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路氏医派学术思想精要

祝由网 2023-11-11 04:19:12

路氏医派学术思想精要

路氏医派发扬于国内,传播于海外。路氏医派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

调中思想

调中即调脾胃,路志正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的杂病治疗思想,调脾胃以“健纳化”“调升降”“顾润燥”“怡情志”“动形体”等原则。路志正认为脾胃居中央,受纳水谷、转化精微以溉诸脏,为气机升降之枢以辅佐五脏气机升降,脾胃调则周身气机皆调,脾胃健则五脏六腑俱健。路志正认为食物和药物内治必须通过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才能发挥作用,故养生治病当调脾胃,贵在健纳化、调升降。路志正临证常稍佐黄芪、党参、白术、淮山药、山楂、鸡内金、生姜、谷芽、麦芽等助脾胃受纳运化,以资气血生化。佐枳实、厚朴、升麻、沉香、青皮、苏梗、藿梗、陈皮、香附、木香、砂仁、娑罗子、生姜等调脾胃升降。

《素问》“脾藏意”,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路志正认为意根于先天,成于后天,脾思的变化影响情志变化,情志变化影响脾思。《儒门事亲》云:“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三焦闭塞,为咽膈不利,为胆瘅呕苦,为筋痿,为白淫,为得后与气快然而衰,为不嗜食”。故调脾胃要注意怡情志,保持心情开朗、少思寡欲、知足常乐的精神状态。对于患者要细心了解症结所在,以耐心、委婉的语言,晓以利害,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正确认识疾病,共同对抗病邪。

脾胃气机升降之枢,故喜动,动则升降有序,气血生化正常,故适当动形体,如导引、按摩、太极拳、八段锦等,以促进脾胃纳化,气血流畅。路志正每天晨起后,先吐纳以吸收新鲜空气,后练八段锦以外动四极,内养脏气,使阳气含蓄体内,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日渐黄昏则散步以流动气血、调和脾胃。

路志正认为脾主健运、升清,以阳动为主,喜燥恶湿;胃主受纳、降浊,以阴润为用,喜润而恶燥。食物药物都有阴阳寒热燥润之偏,故不可偏颇,当顺脾胃之性,兼顾润与燥。诚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言:“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脏腑,胃土以燥万物,脾土以湿化气。脾气不布则胃燥不能食,食少而不能化,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万物也。”路志正临证使用燥剂时常佐淮山药、沙参、麦冬等以滋阴润燥,使用滋补剂时常佐砂仁、陈皮等芳香辛燥之品。

百病湿作祟思想

湿为六淫之一,路志正认为湿本为水,外湿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正常情况下称为湿气,是滋润万物不可缺少的物质,所谓“湿以润之”。内湿即人体内的津液,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水湿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成为致病因素,称为湿邪。外在湿邪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湿的气候或环境状态,分为清、浊,清邪是雾露、霜雪,自上而下,感其气者,上先受之,则头脑昏蒙,蔽聪塞明,沉重酸楚,所谓“困于湿,首如裹”。浊邪指地下泥水污秽,暑月淫雨,离照当空,天热下逼,湿浊之气蒸腾,触其气者,下先受之,多见足跗重着肿胀、关节酸痛,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内在湿邪指因恣食肥甘厚味,或过食过饮,或烟酒成癖,或嗜浓茶奶酪,或喜嗜凉食冷饮、情志内伤相关,导致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输布停滞所致。体内津液无处不有,任何疾病皆存在藏腑气化失常,必然影响津液代谢分布,导致组织器官产生内湿。湿可黏滞人体任何组织器官,故湿邪害人最广,百病湿作祟。

长期以来,医家多认为北方气候干燥,南方多湿,湿为阴邪,水多成湿,燥为阳邪,水枯为燥。路志正认为北方虽地势高,但气候寒冷,水气凝结,冰雪较多,此是外湿。北方人喜食膏梁厚味,善豪饮酒,食湿面乳酪,口味重而多咸,易生热化燥,从而常喜冷饮凉菜,外又常为寒气怫郁,湿不能越,故多湿。燥与湿是津液分布失衡的表现,二者的区别在于水液分布的多少,多则为湿,少则为燥,此消则彼长。人体津液停聚则为湿,此湿非真水而无濡养作用,故湿越多则机体正常津液越少而燥生,湿壅日久则生热,湿热复伤阴津而生燥,故湿多兼燥、燥多兼湿。临证常辛润、温润同用,以发散湿气,行津润燥,复津液分布平衡。路志正博采古今医家,结合自己经验,编辑出版了当代第一部《中医湿病学》,系统阐述了“百病湿作祟”的理论和各种湿病的治疗。

轻灵思想

路志正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认为医道犹治国之道,用药如用兵,贵在轻灵。轻指药用其专长、独选其能、组合得当,不可猛峻,药不贵繁,量不在大,唯取其功,所谓四两拨千斤,轻可去实。药量过大、五味杂陈、味厚气雄,则矫枉过正和损伤脾胃,脾胃受损则不能运药。路志正临证处方用药一般不超过12味,每味用量一般不超过12克。

灵指灵活、灵动。路志正认为中医临证必须灵活变通,圆机活法,知天时、识地理,合人道,重视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所便,综合考虑生活习惯、体质、居处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灵活应用中医药。如1983年,路志正在泰国进行学术交流和医疗工作时,发现曼谷地处东南亚,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汽车、室内有空调设备。这种忽冷忽热、室内外温度之悬殊变化,使机体卫外功能难以骤然适应,久之则卫外不固,表阳虚衰,导致经常感冒,鼻塞鼽嚏,咳嗽咽痛,肢体关节酸楚,纳谷呆滞,精神倦怠等症交至。在衣着、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贪凉饮冷,汽水加冰,久之阴寒内盛,损伤脾胃之阳,致寒邪凝滞,纳化失常,而脾胃病作矣。男子短衫短裤,妇女赤足短裙,肌体暴露而少防护,卒遭酷热之袭,复受寒气之侵,脾虚湿盛而中阳式微,土壅木郁而失调达,则痹病、带下、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纷至。同时,该地雨水较多,经常涉水淋雨,从事水中作业,故湿疹、皮肤病屡见不鲜。他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发表了《泰国曼谷地土方宜与发病关系刍议》,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赞赏。

气血是生命之机,气血流动则生机萌动,气血瘀滞则疾病丛生。《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路志正认为处方遣药必须时刻维护气机运动,不能呆滞气机,宜轻灵活泼,以维护生机。临证常佐辛味之品,辛味发散,行气血而散郁滞,行津液以润燥,佐辛味之品可顺脾胃之性以助脾胃运化、气机升降、疏通气血。

众术共成思想

路志正认为治病方法众多,不同方法的作用形式、起效时间、药效持续时间等有所不同。临证应据患者体质状态、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证候表现、生活环境等,灵活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方能取得显著疗效。

路志正早年师从王步举先生,研习针灸典籍,熟背《标幽赋》等针灸歌赋,后结识王乐亭、焦勉斋、尚古愚等针灸名家,博采诸家经验。路志正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针灸应和中药治病一样重视处方,针灸处方应包括穴位配伍、针刺与补泻方法、针刺时间等。1964年,他参加卫生部组织的《中国针灸学概要》的编写,并首创穴位编码法,该书被译成日、俄、英等文字,后作为北京、上海、南京“国际针灸培训班”教材,为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大批针灸医生。对针刺手法,路志正既重视刺手(右手),又重视押手(左手),常将“迎随”“呼吸”“提插”等针刺手法融合在一起,喜用“烧山火”“透天凉”分别治疗虚寒症和热性疾病。数十年间,路志正针药并举,屡屡起沉疴、愈急症。如1966年春,路志正在辽宁调查基层卫生工作时,路遇一儿童因阳气闭郁、清阳不升导致昏厥,即以随身带的针具先刺其内关、再刺风池,后人中向上透,捻转几次而清醒。1997治刘某之慢性咽炎、声带小节,在药治同时,针左照海0.3寸,烧山火补法;针右三阴交1.2寸、针廉泉斜向舌根0.8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5分钟。经治3月,患者咽喉恢复正常、声带小结消失。为传承好针灸,路志正嘱大儿子喜善教学之余专习针灸,并考取执业证,凡慢性病、疑难病,在药治同时,嘱其针灸配合治疗。

药食同源,以食代药,以药入食,是中医的特色之一。路志正在总结历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制订了许多食疗药膳方。如风热外感以桑叶、菊花、芦根、蝉衣煎水代茶,风寒外感用葱白、白菜根、生姜、红糖煎水代茶,气分热盛用芦根、太子参、麦冬、金银花、西瓜翠衣、鲜竹叶煎水代茶,消渴病(糖尿病)用炒山药、荷叶、麦冬、鬼箭羽、黄精、芦根煎水代茶,慢性肾炎有水肿者用玉米须、冬瓜皮、茯苓、益母草煎水代茶,慢性腹泻、慢性肠胃病食欲不振、食后胃痛以茯苓、白术、干姜、红枣、鸡内金、炒山楂、面粉为饼服。路志正在《无病到天年》中介绍了大量的食疗药膳方,发展和丰富了食疗药膳学。

吴门医派的序言

苏州历代名医辈出,从周代至今,有记录的名医千余家,其学术成就独树一帜,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吴门医派。吴中医家以儒医,御医、世医居多,有较深的文字功底和编撰能力,善于著述、总结前人经验及个人行医心得。苏州是温病学派的发源地,清初叶天士《温热论》的问世,更确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从而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的三大特点。这是吴医的精华所在,也是"吴中医学甲天下"的由来。吴门医派为苏州人民数千年来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门多名医,据资料统计,吴中历代医家有1200余人,其中医官、御医百余人。十三世纪下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苏州时,当地建筑、物产和医学等,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马可波罗游记》中写到的"苏州城漂亮得惊人","有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善于探出病根,对症下药"。说明了吴门医学很早就引起海外旅行家的重视。明清时期,人们将这里的中医称作"吴医"。明代杨循吉在《苏谈》一书中称:"今吴中医称天下"。清代乾隆年间,唐大烈将苏州地区31位医家的医论汇编成《吴医汇讲》一书。从此,"吴医"这一名称始行天下。吴门医学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几大不同的医学流派。其中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的代表。此外吴医在仲景学说的研究、杂病证治的探讨、苏派外科的卓著,以及妇科、儿科、针灸等等,都赋有强烈而鲜明的吴门医学流派特色。以下我们将对温病、仲景、杂病、外科四大特色流派专篇论述,同时也可从中反映出历代名医的医学成就的科技贡献。

龙江医派的简介

黑龙江地区的医学在古代主要是少数民族医学,至唐代开元年间,黑龙江地区属渤海国,中原地区医学、药物开始传入。金人攻陷北宋后,从中原掠来10万人,中有汉医官,并有中医药医籍传入。据西清《黑龙江外纪》所载,明代以前,满、达呼尔等部族以萨玛(又做萨满)为医。黑龙江省中医兴盛于清季中叶。清初,内地戌黑龙江者甚众,康乾时大兴文字狱,一大批读书世家即流人流寓本省,又绝仕进,遂延医授学。另有流民、移民等,均对黑龙江省文化、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特别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薪火相传,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临证风格。自清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黑龙江省中医学分为六系:一是龙沙系,二是松滨系,三是呼兰系,四是汇通系,五是三大山系,宁古塔系。
三十年代初,上海中国医学院首届毕业生高仲山来哈尔滨创业。他遍访结识了左云亭、刘巧合、安子明、安世泽、高香岩、王子良等中医名宿,于1937年成立了中医学术团体“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并被推选为会长。1941年,他又成立滨江省汉医研究会,并在各县、旗设立滨江省汉医会分会,包括延寿、宾县、苇河、双城、青冈、木兰、呼兰、巴彦、安达、肇东、兰西等各县,由各地有名望的中医担任分会会长。同年创办“哈尔滨汉医学讲习会”,培养出五百余名水平较高的中医,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中医人才。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创办了《哈尔滨汉医学月刊》、《滨江省汉医学月刊》,在艰苦的条件下奏响了时代的强音,挺起了中医人不屈的脊梁。他们维护着伪满地区民众的健康,又使风雨飘摇的中医学在伪满政权下发扬光大,吹响了龙江中医前进的号角。全体骨干会员将题有“吾道干城”明镜送给高仲山会长,高仲山作为龙江医派之领袖乃是众望所归。
1945年,高仲山被推选为新成立的哈尔滨市国医学会会长,他组织国医学会会员与西医抗疫功勋伍连德,成功防治了日本731细菌部队制造的伤寒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在哈尔滨地区的传播。其后,高仲山先后创立了哈尔滨市中医进修学校、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牡丹江卫生学校、黑龙江省中医学校,为创立黑龙江省中医药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1959年3月17日由黑龙江省中医学校、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一卫生学校、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及黑龙江省立医院四个单位合并起来成立了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同年,黑龙江省政府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委派卫生厅厅长罗恕、副厅长高仲山等人在黑龙江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的基础上创建黑龙江中医学院,高仲山负责具体事务,担任副院长。这标志着黑龙江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正式开始。高仲山多次到全省各地“访贤”,汇集凝聚全省中医界之精英,逐渐形成新时代的黑龙江名中医群体,包括马骥、韩百灵、张琪四大名医、及龙江医派众多著名医家,如于盈科、于瀛涛、毛翼楷、白郡符、华廷芳、刘快虹、吕效临、张金衡、吴惟康、孟广奇、金文华、陈景河、邹德琛、郑侨、赵正元、柯利民、刘青、胡青山、钟育衡、段富津、赵麟阁、高式国、常广丰、黄国昌、樊春洲等。他们在黑龙江省特有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条件下,互相撷取交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针灸科等,各成体系,各有学术经验特点,并有论著传世,蕴成了气质独特的龙江医派。凸显了其在北方地区的优势。
龙江医派体现了地域性、学术性、继承性、辐射性、群体性等特点。龙江医派的形成与发展是黑龙江中医药学术界理论产生和创新的土壤;是黑龙江省中医从业者的凝聚中心;是黑龙江中医学术探讨的平台和学术园地;是黑龙江省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核心动力;是引领、传承、传播黑龙江中医学术的主体力量;是黑龙江省中医文化品牌和精神家园;是龙江医药学的特色标志;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地理文化标识。
2010年,正值高仲山先生百年华诞之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组织编写了龙江医派系列丛书之开山之作----《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学术经验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对龙江医派学术体系的首次整理和挖掘,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在本书序中评价此项工作谓:“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教授亦在本书序中评价此项工作谓:“对于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促进中医药学科建设与事业的发展,对中医新生力量的培养和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黑龙江省原省委书记、全国终身人大代表孙维本同志得知此项工作后,极为振奋,欣然命笔:“龙江医派,功业辉煌”。相关内容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学术流派研讨会进行了大会交流。
2011年5月,东北网刊载《龙江医派——传承黑龙江中医药文化与学术精华》一文。
2011年5月,中国中医药报刊载《龙江医派的发展》一文。
2011年6月,中共黑龙江省委主办《黑龙江通讯》刊载《龙江医派探源》一文。
2011年6月,台湾最大报纸之一《中国时报》发表文章介绍龙江医派及其创始人高仲山先生。
2011年8月,都市发现报刊载《龙江医派——载北方中医之精华》一文。
2011年10月,举行龙江医派杰出医家华廷芳先生诞辰100百周年纪念大会。
2011年10月10日,黑龙江日报理论版刊载《传承中医文化 振兴龙江医派》一文。
2012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台湾建立“龙江医派台湾分会”。
2012年5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首届“龙江医派”杯英语演讲大赛。
2012年5月,哈尔滨日报刊载《龙江中医成一派》一文。
2012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与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首届“龙江医派杯”中医知识竞赛。
2012年6月,《龙江医派丛书·华廷芳学术经验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7月,姜德友教授在第八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做题为“加强龙江医派建设、促进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报告。
2012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化作品《弘扬龙江医派 传承岐黄文化》获全国中医药标志性文化作品三等奖。
2012年9月,《龙江医派现代教育教学研究与探索》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2年9月,龙江医派颂歌完成创作。
2012年9月21日,首届龙江医派学术文化节开幕式。
2012年9月21日,首届龙江医派学术文化节文艺汇演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主楼礼堂成功举行。
2012年9月,第四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
2012年9月,中国中医药报刊载《文化节尽展龙江医派风采》一文。
2012年10月,龙江医派学术文化节义诊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举行。
2012年10月,《龙江医派丛书·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学术经验集》修订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1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第二届“龙江医派杯”中医知识竞赛。
2012年12月,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2012年12月,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成立申请经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通过。
2012年12月,举办龙江医派著名医家孟广奇百年诞辰纪念大会。
2012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作品《“盛世龙魂篆岐黄 历久弥坚耀青囊”——龙江医派名老中医简传》喜获“天堰挑战杯”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二等奖。
2013年初,《龙江医派丛书》中的《高仲山学术经验集》和《华廷芳学术经验集》两本著作被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
2013年3月,生活报刊载《与伍连德齐名的高仲山你有所不知》一文。
2013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深圳基地正式成立。
2013年3月,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被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成立。
2013年5月,新晚报刊载《善治复合病“龙医”走进百姓家》一文。
2013年6月,生活报专版刊载《龙江医派奇在哪儿》一文。
2013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启动仪式暨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成立大会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行。
2013年7月,龙江医派会刊创刊。
2013年9月,中国中医药报刊载《龙江医派----尽显北疆情怀》一文。
2013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在黑龙江省十区县中医院建立试点工作站。
2013年12月,龙江医派杰出医家马骥先生事迹报告会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行。
2013年12月,第二届龙江医派学术文化节暨马骥先生诞辰100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行。
2013年12月,第三届“龙江医派杯”四大经典知识竞赛暨马骥基金颁奖仪式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行。
2013年12月,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纳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2013年12月,《打造“龙江医派”文化品牌,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获黑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4年1月,《龙江医派丛书·御医传人马骥学术经验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孟河医派膏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么

孟河医派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自江苏省常州市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主要代表,清末民初在全国影响很大,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勇于创革新中医教育,为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医界享有“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美誉。
孟河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南北朝时就出了齐梁两代10余位皇帝和30余位宰相。唐朝,常州刺史孟简拓浚河道,南北沟通京杭大运河和长江,孟河镇北临长江,而改名孟河。作为水上交通要道,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亦逐渐繁荣。至明清时期,常州文风兴盛,文人辈出,涌现出了有全国影响的学派团体,如著名的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在“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思想指导下,孟河镇弃儒从医者甚众,或承其家学,或受于师门,且受儒学之影响,同业相互切磋,阐发古典经籍之奥义,或下承诸子百家之说,因而逐渐形成了孟河医派。道光、咸丰、光绪年间,200余户人家的孟河小镇,便有十几家中药铺,常州府武进县志有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
孟河医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费伯雄世医出身,以归醇纠偏,平淡0神奇而享盛名,《清史稿》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费伯雄在临床上善用调营治肝,以治疗一般虚怯症和危急重症,费氏的治疗思想主要体现在《医醇剩义》中的二十余首处方和费氏医案中。主要有疏肝解郁法、平肝熄风法、清肝泻火法、温肝散寒法、补肝养血法、肝胆同治法、肝脾(胃)同治法、肝肺同治法等。马培之世医出身,医术精良,尤长于内、外、喉诸科。曾应诏入宫给慈禧太后诊病,治愈其病,圣眷优渥,赏赉甚隆。慈禧赐有“福”字和匾额“务存精要”,京城传有:“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良”。马培之将自己毕生常用验方和临床经验总结写成《外科传薪集》,此书内容简明扼要,切合实用,成为我国近百年来最受欢迎的外科临证专书。巢家医术著名者为巢峻、巢渭芳。巢峻初在家乡孟河行医,后在上海行医50余年,家学渊源,擅长内外两科,刀圭之术尤精。巢崇山,家学渊源,学验两富。擅长内、外两科,能以刀针手法治疗肠痈,清同治、光绪年间在上海行医,颇有声誉。著有《巢崇山医案》等医籍。丁甘仁身兼费、马两家之长,是寒温融合学派创始人之一。丁甘仁经巢崇山推荐,到上海仁济堂施诊,以善治喉痧而医名大振。1916年与当时沪上名医夏应堂、谢观等共同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改变了培养中医师承家传的单一方式,这一创举,为推动近代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代多位名医,皆出其门下,故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
当年,恽铁樵在上海开办了我国第一所中医函授学校,弟子陆渊雷继承其事业,师徒二人也是民国初年中西医论争中中医界的中坚力量,探索中西医结合方-的先行者。1929年在丁仲英、谢观、陈存仁、张赞臣等为首的孟河医派组织领导下,中医界成功阻止了国民党反动派废止中医的闹剧,随后争取出台的《中医条例》为中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孟河医派的传人和再传弟子已有千余人,遍及京、沪、宁、苏南和浙、粤、皖、闽等省市及日本、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且大多是中医名家。常州地区目前有数十人之众。2009年巢伯舫、徐迪华、张琪被列为常州市孟河医派代表性传承人。
孟河医派医家学术精深,经验丰富,其留下的一大批经典医籍病案和学术思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为年轻传人所学习和传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3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