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孩子近期发现有厌学情绪

时间: 阅读:10353

医生您好!我的女儿现在高三,从疫情结束开校后,我发现孩子有了一点厌学情绪,最近厌学情绪有所加重,我们需要您的帮助!谢谢!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3-07-20 00:06:48

病情分析: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里上网课。所以基本上缺乏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孩子可能就比较自由,散漫一点点。但是疫情结束开学之后,发现孩子有厌学情绪。那么,首先需要和孩子好好谈一谈。
指导意见:
孩子厌学都是哪些原因?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叙述。了解原因之后,恰当的给予指导,而不是一味的讲什么大道理。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的就是大道理。他们渴望被倾听,被理解,被接纳,得到认可与鼓励。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20 03:03:36

    家长在处理孩子厌学情绪时,应该采取先做好对症下药的办法,家长要给予孩子认可与鼓励,要激励孩子有目标地去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学习。

    应该让孩子开动脑筋,学会自我解决问题,要让孩子坚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到心中的目标,以此来鼓励孩子继续学习。

    其次,应该降低孩子的学习负担,可以在孩子学习中给予一些技巧和方法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而不是拿出大量的功课和试卷。

    最后,应该多吸引孩子的兴趣,通过一些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学习更有意义,以此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0 03:03:36

    1.孩子有厌学情绪了,怎么办?

    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和已经休学在家的孩子要区别对待,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家长应关注到孩子的情绪问题,要经常与孩子沟通。

    对于只是有厌学情绪的孩子,比如,经常说不愿意去上学、上学很烦,觉得老师、同学很烦、学习作业太多等消极的话,家长应给予重视,但并不是让家长一味的批评指责孩子。

    很多家长在孩子表达自己的厌学情绪的时候,会非常生气,经常会说:“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生活这么好,你不努力还贪玩儿。”还有的家长可能会给孩子举例子:“有的人在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只能扫大街,过得很惨。”,但孩子根本就不接受这样的话。

    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经常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这会让孩子很气愤,很烦躁,会加重孩子厌学的情绪。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总是赶不上别人,不单单只是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学校,而是孩子对自己很不满。如果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不到位,或者是对孩子说更多批评指责的话,会使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同时也会加重孩子对学习、对学校的厌烦情绪。

    因此,当孩子经常说不愿意上学、好烦这些话的时候,家长应尽量先冷静一下,接下来跟孩子去聊一聊不想上学的原因,比如,问问孩子是不是在学校发生什么冲突了?或者适当减少孩子的学习任务,不给孩子过多的学业压力。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原因,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需要家长非常投入的跟孩子去交流。

    2.孩子已经拒绝上学了,怎么办?

    有厌学行动的孩子,也就是休学在家的孩子,比单纯有厌学情绪的孩子问题更严重一些,这个时候非常需要专业的帮助。

    对于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孩子,比如说经常发怒、砸东西,需要用药物控制情绪,还有的孩子经常感觉到没意思、经常不愿意起床,整天躺在床上不愿活动,也非常需要医生的帮助或使用药物进行辅助。

    有些孩子的问题是需要心理专家的帮助的,需要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原因,跟孩子沟通、探讨并找到根源,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并给出建议。到底是学习上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厌学行为,还是其他的原因导致孩子拒绝去上学,这些都需要我们跟孩子一起一步步的进行分析。如果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难,也就是存在我们所说的“恐人”问题的话,解决起来就相对困难的多,需要的时间也会相对比较长。

    家长们还需注意的是,到了中学阶段,孩子的厌学问题解决起来往往要比小学阶段困难的多,必要的时候应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走出困境。

    厌学的孩子,表现多种多样。有的孩子上课不爱听讲,一读书就犯困,下课就有精气神。有的孩子不愿意见老师,抗拒去学校。还有的孩子严重厌学,看见跟书本有关的东西,就情绪低落或哭闹,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

    有关研究发现,我国有轻中度厌学表现的学生,几乎占学生群体的半数之多。其中,近三成学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厌学情绪。

    可见,厌学这件事情,已经深深困扰了很多家庭。那么,身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扭转心态,走好人生路呢?这里给各位家长提供三个步骤,供您参考学习。

    一、孩子厌学,尽量不让孩子休学或退学

    孩子厌学,跟家长提出休学或退学的要求时,家长应该谨慎对待,能不妥协尽量先不妥协。

    谨防群体效应

    假设家长妥协,允许孩子休学或退学,孩子一旦从众,与“厌学”群体交流交往,孩子很容易被同化,家长再想扭转孩子的心态,就很困难了。这部分群体缺少学习的榜样,会让孩子感觉学习不重要,孩子没了压力,少了“鲶鱼”刺激,很可能特别享受休学或退学后的生活,更加抗拒上学这件事。

    二、孩子厌学,家长要分析孩子厌学原因

    制止孩子休学或退学后,家长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找出孩子厌学的症结所在。

    孩子厌学的常见原因:

    1 校园暴力

    孩子在学校忍受校园暴力,被欺负或霸凌后,孩子会害怕上学,对学校产生恐惧心理。孩子会不想离开家人,本能地拒绝接触那些,可能再次被他人侮辱欺压的场所,这确实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些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

    2 学习压力大

    爸妈看管严格,同学间竞争激励,或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瓶颈困难,无法突破克服时,孩子的内心会十分焦虑。这种焦虑感达到一定程度,孩子又无处释放压力,孩子的内心会充满无力感,对学习表现出厌恶,形成厌学心理。

    3 驱动力不足

    有的小孩子没有梦想,学习的驱动力不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丧失了学习的动机,迷失了方向。这时候,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不爱学习,学习打不起精神,或是有暂时不想上学的想法。

    4 情绪不良

    有些厌学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关爱,爸妈吵架,导致孩子心理受伤,缺少温情体验。还有的厌学小孩,跟同学关系处崩了,心里难受,情绪不佳。孩子有了情绪失落、压抑感,就会影响学习兴趣,加重厌学心理。

    三、及时处理,帮孩子扭转心态,重新热爱学习

    1 积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早发现,早引导

    小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厌学情绪,这本不可怕,只要家长发现后积极引导,就可以帮孩子强化学习动机,树立远大梦想,让孩子重新热爱学习。

    只可惜,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厌学表现时,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孩子偏偏作闹着不想上学,非赖在家里玩游戏、看电视,无论家长怎么哄着,孩子就是不听话。哪怕家长想出了所有方法,恨不得把家里停水停电,让孩子被迫无聊宅着,孩子也拒绝被哄去上学。

    很显然,这时候再想帮孩子重燃学习兴趣,比较困难了,可能需要耗费家长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平日里,积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个人表现,非常有必要。

    2 中重度厌学的孩子,应尽早带去看心理医生

    小孩子轻度厌学,可以通过适当引导教育,来扭转孩子的厌学心理。但是,当孩子出现中重度厌学表现时,代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已经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了,家长很有必要带孩子就医问诊。

    此时,家长的鼓励或批评,对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作用并不大,专业人士会有更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法,能够更快速的帮孩子解决厌学难题,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避免家长劳心劳力,却效果不如意。

    这三个步骤,可以帮孩子走好人生路,摆脱厌学心理。不知道您家的孩子,处于哪个阶段中?

  • 姜齐
    回复
    2023-07-20 03:03:36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自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孩子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从而使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情绪。

    3.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孩子不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总认为是为父母而学。听到社会上一些关于读书无用的说法,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增加学习任务,以致孩子无法承受,从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甚至厌世。

    02

    良好沟通是有效的心理处方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说过:“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方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和家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获得的。”小文的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注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要重视孩子发出的每一个负面情绪的信号。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悲剧的发生。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那样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父母和老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合情合理的。

    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缓解孩子的厌学情绪,但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对于初中生,家长要特别注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思维意识,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纠正和指引。家长也应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即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须“小学力争上游,高中争取重点,大学要上名牌”。成才的路千万条,家长不要把孩子学习的那根弦扯得太紧。

    03

    预防和化解厌学情绪

    为了预防和化解孩子的厌学情绪,家长在开学之初就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辅导。同时,家庭、学校等各方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减少厌学情绪的发生。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与孩子的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爱好,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很多厌学的孩子,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于是,他们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经常逃学。老师和家长要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多对孩子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这样,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容易被激发出来。

    3.尽量减轻孩子的心理和学业负担。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

    4.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教会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让孩子学会倾听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0 02:02:26

    很多时候,家长的很多行为都会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在家只会玩手机,不做家务,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就不会乐意去学习。要想孩子主动学习,首先家长就要以身作则。

    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家长怎么办?

    1、冷静对待思考

    既然孩子已经变现出了厌学的情绪,父母首先应该要冷静,想想问题到底处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目标对孩子的自主学习意义重大,目标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孩子会为了完成目标而自主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2、帮助他建立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信

    如何培养自己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能力提升。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不断提升的,所以,让孩子知道我们不是改变他,而是帮助他建立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信。其实呀,从心理学角度来提示家长,不必一味强化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安排不好,志向都没有的情况下,习惯都没有养成,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都没有形成的情况下空谈学习只会给他压力,反而更加重他对学习的反感情绪。

    3、家长可以适度培养孩子的其他专长

    家长可以适度培养孩子的其他专长,往往通过其他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既调动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又鼓舞了他做事的坚毅性格,同时增加他的自信,还可能迁移性地把学习等其他事件做好。调整的顺序应该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

    4、杜绝手机电脑诱惑

    孩子毕竟很小,很容易受到电脑手机的诱惑,从而对学习懒惰,这个时候父母态度要强硬一点,不要任由孩子玩手机与电脑。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不可以”,只要反对声音够持久够坚定,孩子就会远离诱惑。

    5、给予孩子鼓励与表扬

    孩子做完事后,告诉孩子“你很棒,你能行,很不错”,即便孩子做得很糟糕,也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这样孩子才更有动力去挑战更多,不会懒惰停滞不前。 四、和孩子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通常有些父母在玩手机,却要求孩子每晚看书写字,孩子自然会产生懒惰心理,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和孩子一起看书写字,甚至是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会更加有效果。

    6、不要总是催促孩子学习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催促自己的孩子学习。一开始催促的时候,孩子都会乖乖去学习。但时间久了,孩子就有会有反叛心理,不想听父母的话。

    其实学习更多的是需要自觉,如果家长时时刻刻的盯着自己的孩子,只会让孩子的耐心日益消耗,进而变得懒惰、不想学习。因此,家长要尽量减少催促,告诉孩子要主动学习,让他们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此次出现的“胸痛”与平时的胸痛有何不同?

变得对许多东西都没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