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正宗派强调脉诊的齐德之

佚名 2023-11-11 05:04:34

齐德之

齐德之,元代外科名医,籍贯不详,曾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著有《外科精义》二卷,刊于1336年。该书整理了《内经》以下三百余种医书中有关外科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是继陈自明《外科精要》而后起的又一部重要的外科专著。

齐氏强调外科医生要诊脉。他认为:“疮肿之生,皆由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若不诊侯,何以知阴阳勇怯,血气聚散耶?由是观之,则须信疗疮肿于诊侯之道不可辟也。”而他历观古今外科方面的书籍,却都忽略了诊脉之法,而当时的外科医生“多有不诊其脉侯,专攻治外,......甘尝浅陋之名。”于是在《外科精义》中着重阐述了外证的脉法,如洪脉主血实积热疮肿;浮脉而不发热,反恶寒者主疮疽;脉洪数,主里欲有脓成;芤脉多见于脓溃后等等。

由于重视诊脉以审整体,故齐氏亦主张内外并治。内治方面,提出了“内消法”与“托里法。”他认为:“疮疽丹肿之生,皆由阴阳不调,营卫凝涩,气血不流之所生”,故“初觉气血郁滞,皮肉结聚,肿而未溃,特可疏涤风热,通利脏腑一、二行,徐次诸汤塌渍,即得内消矣。不然则治之稍慢;毒热不散,反攻其里,致合脓血之聚也,”此为内消法。若外证“经久不除,气血渐衰,肌寒肉冷,脓汁清稀,毒不出,疮口不合成赘肿不赤,结核无脓,外证不明者,并宜托里。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巳溃者使新肉早生,血气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大抵托里之法,使疮无变坏之证,凡为疮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

外治方面,他提出了许多方法,如追蚀法(以药物除去恶肉的方法)、艾灸法(有隔鼓灸、硫黄灸等)、砭镰法(《外科集验方》:“古人用砭石、馋针、刀镰,乃决疮毒之器也。”砭镰,即铍针之属。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形如剑,多用于痈脓外症割治)、贴胁法(即敷贴法。在疮肿初生肘于疮头敷贴温热药,四旁敷寒凉药,在于引出热毒;脓溃之后,即贴温肌生肉膏药;要在逐臭腐,排恶汁,去死肌,生良肉)、针烙法(凡疮皮薄;惟以针决其脓;若疮皮顽厚,脓排不畅,即以火针烙之,复安以药线)、塌渍法(相当于现代的水疗法。《精义》:“塌渍法,疮病初生,经一二日不退,即须用汤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塌渍之;其在腰腹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浴溃之”,齐氏认为此法能“宜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5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