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别忽视了这些糖尿病并发症

医案日记 2023-05-03 03:36:27

别忽视了这些糖尿病并发症

本报记者 冯磊

编者按: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很多人把控制血糖作为第一要务,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血糖升高只是该病的“冰山一角”,很多并发症在发现糖尿病时或许已经来临。据报道,糖尿病并发症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仝小林指出:糖尿病并发症不容忽视,使用中医药早期预防和治疗可大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信号:手脚凉、痛、麻、木,走路有踩棉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感觉肢体末端麻木,有踩棉感、蚁爬感或痛觉过敏等感觉异常,也可表现为酸疼、灼痛、针刺痛等,有时因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仝小林表示,这些症状多与糖尿病病程长及血糖控制不良有关。当运动神经受累时,可有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病变可为对称发病,也可单侧发病,一般下肢较上肢重。

治当养血活血通络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症状方面疗效十分显著。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络病”范畴,是络脉不通或络脉损伤引起的“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所以中医治疗是从养血活血通络的角度出发。以肢体麻木为主的,主要是络脉的虚损,使其得不到正常的荣养所导致的,治疗常常用鸡血藤、首乌藤、当归、白芍等养血活血的中药。以肢体发凉、疼痛为主的,主要是寒邪凝滞络脉引起血液运行不通畅,严重者可以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发凉,即使服止痛药也无效,夏季伏天仍然需要穿裹厚衣裤,常治以乌头类大辛大热的中药,以温化大寒之邪,通络止痛。为避免中毒,一般30克以上制川草乌文火煎煮8小时就完全可以破坏乌头碱的毒性。

配合外洗法增强疗效

中医治疗周围神经病变还常常配合外洗的方法。如常用生麻黄、川芎、透骨草、艾叶等有发汗、通散作用的中药,借助热气、热水的温热作用,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对药物的渗透吸收。但是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一般35℃~45℃,防止对皮肤的烫伤。另外,患者平时还可以配合拍打法(双手拍打身体麻木部位)、盘坐压腿法(对于下肢麻木者,可盘压双腿直至完全无知觉时放松),多管齐下,加强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

糖尿病肾脏病变

信号:小便中有大量泡沫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因。其临床发病率国外报道为5%~14%,国内报道0.9%~36%,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升高。糖尿病病程在10~20年者,半数以上会发生肾功能不全,约有5%~10%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

早期可救治 晚期难逆转

目前公认的糖尿病肾病分期主要分为五期:Ⅰ、Ⅱ期为早期肾病,仅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及肾小球高率过滤,无任何临床症状;Ⅲ期为持续性微量蛋白尿期,已经能够检测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200微克/分钟,或30~300毫克/分升;Ⅳ期为临床肾病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钟或持续尿蛋白每日超过0.5克,同时出现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等临床症状;Ⅴ期为终末期肾病,出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水肿、高血压加重等,一般会较快发展为尿毒症。

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导致很多患者忽视了对糖尿病肾病的筛查,不少人在发现小便中有大量泡沫时才作相关检查,而此时,糖尿病肾病多已发展至Ⅳ期。

仝小林提醒患者,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应当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以及时地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尤其是对蛋白尿、多尿症、夜尿多等病症疗效比较突出,甚至可以将已进入Ⅳ期的病变逆转至Ⅱ期。

疏通肾络为治疗法则

糖尿病肾病也属于中医“络病”范畴,多是瘀血阻滞,损伤肾络所致,治疗重在疏通肾络。常用中药水蛭粉、大黄(生用或酒制)改善肾脏微循环外,还常用金樱子、芡实、白果等减少蛋白尿,减少尿量,可以说是标本兼治。蛋白尿或多尿症患者平时炖汤时可加一些芡实、白果,对治疗有较好辅助作用。

糖尿病胃肠病变

信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

临床资料统计,几乎5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胃轻瘫、腹泻、便秘,临床可见恶心呕吐,胃脘胀满,腹部不适,反酸,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或二者交替出现等胃肠道症状。其中以糖尿病性胃轻瘫呕吐多见,患者往往恶心,欲呕吐,严重者食则呕吐,无法正常饮食,仅靠静脉营养维持。

中药重在改善症状

仝小林指出,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呕吐 可选用一些小方子,比如苏叶黄连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汤等,一两个或两三个方子合用,常常服用一两剂就能基本止住呕吐,不少胃轻瘫患者可彻底治愈。

便秘 便秘与血糖常常相互影响,糖尿病会加重便秘,而便秘也是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的难控因素。中医治疗便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子,如治疗热实便秘的承气汤,这种患者往往表现出口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难下等火热症状;治疗津亏便秘的增液汤,这类患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便干如羊粪状;治疗气虚便秘的济川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无力;治疗血虚便秘的当归、制首乌,这类患者以女性多见,尤其是更年期患者;治疗阳虚便秘的肉苁蓉、锁阳,这类患者以老年人或妇女多见,表现出形寒怕冷。

腹泻 若大便次数多,便质清稀如水,宜选用生姜泻心汤;若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宜选用葛根芩连汤;若腹泻大便无臭秽,脘腹冷痛,喜暖喜按,宜选用附子理中汤;若大便稀溏,甚则顽固不化,伴神疲乏力,纳呆,宜选用参苓白术散。

应注意的是,若腹泻与便秘交替,则治疗上不可过度止泻,以免反成便秘。若为慢性泄泻,则应汤剂、丸剂和粉剂交替应用。汤剂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用于病情较重或病情不稳定之时;丸剂和散剂吸收较慢,但药效持久,服用方便,可待病情稳定后使用。

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利于治疗

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应变能力差,尤其是老年人,要尽量避免突然长期接触冷空气,不可大量喝冷饮、吃凉拌菜,否则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出现疼痛和腹泻。饮食上,尽量少吃使胃肠胀气、排气增多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小麦、土豆和玉米等。

不同人对上述食物的反应不同,患者需细心观察自己的排气量与进食不同食物的关系,从而避免胃肠胀气。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且排便时不要看报纸、杂志等。每天清晨空腹喝300毫升温开水,以增加胃肠道蠕动之功效。还可以每天早晚在空腹时按摩腹部。从右向左顺时针转,改善胃肠道的运动状态和血液循环。

糖尿病皮肤甲错

信号:皮肤黯淡、磕碰易留疤痕

糖尿病皮肤甲错是糖尿病的常见皮肤损害,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泽,质地粗糙,如鱼鳞状,甚至皮肤脱屑,轻微磕碰即留下瘢痕,长时间不能消退。

仝小林表示,这种皮肤病变是微血管并发症,属于“皮络”的病变,是皮肤微循环障碍导致的。所以治疗的关键是活血祛瘀,改善皮肤的微循环。坚持长期服用中成药大黄zhé虫丸基本可以治愈。也可以配合外洗的方法,加强皮肤表面的微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皮肤磕痕的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对皮肤的磕碰,以免皮肤损伤后难以愈合而发展为皮肤溃疡。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类。
(1)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一些患者可以此为首发症状。
②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此外,肺结核、尿路感染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2)慢性并发症
①大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也较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
②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最重要。
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等损害,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③神经病变: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表现为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持续性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逆向射精、阳痿等。
④眼的其他改变:除视网膜病变外,糖尿病还可以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⑤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末梢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度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糖尿病足。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糖尿病并发症有这些

一、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之所以出现这种并发症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甚至可能是疾病感染等等,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或者下肢部位出现病变的一种疾病。在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当中糖尿病足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则截肢,重则危及生命安全。

二、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当中导致死亡率比较高的一种,糖尿病肾病在早期阶段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尿白蛋白的含量比较高,一旦出现这种现象,说明肾小球功能出现了不可逆转的下降,因此一定要就是控制否可可能会导致肾衰竭。

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有一般人群会出现冠心病。糖尿病属于一种糖代谢异常的疾病,患者在同时还可能会出现蛋白质以及脂肪的代谢并导致内环境出现失调,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在导致内环境紊乱之后可能会引发冠心病。

四、脑血栓

糖尿病人群出现脑血栓的概率是非常高的,相比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其十二倍,糖尿病患者因为血液当中糖分含量比较高血液会变得越来越粘稠,这样血小板的聚集性也会越来越严重,自然血流的速度也会变慢,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脑血栓。

五、白内障

数据显示,在白内障患者当中有三成人属于糖尿病,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当中葡萄糖浓度明显较高,而在眼内房水中葡萄糖代谢就会转变成山梨醇物质积聚在晶体内,之后还会出现晶体纤维肿胀,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断裂以及崩解,长时间下去就会出现浑浊影响患者的视力,长时间下去还可能会导致失明。

六、感染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持续存在高糖现象,而这种环境是非常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与此同时,高血糖的状态还会同时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就会降低抗感染能力增加感染的可能。

可以吃蜂胶控制血糖,蜂胶对于糖尿病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血糖,原理是通过本身的抗炎、免疫、抗氧化的特性,恢复一部分的胰脏功能,使胰岛细胞损伤得到修复,功能有所提高。蜂胶以及其所含的一些物质,对于延迟糖的吸收,以及延迟或者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蜂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治疗难点在于蜂胶本身的提纯度比较低,所以在临床上应该谨慎的、合理的使用。蜂胶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还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保护肝脏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作用。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温开水冲服

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类。
(1)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一些患者可以此为首发症状。
②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此外,肺结核、尿路感染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2)慢性并发症
①大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也较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
②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最重要。
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等损害,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③神经病变: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表现为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持续性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逆向射精、阳痿等。
④眼的其他改变:除视网膜病变外,糖尿病还可以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⑤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末梢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度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糖尿病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68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