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名粟,古代称禾,去壳后为小米。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有清热解渴、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胃安眠等功效。《本草纲目》亦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
小米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老人、病人、产妇食用。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是妇女产后调养之佳品,素有“代参汤”之美称。小米忌与杏仁同食;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还可磨成粉,制成糕点,亦美味可口。
小米红枣粥 用料为小米、碎玉米、红枣、冰糖。红枣用温水泡发;小米、碎玉米加水大火煮开,转文火熬煮;文火熬煮10分钟后,加入红枣和冰糖,并不停搅动,持续10分钟,到粥呈黏稠状为止。
小米南瓜粥 用料为小米、南瓜。小米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熬煮。熬到七成熟时加入南瓜,继续熬,直到粥熬成金黄色,略稠即可。
小米龙眼粥 用料为龙眼肉30克,小米100克,红糖少许。小米淘洗干净,龙眼肉洗净。将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小米、龙眼肉,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粥熟,调入红糖即可食用。本品尤其适合产妇食用。
小米发糕 用料为小米粉、玉米粉、白面、小苏打。将小米粉、玉米粉、白面各占1/3的比例和在一起发酵;加入小苏打,拌匀后放入烤箱烤30分钟即可。
除此之外,小米与其他食物搭配还可以制作:二米粥(把小米和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小米山药粥、小米绿豆粥、腊八粥、小米红糖粥、小米粉馒头、小米煎饼、小米粉窝头等。
小米偏方
1.小米15克,制半夏6克,水煎服,适用于胃弱或消化不良引起之失眠。
2.小米、黄芪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妇女黄白带下。
3.羊骨粟米粥:羊骨适量(捣碎),陈皮5克,良姜10克,苹果10克,生姜50克,用水煎浓汁,去羊骨、药渣,加入小米适量煮粥食用。可辅治虚劳、腰膝无力等。
4.小米与花生共煮为粥,适用于血虚诸症。
烹饪指导
1.小米粥不宜太稀薄;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2.水烧开后再倒入淘好的米,先用旺火煮沸,改由文火熬煮,锅内保持沸滚而不使米粒、米汤外溢,粥就会黏稠起来。
3.盖好锅盖,避免水溶性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随水蒸气蒸发。
4.煮粥时锅内加上五六滴植物油或动物油,能避免米粥外溢。(振东)
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小米粥是养胃的吗?小米不仅营养全面丰富,还有养胃的功效。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本草纲目》就有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的记载。因而对于体弱多病,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老人十分有益。
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粥可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尤其是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
小米粥能养胃,因为小米是温性的,但是,如果你在熬粥之前,先用不粘锅把小米炒到颜色稍微变深,小米的温性就增加了,之后再和平时熬粥一样加水熬煮,这样的小米粥对脾胃虚寒,特别是胃肠炎之后,总觉得胃是凉凉的,不敢吃凉东西,而且大便总是不成形甚至腹泻的人,这种小米粥最合适。
尽管小米熬粥是非常好的做法,但本着五谷要杂吃的原则,可向小米粥中加入诸如土豆、红薯、大枣、莲子、百合等熬制,均衡其营养。
对脾胃虚弱,或者在夏季经常腹泻的人来说,小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小米加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方法是将小米和糯米浸泡半小时后,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的小米和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
另外,由于粥类食品易吸收,导致血糖快速升高,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在喝粥时需要慎重一些。
小米粥的功效有:补脾胃、补肾、养心安神、滋阴、防流产、美容养颜、减少细菌等。
小米粥是凉性食物,所以气滞者忌用,即经常感到闷胀和疼痛的人不能喝小米粥。还有,体质虚寒者和小便清长者不宜多吃小米。体质虚寒的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消化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脉多迟缓;性格内向,喜静少动;动作迟缓,反应较慢,容易生病;小便清长沙指小便的次数和每次的量增多,而且质地清稀,无明显臊臭气味,多见于阳虚虚寒的病人。如果你有以上特征,就不宜多吃小米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4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