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娄绍昆:突发心脏病,手脚都凉了,冷汗淋漓,5味药小方搞定

荆十三 2024-03-06 14:47:42

今天分享的是娄老对于康治本《伤寒论》第22条茯苓四逆汤证的理解,原文:发汗,若下之后,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微信图片_20240120152630.png

先看娄老诊治的一个案例:

患者是娄老的一个亲戚,男,70岁。患心肌病,左右心脏都肥大,他一直在住院和休养。第一次住院是60来岁,由于突然出现心悸、心慌、胸闷、汗出,就到附近的大医院去急诊,接着转入心血管科住院。开始的时候,医生也非常紧张,说是危急病例,听说病床上还缠上了一条红色的警示带。后来西医一用药就马上恢复了。就这样反复发作,反复住院。

多次住院以后,他自己就放松了警惕,不把自己的疾病当回事了。后来他与老伴搬到温州市内中山公园的华盖山上住,平时吃西医的药。他认为山上空气好,对心肌炎的治疗有好处,就这样在华盖山上住了好几年,经常出现胸闷、心悸、下肢浮肿。他也想吃中药,但是住在山上,抓药煎药总觉得不方便。但他还是听了我的话,准备好了一些心脏病急救需用的中西药。家中所储备的中药有甘草、干姜、大枣、桂枝、白芍、柴胡、黄芩、黄连、麻黄、葛根、半夏、附片、茯苓、苍术、厚朴、陈皮、苏梗、生石膏、大黄、人参、黄芪等20多味,我认为这20多味中药就可以应付一下了。

1985年初夏的一天,我上华盖山去看望他,凑巧遇见他的心脏病发作。家人非常慌乱,手足无措。据说他已经发作1个小时了,手脚冰冷了,心悸心慌,全身汗出淋漓不止。家人用好几条干燥的毛巾擦汗还忙不过来,刚刚擦干了,马上又有汗。手脚已经有点儿不自主地在那里摇来摇去,有点躁动,这是典型的烦躁不安的症状。整个腹部按去像棉花一样很松软,心下痞硬。脉象细数沉无力。这是典型的茯苓四逆汤证。我们第一步是方向感辨证辨别虚实,形寒肢冷、汗出不止、脉象沉细数无力、腹部软如棉花,是三阴病虚证。汗流不止,说明津液还在不断地流失,是四逆汤类方证。四逆类方证中的什么证?心下痞硬与烦躁不安的症状提示是茯苓四逆汤的证。方证一旦明确,我心里就有了自信。

处方:炮附片30g,干姜15g,甘草10g,人参10g,茯苓30g。

这几味中药他家里都有,抓好药后,稍稍浸泡就煎煮,也不依据平时附片要先煎的常规了。水煎开以后就一边煎一边给患者一小口一小口地服用。服药后不到15 分钟,汗就止住了,惶恐不安的神色也渐渐消退,心悸、心慌、胸闷也减少。这样一帖药,一口一口不断地喝下去,1 个小时后,患者神智清醒了,手脚也变暖了。他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很会开玩笑的,死到临头也一样。他醒过来以后,笑容可掬地看到大家。他的老伴对他说:“大家都给你吓死了,你还在笑。”他说:“刚才朦朦胧胧地回到乡下那个自己的坟墓里去,打开坟墓一看,里面很潮湿。我就说,太潮湿了,太潮湿了。我一边说,一边就回来了。”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也许是在讲笑话。

这个病例,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虽然病情危急,但患者是典型的茯苓四逆汤证,因此根据方证对应用药,的确药到病除。看来,覆杯而愈不是文学笔法,而是临床现场的纪实。

那么问题来了:四逆汤类方证一般有面色苍白、神疲蜷卧、形寒肢冷、腹泻、尿清、脉象沉迟无力、舌淡苔白、腹部弹力软弱等表现,但临床上是否存在与此相反的脉症呢?比如面色不苍白反红赤,比如四肢无厥冷反而温热,比如无腹泻反而便秘,脉象不沉迟反而频数等情况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娄老在学习《伤寒论》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四逆汤类方证大都是出现在危急的病证之中,如果辨证错误,不仅耽误了治疗的时机,还可能引起病情加重。因此,了解四逆汤类方证的特殊表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253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