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两种气功锻炼治未病

医案日记 2023-05-02 11:34:08

两种气功锻炼治未病

黄新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气功通过运动四肢、躯体可促使经络畅通,并运用呼吸、意念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减肥、美肤,进而预防多种疾病的效果,因此,气功在中医“治未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在此介绍瑞康医院推广应用的两种气功锻炼功法:

动功

第一步:伸臂收腹。平躺在垫上,自然向头部后面伸直手臂,两手相扣,手臂贴着耳朵;收缩腹部,把肩胛骨向上提;重复25~50次。

第二步:收腹提臀。仰面躺在地板上,两手平放在地板上,或者交叉抱在脑后;两腿膝盖向胸前收,使它们成90度;收缩腹部,收臀离地使两腿向上移动;动作的幅度很小,只是提臀而已,不用摇动两腿,重复25~50次。

第三步:左右伸脊。平躺在垫上,两手放在下腹部上,通过将左右下肢向下拉伸呈行走状,以活动脊柱旁肌肉,重复25~50次。

静功

第一步:调匀呼吸。又称“调息”。即把呼吸分解为吸、停、呼三阶段并缓慢调匀,使呼吸持续稳定。建立鼻呼鼻吸、气沉丹田的条件反射。呼吸时,大脑要有意识地诱导,使气下沉丹田,逐渐、耐心地建立条件反射。

第二步:意守丹田。又称“调心”,即在意念活动中,想象以腹内脐下一寸五分处的气海穴为中心形成一个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意守应自然,不可无意去守,亦不可强守,应是似守非守。愈静则效果愈好,达到稳定安静的半睡眠状态,可对高级神经中枢起到保护性抑制作用,结合内脏自然而平缓的活动,使身体各部的机能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练呼吸时要意守呼吸,体会呼吸的柔和自然,舒适平稳,达到“意念合一”。

第三步:缓慢收功。练完功后不要急于起来,要以肚脐为中心,用一手掌按在肚脐上,另一手掌心贴在这只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以肚脐为中心揉转,先由内向外,由小到大缓缓划圈,左转三十圈。稍作停顿后,再由外向内,由大到小划圈,右转三十圈,到肚脐处停止,即是收功。然后可以随意活动身体,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注意事项:正确认识,去伪存真;功前准备,提高效果;遵循指导,掌握要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重总结,防走弯路。

练静功至一定程度,会觉丹田部位有一股温热气感(真气聚集、储蕴)。下伸至会阴穴,往后向上升经督脉经络的长强、夹脊、玉枕、百会等穴,再向前往下,循任脉经络由“膻中穴”回到“丹田穴”,出现任督经气循环的感觉(小周天循环)。再进一步锻炼,可出现真气沿全身十二条经络及奇经八脉循环的感觉(大周天循环)。练功到此,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

需要强调的是,静功与动功要相互结合,且要持之以恒进行训练,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动功通过舒筋活络使气血得以畅行无阻,静功通过意识诱导呼吸将真气聚集丹田,使之运行全身,两者结合,共奏祛病、健身、减肥、美肤之效。

气功是什么

分类:体育/运动 >> 武术搏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气功

解析:

气功] 气功这门学问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气功一词首见于晋朝许逊的《灵剑子》一书,此处气功虽有练气、修德之意,但尚未作为专用名词使用。至清末《少林拳术秘诀》一书 的《气功阐微》中才明确提出气功一词。直至1953年刘贵珍把自己的功法定名为“气功疗法”,后又建立气功疗养院,并著有《气功疗法实践》等书,气功一词才广泛应用并为广大群众所熟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气功已发展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一门特殊学问。

何谓气功,目前已有数十家为之规范定义,虽各有道理和根据,但未有为众人所公认者。智能气功科学本着气功定义的内涵必须是各家气功实质的集中表现,将气功一词定义如下:“气功是建立在整体生命观理论基础上,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调心、调身、调息是其外延),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该定义指出了气功的理论基础——整体生命观,包括宇宙大自然是一整体、人本身是一整体、人和大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天人合一),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各家气功共同的理论基础;指明了气功的特殊锻炼方法——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的锻炼,即意念活动集中、专一并和自己的生命活动结合到一起,这是气功锻炼区别于其它锻炼方法的根本实质,是气功定义的灵魂;明确了气功锻炼的目的——改造、完美、提高自己的生命功能,脱离自然本能的束缚,进入自觉智能的自由王国;指明了气功是运用功法完美自己身心、提高自己生命功能的实践——气功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气功锻炼的过程是运用气功科学的功理、功法来重新塑造、升华自我的实践过程。该定义概括了气功的全部内涵,是完整的、符合现代科学规范要求的科学定义。

——转贴自:《智能气功名词释义》
×××××××××××××××××××××××××××××××××××

气功

中国独特的健身术。系现代名词。古代则根据功法不同,分别称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 *** 、坐禅或内功等。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的主观努力对自己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内容 气功内容广泛,主要有调身(姿势)、调心(意念和松静)、调息(呼吸)、自我 *** 和肢体活动等。气功功法繁多,有以练呼吸为主的吐纳功,以练静为主的静功,以练站桩为主的站桩功,以练动静结合为主的动功,以练意念导引为主的导引功,也有以自我 *** 为主的保健 *** 等。中国气功流派很多 ,一般分为医、儒、道、释、武术五大派别,每个派别又分为若干个小流派。医家气功主要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为目的。儒家气功主要以修身养气为目的。道家气功主要以身心兼顾、性命同修、清静无为为目的。释家气功主要以练心为目的,要求精神解脱,其中又分两派,一派叫做八定,强调四大皆空,一派叫做参禅,强调修身养性,普渡众生。武术气功主要以锻炼身体、防身和提高击技为目的。各派气功尽管方法各异,但总以练意、练气为主。气功从形态上可分为静气功和动气功两类。静气功采取卧、坐、站等外表上静的姿势,运用精神内守和调整呼吸的方法,着重练身体内部,所以也称为内气功。动气功是采取意和气结合的各种肢体运动,如走式气功、太极棒气功、自我 *** 等,因为它有动作表现于外,所以又称为外气功。

作用和疗效 中国古代气功从一开始就用于治病和健身。气功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它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异常反应有纠正作用,对腹腔器官有一种 *** 作用,对自身生理机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练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让人体的生理、生化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气功中的放松、入静和呼吸可缓解大脑皮层对整体的应急性反应准备,为机体的休息、修复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降低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劣性 *** 的敏感性,减弱“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姿势(调身) 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气功呼吸和诱导精神松静的先决条件。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姿势本身也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常用的姿势有平坐、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侧卧、站式、走式等。

入静(调心) 入静是指一种稳定的安静状态 ,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对外界 *** 的感觉减弱,进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常用的入静方法有五种:①意守法。②随息法。③数息法。④默念法。⑤听息法。以上五种调心入静法初练时可从意守法开始,逐渐过渡到随息法或听息法,或始终练一种,可因人而异。

呼吸(调息) 呼吸是气功疗法的重要环节 。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种:①自然呼吸法。②顺呼吸法。③逆呼吸法。④停闭呼吸法。⑤鼻吸口呼法。⑥气通任督脉呼吸法。⑦潜呼吸法。⑧真息法。练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切不可急于求成。

要领 气功功法不同,其特点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练养结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因人因病而异、持之以恒、生活有节。上述要求,大多适用于各种气功,练功者具体练某种功时,还要参照该种气功的具体要求。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热、各种急性病及急性传染病的人不宜练气功。

把后天空气与先天元气合成一股浩然正气的功夫;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锻炼、健身长寿的科学。古代称谓很杂乱,有吐纳、导引、炼丹、玄功、静功、定功、性功、内功,以及修道、坐禅、内养功和养身功等。“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朝许逊《净明宗教录》,其中有“气功阐微”记载。解放前董浩著《肺痨病特殊疗养法 气功疗法》及中华书局《少林拳秘诀》等书中,都提到过“气功”之词。但是,直到1953年刘贵珍等编著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才对气功作了完整的解释,气功作为正式名词开始确定和流行起来。

一般认为,气功在商朝时即已产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气功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道、儒、医各家都研究生命运动的规律,提出自己的主张。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哲学中关于宇宙以及人的生命理论和我国古代性命之学相结合,佛教传统的修持方法和我国古代气功的修身养性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气功科学的发展。

一般而言,气功可分两种,即养气与炼气。养气就是道家 *** 功夫,把气运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让身外景物诱导而外泄。炼气乃以运行为主。如拳术家在练拳时要用臂力,就把气运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气运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时,就把气运到全身。气有呼吸的区别,呼为阳,吸为阴;呼为动,吸为静;呼为刚,吸为柔。要把阴阳、刚柔、动静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气要运行时,不可逆走,贵当顺行。如顺行的话,不但脏腑会舒畅,并可快慢自如;倘若逆运的话,内部各脏腑就要受到伤害,一些习练者练岔气致伤致残者时有所见。

古代气功一般划分为儒、医、道、释、武术五大派。儒家气功以“修身养气”为目的;医家气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为宗旨;道家气功讲究“身心兼修”、“性命双修”等;佛家气功要求“炼心”以求精神解脱,其中入定派强调“四大皆空”,参禅派强调“修身养性”、“普渡众生”;武术气功主要为了锻炼身体和提高技艺。近年来,有人依据气功功法的特点,将古代气功归纳为静功与动功,并划分为吐纳、禅定、存想、周天、导引五大派。吐纳派强调呼吸锻炼为主;禅定派强调意念锻炼为主,要求思想内联, *** 凝心,采取一些不复杂的方法来集中意念,一般的 *** 均属这一派;存想派也强调意念锻炼为主,但要求用一种想象幻视到莫种事物;周天派强调在思想内联的基础上意气相依,推动内气感觉沿自己体内的任、督脉等经络路线周流,也称为内丹派;导引派强调以动功为主,特点是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或作为自我 *** 。

----------------------------------------------------------------------------

气功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 *** 、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可以包括体育疗法,但体育疗法却代替不了气功疗法。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但是与心理疗法有区别。心理疗法一般是指医生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对觉醒状态下的病人进行说理、暗示治疗;或用一些特殊的诱导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种表面上有些类似于睡眠的催眠状态,再对呈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暗示治疗。故病人始终是被动的。而气功疗法的特点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病人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气功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气功作为一门科学,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与教义,只从教徒的修炼实践中提取科学的内涵。这反映在道藏、佛经中也记载了不少古代气功的资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论,也常为练功者所借鉴。

气功如何强身健体

气功如何强身健体

气功如何强身健体,练好气功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精神境界。那气功是如何能够使我们强身健体的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关于气功如何强身健体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气功如何强身健体1 静立养气

静立以收心定意为主,要求做到形体端正,意静体松,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心情愉悦、双眼微闭,以培养元气。姿势的要求是,两脚与肩同宽,两脚尖分开,膝盖放松,身体重量放在脚心,臀部收敛,脊椎要正直,腰部放松,胸脯舒展开,小腹放松,保持身体正直。头正颈直,眼帘放松,双眼微闭,嘴巴轻闭,两肩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心空,五指舒,保持两手臂舒展圆满之感。

开合运气

左脚左移与肩同宽,两脚外侧成平行线,两手徐徐向前平举至胸前,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心情愉悦、双眼微闭,着意于两掌心,想象两手抱一小球,两掌轻柔缓慢地合拢,慢慢地两手相距两三寸时停止,两手不要接触,然后再分离拉开,此时感觉是有吸力相连,有拉不开的感觉,两手开合的动作越慢效果越好。全身放松,呼吸要自然。双手之间的距离灵活掌握。两手十指微屈,放松。也可采用坐式。这样反复练习10~30分钟,就会感到两手心发麻、发胀、发热。有的人会感到两手真像抱着一个球似的,两手不容易合拢,也不容易分开,像有某种磁力。这就是气感,这是“得气”的好现象。可能有的人,一开始练,没有这种感觉,也有的人练几天也没有。说明这些人“得气”慢一些,不要着急,练功时,不要去想,要顺应自然,继续认真练习,这种感觉就会出现,就会“得气”。重复多次,一段时间之后,两手之间的气感就会逐渐增强。

运气治眼

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心情愉悦、双眼微闭,当运气到两手之间的气感很浓时,将两手慢慢翻转,使两手劳宫穴对准双眼,此时,眼睛放松,轻闭双眼。好像将两手心的气捧到眼睛前慢慢向双眼靠拢,当两手心慢慢移至距离眼睛很近时,两眼会有气压或者热感,此时停住,停半分钟左右,使眼睛里的气个手心的气相合。然后再外拉,此时双眼会有一种向外拉的吸引力,如此重复6-10次。也可以次数更多一些。

在维持手和眼之间有气相连的感觉下,两手慢慢转圈,先向左,后向右,6到9次,此时,眼球会有被手中之气带动旋转的感觉。旋转之后,眼睛对着劳宫穴不变,此时全身放松,意识集中在手和双眼中间的气感,这时气进入眼中通达气血,眼中可能会产生热胀或者微动的感觉。这时气在眼中运行,调节眼组织功能,这个步骤要5--10分钟。最后,搓搓眼睛、脸、胸和腹部。

气功如何强身健体2 气功的生理作用

气功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最为显著。同时,气功对于人体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1)呼吸系统

气功的调身、调息、调心三调中,调息就是指呼吸的调控。因而,锻炼气功对人体呼吸系统的作用最为显著。几年前曾对312名气功锻炼者进行了测试,通过6个月前后的2次测试结果显示,6个月之后,几乎所有气功锻炼者的.机体肺容量和呼吸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且能够改善老年人易发生的病理性呼吸堵塞。

(2)心血管系统

实验表明,坚持锻炼气功能够有效起到减慢心率、调节心律紊乱、改善心肌缺氧、调节心输出量、改善供血不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血管弹性和脑搏动性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治缺血性中风和冠心病等作用。不仅如此,气功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作用也是非常显著。早在1959年,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对32例服药无效的多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测试,经6个月的气功锻炼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减轻。而气功对于血压的影响,不仅对高血压治疗有积极的意义,且更说明了气功对于养生、健身方面的意义。

(3)神经系统

调心是气功三调中最重要的一个操作内容,因而气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在气功的现代科学研究中亦占有重要位置。气功对于人体髙级神经功能具有修复和调整的作用;同时,气功有利于智能的开发、感知能力的提髙、植物神经功能的调整和神经介质代谢水平的改善。

气功的心理作用

在气功锻炼过程中,无论是调心,还是外气治疗,都与现代心理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修练气功所追求的虚无境界,有助于人们淡泊、宁静之心的保持。锻炼气功时平和、安详的心理状态,对于人体的身心健康亦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经过对气功锻炼者和未练习气功者,运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査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心理卫生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多种量表所进行的对照心理测试结果表明,气功锻炼者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疑病、癔病、病态人格、神经衰弱等多项指标方面,都较未练习气功的对照组人群有明显差异。

因此,气功锻炼不仅能对人的生理健康起到显著的保健作用,有助于锻炼者良好人格的形成。修习气功所追求的虚无境界,对于现代追求物质、名利的人们来说,亦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提示。只有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放弃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才是养生的正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50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