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痉挛和电休克的区别
电痉挛和电休克的区别
最佳回答
电痉挛治疗也叫电休克,治疗是一种针对神经疾病特殊的治疗方法,患有严重抑郁有强烈自杀,自伤行为已经明显自责自罪的患者比较适合,如果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从国际的认知程度来说,可以选择电精卵质量。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电休克治疗疾病不同,次数也不同,在药物诊治无效或者不能耐受药物诊治可以选择电休克诊治,诊治抑郁症4-6次,诊治精神分裂症8次左右。
诊治癫痫需要12次左右,每个月2-3次,病情改善可延长一个月一次,电休克是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意识丧失或者痉挛发作,起到治疗作用,为保证安全诊治,电休克前给予麻醉诊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请配合护士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以便了解身体状态是否适合接受诊治。
2、因为诊治时需要打麻药,为了您的安全,所以请在治疗前6h禁食、禁水。
3、请配合护士取下活动益齿、发夹和各种饰品、解松衣扣及腰带,以便治疗的顺利进行。
4、请卧床休息,起床时动作应缓慢,下床活动时走路要慢,如觉不适可与护士联系,护士会帮助用户。
-电休克
-
匿名用户
回复电流可能对人体构成多种伤害。例如,电流通过人体,人体直接接受电流能量将遭到电击;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受到烧伤或灼伤;人在电磁场照射下,吸收电磁场的能量也会受到伤害等。诸多伤害中,电击的伤害是最基本的形式。
与其他一些伤害不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事先没有任何预兆。伤害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而且伤害人体一旦遭受电击后,防卫能力迅速降低。这两个特点都增加了电流伤害的危险性。
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就是通常说的电击,是电流的能量直接作用于人体或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1.1 电击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机体组织受到刺激,肌肉不由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造成的伤害。严重的电击是指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乃到危及生命的伤害,数十毫安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电击致伤的部位主要在人体内部,而在人体外部不会留下明显痕迹。
50mA(有效值)以上的工频交流电流通过人体,一般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但是,前者的出现比后者早得多,即前者是主要的。
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只有20~25mA,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但如时间较长,仍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这时,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止,导致机体缺氧引起的,但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数安时,由于刺激强烈,也可能先使呼吸中止。数安的电流流过人体,还可能导致严重烧伤甚至死亡。
电休克是机体受到电流的强烈刺激,发生强烈的神经系统反射,使血液循环、呼吸及其他新陈代谢都发生障碍,以致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脉搏减弱、呼吸衰竭、神志昏迷的现象。电休克状态可以延续数十分钟到数天。其后果可能是得到有效的治疗而痊愈,也可能由于重要生命机能完全丧失而死亡。
1.2 电伤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造成电伤的电流都比较大。电伤会在机体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但其伤害作用可能深入体内。
与电击相比,电伤属局部性伤害。电伤的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因素。
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眼等多种伤害。
电烧伤是最常见的电伤。大部分电击事故都会造成电烧伤。电烧伤可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途径的电阻越小,则电流灼伤越严重。由于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加之皮肤电阻又比较高,使得皮肤与带电体的接触部位产生较多的热量,受到严重的灼伤。当电流较大时,可能灼伤皮下组织。
因为接近高压带电体时会发生击穿放电,所以,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往往数百毫安的电流即可导致灼伤,数安的电流将造成严重的灼伤。
电烙印是电流通过人体后,在接触部位留下的斑痕。斑痕处皮肤硬变,失去原有弹性和色泽,表层坏死,失去知觉。
皮肤金属化是金属微粒渗入皮肤造成的。受伤部位变得粗糙而张紧。皮肤金属化多在弧光放电时发生,而且一般都伤在人体的裸露部位。当发生弧光放电时,与电弧烧伤相比,皮肤金属化不是主要伤害。
电光眼表现为角膜和结膜发炎。在弧光放电时,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都可能损伤眼睛。对于短暂的照射,紫外线是引起电光眼的主要原因。
2 电流对人体危害的因素
2.1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不同的电流会引起人体不同的反应,按习惯,人们通常把电击电流分为感知电流、反应电流、摆脱电流和心室纤颤电流等。
从安全角度考虑,规定男子的允许摆脱阈值电流为9mA,女子为6mA。
人体遭受电击后,引起心室纤颤概率大于5%的极限电流,称作心室纤颤阈值,习惯上也叫心室纤颤电流。当电击时间小于5s,可用式I=165/t1/2来计算心室纤颤阈值。当电击时间大于5s,则以30mA作为引起心室纤颤的又一极限电流值。大量的试验表明,当电击电流大于30mA时,才会发生心室纤颤的危险。
2.2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电击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引起的热伤害、化学伤害及生理伤害就愈严重。特别是电流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心室颤动有密切的关系。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最短的电击时间是8.3ms,超过5s的很少。从5s到30s,引起心室颤动的极限电流基本保持稳定,并略有下降。更长的电击时间,对引起心室颤动的影响不明显,而对窒息的危险性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使致命电流下降。
另外,电击时间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导致电击电流进一步增加,这也将使电击的危险性随之增加。
2.3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通过心脏、脊椎和中枢神经等要害部位时,电击的伤害最为严重。因此从左手到胸部以及从左手到右脚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从右手到胸部或从右手到脚、从手到手等都是很危险的电流途径,从脚到脚一般危险性较小,但不等于说没有危险。例如由于跨步电压造成电击时,开始电流仅通过两脚间,电击后由于双足剧烈痉挛而摔倒,此时电流就会流经其他要害部位,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即使是两脚受到电击,也会有一部分电流流经心脏,这同样会带来危险。
2.4 人体电阻的影响
在一定的电流作用下,流经人体的电流大小和人体电阻成反比,因此人体电阻的大小对电击后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体电阻有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之分。对电击者来说,体积电阻的影响最为显著,但表面电阻有时却能对电击后果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转化为电伤。这是由于人体皮肤潮湿,表面电阻较小,使电流大部分从皮肤表面通过。过去认为,人体越潮湿,电击危害性愈大,这种说法不是十分确切的,因为表面电阻对电击后果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当总的表面电阻较低时,才有可能抑制电击。反之,当人体局部潮湿时,特别是如果仅只有触及带电部分的皮肤潮湿时,那就会大大增加电击的危险性。这是因为人体局部潮湿,对表面电阻值不产生很大的影响,电击电流不会大量从人体表面分流,而电击处皮肤潮湿,将会使人体体积电阻下降,使电击的危害性增大。
皮肤电阻随条件不同,使得人体电阻的变化幅度也很大。当人体皮肤处于干燥、洁净和无损伤的状态时,人体电阻可高达40~100kΩ;而当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如湿手、出汗、人体电阻会降到1000Ω左右;如皮肤完全遭到破坏,人体电阻将下降到600~800Ω左右。
2.5 电流频率的影响
电流的频率除了会影响人体电阻外,还会对电击的伤害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25~30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远大于直流电。同时对交流电来说,当低于或高于以上频率范围时,它的伤害程度就会显著减轻。
2.6 人体状况的影响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比男性低三分之一。由于心室颤动电流约与体重成正比,因此小孩遭受电击比成人危险。
-
根河-李**
回复电休克疗法一般指电痉挛治疗。
电痉挛治疗是一种针对神经精神疾病特殊的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患有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者及明显自责、自罪的患者尤为合适,也提示我们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从目前国际的认可程度来说,应该首选电痉挛治疗。
实施这项治疗需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医师并在配备很好的抢救设备和环境条件下进行,治疗过程要进行严密地监护。
扩展资料:
相关延伸:电击疗法副作用
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电抽搐治疗也有其特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现代改良电休克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头痛、恶心、呕吐和可逆性的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出现的比例较高,国外研究发现至少有1/3的患者表示在接受电疗之后,出现了明显的记忆衰退。但是,一般认为电休克治疗对记忆的影响是有限的,并且通常只是暂时的,临床上这些症状一般在治疗后都会自行好转而无需处理。
现代电疗除了上述副作用以外,还有不少缺点。首先,电休克治疗实施起来较为复杂且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全麻和吸氧,基层医院很难开展。
其次,由于电休克治疗技术和设备等要求高,所以治疗费用也较高。再有,电休克治疗和药物治疗一样不能一劳永逸,要维持治疗,否则许多患者的病情就会复发。所以一般推荐在电疗后的6个月里,以药物治疗或者非经常性的电疗作为后续维持治疗。
由此可见,电疗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需由专科医生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专科医院实施。
-电击疗法
-电休克疗法
-
就是那个人
回复MECT指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 MECT),又称改良电休克治疗,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法。
1、MECT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脑细胞同步放电,产生一次类似癫痫样大发作,脑内的神经递质代谢也会产生相应改变,达到治疗精神障碍的目的。
2、MECT对传统电休克治疗进行了改良,在治疗前加用静脉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使用短暂的全身麻醉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放电,又不发生全身性抽搐。
改良电休克治疗简介:
1、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而达到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方法。
2、在通电治疗前先作静脉麻醉并注射适量肌肉松弛药,因而无明显的抽搐发作,具有安全性好、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3、其适应症为严重抑郁的病人,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以及明显自责自罪;极度兴奋躁动、有伤人危险的患者,拒食、木僵的病人,以及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无法用药物治疗时,可选择电休克治疗。适宜年龄可适当放宽至青少年和老年,但也应同时做好应急准备。