的酶和一些胆碱等活性物质分泌正常,脑中激素的释放增多,强化神经活动,有助于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长寿。修德怡神,是养生延年的重要方法,历来受到养生家的高度重视,凡养生有道之人,均将其列为摄生首务。诚如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言:“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调志摄神
人的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喜怒哀乐在所难免。但若情志放纵偏激,极易影响人体气机,轻则引起功能失调,重则导致疾病发生,故而通过主动地控制和调节情志活动,避免产生反常或不良的情绪状态,可达到宁心摄神、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研究也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心理压力过重,可以直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容易出现精神疲乏,失眠多梦,烘热冒汗,烦躁不宁,情志抑郁,食欲减退,性欲冷漠,心悸怔忡,若经久不已,甚至可诱发癌症。古今养生家所倡导的情志转移法、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疏泄法等,均为畅志舒情、愉悦心神的有效方法。但愿诸君从养生保健角度出发,天天保持好心情。
人生在世,孰能无欲。但人之欲望,永无满足,这是普通的心理状态。要养生保健,就必须节制欲望,诚能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上古天真论》)。若能如此,可谓养生修心之高人矣。
俗话说:“妄想一病,神仙难医。”因欲壑难填,终日忧心忡忡、胡思乱想,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便会严重影响人体脏腑组织以及气血阴阳的功能活动,而损害身心健康。《道德经》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想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就应自觉地、尽力地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妄想、去妒忌
宣传中医药文化历史。
历史是文化的积淀,中国医药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有过很多的辉煌。
从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到东汉的华佗最 早发明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从中医针灸疗法到东汉时期张仲景创立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从宋代开始就在民间流传的用人痘接种 预防天花的方法到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等等,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医药学成就。
对中医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蕴 藏,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弘扬,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价值,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传承中医药文化理念。
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特别是运用整体观和系统论作为指导中医 药认识健康、辨证论治、预防保健“治未病”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所具有的超前性和有效性。
中医对人体的健康,提 倡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重视平时保健调理,关注日常养生的思想至今仍弥足珍贵,传承这种理念,对于增强社会的中医药 共识大有裨益。
弘扬中医药传统医德。
中医提倡的是“医为仁术”,强调一个“仁”字。
“医为仁术”便是对一个合格医者的道德标准定义,它是中国古代 医学家对医学的定性,是对医学灵魂的高度概括。
对于医者而言,所要求的就是对病患者要怀抱一颗仁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与患者 的交流在充满爱的氛围中进行,而不是没有表情的程序化的诊治。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 良,不可信也。
”中医药服务只有充分体现中医药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环境形象,才能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医患 关系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而良好的服务。
建设中医药“名科”品牌。
几千年形成的中医的独特理论体系和独到的诊治方法,是中医能够保持其活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中医服 务机构角度看,应该着力打造自己的“名科”品牌,突出中医药在养生、预防、康复中的特色优势,通过“名科”品牌打造走出一条“中医院以 中医药收入为主导”的路来。
发挥中医药文化助推区域发展的作用。
中医药在群众中具有广泛认同感,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应努力 探索如何使中医药真正成为我市破解农民“看病贵”难题的重要手段、融入“海西”的重要纽带、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重要媒介、提高 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让中医药在助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
尽管当下中医药发展步履维艰,但只要它的文化根基还在,它就有迅速走向复兴的可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中医药发展的不
如今,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最关注的是健康,是养生。你或走进书店,或打开电视,或与人交谈,各种各样的养生知识扑面而来。由此可见,人们对养生的重视程度。
寻根溯源,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是儒道两家思想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它在构筑灿烂的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医、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目前,这股传统养生新旋风的掀起,深刻说明儒道智慧不仅符合现代社会人的生命之所需,而且在科学养生方面更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催生整体观念
现在,我们说得最多的词是“和谐”,这正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它把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天地人之道,即“立天之道,曰阴与 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天道推知人事,从自然发展中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效法自然,并寻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法和技术。
基于这种和谐思想,中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养生文化开山之作的《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应该与自然、与万物同生共存,和 平共处。人遵循自然界变化的内在规律,进行饮食起居、工作运动,并随着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进行调整。那么,顺其自然、融入自然,可以 少生疾病、延缓衰老、益寿延年;违背自然、破坏自然,必将受到自然的制约和报应,将会引起疾病,损害机体。
中医的经络养生,把人的脏腑经络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时节养生以及中医饮食养生和中医情志 养生,也是儒道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中医养生的整体调节优势。如孩子脾胃弱,不能多吃冰淇淋,老人肠胃功能差,晚上应该多喝粥。按此自然规律养生,同 时,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也就“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有了病,中医不是主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注重从整体上进行调理。用针灸、按摩、贴敷、拔罐等非药物疗法,以及天然药物养心神,补气血,调脾胃,使五脏六腑处在和谐、顺畅、平衡之中,病的症状自然而然就缓解了,消失了。
“化干戈为玉帛”。中医提出的与病毒共存、与肿瘤共舞等观点,不仅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顺应自然、注重整体和谐的重要性。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语出成书于1706年的《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序言。
而此时胡雪岩还没有出生。胡雪岩也开过药铺,不排除他引用过这句话。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 ,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 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 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 盛不衰。
其产品以 ‚配方独特、 选料上乘、 工艺精湛、 疗效显著‛ 而享誉海内外, 产品行销 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 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 个院、二个中心的‚ 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 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 28家,遍布 15个国家和地区。
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 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北京同仁堂数百年的制药精 华与特色是: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因而在国内外医药市 场上享有盛名。
本商标采用两条飞龙, 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医药文化历史, ‚同 仁堂‛ 作为主要图案是药品质量的象征; 整个商标图案标志着北京同仁堂是国之 瑰宝, 在继承传统制药特色的基础上 , 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 , 研制开发更多的新药 造福人民。
扩展资料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在“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价值观,“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质量观和“讲信义,重人和”的经营理念,“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职业道德,以及同仁堂的品牌和特有标记,《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和《同仁堂虔修诸门应症丸散膏丹总目》,同仁堂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同仁堂的制药特色即传统中医药与宫廷制药的融合,概括为“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
2006年5月,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编号Ⅸ-7。
参考资料: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69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民族医药走入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