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贵报1月17日第七版思健先生《脉诊里的误区》一文,深有感触,文章简短,文笔流畅,把当今某些脉诊里的误区揭露到位,入木三分。不过,“用脉搏的均匀度,以分促脉、结脉、代脉或微脉、散脉”一节值得商榷。古籍载:数而有止为促,迟而有止为结,止不能回或止有至数为代。拙见认为,微脉系察指下之力,散脉是察指下之形。故微、散与促结代脉不能混为一谈。除此之外,笔者还有一个观点,即“单手诊脉”系脉诊里的最大误区。
余幼承衣钵,记得先父教学诊脉时,明确指出:诊寸口脉时,要用左手去诊病员的右手之脉,用右手去诊病员左手之脉,相互交叉是诊脉之道。理由是诊脉部位在寸口,要避开高于寸口之障碍(即掌长肌、拇长屈肌健鞘、桡侧腕屈肌健鞘并合之处)。否则,会影响医生诊脉之指下的灵感而发生错觉。因此,“单手诊脉”是当今脉诊里最大误区,而且情况非常普遍。纠正脉诊里的误区——“单手诊脉”,是到了迫在眉睫之时了,绝不能让“单手诊脉”的误区以误传误而泛滥下去,不使国粹之中医“诊脉”蒙灰。(童益本)D4
你好,脉搏跳动的力度,速度频率,位置浮沉,宽度,脉管的软硬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气血盛衰,有28种脉象,具体可以看中医诊断学的脉诊。把脉可以大致反映人体的情况,但是一些器质性病变就需要通过仪器检查出来。比如癌症就无法通过诊脉诊断出来。脉诊只是一个方面,要确诊还是要靠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行,不然要望闻问干嘛。有些病靠脉诊也难以判断,有的时候脉象和疾病甚至相反,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分析。
毕竟光把脉就开药是非常不准确的,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对症下药。光把脉怎么对症?不负责任的表现
中医号脉的知识
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并一直沿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即脉象。脉象首先可显示这三方面因素的病变,其次可据其推断其他的病变。显然,脉象是有其客观存在因素的。
心脏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器官,所以脉象首先可反映心脏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脏供血不好、心功能低下等可通过脉象有所反映。如当冠心病形成的时候,心脏可有停跳现象,这时通过脉象就可发现脉搏停跳。
血管的舒缩运动,反映了血液流动的质、量与速度等信息。血管本身的病变,如动脉硬化等也可反映在脉象上。
结脉的脉象特征是脉搏缓慢、时有停跳且没有规律。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疾病可出现脉搏停跳。
弦脉的脉象特征是血管紧张度增高,脉体端直、长。弦脉反映出高血压病,血液流动阻力增高、血管壁硬化。
濡脉的脉象特征是脉象细、位置表浅、无力,即浮细无力。当人体患有胃肠性感冒(不想吃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摄入不足)、急性胃肠炎,呕吐时,体液减少,气血不足,反映在脉象上就可出现濡脉的特征。
影响因素多难于准确把握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脉象是一种生物信息传递现象,是从外部测量到的关于循环系统的一个信号。其不足之处是,不精确,缺乏量化,如号脉可发现高血压,但测不出血压值,若说号出高压180mmhg是不科学的。任何一个生物体,除了发送内源性信息,还发送外源性的信息。决定脉象的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前面提到的三方面的因素。决定脉象的外源性因素有地理、气候等。
天冷了,血管收缩变细了,血流会减慢;天热了,血管舒张变宽了,血流会加快,脉象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哪怕是外界环境微不足道的变化,在脉象上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在生理的调节范围内,是正常的脉象;超过生理范围,就是病态的脉象。有了干扰,脉象有时就不准确可靠。在这时,经验显得尤其重要,诊脉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可以较准确地发现病变,而一般的中医大夫就可能诊断不清,甚至诊断失误。
寸口诊法精巧还需四诊合参
诊脉有寸口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张仲景三部诊法等,现在常用的是寸口诊法。诊脉部位是手腕内侧,腕后高骨(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处。高骨对应的桡动脉搏动部位是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寸关尺的称呼,最早见于《内经》,寸口诊法发展于《难经》。寸、关、尺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在左手,寸对应心,关对应肝,尺对应肾(肾水)。在右手,寸对应肺,关对应脾,尺对应肾(命门)。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两大思想观念。中医看病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从整体上来诊治疾病,单用一种诊断方法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人体的信息不仅仅表现在脉象上,有的还反映在肤表、声音、嗅味上等。仅凭脉象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容易产生误差。四诊各有各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不能以脉诊取代其他的诊法,而应四诊合参,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把脉,又叫脉诊,是中医四诊中切诊的一种。把脉分很多种,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就是常见的诊手腕部的脉象。
把脉的方法:
时间 内经认为以清晨最好,因为此时人尚未饮食业为活动,内外环境平和,气血未受干扰,当然临床上难以实现。操作时间每手至少一分钟,3-5分钟为宜,医者也应做到呼吸平和均匀,借自己一呼一吸的时间计数患者的脉数。
体位 患者取坐位或证卧位,手臂平放与心脏同一水平,手心朝上,腕关节背部放在脉枕上
指法 定位与布指 先以中指定关,放在张厚高骨内侧,也就是拇指侧面手臂腕关节高突出的内侧桡动脉搏动处。然后食指放在关前寸脉处,无名指放在关后尺脉处。指头平齐,以指尖和指腹之间的指目触脉,手指呈弓形。布指的疏密根据患者身高、手臂长短相适应小儿寸口脉短,常以一指定三关(寸、关、尺三部脉)
单按与总按 三指平齐,同时用力叫总按,以总体把握脉象,分别以单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重点体会,叫单按,临床常相互配合使用
举按寻 手指轻按在皮肤叫举;重按在筋骨叫按;指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前后左右推寻脉搏动最明显的特征叫寻
以上是诊脉的方法,除此更重要是掌握28种脉象和它们的意义,更高层次掌握是出现在不同部位的意义,这些要靠阅读专业书籍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3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妙用中药除燥
下一篇: 老人莫滥用胃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