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汤药冷服/热服有讲究

医案日记 2023-05-01 23:03:21

汤药冷服/热服有讲究

有些人喜欢在中药煎出来后趁热服下,怕放凉了失去疗效;也有人认为冷服比热服好。其实,中药汤剂是冷服、热服或温服应根据病情、药性以及体质等方面来决定。

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宜采用温服法,即放到不冷不热时服用,温度大约在30℃~35℃,温服能和胃益脾,减轻胃肠道刺激,而且温服苦味会减弱,不太苦口,有利于吞咽。

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热服即是将煎得的汤剂趁热服或将药温热后服用,一般属于温中散寒、补益虚弱、理气活血、发汗解表的药剂应热服,如补中益气汤、四物汤等宜热服,而且发汗解表的药物服药后可加喝热稀粥以助药力发汗、解表退热。

清热泻火、解毒通利、祛暑的药剂应冷服,如清营汤、白虎汤、导赤散、清瘟败毒饮、清络饮、龙胆泻肝汤等宜冷服,这样可以增强药物的清热降火、解毒通利的功效。

但是在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要有特殊的服药方法,如真热假寒证时应寒药热服,真寒假热证则应热药冷服,如不这样服药,往往会发生药汁下咽而呕吐的抗药现象,达不到治疗效果。

老年人、儿童及孕妇和久病体衰的病人宜温服或热服,不可冷服,否则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腹痛。(程怀孟)

中药喝法有什么讲究?

服用中药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以下6个方面: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 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①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②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③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④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⑤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⑥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注意在服药期间饮食禁忌,为的是防止药物受到影响减弱疗效;或者避免抵销药物的功能,此外,还可避免产生某些不良作用。 1.服中药时,宜少吃豆类、肉类、油腻生冷及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消化负担。平时小孩、老人由于脾胃弱、消化功能差,在服中药期间更应少吃这些食物。 2.在服用治感冒的中药时,不宜吃生冷及酸性食物,因为它们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发汗。 3.在服用清热退烧的中药时,要禁用酒类、肉类、鱼类和辛辣食物。因为酒类及辛辣食物性热,而鱼、肉类则有腻滞生热生痰的作用,一旦食后会使病情加重。 4.服用温补类中药时,需要忌吃绿豆、萝卜;不饮茶,因为绿豆、萝卜、茶皆为凉性,能降低药物温补的作用。

中药冷水煎服和热水煎服有什么区别?

你是问用冷水煎还是用热水煎?当然是冷水煎了,不能用开水或热水,以避免药材组织中的淀粉立即糊化、蛋白质凝固而使有效成分难以溶出。
如果是服用,有冷服、热服。一般是在药液温而不凉的时候饮服。但对于寒性病症则需要热服,对于热性病症则需要冷服,真热假寒的病症,用寒药宜于温服,真寒假热的病症用温热药宜于冷服。

在服用中药的时间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当人们吃谷物时,杂种谷物并没有生病。当有疾病时,很多朋友都采取了中药治疗的方法,中医的效果非常好,但中医的预防措施和禁忌也非常多,吃中药,会引起更多问题在中医期间,身体和禁忌事项。

辛辣

这样的食物很热,有同阳建威的效果,如果你吃得太多,很容易活着和火,它只是适合疾病的寒冷,它不适合阴虚。身体和血迹,温度病,痰和患者。这些食物包括洋葱,大蒜,韭菜,姜,葡萄酒,辣椒等。如热,如果出现发烧,便秘,尿液短,嘴巴,喉咙,鼻子,舌头等,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火”症状,效果清除了冷血和滋阴药物,因此通过患者的患者不会使用胡椒。

鱼腥

这些食物大多是咸且有害的,它们含有各向异性蛋白质,这易于引起过敏反应。脾脏病变易于伤害脾脏和诱导疾病,因此脾脏和胃不适合进食,尤其是过敏。这种食物有黄色克罗克,鱿鱼,鱼,羊肉,虾,蟹等,以及鱿鱼,沙丁鱼,鱿鱼,黄鱼,螃蟹和黄泥蜗牛最有可能导致过敏。 Houtyrosuquatus也被组织。

发物

这种食物是无火的产品,因为这种疾病有不同的食物选择,其“头发”也不同。这些食物有蘑菇,英里,竹笋,芥末,南瓜,公鸡,猪头肉,母猪等等肝阳,肝脏内部运动患者被禁止吃公鸡,猪头肉;疔,疖,痈,蘑菇,否则加速发红,脓;有一种胃肠疾病才能吃南瓜,因为南瓜含有糖,并且更多的酸会产生更多的酸,这在胃肠道上刺激。通过这一点,“头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促进疾病的恶化。

生冷

还有必要在吃中药期间避免食用食物。中医指出,冷食更冷,吃完后很难消化。此外,冷却食物具有刺激消耗后胃肠效果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吃中药,你会认真刺激胃肠道,这会影响胃肠药物的吸收。因此,特别关注治疗“冷”衣服,如文京通辽,寒冷,避免吃冷食物。

浓茶

茶中含有的单宁酸会影响人体吸收中药,从而降低了疗效。因此,服用中医时,最好不要喝茶,特别是强大的茶。如果你不喝酒,建议喝点茶,你需要在中药后2小时喝茶,它将减少茶叶对中药药物药物效果的影响。

尖端

虽然有必要采取中药,但有必要吃大量的食物,否则可能会影响效力,甚至导致中毒。但是,不要太担心太多了。请记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它一般不是有毒的症状。

药物分析 中药汤剂的十种服用方法

1.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2.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3.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4.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5.餐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6.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7.空腹服:凡滋补类汤药,宜早晨空腹用,以利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8.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9.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10.冲服:沉香、木香等贵重药物或芳香药,久煎影响药力,有时要冲服,即先将药物置入杯中,趁热将汤药冲入,温浸片刻再服。肉桂、藏红花等热水浸泡后即可服用,以免久煎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37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