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国医大师谈养生精华呈献

医案日记 2023-05-03 04:10:32

国医大师谈养生精华呈献

作画写字 陶冶情操

李玉奇,93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李玉奇说:吾起居有矩,寝食有规。每日卯时随日出而起,缓带宽服漫步于庭。刻钟之后,夏日则信步林荫,冬月则踏雪户外。伸臂摇颈,活动筋骨,摧动血脉,缓步百米而返。晚餐之后,或头戴明月或肩掮北斗,缓步漫行半个时辰。每日如此,归舍时自感身轻目明。借此体健神旺之时,复习金元四家之书,或浏览唐宋古诗,或挥毫泼墨作画,戌亥之时宽衣入榻。凡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吾之经脉通畅,气血周流,脏腑坚韧,百骸盛壮,髓海有余,轻劲多力。

米醋当先少食盐,姜系必备胡椒全。

料酒味精适可止,糖若过量脾不安。

菜宜清淡汤宜鲜,清炖红烧端正烂。

油腻太过伤脾胃,凉盘虽美要少贪。

鸡鸭鱼肉皆为美,独爱鱼中之黄花。

红焖猪肉虽香甜,贪香多食胃难安。

白米白面虽经常,高粱小米随时添。

菜饭称心纳之香,水谷精华勿嗜偏。

七情六欲人皆有,喜怒太过必伤身。

偶逢怒事走开去,平调心肝免伤神。

作画写字制盆景,陶冶情操实为珍。

侃天侃地侃奇观,莫论人非不烦心。

经络导引 养生健体

贺普仁,84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贺普仁的经络导引养生功是他根据气功原理,在经络循行的基础上自创的一套祛病健身的功法,坚持锻炼能起到通经活络、通畅气血、引气归元的作用,使元精、元气、元神充沛,达到有病祛病、无病健身延年的目的。经络导引养生功法共分为六步。

第一步:练功前准备采取端坐式,项挺直,目向前平视,闭口,舌舐上腭,全身放松,思想安静、洒脱,自然呼吸,气要均匀。

第二步:以意领气,先由会阴开始上入毛际,沿任脉的关元、神阙、膻中、天突、廉泉到头顶;沿督脉由头顶下行至风府、大椎、至阳、命门至尾闾骨归会阴再上入小腹。

第三步:由小腹向左行至气冲、髀关,沿足阳明经直下到内庭,走足心涌泉穴,再从足三阴由下向上行经阴廉到气冲穴,右侧循行路线与左侧运行方向相同。

第四步:由气冲穴到任脉的曲骨穴经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到天突。

第五步:由天突向右经中府、俞府到肩井、巨髎、肩髃穴,再沿手阳明向下到阳池,再分别下行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之后,从手三阴由下向上到极泉,经中府、俞府,到天突穴,再向右行与左侧运行路线相同。

第六步:由天突向上到廉泉穴,因舌舐上腭,使任督相通,经气到头顶,再向下到风府,沿督脉直下至尾闾,回归会阴,再上行至丹田而终止。

养生之要 识度守度

裘沛然,已故,享年97岁,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裘沛然说:度,是衡量一切事物轻重、长短、多少的统称,后人引申为处理事物最适当时为适度。度,包括理度、法度、制度、气度、节度等,做人的一切,都得有个度,养生也不例外。

孙思邈提倡饮食应达到“饥中饱、饱中饥”为最合适,就是饮食之度;汉代华佗主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就是劳逸之度;《内经》载:起居有常,不竭不妄,就是房事之度;《论语》曰:“惟酒无量不及乱”,就是饮酒之度;另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悲欢之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理财之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精神文明之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做人之度。

养生养德 天人合一

郭子光,78岁,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郭子光说,养生之道,修德为先,这是中国养生学最具特色之点。孔子《中庸》云:“大德必得其寿”,故“仁者寿”。《素问·上古天真论》亦云:“淳德全道……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可见养生当从修德入手,养德养生无二术,是历代养生家遵循的准则。修德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实际也是儒道二家“安身立命”的学问。

养生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顺应自然。郭子光说,人是自然万物的组成部分,故顺应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以养生,便成为养生学的基本法则。顺应自然规律养生,具体包括顺应四时、因地制宜等内容。大自然的变化莫过于阴阳离合引起的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呈有序性、节律性演变,这种变化,人的力量就改造不了,只有顺应这种变化规律而养生,叫做顺应四时。顺应四时养生的主旨,就是根据这种同步变化规律,安排起居劳逸,练形调神,进食进补。

养生之道 在于养心

邓铁涛,94岁,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邓铁涛说,按中医理论,心是一身之主,“心”既支配血脉的运行,还主持精神活动,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称之为“君主”之器官。所以养生必先养心,心强健是整体各个脏腑都能健康正常之基础,如是心不处于正常状态,血脉闭塞不通,便会影响各个脏腑而受损,达不到养生长寿之目的。

要保养心神,首先要重视七情的调节。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作为致病因素的七情,是指这些情志过于强烈,引致脏腑气血逆乱而发病。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纵欲无度则有损健康,甚至化生百病。凡事要看得开,不要患得患失,要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良好心态,颐养浩然之正气。而积极、正确的欲望对养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为人类事业发展而生的欲望,乃为欲望之大者,为浩然正气,对养生具莫大的好处。因此,把握好欲望的大小关系,舍小欲、私欲而怀苍生之念;做好“求”与“放”的平衡,入世却宠辱不惊,正是养心正道之所在。

修节止欲 大德增寿

王玉川,87岁,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王玉川说,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调节。故神极易耗伤而受损。因而,养神就显得尤为重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以养之”,主要是指静神不思、养而不用,既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而言。

清静养神是以养神为目的,以清静为大法。只有清静,神气方可内守。清静养神原则的运用归纳起来,大要不外有三。

一是以清静为本,神静而不用,即所谓“恬淡虚无”之态;

二是少思少虑,用神而有度,不过分劳耗心神,使神不过用;

三是常乐观,和喜怒,无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动。这些养生原则在传统养生法中均有所体现,如调摄精神诸法中的少私寡欲、情志调节;休逸养生中的养性恬情;气功、导引中的意守、调息、入静;四时养生中的顺四时而养五脏;起居养生中的慎起居、调睡眠等。

恬淡心态 饮食有节

张学文,75岁,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

张学文认为,食物与药物一样,都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药物通过一定方法的炮制,可以改变其气味属性;食物经过烹调,也同样可以改变其性质和滋味。饮食与脾胃还有着必然的生理和病理联系。饮食调和,脾胃健旺,则元气充沛,生机蓬勃;饮食不调,脾胃损伤则元气衰颓,生机减退。不少药用食物都具有调和脾胃、充养脾胃的作用,如大枣补脾气,梨汁滋胃津等。由此可见,调节饮食,注意食疗,可以顾脾胃养元气,从而达到养生或治疗的目的。

疾病初愈应以清淡之品调养。这是因为疾病初愈,正气未复,身体衰弱,特别是急性热病初愈的时候,如能抓住这一时机,适当给予相宜的饮食进行调理,就能使身体早日恢复健康,但若饮食不当,或余邪还未完全肃清之前,任意进食滋养厚腻与身体不相适宜的食品,就会适得其反,并有可能使其所得旧病复发。

百岁国医大师日常饮茶保健,这些养生方法实用又实惠



北京有一位国医大师路老(路志正)刚过百岁生日,眼不花耳不聋,精神非常好。我也十分好奇路老的 养生 之道,便通过我在北京的朋友询问路老:“你的 养生 之道是什么?”


路老回答说:“很简单,就三杯茶! 早晨起来喝绿茶 ,它能够健胃、醒脾、提神; 中午喝一杯红茶 ,可以暖胃,让我比较好休息; 晚上喝普洱茶 ,它有很多发酵的酶,对我们的 健康 、 养生 ,包括脏腑的一些代谢都非常有帮助!”



一位百岁的国医大师都能把简单的茶饮用到他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他的百岁 健康 就充分证实了中医保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现在很多老干部都说枸杞子加菊花是老干部的退休茶,这个还是很有道理的。枸杞是一个非常好的药,也非常安全。


在当前疫情的情况下,提高免疫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不妨试着用枸杞子、红枣、生姜、陈皮加一点红茶,这样泡茶泡起来会味道更好、成分更丰富、药效更明显。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长期用生姜红枣泡红茶,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也能补气,防止发冷气虚的情况出现。



比起保温杯泡茶,用茶杯煮茶还是更好。按照传统中药的有效性,很多中药都来源于植物的树皮或者根茎。简单地像泡茶一样泡很难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完全释放到汤汁中去,一定要讲究煎煮。而且煎煮一般都有时间要求,这样才能让汤汁彻底吸收中药材的营养成分。




现在工作压力非常大,越是年轻人朋友承担的压力越大,熬夜、吃饭不规律,甚至天天吃盒饭、吃垃圾食品成为了一种常态。


那么,如果年轻人没有时间煎中药怎么办?


其实,现在中药的颗粒剂已经出现好几年了,尤其方便了年轻人。



一种是 单味药的颗粒剂 ,像党参和黄芪,都可以提取得像板蓝根粉剂一样。目前大概有400-600种常用中药都研制出了可立即。一个处方假如有10种药物的话,10种颗粒剂也是可以混到一起冲服的,和几味中药混着煎服一样。


还有一种是 复方配方 ,也就是一个中药饮片的方剂。通过电子网络传到配药公司以后,可以按中药饮片的剂量配一副颗粒剂的处方,拿到家以后用温水一冲就可以喝了。


但是,这些看起来简单的方法,简单地冲一冲泡一泡,实际上效果不一定比煎煮的中药理想。


专业医师团队,专注科普痛风,解决患者困惑。

欢迎私信评论我们,帮您解答疑惑!

「养生」食疗养生之法——国医大师邓铁涛



作者:彭锐 李荣


邓铁涛,广东开平人,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教育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所长。享年104岁,他自幼受中医熏陶,目睹中医药能救大众于疾苦之中,因而有志继承父业,走中医学之路。在长达70多年的医疗教学科研生涯中,融古贯今,运用中医中药 养生 保健知识,防病治病,并将中医 养生 保健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 养生 重于治病”是邓铁涛教授一直倡导的 健康 理念,早在1986年,邓铁涛教授就设想把人们的 健康 要求上升到精神世界,使气功、文学、音乐、歌舞、 美食 、药膳、模拟的环境和梦幻世界成为“保健园”,让人们能享受到 健康 的快乐。他强调应发扬传统的食疗 养生 和 体育 运动等保健方法,用中医扶正固本、祛邪防病理论,指导保健工作。


• 百行德为先

• 神以静为养

• 强身动为要

• 饮食杂为主

• 保健简便廉验

• 康寿以和为本



我今天要讲的是邓老的饮食 养生 。除了他最强调的养心养德及运动外,邓老的日常饮食,看似非常简朴的生活,却是蕴含着 养生 的大道理。


杂食不偏


邓老的日常饮食偏于清淡,注意营养,强调要容易消化和吸收。主食以米饭为本,每周有1至2顿杂粮, 如番薯、芋头、淮山、土豆、燕麦、馒头等。上图是邓老100岁拍摄的照片。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图中邓老用筷子夹的是什么?是葡萄。邓老的家人非常用心,知道邓老平时以一日三餐为主,其他时间很少进食零食,家人习惯将水果配在餐中。上图是家人将葡萄剥好后配着杂粮吃。


大家有没有想到,邓老此时已经是100岁,还能用筷子夹圆滚滚的小葡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大家想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邓老年过百岁,但他的平衡功能仍然非常好,对于一个百岁老人来说,能用筷子精准夹到食物,这就是 健康 的体现。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邓老的家人笑着对我说,他们家筷子功最好的就是邓老,夹豆腐最完整的就是邓老。为什么呢?我终于明白了,邓老自幼喜欢八锻锦、太极拳,气功等,邓老的气功是有深厚的底蕴的,所以除了他的平衡性好外,他能精准夹好所有的软的、滑的食物。从一个微小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到邓老的康健。


每天一杯奶

邓老对牛奶情有独钟,每天早上一杯牛奶,已经坚持十年,有一次邓老出差回到家,已经很晚了,邓老想起当天还没有喝牛奶,就对媳妇说:“安琳啊,你帮我冲杯牛奶吧,我要喝完这杯牛奶才能睡觉“。邓老的二媳妇陈安琳女士回忆说。


每天1至2颗核桃



邓老特别喜欢吃核桃,多年来,他每天吃1至2颗核桃。具体做法是:先将核桃肉放在小碗中,加少量水和盐,然后放在微波炉上加热2分钟,取出来凉至5至10分钟后即可食用,松脆可口。邓老晚年时多用来送饭,他爱开玩笑说,“人老了,牙齿不好,用饭与核桃一起吃更好”。


邓老说:“核桃外形像大脑,有益智的作用,常食能增长智慧,保持大脑的记忆力,在烹饪核桃时加少量盐,既能增加食欲做菜吃,而且咸能入肾,吃核桃让我感到最明显的作用是夜尿减少,次日早晨大便通畅。”中医认为, 核桃有补肾壮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


每周3-4餐鱼



鱼是邓老最常吃和吃得最多的肉类之一。邓老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而且其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平时邓老吃得比较杂,任何一种鱼类他都吃,但是在食疗辅助方面,邓老强调多用鲫鱼、草鱼和鳙鱼。


邓老说:“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通络下乳等功能。 对于肝硬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一定的疗效 ;而草鱼有暖胃和中的作用,是温中补虚的鱼类食品, 对于脾胃虚寒者可多食草鱼”。


鳙鱼又叫大头鱼,其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邓老喜欢吃大头鱼中鱼腮下边的肉,其肉呈透明的胶状,每次煮大头鱼,家人都将这部分肉留给邓老吃。邓老说:“鱼腮下边呈透明的胶状肉,不但口感好,易食用,没有骨刺,而且 现代研究其胶质中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组织细胞,有利于身体 健康 ,延年益寿。 鱼汤中邓老最爱吃的是大头鱼淮山猪横脷汤。


大头鱼淮山猪横脷汤



材料: 大头鱼一个,淮山15克,猪横脷1条,姜3片。

做法: 先将大头鱼洗干净,斩成小块状,下油锅,用中火煎双面至微黄色,煎前抹少量盐在鱼的表面,放鲜淮山和猪横脷,然后加开水,调大火煮20分钟调味后放进焖烧锅,随时可以食用。


邓老说:“猪横脷是猪的脾脏,有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的功效,不温不燥,适合于男女老少食用。淮山健脾又养阴,此汤不但营养价值高,对于消化功能不好,而且容易腹泻者尤为适用。


总结邓老的 养生 理念,无论是运动 养生 ,还是日常饮食,他都特别注重轻松、愉悦,要能持之以恒。 邓老常常指导和鼓励我要结合生活,多写科普文章,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材,结合中医理论进行讲解,让老百姓在生活中领略中医 养生 之道。我的科普之路,是在邓老的指导下,在生活中和临床上不断地有新的感悟和进步,与此同时,中医的临证思维也是在邓老引导的科普道路上逐渐形成。

# 养生 ## 养生 之道##邓铁涛##国医大师#

104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活到百岁的智慧,就是做到这3点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用现代的话说,意思就是:以前那些人,为啥都能长寿 健康 ,行动又不迟钝;现在的人,年纪没过五十,怎么就显得那么衰老,经常得病,是时代变了?还是人不行呢?

答案就是:以前那些长寿的人呢,是因为掌握了 养生 的规律,又切实地实行;现在的人,灯红酒绿,房事不节,欲望无穷,起居毫无规律,饮食乱七八糟,无时无刻不违反着长寿的规律,自然身体衰弱,长寿不能了。
那么,如何生活,才算得“道”,才能“度百岁乃去”呢?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套用这句话,我认为寿而康是建 立在 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以正确的 养生 观为指导,配合一些 养生 保健的小方法,坚持在日常活动中,而不是光说不练。
邓老在102岁时,仍然身体硬朗,神清气爽,眼不花、耳不聋,有时还要外出开会、讲课。能达到这样长寿又 健康 的状态,和他的 养生 观与 养生 小方法是密切相关的。

下面列出邓老结合本人情况所常用的 养生 方法,希望对诸位有帮助。

人的 健康 ,包括“身”和“心”两方面的 健康 。身心和谐,即要求我们不但身体要好,还要有良好的心态、精神和情绪等。

中医强调七情内伤是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怒则伤肝,情志失节,心情失畅,恼怒与精神紧张,都足以伤肝,可出现肝阳过亢的高血压。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伤心,心脾受损,久可导致痰浊上扰,抑或心脾失养、气血失畅而产生冠心病。
要保养心神,首先要重视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调节,勿使太过,才能使全身的阴阳得以平衡,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境界,这是 养生 防病的大前提。

养心保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第一是重视对精神情志的调养,避免不良情志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第二则是进行适当地调心锻炼,通过身体行动来实现心神安宁 健康 。

《灵枢·本神》讲过“智者之 养生 也,必顺应四时而适寒暑。”也就是说, 养生 应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规律,安排日常生活,达到天人合一,才是明智的。

这是因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就是说,要想长命百岁,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如果违反规律,便容易生病,折寿。
比如秋冬来了,本应该多穿点衣服,躲在屋子里面,开着暖炉,这时你却不这样,还穿着露脚踝等等的衣服到处跑,结果可想而知。再比如酷暑的时候,太阳晒得人汗流浃背,失水很多,你不但不找阴凉的地方避暑,也不补充水分,还拼命四处奔波,那怎么会不中暑呢?

在具体的起居调理方面,古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针对四时气候变化,提出了具体的做法:“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如果我们能总结古人这些宝贵的 养生 经验,贯穿到我们实际生活中来,自然能尽享天年了。

就是要我们平时多留意下常见病、多发病的一些普及知识,这样才能帮我们去识别自身的 健康 状况,从而进行预防和治疗。
例如高血压是当代 社会 的常见病,多发病。一些病人会有临床表现,诸如: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讳疾忌医,而要及早认识到疾病的存在,在病初及时治疗,要是等到病入膏肓,那当然回天无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68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