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食用细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1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1日1次,连用5~10天。(盐可反复使用)。
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1斤,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3钱,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1日1次,连用1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文辑)
食盐
(《别录》)
【异名】盐(《周礼》),咸鹾(《礼记》)。
【来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因来源、制法等的不同,夹杂物质的质与量,都有所差异。普通常见的杂质,有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钙及不溶物质等。
【炮制】《纲目》:"凡盐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
【性味】咸,寒。
①《别录》:"味咸,温,无毒。""大盐,味甘咸,无毒。"
②《本草蒙筌》:"味咸。气寒,无毒。"
③《纲目》:"咸微辛,寒,无毒。"
【归经】入胃、肾、大小肠经。
①《纲目》:"走肺、肾。"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肺、肝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手少阻、足阳明,手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涌吐,清火,凉血,解毒。治食停上脘,心腹胀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齿龈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疮疡,毒虫螫伤。
①《本经》:"大盐,令人吐。"
②《别录》:"主下部匿疮,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癣,止心腹卒痛,坚肌骨。""大盐,主肠胃结热,喘逆,胸中满。"
③《本草拾遗》:"除风邪,吐下恶物,杀虫,明目,去皮肤风毒,调和腑脏,消宿物,令人壮健。人卒小便不通,炒盐纳脐中。"
④《日华子本草》:"暖水脏,(主)霍乱心痛,金疮,明目。止风泪,邪气,一切虫伤疮肿。消食,滋五味,长肉,补皮肤。通大小便,小儿疝气。"
⑤《纲目》:"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
⑥《医林纂要》:"熟用补心,安神止妄,活血去瘀。生用泄肾,坚骨固齿,降逆消痰。"
⑦《随息居饮食谱》:"补肾,引火下行,润燥祛凤,清热渗湿,明目,杀虫,专治脚气,点蒂钟坠,敷蛇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沸汤溶化,0.3~l钱;作催吐用宜炒黄,3~6钱。外甩:炒热熨敷或水化点眼、洗疮。
【宜忌】水肿忌服。
①《素问》:"血病无多食咸,多食则脉凝泣而变色。"
②《别录):"多食伤肺喜咳。"
③《蜀本草》:"多食令人失色肤黑,损筋力。"
④《本草衍义》:"病嗽及水者宜全禁之。"
⑤《本草经疏》;"消渴,法所大忌。"
【选方】①治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盐一升,水三升。上二味,煮令盐消。分三服,当吐出食。(《金匮要略》)
②治干霍乱,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出冷汗,气欲绝:盐一大匙(熬令黄),童子小便一升。二物温和服之,少顷吐下。(柳宗元)
③治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是胸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则差:以盐汤吐,不吐撩出。(《肘后方》)
④治喜笑不止:盐成块者二两。火烧令通赤,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同煎至三、五沸。放温分三次啜之,以钗探喉中。(《儒门事亲》)
⑤治霍乱腹痛:炒盐,一包熨其心腹,令气透,又以一包熨其背。(《救急方》)
⑥治二便不通:盐和苦酒敷脐中,干即易,仍以盐汁灌肛内,并用纸裹盐投水中饮之。(《杨氏家藏方》)
⑦治牙龈出血:早晚用盐细末刷牙,连续用。(《吉林中草药》)
⑧治血痢不止:白盐纸包烧研,调粥吃三、四次。(《救急方》)
⑨治气淋脐下切痛:盐和醋调下。(《广利方》)
⑩治赤白久下,谷道疼痛不可忍:熬盐熨之,又炙枳实熨之。(《肘后方》)
⑾治阳脱虚证,四肢默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紧痛,冷汗气喘:盐炒热,熨脐下气海。(《方脉正宗》)
⑿治一切气及脚气:盐三升,蒸候热,分裹,近壁脚踏之,令脚心热,又和槐白皮蒸用,夜夜与之。(《食疗本草》)
⒀治脚气疼痛:每夜用盐擦腿膝至足,用淹少时,以热汤饱洗。(《救急方》)
⒁治小儿撮口:盐豉脐上灸之。(《子母秘录》)
⒂治悬壅(雍)肿,喉咙内食物不下;以绵裹箸头,揾盐揩之,如此二七遍。(《圣惠方》)
⒃治风热牙痛:槐枝煎浓汤二碗,入盐一斤。煮干炒研,日用揩牙,以水洗目。(《唐瑶经偏方》)
⒄治目中浮翳遮睛:白盐生研少许,频点。小儿亦宜。(《仁斋直指方》)
⒅明目,坚齿,去翳,大利老眼:取雪白盐花,每早揩牙漱水,以大指甲点水洗目,闭坐良久,乃洗面。(《永类钤方》)
⒆治溃痈作痒:盐摩其四围。(《外科精义》)
⒇治手足心毒,风气毒肿:盐末、椒末等分。酢和敷之。(《肘后方》)
(21)治热病下部有匿虫生疮:熬盐绵裹熨之。(《梅师集偏方》)
(22)治蚯蚓咬:浓作盐汤浸身数遍。(《经偏方》)
(23)治蠼螋尿疮:盐三升,水一斗,煮取六升,以绵浸汤淹疮上。(《食疗本草》)
【名家论述】①《本草衍义》:"《素问》曰,咸走血,故东方食鱼盐之人多黑色,走血之验,故可知矣。齿缝中多血出,常以盐汤漱,即已,益齿走血之验也。"
②《纲目》:"盐之气味咸腥,人之血亦咸腥,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多食则脉凝泣而变色,从其类也。煎盐者,用皂角收之。故盐之味微辛,辛走肺,咸走肾,喘嗽、水肿、消渴者,盐为大忌,或引痰吐,或泣血脉,或助水邪故也。然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故服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也;补心药用炒盐者,心苦虚以咸补之也;补脾药用炒盐者,虚则补其母,脾乃心之子也;治积聚结核用之者,盐能软坚也;诸痈疽眼目及血病用之者,咸走血也;诸风热病用之者,寒胜热也;大小便病用之者,咸能润下也;骨病齿病用之者,肾主骨,咸入骨也;虫伤用之者,取其解毒也。"
③《重庆堂随笔》:"盐味最咸,味过咸即渴者,干液之征也,既能干液,则咸味属火无疑。但味虽属火而性下行,虚火上炎者,饮淡盐汤即降,故为引火归元之妙品。吐衄不止者,盐卤浸足愈。"
提醒您:食盐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可以用右手按住左手背上的合谷穴,左手的五指并拢,合谷穴就是在拇指与食指之间隆起的那块区域。用右手按的时候会有酸痛的感觉,大概三到五分钟直到不疼了,然后再按一分钟,这种方法用于紧急止痛。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冰块敷于牙痛的部位,这种方法缓解疼痛很有效。冰敷每次大概十五到二十分钟,可以敷多次,直到疼痛消失,再及时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口服治疗疼痛的方法可以用盐水漱口,取一小勺食盐倒入小半杯开水中搅拌少许,使其完全融化。冷却之后不间断的漱口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疼痛,因为盐水具有消毒作用。
可以熬花椒食醋来漱口。用食醋110克放入25克花椒后熬上大概十分钟左右即可,待冷却后含在嘴里两到三分钟之后再吐出,也可以有效的治疗疼痛。
盐因为它的医用功效,在现存最早的中药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占有一席。《神农本草经》把盐列为“中品”,性味“咸、寒,入胃、肾、大小肠经。具有涌吐、清火凉血、解毒之功。还有补肾,引火下行,润燥祛风,清热渗湿之效”。
泡脚加把盐可助眠、补肾、防感冒。平日热水泡脚时,适当加把盐,配合按摩涌泉穴, 养生 效果更佳,有助于补肾、安眠。盐的消炎功效是安全有效的。盐溶于热水之后,借助水的热力,能更好地清洁皮肤、去角质,可做日常脚部清洁,还能辅助治疗脚气病。盐味咸、入肾经,通过盐水泡脚亦可发挥一定作用,并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心肾。感冒时可适当提高水温,温度感觉舒适即可,避免烫伤,泡至微微发汗。
盐蒸橙子有助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也可用于平日食欲不振、胸腹胀痛。橙1个,食盐1/3勺,将橙子洗净,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去顶,将少许盐均匀撒在橙肉上,用筷子戳几下,便于盐分渗入,后装入碗中,盖上切去的橙顶,上锅蒸,水开后再蒸大约10分钟左右后,取出去皮,果肉连同蒸出来的水一起食用。
盐包热敷可祛湿、驱寒、止痛。取粗盐炒热,装入布袋,即可自制成热敷盐包。盐辛温驱寒,加热后药性更易发挥。现在市面也有现成的盐包产品,使用也很方便。在盐包表面洒少许水,用微波炉加热1分钟后,温度达到50℃~60℃,即可使用。盐包热敷,可用于:热敷足心,温寒祛湿,可用做日常保健。热敷风湿、痛风等关节疼痛处,可缓解疼痛。热敷腋窝,此处有不少保健穴位,可起到强健心肺的保健作用。热敷小腹,可缓解老人尿不出。老人尿不出时下腹疼痛难受,热敷可松弛肌肉,减少尿流阻力,让排尿顺畅,痛苦减轻。
盐包加点料,效果更好。加入少量小茴香治胃痛效果好。趁热敷在胃部和背部,可松弛胃部痉挛部位,令人舒畅,起到通顺胃气、消解胃病的效果。敷肚脐,可调补身体阴阳,尤其适用于肝肾阴虚的男性,比如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加入适量干艾草缓解痛经。痛经时外敷,可温通经脉,驱寒止痛。亦可用于肩颈、关节劳累、酸胀不适等。(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胡世云)
[ 责编:钟蕾蕾 ]
来“中国网”(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复“部位”,告诉你一个减肥小秘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46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为什么老年人得甲亢易被误诊
下一篇: 解读药品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