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一出现腹泻,就立即服用止泻药。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妥,盲目使用止泻药,同样是危险的。
警惕“闭门留寇”
对于感染性腹泻(如肠炎、痢疾),排便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通过腹泻可以将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排出人体,减少对人体的损害。而不恰当的止泻可能会加重感染及中毒症状。对这种治疗误区,中医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叫“闭门留寇”。也就是说,如果此时止泻,就等于把门关上,将贼留在了屋里。
出现感染性腹泻时,首先应做抗菌治疗,如服用氟哌酸等药物。在腹泻严重而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时,可在对致病菌使用抗菌药物及补充液体与电解质的前提下,适当给予止泻药,这样不但使肠道得到休息,而且有利于疾病康复。
与抗生素同服要间隔一小时
若需服用止泻药,也不宜和抗生素同时服,而应该把服药时间错开。这是因为很多常用的止泻药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抗生素、维生素等都有可能被其吸附,而不能被胃肠黏膜吸收而影响药效。例如,常用的止泻药物“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其强大的吸附作用也会作用于同时服用的抗生素等药物,使药物成分无法被胃黏膜充分吸收,药效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在服药时,止泻药应尽量与抗生素类药物分开服用,如需同时服用,要相隔一小时;“培菲康”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则应跟抗生素相隔两小时服用。(张正修)
腹泻虽然不是大病,但也不能胡乱治疗。如果自行服药一两天还不见好转,或者伴有发烧、呕吐等症状,就应马上停药,前往医院就诊,时间拖得越长,对身体越有害。思密达蒙脱石散的成分有哪些?
思密达蒙脱石散的成分
思密达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能抑制各种消化道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以均匀地覆盖在整个消化道黏膜表面,并维持6小时之久,并通过与黏膜糖蛋白的相互作用提高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继而维持消化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还能降低结肠过分敏感性,因此在治疗成人及儿童的急慢性腹泻、胃食管反流、肠道菌群失调以及食管炎、胃炎及结肠炎等病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思密达药品吸附能力较强,如果和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会影响其他药物的药效发挥。所以在服用时,如必须服用其他药物,须与其间隔一段时间。最好在服用思密达之前1小时或者之后2小时再服用其他药物。
通常来说,思密达的安全性很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只是不同的病症,如何服用有微小差别。如急性腹泻时应立即服用;胃炎、结肠炎病人饭前服用;食管炎病人则应饭后服用。同时注意首剂加量。当然,也有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便秘,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可减少剂量继续服用或停用。
小儿腹泻用药的注意事项
1、选择儿童专用药物:儿童专用药物能遵循儿童的生理结构特点及用药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并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具有成分合理、剂量精准、药物安全级别更高的优势。但目前由于我国许多药物都没有专门的儿童剂型,家长多采用“成人药酌情减量服用”的无奈之举,这往往存在剂量不精准、药物不良反应几率增加等风险。因此,儿童腹泻治疗,家长应选取专业的儿童用药更合适。此外,选药时可认清标有绿色OTC标识的儿童专用药,属于药物分类中安全级别最高,使用更安心。
普通成人用腹泻药不能随便给小孩食用:虽然治疗腹泻的药很多,但每种药物均是各有弊端,服用前要搞清副作用。如氟哌酸的副作用相对较大,容易影响肾功能,还会抑制骨骼生长,因此不建议给孩童服用;而思密达能吸附细菌、保护肠道,但吃多后容易便秘,所以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
2、不要滥用抗生素:目前小儿腹泻,应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制剂、整肠生、培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间接达到杀死病菌的效果的,而且无副作用的。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
3、不轻易使用止泻药:小儿发生腹泻,适当用点止泻药,对防止体液过多损失是有益的,但由于腹泻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应该针对病因用药,不要一见腹泻就立即用止泻药,更不能将抗生素作为常规止泻药。滥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小儿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小婴儿。
4个月大的婴儿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对家长来讲是一件要特别注意的事情,那么婴儿4个月拉肚子怎么办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婴儿4个月拉肚子怎么办
1、婴儿拉肚子怎么办之及时补充液体
护理拉肚子宝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液体,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可随时喂水、米汤、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拉肚子、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婴儿拉肚子怎么办之做好消毒卫生
护理感染性拉肚子的宝宝,应做好消毒隔离,食具、水杯、水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护理宝宝后的双手应反复清洗后,再做其它事情。
3、婴儿拉肚子怎么办之注意腹部保暖
拉肚子的宝宝往往因肠道痉挛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缓解肠道痉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宝宝睡觉时应盖好腹部,防止受凉;环境温度过低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但应掌握温度避免烫伤宝宝;喝些热饮料或用温手揉摸宝宝的腹部。
4、婴儿拉肚子怎么办之日常护理注意
4.1、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宝宝腹泻分为3种,其中,生理性腹泻、食饵性腹泻都不需要用药,感染性腹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所以,需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足量、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4.2、不要轻易使用止泻药:滥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宝宝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新生儿。
4.3、及时补充水分:对于大便次数较多,性状浠水状的宝宝,一定要注意补水,以防脱水,有必要可给予口服补液盐。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5、宝宝腹泻期间不宜添加辅食。此外,宝宝腹泻时应停止添加辅食,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喂奶量和各种已食用过的辅助食品。
婴儿拉肚子该如何预防
1、忌乳食不节:婴幼儿腹泻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三岁以下小儿最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本病虽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婴幼儿“脾常不足”,乳食又不知自节。若父母调理失宜,乳食无度,或突然更换饮食品种(添加辅食),则最易损伤脾胃而形成腹泻,甚至会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以夏秋季节一定加强调养,戒乳、添加辅食最好错过最炎热的季节,提前或错后一、二个月。
2、忌受凉:在气候突然转冷或护理失宜时,腹部或尾骶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可引发与加重婴幼儿腹泻。所以,夏秋季节夜间天气再热也要注意孩子腹部保暖,可给孩子戴一个肚兜,或在腹部包裹一个浴巾,以防受寒。
3、忌长期使用抗生素:慢性腹泻患儿若长期使用抗生素,则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诱发霉菌感染。对这类小儿采用中药治疗往往会取得良好疗效。
引起婴儿拉肚子的原因
1、肠炎:肠炎是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其中病毒性肠炎占三分之二,常见的有轮状病毒性肠炎(俗称秋季腹泻)和诺沃克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占三分之一,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感染、弯曲杆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
2、感染:如果饮食不注意卫生,所吃食物或使用餐具被细菌、病毒污染,引起肠道外感染,如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败血症、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都会导致腹泻。
3、喂养不当:喂养不当也是宝宝拉肚子的重要原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不够成熟,喂养不定时、喂养量过多或过少、过早添加某些食物、突然断奶等都容易造成腹泻。
4、消化酶减少:宝宝肚子受凉、过热喝太多水、情绪紧张、过度疲劳等会导致婴儿体内消化酶减少或消化酶浓度降低,从而出现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5、生理性腹泻:母乳所含营养成分超过婴儿需求以及消化能力,也会引起小儿腹泻,这种腹泻称为“生理性腹泻”。
拉肚子确实是一个很常见的事,但是婴儿拉肚子却是要多加注意的事,因为婴儿身体机能还很神脆弱,尚未成熟,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便会加重病情,那么,婴儿拉肚子怎么办呢?婴儿拉肚子吃什么好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婴儿拉肚子的护理方法吧!
一、 婴儿拉肚子的原因
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极其容易患病,如拉肚子,就是令很多父母烦恼的事情,甚至严重腹泻的宝宝可能有生命的危险。我们来解毒下新生儿为什么容易腹泻、腹泻的类型、以及我们应该对宝宝拉肚子树立怎样的态度。
新生儿的自身生理原因
新生儿是指自出生一个月之内的宝宝。未出生前,宝宝的免疫能力主要是来自母亲的成熟的免疫系统,而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后,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处于发育之中,为成熟完整的免疫机体,很容易招致各种病毒的入侵。同时,宝宝的各神经系统也未发育完全,容易使机体神经调节紊乱,更导致了腹泻等常见病的发生。
新生儿腹泻3大类型解读
新生儿腹泻的原因可分为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三大类。前二类腹泻应去医院治疗。在未送医院前,可先少量多次补充煮沸过的糖盐水防止脱水。
1.肠道内感染
肠道内感染是指病毒直接侵入肠道,引起肠道的正常功能的障碍,出现腹泻。
原因:此种感染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具不洁导致病从口入或出产时母亲从产道传染。常见病毒有:鼠伤寒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腺病毒等。
症状:腹泻轻者大便每天可10次以下,黄绿色,带少量粘液,有酸臭,蛋花汤样或薄糊状,脱水症状(前囟,眼窝凹陷) 不明显。情况重的大便每天多达10-20次或更多,黄绿色水样带粘液、伴呕吐及发烧、脱水症状明显,面色发灰,哭声低弱,精神萎靡, 体重锐减,尿少等,很快会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严重症状。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该腹泻常常发生在医院里的新生儿室,病菌经过母亲产道时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细菌扩散开去。此病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很快出现脱水症状。
2.肠道外感染
原因:肠道外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毒素的影响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泻。
症状:这种腹泻一般无粘冻、脓血和奇臭,次数较少。
常见引起腹泻的疾病:新生儿患感冒、肺炎以及败血症时,细菌有时也可从肠道外或血液中透过肠壁,渗入到肠道内,引起肠炎。
腹泻性感冒,宝宝感染后会引起腹泻。这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冒时病毒侵入,使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蠕动亢进,可能同时引起病毒入侵肠道所致。腹痛一般多在脐周,多无压痛;若病毒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导致淋巴结炎,则会出现剧烈腹痛。
3.非感染性腹泻
原因:非感染性腹泻,多数因喂养不当引起的吸收不良,大便次数增加,有不消化奶块或呈蛋花汤样粪便。
症状:一般无粘液或奇臭。
这类腹泻找到原因去除病因即可自愈。
新生儿腹泻的正确态度
首先要明白,新生儿腹泻是常见的疾病,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家长不可麻痹大意,耽误治疗,有些严重的腹泻对生命是存在威胁的。发现宝宝拉肚子后,不管自我判断是哪种类型,都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新生儿腹泻,平时的预防很重要。提倡母乳喂养。对人工喂养的应特别注意卫生,牛奶及奶具严格消毒。新生儿腹泻的护理,要积极请教医生和有经验的家长,获得护理方法,帮助宝宝尽快结束拉肚子的折磨。
二、 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一旦宝宝腹泻了,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如果护理不当,有可能让宝宝反复腹泻。
1、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就如上面所写的.,宝宝腹泻分为3种,其中,生理性腹泻、食饵性腹泻都不需要用药,感染性腹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所以,需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足量、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2、不要轻易使用止泻药
滥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宝宝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新生儿。
3、及时补充水分
对于大便次数较多,性状浠水状的宝宝,一定要注意补水,以防脱水,有必要可给予口服补液盐。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宝宝腹泻能继续喂母乳
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即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奶间隔。一般正常喂奶时间是每侧乳房喂10分钟,现改为5—7分钟,并将剩余奶汁挤去,因为后一部分奶汁内脂肪含量高。
5、宝宝腹泻期间不宜添加辅食
此外,宝宝腹泻时应停止添加辅食,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喂奶量和各种已食用过的辅助食品。
6、供给主食类食物
要给宝宝提供热量,宜补充米饭等五谷食物,如婴幼儿营养米粉、粥、白吐司等,但仍须视宝宝的年龄及腹泻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婴幼儿营养米粉容易消化。
对于已经会咀嚼的宝宝,可喂粥及骨头汤,除可补充热量外,亦可提供流失的电解质。较大的宝宝则可去皮的白吐司当作点心食用。
7、注意蛋白质的摄取
建议选择瘦肉、去皮的鸡肉、鱼类、蛋、豆腐等较不油腻且又含蛋白质的食物。海鲜类的油脂含量虽然很低,但若要食用,须确保新鲜、卫生、以免因储存不当,食用后造成有害菌侵入体内,再度引起腹泻。
8、调整奶粉浓度
轻微的腹泻,可以将牛奶冲淡一些,如果宝宝喝配方奶,应让宝宝喝固定的品牌,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宝宝不适应。如要为宝宝选择另一种品牌的奶粉,则要注意换奶粉过程中宝宝是否有不适的肠胃反应,若有不适情形,暂时停止换奶粉。
9、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
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着,亦可用大口罩,护肚兜等围住婴儿脐部。
三、婴儿拉肚子的食疗方法
拉肚子是宝宝在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腹泻的宝宝经常让爸爸妈妈们忧心不已,吃药会不会对宝宝产生副作用?药补不如食补,为此,不少爸妈还可以从饮食入手,通过食物来减轻宝宝拉肚子的状况。
( 一)、苹果泥
材料
苹果,盐,糖。
做法
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苹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苹果一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
功用
适用于6月龄以上小儿。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
( 二)、芹菜叶汤
材料
芹菜叶100克,清水适量。
做法
将芹菜叶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煎煮10分钟,去渣留汁即可饮用(可加适量红糖调味)。不拘时间和用量,当茶饮,连饮3天。
功效
具有止呕止泻的功效,适于腹泻患儿饮用。
(三)、鸡内金山药糯米粥
材料
鸡内金1个,山药30克,糯米50克,清水适量。
做法
先将鸡内金、山药炒香研成末,每次取5克,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再把淘净的糯米放入砂锅,一起煮至成粥食用。每天一剂,病好为度。
功效
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所致腹泻患儿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18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护佑脾胃从穴位入手
下一篇: 膝骨关节炎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