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打破传统常规用量,这味有大毒的中药居然让她用的这么好

荆十三 2024-03-07 10:04:17

导读:雷公藤对风湿免疫病、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因忌惮其毒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雷公藤多苷是从雷公藤根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脂溶性混合物,为我国首先研究利用的抗炎免疫调节中草药, 有“中草药激素” 之称。如何正确掌握雷公藤多苷片在儿科的应用剂量、疗程,使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副作用,是值得关注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40120113644.png

国医大师丁樱教授从事中医儿科工作50余年,对雷公藤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下面将她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成人使用雷公藤多苷片的方法,基本适用于小儿,即1mg/(kg·d)3~6个月,目前成人推荐的双倍剂量疗法同样在儿科临床中施行,即起始剂量2mg/(kg·d),分3次餐后口服,使用4周后改为 1.5mg/(kg·d)继用4周,即减至1mg/(kg·d)维持。但随着雷公藤多苷片在儿科应用范围的拓宽,接受治疗的病例逐渐增加,发现小儿用双倍剂量[2mg/(kg·d)]后,出现副作用的概率明显增加,尤以肝损害(肝酶增高)的发生率较高,可达30%~40%,且大多在用倍量1~2周后出现。当把雷公藤多苷片剂量减至 1.5mg/(kg·d)以下时,副作用即很快减轻或消失,但若剂量过早减至1mg/(kg·d)以下,病情常会有波动。丁樱教授多年临证经验,提出雷公藤多苷在儿科的新用法:对原发性肾病、紫癜性肾炎、IgA肾病、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的中等或大量蛋白尿者,起始剂量多为1.5mg/(kg·d)用4~6周,改为1mg/(kg·d)用6~8周,或停药或减至0.6~0.8mg/(kg·d)维持2~3个月后渐停药。对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炎的轻度蛋白尿或兼血尿则以常规剂量1mg/(kg·d)用3个月进行治疗。

雷公藤多苷片的总疗程因病情轻重不同、病理改变各异而有较大差别,一般而言,病情轻、对雷公藤多苷片敏感、病情无反复的病例,其疗程在3个月左右即可。尤其对青春发育期患儿服药后出现月经紊乱者,疗程一般不超过3个月。若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者,其疗程应延长,常为3~6个月或更长时间,且应逐渐减量至停药,过早停药常使病情不稳定。巩固治疗也可采用间歇疗法,其间歇期应根据个体灵活制定。

雷公藤多苷片对儿童的副作用与成人基本一致,如胃肠道反应、肝酶增高、急性粒细胞减少、青春期患儿的可逆行性损伤、口腔溃疡等,其中以肝损害作用最常见,当转氨酶增至倍量时应酌情减量,当转氨酶呈明显进行性增高时应停药。婴幼儿时期正处于胸腺迅速发育阶段,国内有用大剂量雷公藤制剂抑制胸腺的实验报道。我们观察此年龄段雷公藤多苷片用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否则有增加感染风险的可能,与抑制胸腺的副作用是否有关,尚待研究。雷公藤多苷片的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剂量、疗程有关,亦与药品生产厂家有关,不同厂家的提取工艺有一定的差别,也会直接影响雷公藤多苷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此外,丁樱教授团队近期首次在国内根据儿童体质量应用雷公藤颗粒,率先开展了以体质量计算儿童应用“有毒”中药配方颗粒剂量的先例,其中0.025g/(kg·d)、0.035g/(kg·d)剂量雷公藤颗粒联合紫癜Ⅰ号方(即清热凉血方)可促进儿童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皮疹消退,以0.035g/(kg·d)雷公藤颗粒总有效率更高,短期临床应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此研究打破了既往中医根据经验应用“有毒中药”的常规剂量,体现了中医“有故无殒”的学术思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263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