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风饮治疗湿热吗
唇风饮治疗湿热吗
最佳回答
唇风饮是中医的一个方剂,对于过敏性的唇炎有比较好的作用,里面成分主要是一些防风薄荷连翘,黄芩,白术等,可以清心降火,养阴润燥,对慢性唇炎过敏性的唇炎都有比较好的作用,可以散风清热除湿的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肝胆湿热是一种常见病症,患者会明显的发现自己的皮肤发黄,而且小便色重。常会觉得嘴巴苦,肠胃不适还会导致出现呕吐的症状,偶见有朋友会出现下体瘙痒症状。肝胆湿热的症状说明了对健康的影响,所以病症的治疗也不容轻视,下面就来了解下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少做过量的运动,少饮食刺激性的食物,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
肝胆湿热中医治疗方法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食疗法:
1、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2、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3、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4、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5、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患有肝胆湿热的朋友需要注意,象是刺激性的调味品,或者是象人参、鸡蛋、狗肉、肥肉等都不适宜食用。要多吃一些可以化湿的食物,比如说是豆腐、田螺等。文章中为大家介绍了五款适合病症的饮食调理方法,大家可每天服用一种来进行体质的调节。
-
常州-薛**
回复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根治脾胃湿热的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根治脾胃湿热的药方
散风止痒汤
散风止痒汤组成:麻黄3g,薏苡仁6g,茅根15g,红花3g,川乌头1.5g。功效:疏散风寒,清热利湿,止痒。主治:脾胃湿热积于胞睑,外被寒风所束,目内奇痒,颗粒扁平而大,排列致密者。各家论述:方中麻黄疏散风寒力猛,且有利湿之功,本病感受风寒较重,非麻黄不能驱散。薏苡仁、茅根能除脾胃湿热之邪,红花通经络以行血滞,川乌头既能散在表之邪,又能驱络脉之寒凝,且能止痒。麻黄配苡米、茅根,祛湿之中且有清热之意...
健脾除湿汤
处方: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功能主治:滋阴养胃,健脾和胃,除湿清热。主脾胃湿热内蕴。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中医杂志》《赵柄南临床经验集》:健脾除湿汤:处方:生薏米5钱至1两,生扁豆5钱至1两,山药5钱至1两,芡实3至5钱,枳壳3至5钱,萆薢3至5钱,...
唇风饮
拼音:ch?nfēngyǐn处方:防风9克,芥穗9克,薄荷6克,连翘12克,焦栀9克,黄芩9克,生石膏9克,白术9克,白芍6克,当归9克,滑石9克,苡仁12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散风,清热,除湿。主脾胃湿热,复受风邪,风热相搏,结于口唇而发。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齐强方...
清胰2号
拼音:qīngy?2h?o《古今名方》引遵义医学院经验方:方名:清胰2号组成:栀子15g,丹皮15g,木香15g,厚朴15g,玄胡15g,赤芍24g,大黄(后下)24g,芒消10g(冲服)。功效:清热泻火,止痛通便。主治:脾胃湿热型和部分胃肠实热型急性胰腺炎。...
芩栀平胃汤
拼音:q?nzhīp?ngw?itāng《外科证治全书》卷一:组成:苍术2钱(炒),甘草5分,厚朴1钱2分,陈皮1钱2分,黄芩1钱5分,山栀仁1钱5分。主治:燕窝疮生于下颏,初如粟如豆,色红,热微痒痛,破津黄水,颇类黄水疮,但疙瘩如攒耳,系脾胃湿热。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服。外搽碧玉散。
脾胃湿热的食疗
1、苦瓜薏仁粥
做法: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籽后切成小块,与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烂熟,空腹食用。
功效:此方有清热利湿之功效。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热祛暑、养血滋肝、和脾补胃、明目解毒;薏仁有益胃健脾、除痹胜湿、清热排脓之功效;赤小豆健脾除湿;粳米益脾胃、除烦渴。但胃寒、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和孕妇慎用。
2、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做法:鲤鱼1条(约750克),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姜、红枣各适量。竹笋削去硬壳,再削老皮,横切片,水浸1天;鲤鱼去鳃、内脏、不去鳞,洗净略煎黄;眉豆、西瓜皮、生姜、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加精盐调味供用。
功效:本食疗主治湿热等疾病。祛湿降浊,健脾利水。适用于身重困倦、小便短小、高血压。
3、芹菜雪梨汁
做法:取芹菜适量,番茄1个,雪梨1个,柠檬半个。洗净后一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拌成汁,每日饮用1次。
功效:芹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可以过滤人体内的废物,刺激身体排毒。番茄可清热生津;雪梨可以养阴清热、降火生津;柠檬含有烟酸和丰富的有机酸,可杀菌,消除色素沉着,以上四味搅汁同服,对肺热、脾胃湿热导致的痤疮效果明显。
4、茯苓粥
做法:取茯苓粉30克,粳米30克,红枣7个。先把粳米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红枣,粥成时再加入茯苓粉搅匀,稍煮即可。
功效:此方有健脾利水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5、芦根汤
做法:鲜芦根30克,广霍香10克,白糖适量。先将鲜芦根和广霍香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兑入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1-2次温服,连服2天。
功效:有化湿、清热止呕功效。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
脾胃湿热的饮食禁忌
1、宜食食物
性质寒凉、味淡或苦,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莜麦、玉米、薏米、小麦、小米、赤小豆、绿豆、蚕豆、苦瓜、黄瓜、冬瓜、大头菜、空心菜、金针菜、苋菜、莴苣、茭白等。
2、忌食食物
性质温热,有补益助热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河虾、海虾、海参、链鱼、草鱼、荔枝、橘子、刀豆、芥菜、薤白等。
味辛辣性温热,易助热生火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菜茴香、大蒜、白蔻等。
磁腻味厚,易生湿、加重湿证的食物,如山药、糯米、红枣、蜂蜜、龙眼、花生、西瓜、松子、猪肉、牛奶、枇杷等。
-
太原`赵**
回复八正散或者成药四妙丸
名称】: 八正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车前子 瞿麦 扁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入灯心
【用法】: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灯心煎汤送服;汤剂,加灯心,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效】: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论】方用瞿麦利水通淋,清热凉血,木通利水降火为主;辅以扁蓄、车前、滑石、灯心清热利湿,利窍通淋,以栀子、大黄清热泻火,引热下行;甘草梢和药缓急,止尿道涩痛。诸药合用,而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
【分析】: 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湿热蕴蒸,故尿色浑赤;湿热郁遏,气机不畅,则少腹急满;津液不布,则口燥咽干。
【方解】:君:瞿麦、扁蓄 —清利湿热,利尿通淋。
臣:木通—清心利小肠通淋。
车前子—利水通淋。
滑石—渗湿清热通淋。
君臣药相配,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之力增。
佐:山栀子—清泄三焦湿热
大黄—清热泻火,导热下行
使(兼) :灯心草—清心除烦
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配伍要点】:清利与清泻合法;组方用药侧重于苦寒通利。
【临床应用及研究】: 1. 辨证要点 本方为主治湿热淋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 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证属湿热下注者均可用之。若属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浊。
3. 现代运用 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术后或产后尿潴留等属湿热下注者。
【名称】八正散
【组成】瞿麦、滑石、木通、扁蓄、甘草、车前子、山栀、赤茯苓。
【加减】应下者,加大黄。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主治】中热泻,二便皆滞。
-
武汉-严**
回复慢性唇炎患者嘴唇容易脱皮、皲裂,在干燥的冬季,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慢性唇炎,慢性唇炎又称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粘膜红肿,避免风吹烂糜、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其症时轻时重,日久不愈。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口唇炎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口唇炎外洗中药方法
口唇炎中药方一、中医唇风饮
薄荷6克,连翘12克,防风9克,芥穗9克,焦栀9克,黄芩9克,生石膏9克,当归9克,滑石9克,白术9克,白芍6克,苡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散风,清热,除湿的功效。
口唇炎中药方二、新鲜番茄汁
口唇炎中药方三、养血祛风汤
生地l0g,当归l0g,赤芍l0g,丹皮l0g,白鲜皮l0g,乌梢蛇l0g,玄参l0g,紫草l0g,陈皮l0g,蝉蜕5g,甘草6g,上药加水500ml,煮取300ml,分2次服,日1剂。适应于慢性唇炎,虚风燥证。
口唇炎中药方四、养阴清燥汤
玉生15克,山药15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麦冬9克,女贞子15克,首乌15克,莲子芯9克,栀子9克,黄芩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清心降火,养阴润燥的功效。
口唇炎中药方五、鸡蛋黄
将半打鸡蛋用滚水烚熟,去壳及去蛋白后将6个蛋黄放於乾锅内,先用慢火煎去水分,再用猛火将蛋黄烧至焦黑出油,将油用小瓶储起,待冷后涂於患处,每日涂三次。
於中药店买两元甘草,加上两碗水用中火将甘草煎出汁液,去渣后,再将汁液煎至膏状,用小瓶盛起及涂在患处。每天涂两次,数天见效。
评按该方由泻黄散与清胃散加减化裁而成。具有清脾泻胃,凉血解毒之功效。方中生石膏清泻胃热为主药,配黄芩、黄连、黄柏苦寒泻燥湿,荡涤三焦,一举扫除湿热之邪。然湿热郁久,必化火毒燔灼血脉,故而伍银花、连翘、地丁清热解毒散结。生地、赤芍、丹皮清热凉血。防风疏散伏火,透邪外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清泻中有升散,通泻中有滋补,祛邪而不伤正,去除中焦脾胃之风湿热火之毒,疗效卓著。
护唇方法
1、多吃新鲜蔬菜,如黄芽菜、油菜、白菜、白萝卜等,以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取。
2、及时补充足量水分。充足的饮水量,对于人体性能的均衡有很大帮助,能有效防止嘴唇干裂。
3、无论男女,都应使用护唇膏。要尽量选择刺激性成分少的无色唇膏。过敏体质的人,用棉签将香油或蜂蜜涂抹到嘴唇上,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
4、专家建议,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可使室内环境适宜,特别是白天使用,可大大减少干燥空气对人体水分的吸取,减少唇炎的发生。
5、改掉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