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怎样足底按摩才有助于睡眠?

时间: 阅读:6395

怎样足底按摩才有助于睡眠?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7-28 15:53:57

按摩足底有助于睡眠,可以多去按摩太阳穴和涌泉穴,这两个穴位是可以帮助您缓解睡眠障碍的,另外如果睡眠障碍不好的话,可以去吃一些调理神经的药物,对于睡眠睡眠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8 18:18:10

    正确的做脚底按摩,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健康,更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今天我就来教大家一些方法。

    01

    按摩脚底的方法很多,可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由脚心向脚趾方向做按摩,每次100~200次,以按摩部位发热为度,两脚轮流进行;还可用手掌反复搓脚心l5分钟。如果时间充裕,再加上以下的按摩:左手按住右脚脚心,前后活动脚踝5次,换左脚;向外侧揉按并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向内侧揉按并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右膝弯曲,左手固定右脚掌,右手握脚跟,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右膝弯曲,右手拇指轻按膝盖里侧,左手握脚踝,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

    02

    浴足:足浴可通过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黏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一个健康的人用40℃-45℃的温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男性为13-18倍。可见,足浴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

    03

    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能显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能够使得新陈代谢作用正常运作,最终达到治疗效果。对头晕、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04

    高抬贵脚:拿捏大腿坐位,脚尖踮起,大腿后部肌肉松弛,用同侧手大把拿捏。可解除大腿疲劳和防治腿痛。每天将双脚跷起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液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05

    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条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06

    扳足: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用双手扳足趾20?30次。搓脚时,双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搓脚心,各搓100次。此法能锻炼腰腿、增强脚力。

    07

    扭膝:两腿并拢,屈膝半蹲,两手扶膝,轻轻转动膝部,可以先从左至右转动,再从右至左转动,各自转动或交替转动10至15次。注意动作要轻而缓慢,不可过快、过猛。

    08

    甩腿:一手扶树或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后各甩20~30次。

    09

    脚底摩擦:

      很多人总是说自己总是心里烦躁,睡不着,睁着眼睛一整晚。其实脚底离我们心脏远,当末梢的血液循环不顺畅的时候,双脚就会冰冷,这样很容易患有失眠症的。建议大家在失眠的时候,将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让脚部的血液循环顺畅,等等脚底感觉到温暖了,就可以入睡了。具体是仰卧在床上,将双脚举起,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10

    揉搓脚趾:
      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就行了由于计算能力是与小脑相关的,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还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11

    敲击脚底:
      每天在睡觉之前先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一天的疲劳。因为敲击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得内脏功能增强。正确的敲击方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力度只要稍微感觉疼痛就好了。可以采取盘坐的姿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建议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

    12

    双脚晃动: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失调的现象,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此法还可以使腿肚和膝盖内侧的肌肉得到伸展,彻底消除腿部疲劳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实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13

    赤脚行走:
      此法的大优点是使脚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14

    按压脚根: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椎两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两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来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势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15

    踮脚登楼
      日常生活中,踮脚登楼是一个能使人全身得到锻炼的好时机踮着脚尖登楼,有利于调节血压,使人精神饱满与在平地上行走相比,登楼的运动量更大,可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得到锻炼,腰部肌肉和腿部肌肉也得到增强,全身各项功能都有所改善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踮着脚尖登楼,可使脚的前半部得到锻炼,与之相关联的内脏和大脑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踮脚登楼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当心因迈步不稳而摔倒。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8 18:18:10

      中医足底养生可以随时随地实行,按压搓和敲击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费时不多。中医足底养生以中医的理论和诊治经验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方法如下:

       一敲击脚底

      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通过敲击给脚底以适当的刺激,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使内脏功能得以增强,尽快恢复精力。

      正确的敲击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不可用力过度。

       二双脚晃动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失调的现象,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此法还可以使腿肚和膝盖内侧的肌肉得到伸展,彻底消除腿部疲劳。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施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三赤脚行走

      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使脚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四脚底浴光

      日光浴是增进身体健康的自然疗法让有第二心脏之称的脚底接受日光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阳中的紫外线刺激脚底,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使身体结实起来凡是实行脚底日光浴的人,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天气晴好时,每天可以在室外让阳光直接照射脚底20~30分钟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大部分紫外线会被玻璃所吸收。

       五脚底摩擦

      不少患者向医生抱怨说,他们由于心事重重或者烦躁不安,常常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辗转反侧,睁着眼到天亮。

      其实,因为脚底离心脏最远,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时,双脚怕冷,也容易患失眠症。失眠时可以让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环畅通,待脚部感到温暖,便可以在短时间内酣然入睡。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举起双脚,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则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一年四季用热水洗脚对人体皆有好处。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由于寒冷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易诱发多种疾病。

      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热水泡脚还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但是泡脚也有很多讲究,时间、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晚上九点泡脚效果最佳

      “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保护它要讲究科学。中医学认为,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泡脚有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脚有好处,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在不同的时间段泡脚,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如果想护肾,最好选择在晚上9点左右泡脚,效果最好。

       为何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候,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养肝肾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

       泡脚时间长短有讲究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即水要多,时间要长,而不是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的,这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泡脚时,水要没过踝关节,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由于金属易冷,所以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桶,其中可放一些有利于活血的丹参、当归;或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可以起到清热降火的作用。

      怎样算是泡好脚了呢?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的。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说明你的经络上下贯通了

       六揉搓脚趾

      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就行了。由于计算能力是与小脑相关的,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还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七按压脚根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椎两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两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来。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势。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八单脚站立

      单脚站立可以起到锻炼脚底的作用。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采用金鸡独立的'姿势,踮着脚尖站立。初时也许很不习惯,甚至可能感到非常痛苦,可以先让双脚后跟稍微离开地面一些,习惯以后再踮着双脚的脚尖站立,最后过渡到踮着一只脚的脚尖站立。单脚站立时,可先踮着右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然后再踮着左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反复轮流进行,踮脚时最好双手扶墙或抓紧栏杆,切记要注意安全。

       九踮脚登楼

      生日常生活中,踮脚登楼是一个能使人全身得到锻炼的好时机。踮着脚尖登楼,有利于调节血压,使人精神饱满。与在平地上行走相比,登楼的运动量更大,可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得到锻炼,腰部肌肉和腿部肌肉也得到增强,全身各项功能都有所改善。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踮着脚尖登楼,可使脚的前半部得到锻炼,与之相关联的内脏和大脑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踮脚登楼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当心因迈步不稳而摔倒。

       十脚踩网球

      在椅子上,用脚转动网球,当脚部感到疲劳的时候,用网球刺激脚底,可使之得到缓解。开始转动网球时,脚底会感到相当疼痛,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感就会逐渐变为舒适感,脚部的疲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利于消除便秘。

       十一刷洗脚底

      如何使皮肤白皙又细嫩,是女性最关心的事其实,只要刺激脚底,就可以使皮肤健美。具体方法是在洗澡时用刷子摩擦脚底,通过刷子的刺激,可促进体内相关激素的分泌,天长日久,就能够使皮肤白嫩起来。实行这种养生方法,选用天然纤维制成的刷子即可,因为天然纤维制成的刷子比较柔软,不会损伤脚底。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28 18:18:10

    足部安眠穴在膝盖下方处--足三里。足三里要搭配神门穴、太渊穴一起按摩。这三个穴位搭配在一起,功能恰恰就相当于归脾汤中的这四位中药,因此,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养心安神助睡眠。

    劳心过度而出现睡眠不佳时,不妨按按这三个穴位,养心安神助睡眠,以保障白天的工作和学习更有精力。

    另外,按摩三阴交穴对失眠也有帮助。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

    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扩展资料:

    失眠和失眠症的区别:

    从两者概念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时间上的问题。失眠一般时间短暂,而失眠症通常漫长。二者还有以下区别:

    1、失眠多是继发现象,失眠症多是原发现象。所谓继发就是指在其他情况出现的基础之上出现的症状。如,环境嘈杂、大量饮酒等。所谓原发就是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出现失眠。

    2、在去除失眠的因素和疾病之后,失眠就可以缓解或消失,而失眠症通常缓解不明显。

    3、失眠者人数众多,较少有心理障碍,而失眠症患者常伴有性格问题,表现为爱面子、好胜心强、个人欲望强。

    人民网-常被失眠困扰按摩三个穴位治疗失眠

    人民网-一觉睡到自然醒,全靠这3个安眠穴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28 17:17:00

    脚是身体很容易忽略的部位,但是也是很重要的地方,平时很多人有泡脚的习惯,脚暖和了,睡眠才会更好,关于脚底的养生方式有很多种,照顾好脚底,身体才会更加健康强壮,那么如何利用脚底养生?脚底养生的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
    1、脚底养生的方式
    1、敲击脚底
    正确的敲击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
    2、双脚晃动促睡眠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施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3、脚底摩擦
    因为脚底离心脏最远,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时,双脚怕冷,也容易患失眠症失眠时,可以让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环畅通待脚部感到温暖,便可以在短时间内酣然入睡。正确的敲击法是: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举起双脚,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则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脚底养生11招让你百病全消
    4、单脚站立
    采用金鸡独立的姿势,踮着脚尖站立初时也许很不习惯,甚至可能感到非常痛苦可以先让双脚后跟稍微离开地面一些,习惯以后再踮着双脚的脚尖站立,最后过渡到踮着一只脚的脚尖站立单脚站立时,可先踮着右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然后再踮着左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反复轮流进行,踮脚时最好双手扶墙或抓紧栏杆,切记要注意安全。脚底养生11招让你百病全消
    5、脚踩网球消便秘
    当脚部感到疲劳的时候,用网球刺激脚底,可使疲劳得到缓解。开始转动网球时,脚底会感到相当疼痛,坚持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感就会逐渐变为舒适感,脚部的疲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消除便秘的功效。
    6、踮脚登楼
    踮着脚尖登楼,有利于调节血压,使人精力丰满。与在平地上行走相比,登楼的活动量更大,可使呼吸体系、循环体系得到锤炼,腰部肌肉和腿部肌肉也得到增强,全身各项功效都有所改良。踮脚登楼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小心因迈步不稳而摔倒。
    7、按压脚根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势。正确的敲击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8、晒脚
    早晨或傍晚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专家称之为脚心日光浴。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能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对佝偻病、鼻炎、贫血、低血压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9、动趾
    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经络理论认为,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故脚的二趾、三趾粗壮有弹性。另外,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10、捶脚
    用拳头轻轻捶击脚心,每次50-100下,使之产生酸、麻、热、胀的感觉,左右脚各做一遍。通过捶击来刺激脚底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11、赤脚行走
    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2、脚底按摩的穴位
    1、补养肾脏的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2、缓解咽喉干燥的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3、脚底养生的重要性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人老脚先老”。脚承载着全身的重量,步履轻快,精神充沛,是人体气足神旺的表现,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精神百倍的感觉。而当人感到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最先感到腿脚发沉无力。可见脚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脚部保健则是养生延缓衰老的好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该重视足部的养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行的稳,站得直,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状态!
    4、脚底干燥怎么办
    1、温水泡脚
    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软化脚部的角质,对于缓解脚底的干燥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如果还有脱皮的现象,还可以在泡脚的时候,即加一点醋,其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2、涂润肤霜
    对于脚底干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脚底涂抹润肤霜。具体方法是在泡脚完之后,去掉脚部的死皮,在抹上厚厚的一层润肤霜,在把袜子穿好,睡一觉醒来脚底干燥的情况就能得到缓解。
    3、补充维生素
    对于脚底的干燥开裂,可能与身体缺乏维生素A或者维生素B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选择通过补充维生素来缓解脚底皮肤的干燥开裂。补充维生素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或者吃维生素制剂。
    4、注意脚部保暖
    脚底干燥在夏季出现较少,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汗腺分泌。而气温脚底的时候,脚底皮肤的皮脂腺与汗腺就会停止分泌。所以,要做好脚部的保暖工作,帮助脚部的皮脂腺和汗腺的正常分泌,脚底就可以维持正常的湿润了。
    5、小偏方
    土豆疗法
    将1个土豆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瓶内。然后取适量涂在脚底干燥的部位,每日1-3次,数日见效。
    6、塑料袋疗法
    将塑料袋套于脚上,然后再穿上袜子和鞋,脚上的水汽不会外泻,就能保持脚部湿润,脚底就不会干燥了。

身体健康只是经常手脚冰凉,请问这是病吗

当归可以炖猪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