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是上海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世家,19世纪70年代迁沪悬壶济世,历经石兰亭、石晓山和石筱山三代的不断潜心努力,石氏伤科誉满沪上,成为江南伤科一大流派。
石氏把损伤后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这是根据损伤后气血和筋骨的情况来划分的。
1.早期
筋损骨折,气滞血瘀。治疗一方面要采取接骨续筋、手法固定等措施,另一方面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内外用药,这一段时间是从损伤开始到青紫肿胀基本消退,一般为10~14天。用内服药有三点要注意:一是四肢的损伤主要是血瘀,用药以活血化瘀为主,稍佐理气药物;躯干损伤则往往气血兼顾。二是瘀血容易化热,活血化瘀药要偏于凉血活血。热象明显的还要加重清热药剂量;但凉药不能太过,使用时间也不能太长。三是结合全身辨证,辨别虚与实而分别施以补或泻。
四肢损伤早期参考方:荆芥6g,生地黄12g,当归9g,地鳖虫9g,赤芍9g,忍冬藤12g,泽兰叶9g,留行子9g,炙乳香、炙没药各3g,青皮、陈皮各4.5g,桃仁9g。
局部青紫严重加黄荆子9g,紫荆皮9g;如有骨折,加煅自然铜12g,骨碎补9g。
2.中期
筋骨已开始接续,瘀血散而未尽,气血仍未调和。治疗一方面继续固定,一方面“曲转”,也就是适当活动关节,使气血通畅。用药则以活血舒筋和络为主。
参考方:当归9g,丹参9g,防风6g,独活6g,川断12g,狗脊12g,川芎4.5g,泽兰9g,红花3g,伸筋草12g。
3.后期
肿胀消退,筋骨接续,但尚未坚固,酸软少力,关节活动也觉牵强。这一时期的治疗要加强活动,使气血通畅,恢复筋骨的力量。内服益气活血、健筋壮骨药。
参考方:炙黄芪12g,炒党参9g,焦白术6g,当归6g,独活6g,川断12g,狗脊12g,红花9g,伸筋草12g。
局部畏冷,加桂枝3g,白芍6g,以温经通络,健壮筋骨,必要时可加鹿筋6g(先煎),虎骨粉(现用代用品)1.5g(吞)。
损伤中后期可加用一些祛风通络药,如独活、防风等。这是因为气血失和后局部卫阳不固,易为风寒所袭。后期解除固定后,可常用中药熏洗以助功能恢复,如桂枝、羌活、独活、花椒、甘松、山柰、伸筋草等。民间也常用接骨木(即扦扦活),剂量可不拘多少。
为了便于掌握,临床上用药可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早期加凉血清热药;后期加益气血、补肝肾药;止痛用乳香、没药;骨折加续骨药,如煅自然铜、骨碎补等;上肢损伤加姜黄、桑枝;下肢损伤加牛膝;胸背部损伤加重理气药用量。外用药用三色敷药。外用药有几个好处:一是使固定物与肢体外形更贴切;二是临床症状改善快,早期同用汤药内服尤其明显;三是后期酸痛无力的情况少,其结果有利于恢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263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