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彬 谭欣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去寻觅中医药文化的辉煌历程,这就是中医药博物馆。这里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串故事,诉说着中医药文化的历史风云,沧桑与辉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博物馆
蕴含于藏品的中医药文化史
中国中医科学院里有一个以藏品丰富、时间跨度长而闻名的中国医史博物馆。中国医史博物馆正式建立于1982年,展出的600多件珍贵文物,远到新石器时期医药卫生的起源,到殷商时期的药材种子、再到汉唐时期的金银医针、九针,近到明清时期的医书药典、医疗器械等,无不展示了传统医学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演变、传承。
《内经(景)图》是中国医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幅看似人物山水的画卷,其实是一张人体解剖图,展示了“内练‘精气神’的途径”,以不同人物的各式动作,喻示人体不同部位的奥秘及相互作用,以流水代表人体“精气”运化之渠道,以“城门、桥梁、重楼”代表精气之关窍,完美地融合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在博物馆展示的众多珍本善本古籍中,一部绘有色彩鲜明插图的线装书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明代彩绘《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此书出自明万历间宫廷画院画师之手,是上世纪60年代由贵阳中医学院王聘贤老中医的后人无偿捐献给国家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深藏于校园的中医药文化宝库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座收藏着1000余件历代医药文物,200种善本医籍和2800多种中药标本的博物馆。每年,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课就是走进这座博物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1990年9月建立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分为“医史部”和“中药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具清代针灸铜人复制品,这个铜人的原件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它是清代光绪年间安放于宫廷太医院中供针灸教学用的铜人,曾经随着国家的命运几经辗转,先后于1925年移交故宫博物院,1933年春随同第三批文物南迁,移交南京博物院,现今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说起这段往事,参与了博物馆筹建、文物收集和整理的任廷苏老师依旧激动不已。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的这具针灸铜人,几经周折,终于在南京博物院的一位文物修复专家的帮助下,攻克了重重难关,摸索出一种修复新工艺,终于将铜人复制而成。
除了馆藏展品,这里还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中医药博物馆,无论何时何地,轻轻点击鼠标,就能看到文物图片、中药标本图片、历史背景介绍等丰富的信息,了解到中医药浩如烟海的文化。
同仁堂博物馆
凝聚于品牌的中医药文化精髓
位于北京市崇文门繁华商业区中的一套幽静四合院,朱红的柱子,灰色的砖瓦,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院内药草飘香,古风古韵,这就是同仁堂博物馆。
同仁堂博物馆内展出了近千件文物,新石器时代的多彩砭石、秦汉的青铜熏炉、魏晋的青瓷樵斗、金元的雌雄鱼纹药碗、明朝的青花葫芦药瓶、满清的《东医宝鉴》等,映射出中医药从始创到成熟、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发展轨迹。
博物馆中珍藏着用蝇头小楷书写的两册日记,它们记载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同仁堂铺面前庭被焚。留京代管同仁堂的査柜刘辅亭悲愤写下日记《众难奇闻》,详细记录这段遭遇。它们是同仁堂在动荡的岁月中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的明证。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
流传于民间的中医药文化瑰宝
始于明朝万历36年的御生堂,迄今已度过了整整四百年的风雨。从最初的山西榆次县城东门内的白家药铺,到如今规模齐备、馆藏丰富的博物馆,白家人把这些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文物细细收藏,于1999年创立了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
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内,藏品远至商周战国,近为民国时期,从众多专供皇族使用的药品、药具,到民间医生行医、采药的各种工具、器具一应俱全。被专家称为“中医药文化瑰宝”和“世界的中医药百科全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称号。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手捧灵芝的明代神农石雕像,原来供奉在御生堂家乡的药王庙里,药王庙被拆后石像流落民间,白家人几经周折找到石像,买了下来运回北京,经过农业部和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鉴定,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保存最好、体积最大、历史最久的神农像。
馆中还有依照老照片恢复的清代御生堂老药铺实景。药铺前的门墩儿不同于老北京胡同中常见的石兽、石鼓,是两个胖胖的石葫芦。药铺门前还挂着药店的招幌,悬挂招幌的支架带着昂首的云纹鹤头,悬着的绘有圆形、半圆形图案的方形和三角形木块组成的幌子,代表了丸、散、膏、丹四大中药类型。垂在下面的是双鱼,代表着人类的生生不息,也象征着中医药延绵不止的生命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67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医掌故
下一篇: 骨关节病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