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重吃什么药好?
湿热重吃什么药好?
最佳回答
对于患者湿热严重这种情况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来缓解改善,对于湿热严重有很好的作用,期间一定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也可以吃一些荷叶茶陈皮茶,这些茶叶对于湿热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杭州-毛**
回复病情分析:湿热体质可以吃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龙胆泻肝汤、半夏泻心汤、温胆汤、茵陈蒿汤、连翘败毒丸等药物治疗,还有可以治疗湿热的药材有:砂仁、核桃仁、茯苓、红花等。平时在饮食方面也可以煲红豆薏米粥、冬瓜生鱼汤喝,有良好的去湿热效果;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中医拔火罐或者是针灸的方法治疗湿热,还要保持室内通风。
-
太原`赵**
回复问题一:身上湿气重吃什么药1.处方药:湿热片、复方金钱草颗粒、泌淋清胶囊
2.非处方药:清热祛湿颗粒、龙胆泻肝丸
问题二:体内湿气太重吃什么药能把湿气排出来建议食疗,吃药一般会有副作用,可吃红豆薏仁粉,坚持一段时间。
问题三:体内湿气重的表现和吃什么药问题分析:?这个一般可以吃一些利湿的药。比如参苓白术散这些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了。
意见建议:祛湿首选的食物是,菜500克、狗肚鱼500克、生姜2~3片。狗肚鱼宰净,去头、内脏,然后切为两段,用少许鱼露腌5~6分钟;大芥菜洗净,切段状。在铁镬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并投入适量食盐和生油,武火煮沸后,加入大芥菜,滚?后,再加入狗肚鱼,滚熟后便可。快捷简单,可供3~4人用,亦汤亦菜。砂仁陈皮鲫鱼汤健脾祛湿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鲜土茯苓煲猪[月展]汤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问题四:感觉体内湿气很重,吃什么药好呢湿气重最好用食疗,最方便有效的是红豆薏米汤。或者晨起三片姜,对去湿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真的是湿气重的话,这两个方都特别灵。
另外就中药来看,白术,茯苓也不错。
问题五:身体湿气重吃什么药才能好你好,根据你所说情况,可以喝点薏米粥,锻炼身体,充足睡眠,不吃辛辣 *** 的食物。
问题六:体内湿气重,吃什么药物好武国忠老中医推荐的薏米红豆粥,对一些体内有湿邪但还没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来有着很好的效果
主症:体内有湿,舌腻,大便不成形,或身重体酸无力,或关节不利,或口淡乏味而腻,或腹胀头痛,或体胖痰多,或手、足、面部易生癣、痘的。
主方:薏米、红豆等分,加水熬粥,取其汤作茶饮,余者为粥,食用。
兼症加减: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加生姜
肾虚,加黑豆。
脚气,加黄豆。
咳嗽,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羸瘦,加山药。
泄泻,腹痛,糖尿病,加南瓜
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加芡实
孕妇,减薏米,加其他。
产妇,减薏米,加大枣、红糖等。望能帮助到你。
问题七:湿气重吃什么药最佳吃薏仁吧这个是可以消除身体湿气的,薏仁既属食材类又属于药材类吃这个等于食疗,每天用薏仁加大米熬粥喝里面也可以加上一点枸杞养生,也可以用薏仁熬水喝效果都不错的,既可以除湿又可以养生。
-
杭州-毛**
回复湿热体质的人油脂分泌的很旺盛,所以在外观上很好辨认,这样的话每个人自己就能够大致判断一下自己的体质怎么样了。如果是湿热体质的话要及时的就医调理。平时也要注意多运动湿热体质吃什么药?湿热体质可以吃什么药?我们来看一看。
1、湿热体质吃什么药
湿热体质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主要的治疗药物有以下几种:
1、湿重
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
(1)六一散
成分:滑石、甘草。
功效: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注意事项: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孕妇忌服。
(2)三仁汤
成分: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飞滑石、白通草、半夏、竹叶、厚朴。
功效: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注意:杏仁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为15g,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3)平胃散
成分:苍术、厚朴(姜制)、陈皮(去白)、甘草(炙)。
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禁用。
2、热重
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
(1)连朴饮
成分:制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
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2)茵陈蒿汤
成分:茵陈蒿、栀子、大黄。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3)葛根芩连汤
成分: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
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在化湿或清热的总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藓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
2、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1、精神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情绪长于阴虚者相近。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心烦易怒。截至七情过极,舒缓情志,心态稳定。
2、饮食调养
应多食用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紫菜、红小豆、绿豆、扁豆、鸭肉、鲫鱼、冬瓜、葫芦、苦瓜、黄瓜、系挂、芹菜、白菜、空心菜、卷心菜、莲藕等。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和饮品。
3、起居调理
湿热体质以湿热内蕴为主特征,平常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长期熬夜,或者过度疲劳。要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郁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居室环境宜通风情节,清爽舒服。改正不良嗜好,如戒烟限制酒。
4、运动锻炼
湿热体质是以清浊内蕴、阳气偏盛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可以将力量联系和中长跑结合进行锻炼。
5、刮痧拔罐
改善湿热体质的最好方法就是刮痧和拔罐,刮完痧再拔罐,浑身舒服的不得了。像去掉一个大包袱一样,很舒服。这种情况下,用这种方法去改善体质,甚至可以不用去吃药。用刮痧的方法去湿热也挺好的。
3、湿热体质形成原因
1、湿热气候
我们都知道南方地区湿热体质的人要比北方地区的多一些,因为南方地区是处于亚热地区,气候具有多雨水湿特点,人体与自然相对应,自然而然身上的湿热也就会多一些。另外,不但湿热气会造成温热体质、阴暗、潮湿、闷热的屋子或是地下室也会生成温热体质,如果常年累月生活在那些地方也会容易生成湿热体质。
2、不良的生活习惯
湿热气候是很容易湿热体质,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所在,有很多时候日常生活的各种不良习惯才是湿热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人在夏季的时候,特别依赖开空调,那么这样就少有了“汗流浃背”的现象,现在的生活是给我们带来优质的生活品质,但也让会我们的造成各种湿热郁结于体内。
3、不合理的饮食
饮食方面的不合理、不科学也造成了我们湿热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都知道,“湿”的形成是因为脾虚,所以说辛辣、煎炸、油腻等难以消化食物一般要少吃,而有很多湿热体质的人最喜欢吃这些食品,让湿热的体质加重。所以说这些食物要少吃,以免湿热体质加重病情。
4、其他因素
如果长期心情压抑、情绪低落、就会让人体气机淤带、影响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形成湿热体质。除此之外,长期抽烟、喝酒、熬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但伤脾、伤胃、伤肝胆也会造成湿热体质的元凶。总而言之,为了减少湿热体质的形成,尽量不要住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对于湿气比较重的季节,不要外出活动,另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熬夜、不酗酒、保持充足睡眠,参加有氧运动等。
-
逍遥子
回复湿热证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
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鲜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