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消渴——世界最早的糖尿病病名

祝由网 2023-11-10 20:25:01

有一种人,吃得越多,瘦得却越厉害。医学上把多吃多喝多尿而病人却十分消瘦的症状群归结为“三多一少”,这种病就叫糖尿病。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目前无法使机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由于全世界医学家们的努力,已经对糖尿病的情况,包括病名的定义、病因、症状、并发症、治疗与预防等方面,有了不少的了解。在全世界卓有成效的对糖尿病的研究中,是我国古代医家亦作了许多探索,关于糖尿病的许多最早的记载都可以在中医古书中找到。

我们翻译中医古书,就可以对以前所谓世界上关于糖尿病的最早记载的材料应作一番订正。比如,以前一向认为ThomasWillis首先发现“尿甜”这个糖尿病的症状,但我们可以从中医古书中找到甄立言与李郎中的“尿甜”记载比ThomasWillis要早1000多年呢。又如,以前总认为是JhonRollo(公元1796年)首先发现用饮食管制治疗糖尿病,但我们翻翻我国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一书,就可以找到饮食管制治疗糖尿病的记载,比JhonRollo的要早1000多年!而翻翻《黄帝内经》中有关记载,要比JhonRollo早2000余年再如,以前一直以为JohnBrown首先提倡用体力活动治疗糖尿病,但我们从巢元方写的书中可以找到提倡糖尿病人应当作些体力活动的记载,比JohnBrown的要早1000多年。我国关于糖尿病方面的许多最早记载为世界医学有关糖尿病的研究填补了不少空白,确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

在中国,几千年以来主要把糖尿病叫做“消渴”。而在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中还根据糖尿病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命名。如“脾瘅”,这是一种“肥美之所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的糖尿病。而“消瘅”,则是“五脏皆柔弱者”所得的糖尿病。至于“膈消”,是“心移热于肺”而成的糖尿病。“热中”则是“心脆”而得的糖尿病。你看,一个糖尿病,我们祖先就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病况而作了不同的命名,这对于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当然,中医书中对糖尿病称得最多的还是“消渴”。中医古书认为生“消渴”病的人,大多比较肥胖,同时又好吃甘美之食。它的主要症状是口渴,尿多、易饿,但很瘦,又容易生疮。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搞清。但我们祖先就首先从许多方面作了探讨,而这些研究至今仍是有一定价值的。例如《黄帝内经》中就认为“心刚多怒”者容易得糖尿病。还认为“心脆”则好生糖尿病。又认为糖尿病可以“发心脾”,而“有不得隐曲”或“女子不月”者也好得糖尿病。这说明我国古人首先认识到病态心理可以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与生活环境,习惯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如戴思恭在1443年曾指出糖尿病与“饮食过多,用心过度,色欲过度”有一定关系。徐春甫在1556年更认为糖尿病“虽有数者之不同,其为病之肇端,则皆高梁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鲜有也;凡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这里还对糖尿病的防治作了指导。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就是“三多一少”,这在《黄帝内经》中已经作了详细记载。我国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记载也是最早的。如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已作了记载:“肺痿为病,……或从消渴……得之”。又如糖尿病并发肾硬化水肿,《金匮要略》中也作了如下记载:“月下有卧蚕,……脉伏,其人消渴”。再如糖尿病昏睡前期症状,《金匮要略》中也已作了记载:“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

糖尿病的饮食疗法,我国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记载:“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失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后来到了唐代孙恩邈又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将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作了更详尽的记载。

公元6世纪末,巢元方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糖尿病人应用体力活动加以治疗。如他在《诸病源侯论》中说:“解衣恢卧,伸腰瞋少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已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这就是说糖尿病人可以把气功,体力活动等治疗方法结合起来治疗。

如何判断糖尿病预后呢?戴思恭在1443年首先提出:“在溺桶中滚涌,其病为重”的观察方法。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如果病人尿糖增高,则尿盆中的尿的泡沫就比较多,而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戴思恭的这种观察法很简便易行。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张子和在1232年就已经提出了,如哭“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糖尿病就会“复作”。

我国古代医学家为了探索糖尿病的诊治规律,几千年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通过我国一些有关糖尿病的最早记载中也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在世界医学事业中所起的作用是伟大的。解放后,我国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成胰岛素的国家,为糖尿病的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在征服糖尿病的队伍中站在世界最前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04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