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脾肾亏虚的中药去湿气吗

时间: 阅读:11143

脾肾亏虚的中药去湿气吗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3-07-30 07:22:10

脾肾亏虚的话,可以使用中药来进行去湿气的,当身体出现这种疾病和症状得不到缓解和改善的话,对身体来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损害的,建议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善,实际得到有效的帮助,如果得不到改善的话,会使身体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伤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30 10:10:31

    用艾草泡脚,是可以去除身上湿气的,因为湿气多数是由于脾肾亏虚的原因引起的,而艾草泡脚可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打开全身的毛孔,有利于让湿气顺着毛孔排出体外,而且艾草泡脚还可以刺激脚底的各个脏腑反射区,改善脾肾功能有利于祛湿。

  • 姜齐
    回复
    2023-07-30 10:10:31

    一般没有脾虚、湿气重吃什么药效果最好这种说法,通常情况下,脾虚、湿气重吃参苓白术散、归脾丸、龙胆泻肝丸、湿热片等药效果比较好。具体分析如下:

    1.参苓白术散:这种中成药主要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甘草等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等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通常来说,脾虚、湿气重可以按医嘱吃参苓白术散。

    2.归脾丸:这是一种中成药名,一般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当归、木香、大枣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主要用于缓解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脾虚、湿气重可以按医嘱吃归脾丸,效果比较好。

    3.龙胆泻肝丸:这种中成药通常由龙胆、柴胡、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等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等功效,一般可以用于缓解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等症状,而脾虚、湿气重可以按医嘱吃龙胆泻肝丸。

    4.湿热片:湿热片是一种中成药名,主要由大黄、苍术、羌活、金银花、槐花、侧柏叶、苦杏仁等制作而成,具有清热燥湿、涩肠止痢等功效,通常来说,脾虚、湿气重可以按医嘱吃湿热片,效果比较好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30 10:10:31

    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主要表现:

    1.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吃一点东西就有很强的饱胀感。

    2.身体困重,四肢乏力,这是脾虚湿气重的典型表现

    3.大便形状软烂、黏腻

    4.嘴唇易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

    5.耳鸣甚至耳聋,肾气不足的表现

    6.口臭、牙龈肿痛、睡觉常常流口水

    7.早上起床感觉到胸闷气短、头晕脑胀

    8.舌边有齿印,舌苔厚

    -----

    1.四君子丸

    【功效】益气健脾

    【用于】脾胃虚弱,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2.补中益气丸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腹胀,便溏久泻

    3.参苓白术散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用于】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4.六君子丸

    【功效】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用于】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5.香砂六君丸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

    【用于】嗳气食少,脾虚气滞,消化不良

    6.启脾丸

    【功效】健脾养胃

    【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7.薯蓣丸

    【功效】调理脾胃,益气和营

    【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导致的闭经、月经不调

    8.金渭泰

    【功效】健脾养胃,调理保养肠胃

    【用于】健脾养胃,脾胃虚弱,肠胃不适,腹痛,胃胀,消化不良以及各种常见胃病调理和保养。

    9.理中丸

    【功效】温中散寒,健胃

    【用于】消化不良,呕吐泄泻,胸满腹痛

    10.小建中合剂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用于】脾胃虚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1.附子理中丸

    【功效】温中健脾

    【用于】手足不温,脘腹冷痛

    12.良附丸

    【功效】温胃理气

    【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13.香砂平胃丸

    【功效】理气化湿,和胃止痛

    【用于】浊世中银,胸膈满闷,恶心呕吐

    14.十全大补丸

    【功效】温补气血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四肢不温

    15.人生归脾丸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宁心

    【用于】面色萎黄,失眠健忘,气血不足

    16.舒克幽

    【功效】健脾养胃,修复胃黏膜,预防根除口腔胃部的幽门螺旋杆菌

    【用于】脾胃不和,脾胃虚弱,坏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脾胃虚弱等肠胃不适调理

    17人参养荣丸

    【功效】温补气血

    【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食少便溏

    18.木香顺气丸

    【功效】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用于】嗳气纳呆,脘腹胀痛,呕吐恶心

    19.越鞠丸

    【功效】理气解郁,宽中除螨

    【用于】饮食停滞,嗳气吞酸,腹中胀痛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30 09:09:21

    健脾祛湿中药一: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 八珍” 之 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健脾祛湿中药二: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健脾祛湿中药三:木瓜

    一说到木瓜,人们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虽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药的还是皱皮木瓜或者木瓜。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木瓜还能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 此外,木瓜还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健脾祛湿中药四: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重在温脾。

    满意请采纳!

吃中药祛湿痰少了是有效吗

痰湿会引起上腹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